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工程質量控制方法監理細則
大廈土建工程監理細則:質量控制方法
1、質量的事前控制
1)請建設單位提供監理依據的文件、資料(施工合同、投標書、施工圖紙、放線冊、政府有關批文)。
2)在圖紙會審前總監理工程師組織監理工程師熟悉設計文件,并對圖紙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書面意見,監理工程師負責組織圖紙會審。
3)總監理工程師組織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查承包單位報送的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簽認后交建設單位。
4)監理工程師審查承包單位現場項目質量管理、技術管理和質量保證的組織機構;質量管理、技術管理制度;專職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的資格證、上崗證。
5)專業監理工程師對分包單位的資質進行審查。分包單位的營業執照、企業資質等級證書、特殊行業施工許可證、國外(境外)企業在國內承包工程許可證;分包單位的業績;擬分包工程的內容和范圍;專職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的資格證、上崗證。
6)專業監理工程師對承包商報送的測量放線控制成果及保護措施進行檢查,符合要求應簽認。檢查承包單位專職測量人員上崗證書、測量設備檢定證書;復核控制樁的校核成果,控制樁的保護措施以及平面控制網、高程控制網和臨時水準點的測量成果。
7)對工程所需原材料、半成品及設備的質量控制,對工程所用材料、半成品嚴格審核其出廠證明、技術合格證或質保證書。對裝飾材料、制品等還必須審查其樣品后方能訂貨。對試驗材料,必須按規定進行抽檢或試驗,送樣實行監理現場見證。所有設備在安裝前必須按其技術說明書進行質量驗收。
8)監理工程師及時審查承包單位報送的工程開工報審資料并簽署意見。
9)參加由建設單位主持召開的第一次工地會議,介紹項目監理機構、人員分工;建設單位宣布對監理工程師的授權,建設單位、承包單位介紹開工前的準備情況,總監對施工準備情況的意見與要求,介紹監理規劃的內容、監理程序,制定工地共同遵守的會議制度及其監理過程中各方配合協調事宜。
2、質量的事中控制
1)施工工藝過程質量控制
按照國家規范及實際圖紙的要求,采用巡視、旁站、檢測、試驗等等手段檢查施工過程,確保施工質量。嚴格施工工藝的質量控制。監理工程師對施工工藝過程的各個質量控制點,施工各工序進行跟班巡視和檢查,對施工重點部位、關鍵部位進行旁站監督施工,現場發現質量問題及時要求施工人員整改。監理工程師將編寫《監理細則》時應明確旁站監理范圍。
2)工序交接檢查
堅持上道工序不經檢查驗收不準進行下道工序的原則,上道工序完成后,先由承包單位進行自檢、專職檢,認為合格后再通知現場監理工程師到現場會同檢驗,檢驗合格后簽署認進行下道工序。
3)隱蔽工程檢查驗收
隱蔽工程完成后,先由承包單位自檢、專職檢,初驗合格后填報隱蔽工程報驗單。監理、建設單位、承包單位現場聯合檢驗,確認合格后隱蔽。
4)工程質量事故處理
包括質量事故原因、責任分析;質量事故處理措施的商定;批準處理工程質量事故的技術措施或方案;處理措施效果的檢查。
5)行使監理質量監督權,下達停工指令。
為保證工程質量,出現下述情況之一者,監理工程師有權指定承
包單位立即停工整改。
(1)未經檢驗即進行下道工序作業者。
(2)工程質量下降經指出后,未采取有效改正措施,或采取了一定措施,但效果不好,繼續作業者。
(3)擅自采用未經認可或批準的材料。
(4)擅自變更設計圖紙的要求。
(5)擅自將工程轉包。
(6)擅自讓未經同意的分包單位進場作業者。
(7)沒有可靠的質量保證措施貿然施工,已出現質量下降征兆者。
6)嚴格單項工程開工報告和復工報告審批制度。
凡單項工程開工及停工后工程復工,均應遵照如附圖5所示規定的管理流程。
7)質量、技術簽證
凡質量、技術問題方面有法律效力的最后簽證,只能由項目總監理工程師一人簽署。專業質量監理工程師、監理員可在有關質量、技術方面原始憑證上簽字,最后由項目總監理工程師核簽后方有效。
8)行使好質量否決權,為工程進度款的支付簽署質量認證意見。承包單位工程進度款的支付申請,必須有質量監理方面的認證意見,將驗收不合格的內容剔除。
9)建立質量監理日志
現場質量監理工程師及質量檢驗人員應逐日記錄有關工程質量動態及影響因素的情況。
10)組織現場工程例會
現場工程例會由總監理工程師或總監代表主持。會議將討論質量及工程的其他事宜,解決施工遇到的各種問題。會后形成會議紀要。
11)定期建設單位報告有關工程質量動態情況
現場監理組每月在《監理月報》中向建設單位報告有關工程質量方面的情況。重大質量事故及其它質量方面的重大事宜則及時提出報告。
3、質量的事后控制
1)每一分部分項工程完成后,必須先經施工單位自行檢查并進行質量等級的評定,再經監理工程師復驗達標并簽認后,方可進行后續工程的施工。
2)審核竣工資料,對工程質量進行竣工預驗收。工程完工后,由施工單位提出工程驗收申請,并提交全部工程技術資料,質量自評報告及與質量有關的技術文件,經監理工程師(總監)審核后,組織有關各方進行初驗,對初驗提出的問題,要求施工單位限期內進行整改。
3)單位、單項工程竣工驗收
初驗合格后,建設單位主持竣工驗收,監理協助建設單位作好竣工驗收、備案工作。
4)承擔保修期的監理工作時,監理單位應安排監理人員對建設單位提出的工程質量缺陷進行檢查和記錄,對施工單位進行修復的工程質量進行驗收,合格后予以簽認。
篇2:監理質量控制制度范本
1、設計文件、圖紙審查制度:監理工程師、業主、施工單位在收到施工設計文件、圖紙后,在工程開工前,應廣泛聽取意見,進行設計圖紙交底及會審,盡量避免圖中差錯、遺漏。2、技術交底制度:監理工程師要督促、協助業主組織設計單位向施工單位進行設計圖紙的全面技術交底(設計意圖、施工要求、質量標準、技術措施),并根據討論決定的事項做出書面紀要交設計、施工單位執行。3、材料、構件檢驗及復驗制度:分項工程施工前監理人員應審閱進場材料和構件的出廠證明、材質證明、試驗報告(其中鋼筋、水泥、砼試塊、砂漿試塊在監理人員現場見證取樣),填寫材料、構件監理合格證,對于有疑問的主要材料進行抽樣,在監理人員監督下,使用單位進行復查,不準使用不合格材料。4、變更設計制度:如因設計圖錯漏或發現實地情況與設計不符時,由提議單位提出變更申請,以施工、設計、業主、監理四方會勘同意后進行設計變更,由設計單位出具設計變更通知單。5、隱蔽工程檢查制度:隱蔽工程驗收前,施工單位應根據《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進行自檢,并將自評資料上報監理工程師。施工單位應將需檢查的隱蔽工程在隱蔽前24小時提出計劃報監理工程師,監理工程師應提出計劃,通知施工單位進行隱蔽工程檢查,重點部位或重要項目應會同業主、施工、設計單位共同檢查簽認。6、工程質量監理檢驗制度:監理工程師對施工單位的施工質量有監督管理的權力與責任。監理工程師在檢查工作中發現的工程質量缺陷,應及時記入施工日記和監理日志,指明質量部位、問題及整改意見,限期糾正復驗,對較嚴重的質量問題或已形成隱患的問題,應由監理工程師正式填寫“整改工程項目通知”,通知施工單位,同時抄報業主和總監理工程師,施工單位應按要求及時整改,消除缺陷后通知監理工程師復驗。如果工程質量問題已構成工程質量事故時,應按規定程序辦理。7、工程質量檢驗制度:監理工程師對施工單位的施工質量有監督管理的權力和責任。⑴監理工程師在檢查工程中發現一般的質量問題,應隨時通知施工單位及時改正,并做好記錄。檢驗不合格時可發出“整改項目通知”,限期改正。⑵如施工單位不及時改正,情節較嚴重的,監理工程師可報請總監理工程師批準,經業主同意后,發出《工程部分暫停指令》,指令部分工程、單項工程或全部工程暫停施工。待施工單位改正后,報監理機構進行復驗,合格后發出《復工指令》。⑶分部、分項工程、單位工程或分段全部工程完工后,經自檢合格,可填寫各種工程報驗單,經監理工程師現場查驗后,發給《分項、分部工程檢驗認可書》或《竣工移交證書》。⑷監理工程師需要施工單位執行的事項,除口頭通知外,可使用“監理通知”,催促施工單位執行。8、工程質量事故處理制度:⑴凡在建設過程中,由設計或施工原因,造成工程質量不符合規范或設計要求,或者超出《驗收評定標準》規定的偏差范圍,需做返工處理的統稱工程質量事故。⑵工程質量事故發生后,施工單位必須用書面形式逐級上級。對重大的質量事故或工傷事故,監理機構應立即上報業主。⑶凡對工程質量事故隱瞞不報,或拖延處理,或處理不當,或處理結果未經監理工程師同意的,對事故部分及受事故影響部分的工程應視為不合格,不予驗收計量,待合格后,再補辦驗收計量。9、施工進度計劃監督報告制度:⑴監督施工單位嚴格按照合同規定的計劃進度組織實施,監理機構每月向業主報告工程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的對比和形象進度情況。⑵審查施工單位編制的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要突出重點,并使各單位、工序進度密切銜接。10、投資監督制度:⑴監理機構進場后立即督促施工單位報送與承包合同相適應的分月、季的概算計劃并隨時補充變更設計資料,及時掌握投資變動情況。⑵對重大變更設計或因采用新材料、新技術而增加較大投資的工程,監理機構應及時掌握并報業主,以便控制投資。11、工程竣工驗收制度:⑴竣工驗收的依據是批準的設計文件(包括變更設計),設計、施工有關規范、工程質量驗收標準以及合同及協議文件等。⑵施工單位按規定編寫和提出驗收交接文件是申請竣工驗收的必要條件,竣工文件不齊全、不正確清晰,不能驗收交接。⑶施工單位應在驗收前將編好的全部竣工文件及繪制的竣工圖提供監理機構一份,審查確認完整后,報業主,其余分發有關接管、使用單位保管。交接竣工文件內容如下(資料份數根據業主要求辦理):A、全部設計文件(包括變更設計);B、全部竣工資料、文件。C、工程施工記錄;D、工程小結。
篇3:鐵路建設工程質量控制監理工作措施
鐵路建設工程質量控制監理工作
[1一般規定
[1.1施工階段質量控制監理工作流程
[1.2質量控制的原則
1堅持質量第一,把好質量意識關。
2堅持以人為本,把好管理和作業人員關。
3堅持預防為主,把好施工準備關。
4嚴格過程控制,把好施工工藝關。
5堅持質量標準,把好按圖施工關。
6堅持數據為憑,把好檢測試驗關。
[1.3質量控制的主要工作內容
1施工前質量控制
⑴審核施工單位的質量保證體系。
⑵進場原材料、半成品、構配件的驗收。
⑶施工機械、計量設施的質量檢查。
⑷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使用的審核。
⑸設計圖紙核對及參加設計交底。
⑹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方案的審查。
⑺施工放樣的復核。
⑻開工報告審批。
2施工過程質量控制
⑴施工作業過程的巡視、檢查、旁站、見證取樣、平行檢測。
⑵隱蔽工程檢查。
⑶工序質量控制。
⑷質量資料審核。
⑸變更設計審核。
⑹檢驗批、分項工程、分部工程的檢查驗收。
⑺質量信息收集、分析及反饋。
3竣工驗收質量控制
⑴工程質量文件的審核。
⑵參加單位工程驗收。
⑶參加竣工驗收。
[1.4質量控制的方法
1審查與批準
監理工程師對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進行審查批準,對進場材料的質量證明文件進行審查,并抽樣檢查,對混凝土配合比的審查與批準等。
2施工過程的巡視和檢查
監理工程師要經常進行現場巡視檢查,必要時進行現場拍攝記錄。對違反操作規程,影響工程質量的施工活動及時加以制止。
3對重點部位和關鍵工序旁站
旁站內容應包括鐵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和監理委托合同中已明確規定需要旁站的部位和工序等。旁站的主要檢查要點為:
⑴用于工程的材料、設備、現場施工人員及施工條件與批準的施工方案是否相符;
⑵施工方法和操作工藝和施組、規范、驗標是否相符;
⑶施工人員試樣抽取和控制參數的測定及記錄;
⑷工程作業的施工環境。
4試驗與檢測
按照規定的項目、頻率和方法進行試驗和檢測,作為質量驗收的依據。
5質量信息收集及分析
監理工程師應建立質量信息收集系統,定期進行整理和分析。
6指令
對施工單位違反施工圖紙、合同文件、規范的施工行為及時發出監理工程師指令。
7暫停工程施工
對施工單位嚴重違反合同和設計文件的施工行為或惡劣的質量后果,及時發出暫停工程施工指令。
8質量檢查驗收
嚴格按照鐵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對檢驗批、分項、分部、單位工程進行驗收。
[2進場材料、構配件質量控制
[2.1監理工作流程
1建設單位招標采購
2施工單位自行采購
[2.2監理工程師應按以下程序對進場材料、構配件的質量進行控制:
1審查進場材料、構配件生產廠家提供的質量證明文件和相關資料,進口材料和構配件應提交國家商檢部門出具的商檢證明;
2審查新材料、新產品的鑒定證明和確認文件;
3根據委托監理合同約定,參加對生產廠家的考察、評審;
4督促施工單位對進場材料、構配件按規定進行檢驗、測試。
5對施工單位自檢合格后報送的進場材料/構配件/設備報驗單,進行審核,符合規定予以簽認;
6監理工程師應按驗標或委托監理合同約定的比例進行見證取樣或平行試驗;
[2.3對未經監理工程師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材料、構配件,監理工程師不得簽認,并簽發監理工程師通知單嚴禁施工單位在工程中使用或安裝,并要求施工單位限期將不合格的工程材料、構配件撤出現場。
[2.4審核施工單位報送的混凝土、砂漿配合比。
[3施工過程質量控制
[3.1專業監理工程師應對施工單位報送的控制測量成果和施工測量放線成果進行核查和確認,審核并簽認施工單位報送的施工測量放樣報驗單。
[3.2監理人員對施工過程進行巡視檢查和檢測。
1施工單位是否按照設計文件、相關規范和批準的施工方案施工;
2使用的材料、構配件和設備是否合格;
3施工現場管理人員,尤其是質檢人員是否到崗到位;
4施工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操作條件是否滿足工藝操作要求,特種操作
人員是否持證上崗;
5施工環境是否對工程質量產生不利影響;
6已施工部位是否存在質量缺陷。
[3.3隱蔽工程的質量檢查驗收
1施工單位自檢合格后填寫工程報驗申請表,在規定的時限內向監理工程師報驗。
2在規定的時限內,專業監理工程師到現場進行檢查、核實,施工單位的質檢人員應同時在現場進行配合。
3對檢查合格的工程,專業監理工程師予以現場簽認,并準許施工單位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4對檢查不合格的工程,專業監理工程師應在工程報驗申請表上簽署檢查不合格及整改意見或簽發工程質量/安全問題通知單。指令施工單位進行整改,自檢合格后重新報驗。
[3.4工序(工藝)質量檢查驗收
1工序劃分應與設計圖紙或工程量清單的分項相一致;
2與技術規范及所采用的施工方法和工藝流程相協調;
3與驗收標準、檢驗頻率和檢驗方法相配合;
4應與相應的檢查記錄、報表等相配套;
5檢查驗收的程序同隱蔽工程驗收。
[3.5專業監理工程師應督促、檢查施工單位按規范要求進行試驗,按委托監理合同約定的比例進行見證取
樣或平行檢測。
1工藝試驗
⑴監理工程師審查批準施工單位提出的工藝試驗方案和實施細則,工藝試驗的機械組合、人員配額、材料、施工程序、預埋觀測以及操作方法等應有兩組以上方案,以便通過試驗做出選定。
⑵監理人員應對施工單位的工藝試驗的關鍵點進行全過程的旁站監理,并應做出詳細記錄。
⑶試驗結束后應由施工單位提出試驗報告,提出工藝控制參數,并經監理工程師審查批準。
2抽樣檢驗
⑴監理工程師應對施工單位抽樣試驗的抽樣頻率、取樣方法及試驗過程進行檢查。
⑵根據合同約定,在施工單位抽樣試驗的基礎上,監理工程師按規定獨立進行平行檢驗,以鑒定施工單位的抽樣試驗結果是否有效。
⑶當監理人員對施工質量或使用的工程材料產生疑問時,監理工程師應進行抽樣試驗,必要時應要求施工單位增加抽樣頻率。
3驗收試驗
⑴監理工程師應對施工單位進行抽樣試驗的頻率、抽樣方法和試驗程序進行有效的監督。
⑵在施工單位抽樣試驗的基礎上,監理工程師按規定進行平行檢驗,以鑒定施工單位抽樣試驗的結果。
⑶監理工程師對施工單位按規范要求進行檢測試驗項目的試驗方案、設備及方法進行審查批準;對試驗的實施進行現場監督;對試驗結果進行評定。
[3.6專業監理工程師應定期檢查施工單位的計量器具的技術狀況。
[3.7專業監理工程師對施工單位的施工質量或使用的工程材料產生疑問,認為可能造成重大質量隱患時,應要求施工單位進一步檢測,施工單位必須密切配合。
[4工程施工質量驗收
[4.1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的依據
1鐵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2施工合同。
3設計圖紙(包括變更設計)。
4實施過程中形成的會議紀要、文件。
[4.2工程施工質量驗收包括檢驗批、分項、分部和單位工程的的驗收。檢驗批、分項、分部和單位工程劃分,一般由施工單位在進場后按照鐵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規定的劃分方法和施工標段的實際情況確定,逐一統計、確定、匯總,報監理工程師審核,單位工程報建設單位審定。
[4.3驗收階段參建各單位的主要工作
1施工單位在自檢合格的基礎上,填寫各種驗收記錄表填好,由相應的負責人審核簽認后,向項目監理機構或建設單位提出驗收申請。
2監理工程師組織對檢驗批、分項工程、分部工程的質量進行驗收,參與單位工程的質量驗收。
3勘察設計單位按照驗標的有關要求參加驗收工作,對與勘察設計質量有關的檢驗項目進行確認,如對主體結構的地質條件進行確認、對需要檢驗的復合地基承載力進行確認等;參與重要的、特殊的分部工程的質量驗收;參與單位工程的質量驗收。
4建設單位組織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勘察設計單位對單位工程的質量進行驗收。單位工程的質量驗收是施工質量過程控制的最后一道程序,是檢驗施工質量的重要環節。
[4.4驗收工作程序和組織
1專業監理工程師組織施工單位專職質量檢查員等,對自檢合格的檢驗批進行驗收,按規定填寫和簽認,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表。
2專業監理工程師組織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專職質量檢查員等進行分項工程的驗收,按規定表格填寫記錄并簽認。
3總監理工程師組織施工單位本標段項目負責人和技術、質量負責人等進行分部工程的驗收,按規定填寫和簽認驗收記錄。
4單位工程完工后,監理工程師要求施工單位自行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后報監理工程師復核,復核通過后再向建設單位提交單位工程驗收報告。建設單位組織總監理工程師、施工、設計單位項目負責人進行單位工程驗收,并按規定填寫記錄并簽認驗收記錄。
5如果參加驗收各方對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意見不一致,建設單位可邀請鐵路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委托的質量安全監督部門協調處理。
[4.5工程質量驗收的主要內容和標準
1檢驗批的質量驗收內容
⑴實物檢查:按進場的批次和驗收標準規定的抽樣檢驗方案對原材料、構配件和設備等檢驗結果進行檢查;按現行有關標準規定的抽樣檢驗方案對混凝土、砂漿等強度評定進行檢查;按抽查總點數的合格點率對驗收標準中采用計數檢驗的項目進行檢查。
⑵資料檢查:對原材料、構配件等的質量證明文件(質量合格證、規格、型號及性能檢測報告等)和檢驗報告、施工過程中重要工序的自檢和交接檢驗記錄、平行檢驗報告、見證取樣檢測報告和隱蔽工程驗收記錄等資料進行檢查。
2檢驗批合格標準
⑴主控項目的質量經抽檢全部合格;
⑵一般項目的質量經抽檢全部合格;當采用計數檢驗時,有允許偏差的抽查點,除有特殊要求外,合格點率應達到80%及以上,且不合格點的最大偏差不得大于規定允許偏差的1.5倍;
⑶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據、質量檢查記錄。
3分項工程質量驗收合格標準
⑴分項工程所含的檢驗批均符合合格質量的規定;
⑵分項工程所含的檢驗批的質量驗收記錄完整。
4分部工程質量驗收合格標準
⑴分部工程所含分項工程的質量均驗收合格;
⑵質量控制資料完整;
⑶地基與基礎、結構等分部工程中有關安全及功能的檢驗和抽樣檢測結果符合有關規定。
5單位工程質量驗收合格標準
⑴單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的質量均應驗收合格;
⑵質量控制資料完整;
⑶單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有關安全和功能的檢測資料完整;
⑷主要功能的抽查結果符合有關標準規范的規定;
⑸觀感質量驗收符合標準要求。
6檢驗批質量達不到驗收標準,要求施工單位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理,處理后再行報檢驗收。
⑴經返工重做的或更換構配件、設備的檢驗批,重新進行檢查驗收;
⑵檢驗批的試塊、試件試驗結果不能滿足要求時,經有資質的法定檢測單位對實體檢測鑒定,能夠達到設計要求的檢驗批,可以進行驗收。
⑶通過返修或加固處理仍不能滿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單位工程,驗收結果為不合格。
[5工程質量缺陷的處理
[[1質量缺陷的處理
1當質量缺陷發生在萌芽狀態時,監理工程師應及時發出警告信息,
要求施工單位立刻變換不合格的材料、設備或不稱職的施工人員或要求立刻改變不正確的施工方法及操作工藝。
2當質量缺陷正在出現時,監理工程師應按授權及合同規定,向施工單位發出暫停施工令(先口頭后書面),并向建設單位報告。待施工單位采取了能足以保證施工質量的有效措施,并對質量缺陷進行了有效的補救處理后,再書面通知恢復施工。
3當質量缺陷發生在某道工序或分項工程完工以后,而且質量缺陷的存在將對下道工序分項工程產生質量影響時,監理工程師應拒絕驗收或工程計量,要求施工單位進行返工或進行處理。
[[2質量缺陷的判定方法
1首先是憑經驗進行目測檢查,而且目測的結論能被施工單位的施工人員所接受。
2如果監理人員無法以目測對質量缺陷作出準確判斷或監理人員的目測判斷不能使施工單位的施工人員所接受,應立即通知材料檢測或試驗等有關專業監理人員并會同施工單位的質檢及試驗人員,進行實際的檢驗測試,并根據檢測結果作為認定質量缺陷存在與否的依據。
3當質量缺陷的嚴重程度將影響工程安全時,監理工程師應通過建設單位邀請設計單位進行現場分析或驗算,以決定采取處理措施。
[[3質量缺陷的修補,先由施工單位提出修補方案及方法,經監理工程師批準方可進行。處理結果應重新檢查驗收。
[[4監理工程師應要求施工單位提供完整的工程質量缺陷處理資料,并及時歸檔。
[6工程質量事故的處理
[6.1當施工過程中發生工程質量事故或存在工程質量事故隱患時,總監理工程師應下達工程暫停令,責令施工單位停工處理和整改。處理整改完畢并經專業監理工程師驗收后,由總監理工程師簽署工程復工報審表。總監理工程師在下達工程暫停令或簽署工程復工報審表前,應向建設單位報告。
[6.2當發生工程質量事故時,監理工程師應采取以下措施:
1責令施工單位立即采取措施保護事故現場,同時向建設單位報告;
2責令施工單位盡快進行事故調查,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報送工程質量事故報告單及調查報告;
3參加質量事故調查,參與研究事故處理方案。事故處理方案應經設計單位等有關單位認可;
4對工程質量事故的處理過程進行檢查,對處理結果進行驗收;
5向建設單位及時提交由總監理工程師簽署的質量事故報告,并將質量事故處理記錄整理歸檔。
[6.3關于工程質量事故分類(特別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大事故、一般事故)、事故報告、事故調查處理的具體規定詳見《鐵路建設工程質量事故處理規定》(鐵建設〔2003〕4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