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墻保溫復合裝飾板施工要求
外墻保溫復合裝飾板的施工要求
一、施工條件
1、基層墻體應達到《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砌底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要求,當基層墻體的平整度不符合要求時,可采用1:3水泥沙漿找平,并在基層施工驗收完畢,門窗框及附設管線設備安裝就位之后進行。
2、施工時的環境溫度不應低于5℃,風力不大于5級,無防護措施時雨天不應施工。
二、施工工藝
見施工流程圖。該工藝流程適合于外墻涂料飾面層,飾面層包括板面滿刮膩子、打磨和刷涂料,為操作方便、減少現場濕作業,飾面層可在粘貼保溫板前進行。
三、施工要點
一)、一般規定
1、本規定適用于保溫板粘貼分項工程驗收。飾面層的質量驗收按《建筑裝飾裝修工程驗收規范》(GB50201-20**)有關分項工程的驗收規定執行。
2、工程驗收時應檢查下列文件和記錄:
(1)保溫板工程的施工圖、設計說明及其他設計文件
(2)材料產品合格證、性能檢測報告、進場驗收紀錄和復驗報告;
(3)保溫板樣板件的粘貼強度檢測報告;
(4)隱蔽工程驗收報告;
(5)施工紀錄、質量檢驗評定紀錄。
3、保溫板粘貼工程應對下列材料及其性能指標進行復驗:
(1)粘結用水泥的凝結時間、安裝性和抗壓強度;
(2)保溫板的吸水量、抗凍性和抗沖擊性能;
4、保溫板粘貼工程應對以下隱蔽項目進行驗收:
(1)基層處理;
(2)板與基層的粘結點及粘結面積;
(3)錨固件安裝;
5、保溫板粘貼前和施工過程中,均應在相同基層上做樣板件,并對樣板件的保溫板的粘結強度進行檢驗,其檢驗方法應參照《建筑工程飾面磚粘結強度檢驗標準》(JGJ110-1997)的規定執行。
二)、主控項目
1、基層墻體、保溫板、粘結用水泥及粘結劑、嵌縫材料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現行標準的規定。
檢驗數量:按進場的批次、數量和產品的抽樣檢驗方案確定。
檢查方法:檢查產品的合格證書、出廠檢驗報告、進廠檢驗記錄和復檢報告。
2、保溫板的粘結基層處理應符合本標準的規定
檢驗數量:按樓層全數檢查。
檢查方法:觀察、輕擊、靠尺測量、吊線檢查等。
3、保溫板與基層粘結點布置、粘結面積應符合本標準的規定。
檢查數量:按樓層每20米長檢查一組,每組不少于3塊。
檢查方法:觀察、尺寸。
4,保溫板的品種、規格、排列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查數量:按樓層全數檢查。
檢查方法:觀察、查閱設計文件。
5、保溫板粘結必須牢靠。
檢查數量;每樓層檢查一處。
檢查方法;檢查樣板件粘結強度檢測報告和施工記錄。
三)、一般項目
1、錨固件的規格、數量、位置、連接方法、防銹處理及入墻深度應符合本標準的相關規定。
檢查數量:按樓層每20m長抽查一組,每組不少于3塊。
檢查方法:觀察、尺測。
2、保溫板表面應平整、潔凈、無裂痕、和缺陷。
檢查數量:按樓層全數檢查。
檢查方法:觀察。
3、墻面突出物周圍的保溫板應整板套割吻合,邊緣整齊。
檢查數量:按樓層全數檢查。
檢查方法:觀察、尺量。
4、保溫板接縫應平直、光滑,填嵌應連續、密度,寬度和深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查數量:按樓層全數檢查。
檢查方法:觀察、用水平尺量測。
5、有排水要求的部位應做滴水線(槽)。滴水線(槽)應順直,流水坡度正確,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查數量:按樓層全數檢查。
檢查方法:觀察、用水平尺量測。
6、保溫板粘結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表8的規定。
保溫板粘結的允許偏差
項次檢驗項目允許偏差(
篇2:外墻保溫復合裝飾板施工要求
外墻保溫復合裝飾板的施工要求
一、施工條件
1、基層墻體應達到《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砌底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要求,當基層墻體的平整度不符合要求時,可采用1:3水泥沙漿找平,并在基層施工驗收完畢,門窗框及附設管線設備安裝就位之后進行。
2、施工時的環境溫度不應低于5℃,風力不大于5級,無防護措施時雨天不應施工。
二、施工工藝
見施工流程圖。該工藝流程適合于外墻涂料飾面層,飾面層包括板面滿刮膩子、打磨和刷涂料,為操作方便、減少現場濕作業,飾面層可在粘貼保溫板前進行。
三、施工要點
一)、一般規定
1、本規定適用于保溫板粘貼分項工程驗收。飾面層的質量驗收按《建筑裝飾裝修工程驗收規范》(GB50201-20**)有關分項工程的驗收規定執行。
2、工程驗收時應檢查下列文件和記錄:
(1)保溫板工程的施工圖、設計說明及其他設計文件
(2)材料產品合格證、性能檢測報告、進場驗收紀錄和復驗報告;
(3)保溫板樣板件的粘貼強度檢測報告;
(4)隱蔽工程驗收報告;
(5)施工紀錄、質量檢驗評定紀錄。
3、保溫板粘貼工程應對下列材料及其性能指標進行復驗:
(1)粘結用水泥的凝結時間、安裝性和抗壓強度;
(2)保溫板的吸水量、抗凍性和抗沖擊性能;
4、保溫板粘貼工程應對以下隱蔽項目進行驗收:
(1)基層處理;
(2)板與基層的粘結點及粘結面積;
(3)錨固件安裝;
5、保溫板粘貼前和施工過程中,均應在相同基層上做樣板件,并對樣板件的保溫板的粘結強度進行檢驗,其檢驗方法應參照《建筑工程飾面磚粘結強度檢驗標準》(JGJ110-1997)的規定執行。
二)、主控項目
1、基層墻體、保溫板、粘結用水泥及粘結劑、嵌縫材料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現行標準的規定。
檢驗數量:按進場的批次、數量和產品的抽樣檢驗方案確定。
檢查方法:檢查產品的合格證書、出廠檢驗報告、進廠檢驗記錄和復檢報告。
2、保溫板的粘結基層處理應符合本標準的規定
檢驗數量:按樓層全數檢查。
檢查方法:觀察、輕擊、靠尺測量、吊線檢查等。
3、保溫板與基層粘結點布置、粘結面積應符合本標準的規定。
檢查數量:按樓層每20米長檢查一組,每組不少于3塊。
檢查方法:觀察、尺寸。
4,保溫板的品種、規格、排列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查數量:按樓層全數檢查。
檢查方法:觀察、查閱設計文件。
5、保溫板粘結必須牢靠。
檢查數量;每樓層檢查一處。
檢查方法;檢查樣板件粘結強度檢測報告和施工記錄。
三)、一般項目
1、錨固件的規格、數量、位置、連接方法、防銹處理及入墻深度應符合本標準的相關規定。
檢查數量:按樓層每20m長抽查一組,每組不少于3塊。
檢查方法:觀察、尺測。
2、保溫板表面應平整、潔凈、無裂痕、和缺陷。
檢查數量:按樓層全數檢查。
檢查方法:觀察。
3、墻面突出物周圍的保溫板應整板套割吻合,邊緣整齊。
檢查數量:按樓層全數檢查。
檢查方法:觀察、尺量。
4、保溫板接縫應平直、光滑,填嵌應連續、密度,寬度和深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查數量:按樓層全數檢查。
檢查方法:觀察、用水平尺量測。
5、有排水要求的部位應做滴水線(槽)。滴水線(槽)應順直,流水坡度正確,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查數量:按樓層全數檢查。
檢查方法:觀察、用水平尺量測。
6、保溫板粘結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表8的規定。
保溫板粘結的允許偏差
項次檢驗項目允許偏差(
篇3:混凝土濕噴臺車安全施工要求環境防護要求配套機具要求
公路隧道施工過程中,混凝土噴錨支護作業基本都采用的是濕噴臺車,這種設備可以大幅提高施工效率,并且有助于噴錨質量的提升,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整理了混凝土濕噴臺車安全施工要求以及環境防護要求,以供大家參考。
混凝土濕噴臺車安全施工要求
1、施工前,應認真檢查和處理作業區的危石,施工機具應布置在安全地帶。
2、在V級圍巖中施工時,支護必須緊跟開挖工作面。
3、先噴后錨,噴射混凝土厚度不小于50mm,噴射作業中有人隨時觀察圍巖變化情況。
4、錨桿施工宜在噴射混凝土終凝3h后進行。
5、噴射混凝土施工用的工作臺架應牢固、可靠,并應設置安全欄桿。
6、施工中,應定期檢查電源線路和設備的電器部件確保用電安全。
7、要經常檢查出料彎頭輸料管和管路接頭等有無磨薄擊穿或松脫現象,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
8、處理機械故障時必須使設備斷電、停風,向施工設備送電、送風前應通知有關人員。
9、處理堵管時,應將輸料管順直,必須緊按噴頭,疏通管路的工作風壓不得超過0.4MPa。
10、非操作人員不得進人正進行施工的作業區,噴頭前方嚴禁站人。
11、施工操作人員的皮膚應避免與速凝劑直接接觸。
混凝土濕噴臺車施工環境防護要求
噴射混凝土產生的粉塵,會嚴重惡化施工環境,降低工作效率,損害施工人員健康。在施工中應從三方面進行控制:粉塵產生源;已產生粉塵的處理;人體防護。
1、粉塵產生源:對粉塵發生源,噴射混凝土施工采用濕噴工藝,保持噴射機密封良好,防止跑風漏氣,控制好工作風壓。
2、已產生粉塵:對已發生粉塵的處理,主要靠加強通風來降低粉塵濃度,掘進長度大于2km后,在距作業面30m處加入一臺抽出式通風機,以加強通風排塵;作業區的粉塵濃度不大于2mg/m3,施工中應按規范要求測定粉塵濃度。
3、人體防護:噴射混凝土作業人員采用個體防塵用具,采用防塵眼鏡、防塵面罩、防護網、手套、雨衣、長筒靴等加強對人體的防護。嚴格執行施工人員的健康體檢制度,嚴格執行工前工間和工后三個階段的健康體檢,實行施工全程動態健康監護。
混凝土濕噴臺車施工配套機具要求
1、工作臺架:根據隧道斷面大小,現場加工制作臺架長度4m(一個作業循環長度)的工作臺架。
2、上料平臺:設置上料平臺,便于混凝土運輸車直接上料。
3、混合料攪拌機:強制式混凝土攪拌機,配有自動計量、配料設備等的拌和樓。
4、供水設備:保證水壓為0.15MPa~0.2MPa,便于沖洗和養護噴水。
5、坍落度筒:10×10抗壓標準模具,抗滲模具,噴射大板底模及其它輔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