抹灰工程施工過程質量控制監理措施
抹灰工程施工過程質量控制監理
抹灰工作裝飾開始前監理人員應對基層、基層清理工作進行驗收:磚砌體應清楚表面浮塵,抹灰前應撒水濕潤?;炷帘砻骅徝?濕潤后涂刷1:1水泥砂漿(加膠粘劑),加氣混凝土潤濕后刷界面劑,抹不大于M5水泥混合沙漿。大面積抹灰應設標筋,抹灰分層宜為5-7mm,超過35mm應采取加強措施;底灰強度不得低于面灰強度,拌和沙漿初凝前用完,硬化后不得使用。
基層和面層施工完畢,監理人員應對以下內容進行檢查、驗收:基層和面層必須牢固,無脫層、空鼓,水泥應復驗,沙為重沙,不得含雜物;抹灰厚度需符合設計要求,陽角用1:2水泥沙漿做護角,側寬不小于50mm;垂直度、平整度、陰陽角、分隔條、直線度、墻裙勒角直線度應小于等于3mm。
對工程項目中磚砌體和粉刷的材料使用必須要提前做好了解工作,對疑點和有疑問之處應及時與設計單位和業主聯系,盡可能地在該分部分項工程開始之前落實。抽檢外墻用的黏土多孔磚和內墻用的輕質材料的質量及砌筑砂漿的質量。對墻體砌筑要求的灰縫厚度、砂漿飽滿度、墻面平整度和垂直度應符合規范要求,按規范要求設置拉接筋,墻體留槎要符合規范要求,按設計要求設置圈梁、構造柱。對水、電在墻壁體上開槽,必須用圓鋸切割,嚴禁打鑿,嚴禁在墻壁體上切割水平槽,并盡可能避免在外墻上開槽。粉刷層應分層進行,其每層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底層粉刷時應對基層作好表面處理,使其結構牢固,各層粉刷后,應檢查有否空鼓,并按規范要求進行處理。兩種不同基層材料的結合處,應加一層鋼絲網后再進行粉刷,以防開裂。粉刷完工后檢查粉刷層的平整度、垂直度、陰陽角方正度、空鼓狀況等。
1一般抹灰工程
1.1過程控制
1.檢查準備
一般抹灰工程正式開始前,監理人員應對施工方的準備檢查,內容包括:
(1)外墻抹灰工程施工前應先安裝鋼木門窗框、護欄等,對混凝土及磚墻表面的缺陷應按規范規定修整。對腳手眼等墻體留洞,應用磚鑲砌密實。透亮磚縫或鑲磚不密處,應用砌筑砂漿嵌實。
(2)木結構與磚石結構、混凝土結構等不同墻體交接處基體表面,應先鋪釘金屬網,并繃緊牢固后方可施工抹灰。金屬民各類基層搭接寬度不應100
篇2:某建筑抹灰工程監理細則
建筑抹灰工程監理細則
1、監理工作流程:
準備階段
施工單位根據合同要求和設計要求組織材料進場。水泥應有產品合格證書和性能檢測報告。砂應過篩或用細砂,不得含有雜物。質控資料自審合格,隱蔽工程已驗收,填報《工程材料/構配件/設備報審表》。--監理人員根據合同要求和設計要求,審查質控資料,檢查水泥的出廠日期、批號。合格者,簽返《工程材料/構配件/設備報審表》,同意進場使用;不合格則退回《工程材料/構配件/設備報審表》,并監督不合格材料完全撤出施工現場。
施工階段
施工單位應先制作樣板工程,自檢合格后,報監理、甲方認可,方可組織大面積施工。施工前基層應清理干凈,用清水充分潤濕。砂漿應有配合比,并在拌制現場掛牌標明,用規范量具稱量確定材料用量。--施工單位完成抹灰工程后,自檢合格,填寫《抹灰工程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表》,填報《工程報驗單》。
驗收階段
監理人員根據《抹灰工程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表》進行抽查,合格者簽返《工程報驗單》,并核定等級;不合格則退回《工程報驗單》,必要時簽發《不合格工程通知》。施工單位整改后填報《整改復查報審表》,重新報驗。
2、施工階段監控要點:
2.1一般抹灰工程
(1)人機要點:施工人員和施工機具應符合現場施工要求;
(2)選材要點:所用材料的品種和性能、砂漿的配合比應符合設計要求,水泥的凝結時間和安定性復檢應合格;
(3)基層要點:抹灰前基層表面的塵土、污垢、油漬等應清除干凈,并灑水潤濕;
(4)構造要點:抹灰工程應分層進行,總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并不得大于35mm,當總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時,應采取加強措施;不同材料基體交接處表面的抹灰,應采取防止開裂的加強措施;
(5)施工要點:外墻和項棚的抹灰層與基層之間及各抹灰層之間必須粘結牢固,無脫層、空鼓;
(6)表觀要點:表面應光滑、潔凈、接槎平整、分格縫清晰、顏色均勻,護角、孔洞、槽、盒周圍的抹灰表面應整齊、光滑,管道后背的抹灰表面應平整,滴水線(槽)應整齊順直,滴水線應內高外低,滴水槽的寬度和深度均不應小于10mm。
2.2裝飾抹灰工程
(1)人機要點:施工人員和施工機具應符合現場施工要求;
(2)選材要點:所用材料的品種和性能、砂漿的配合比應符合設計要求,水泥的凝結時間和安定性復檢應合格;
(3)基層要點:抹灰前基層表面的塵土、污垢、油漬等應清除干凈,并灑水潤濕;
(4)構造要點:抹灰工程應分層進行,總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并不得大于35mm,當
總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時,應采取加強措施;不同材料基體交接處表面的抹灰,應采取防止開裂的加強措施;
(5)施工要點:抹灰層與基層之間及各抹灰層之間必須粘結牢固,無脫層、空鼓和裂縫;
(6)表觀要點:表面質量應符合相應要求,分格條(縫)的設置應符合設計要求、寬度和深度均勻、表面平整光滑、棱角整齊,滴水線(槽)應整齊順直,滴水線應內高外低,滴水槽的寬度和深度均不應小于10mm。
3、質量通病及其防治
(1)陰陽角不垂直、不方正。防治措施:抹灰前應在陰陽角及門窗洞口處抹灰餅,找垂直及方正,并在立墻面彈好抹灰層的線,使之控制抹灰厚度,注意施抹時邊抹邊用2m托線板找好垂直。
(2)踢腳、墻裙及水泥窗臺等處抹灰出墻厚度不致,口角不方正。防治措施:
(a)墻面、踢腳或墻裙打底時采用同一灰餅來充筋,以保證整個抹灰面的平整和垂直。
(b)抹踢腳及墻裙時采用同一厚度的靠尺施工,陰陽角處找好方正。
(c)起尺后用小敏子將踢腳及墻裙的上口小角抹光滑。
(3)管道后抹灰粗造不平、不光,管根處空裂。防治措施:
(a)安裝上下水管要離開墻面及陰陽角應有一定距離,以利持灰操作。
(b)抹灰工應準備進行管后抹灰的大鉤刀,以利操作。
(c)管根抹灰雖然面積小,難操作,但應更認真,不能馬虎敷衍。
(4)接槎明顯、色澤不勻。防治措施:
(a)接槎要留直槎,要控制在一定的位置,將每層灰的甩槎做成階梯形。
(b)每層灰接槎場在階梯部位,以銜接好為準,不應使壓槎部位重疊。
(c)用塑料抹子抹壓罩面灰,以解決鋼壓子壓活發黑的弊病。
(5)刷石留槎部位不當,整體效果差。防治措施:
(a)做好施工方案,注明墻面分格的要求,并對方案進行交底,使施工人員明確刷石墻不能亂甩槎。
(b)留槎部位應放到分格條,管后邊或獨立裝飾部位。
(6)噴、滾、彈涂時,水泥、顏料不是批量備齊,飾面墻隨意進行二次修補。防治措施:
(a)外飾面所用的水泥及摻加用的顏料應一次備齊,配合比應由專人撐握。
(b)外飾面作法應采用雙排外架子或吊籃作業,架子離墻距離最小30cm,以得操作。
(c)搞好各式各工種的協調,外墻孔洞應提前堵好。位置要正確。
(7)噴、滾、彈涂的面層施工后現場有揚塵,干后未噴保護膜。防治措施:
(a)注意噴、滾、彈涂未干燥之前,避免現場揚塵污染。
(b)選用無機顏料摻合,并要求抗老化,抗紫外線,防日曬等不易改變顏色。
(c)面層施工24h后表面應噴一層有機硅,以使其形成面層裝飾的保護膜,便于清洗和防止積塵。
(8)清水墻勾縫,橫豎縫接縫處沒有專門措施,勾縫不平整。防治措施:
(a)門窗框邊縫的封堵作為一道工序認真處理,并嚴格把關。
(b)經檢查堵嚴,勾實,不開裂才可以進行大面積勾縫。
(8)清水墻勾縫,出現窄縫和瞎縫。防治措施:提前彈線找規矩,將窄縫、瞎縫按其砌筑時的留縫寬度提前開縫處理,勾縫時按規矩橫豎勾嚴壓實。
篇3:墻面抹灰層空鼓裂縫造成墻面滲水監理措施
墻面抹灰層空鼓、裂縫造成的墻面滲水監理措施
1、原因分析
(1)基層處理不好,清掃不干凈,墻面澆水不透或不均勻,影響該層砂漿與基層的粘結性能。
(2)一次抹灰太厚或抹灰間隔時間太短收縮不勻,或表面撒干水泥粉。
(3)夏季施工砂漿失水過快或抹灰后沒有適當澆水養護,以及冬季施工受凍。
2、監理措施
(1)抹灰前,應將基層表面清掃干凈,腳手眼等孔洞填堵嚴實;混凝土墻表面凸出較大的地方應事先剔平刷凈;蜂窩、凹洼、缺棱掉角處,應先刷一道1:4=107膠:水的膠水溶液,再用1:3水泥砂漿分層填補;加氣混凝土墻面缺棱掉角和板縫處,宜先刷摻水泥質量20%的107膠的素水泥漿一道,再用1:1:6混合砂漿修補抹平。
(2)表面較光滑的混凝土墻面和加氣混凝土墻面,抹底灰前宜先涂刷一道107膠素水泥漿粘結層,可增加與光滑基層的砂漿粘結能力,也可將浮灰事先粘牢于墻面上,消除砂漿與基層粉塊狀隔離因素,減少空鼓裂縫產生。
(3)室外抹灰,一般長度較長(如檐口、勒腳等),高度較高(如柱子、墻垛、窗間墻等),為了不顯接痕,防止抹灰砂漿收縮開裂,一般應設計分格縫。
(4)夏季應避免在日光曝曬下進行抹灰。罩面成活后第二天應澆水養護,并堅持養護7小時以上。
(5)窗臺抹灰一般常在窗臺中間部位出現一條或多條裂縫。其主要原因是窗口處墻身與窗間墻自重大小不同,傳遞到基礎上的力也就不同,當基礎剛度不足時,產生的沉降量就不同,同沉降差使窗臺中間部位產生負彎矩而導致窗臺抹灰裂縫。雨水容易從裂縫中滲透,導致膨脹或凍脹,使抹灰層空鼓,嚴重時會脫落。要避免窗臺抹灰后裂縫問題,除從設計上加強基礎剛度,設置地梁、圈梁外,盡可能推遲抹窗臺時間,使結構沉降穩定后進行。同時加強對抹灰層養護,減少收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