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館土方工程邊坡維護降排水措施
賓館二期土方工程與邊坡維護及降排水措施
**市**賓館二期工程位于**市**區**大道與**路交界處西南邊,北連**賓館主樓。場地原始地貌為臺地及臺地邊緣,場已人工整平,現為草地和停車場。
根據巖土工程勘察報告知場地內埋藏第四系地層為人工填土,埋藏植物層,沖洪積淤泥質粘土、粗砂,坡殘積粘土,殘積礫質粘土,基底巖石為不同風化程度的粗粒花崗巖。地勘鉆孔所涉及的深度范圍內未見明顯構造破碎帶及可液化土層,場地穩定,適宜建高層建筑。
場地地下水主要賦存于第四系沖洪積粗砂中,水量較豐沛,屬孔隙潛水類型;另基巖中有一定量的裂隙水,微具承壓性。地下水主要靠大氣降水補給,水位因季節及降雨情況而異。測得其混合穩定水位埋深為1.00~4.50m。
一、土方的挖運
1、挖運土施工準備
(1)、地上、地下障礙物清除
(2)、測量放線,土方工程開工前,要根據施工圖紙及軸線位置,測放場地開挖的邊線以及放坡開挖的上下口白灰線。
(3)、為防止現場和道路起塵污染環境,在出口處設置車輛沖洗坪,可同時沖洗4輛車。
(4)、挖土機械的準備:液壓反鏟挖土機3臺。
運土汽車:載重12t的自卸汽車20輛。
2、挖土施工方法
本工程現場地已人工平整完,地面絕對標高在6.71-8.98M之間接近本工程±0.00(絕對標高7.70M)。本工程須開挖土方大部分處于第四期殘積層礫質粘土層。
客房樓有一層地下室,底板面標高為-5.00m,地梁高1.5m,故開挖深度5m-7m左右,故采用三臺反鏟挖土機采用兩層開挖法。第一次開挖深度為3.5m,由南向北三臺挖土機同時在第一層平行挖動,土直接傾入運土車,平行挖過5m左右后,兩臺挖土機下至第二層,開始二層挖土,直挖至距設計標高20-30cm處,此二臺挖土車將土向后拋甩,第三臺立于第一層土坡邊,將土傾入運土車,如此推進前行。(見圖7-2-1)基礎梁采用挖土機大模樣開挖,人工細部修整的辦法。為了不擾動基槽土,設計標高上20cm-30cm的土方采用人工開挖,并用手推車及時運至挖土機挖土半徑內。不及用挖土機清出基坑的殘土,采用塔吊與吊斗清光基坑。邊坡采用大開挖四周放大1.5米,護坡暫定采用高壓定噴防滲墻。
會議廳無地下室,為天然地基獨立樁基,由7軸至16軸,承臺呈階梯布置。開挖大面積先按-2.2m開挖,7-10軸再采用放坡開挖。
3、技術組織措施
(1)、質量要求
①、開挖標高:允許偏差+30cm。
②、邊坡和邊線:允許偏差±25cm,但邊坡不得挖陡。
(2)、質量措施
①、開工前要做好各級技術準備和技術交底工作。施工技術人員(工長)、測量工要熟悉圖紙,掌握現場測量樁及水準點的位置尺寸。
②、施工中要配備專職測量工進行質量控制。要及時復撒灰線,將基坑開挖下口線測放到坑底。及時控制開挖標高,做到5m扇形挖土工作面內,標高白灰點不少于2個。
③、認真執行開挖樣板制,即凡重新開挖邊坡坑底時,由操作技術較好的工人開挖一段后,經測量工或質檢人員檢查合格后作為樣板,繼續開挖。操作者換班時,要交接挖深、邊坡、操作方法,以確保開挖質量。
④、開挖邊坡時,盡量采用溝端開行,挖土機的開行中心線要對準邊坡下口線。要堅持先修坡后挖土的操作方法。
⑤、機械挖土過程中,土建要配備足夠的人工。開挖邊坡時一般每臺挖土機要每班配備4~5人,隨時配合清坑修坡,將土送至挖土機開挖半徑內。這種方法既可一次交成品,確保工程質量,又可節省勞動力,降低工程成本。
⑥、底層開挖后即為設計場地面標高,要注意成品保護。墊層砼應及時施工,減少土層暴露時間。
(3)、安全技術組織措施
①、開工前要做好各級安全交底工作。根據本工程施工機械多,配合工種多,以及運土路線復雜等特點,制訂安全措施,組織職工貫徹落實,并定期開展安全活動。
②、挖土出入口要設安全崗,配備專人指揮車輛,汽車司機要遵守交通法規和有關規定。要按指定路線行駛,按指定地點卸土。
③、要遵守本地區、本工地,有關環衛、市容、場容管理的規定。汽車駛出現場前配備專人檢查裝土情況,關好車槽,拍實車槽內土方,以防途中撒土,影響市容。為防止汽車輪胎帶土污染市容,現場出口設置洗車場,要對輪胎進行沖洗。
④、坡道處理和收尾要設置機械就位平臺,不得在斜坡道上就位挖土。
二、填土工程
場地回填應先清除基底上草皮,樹根,坑穴中積水,淤泥和雜物,有地下水時;要采用降水措施。回真時,采用推土機填土,由下而上分層鋪填,每層厚度不宜大于30cm。決不能居高臨下,不分層次,一次性堆填。有每次鋪填后,采用輕型碾壓路機配合小型打夯機進行壓實。機械施工不到的部位,采用人工夯實,人工夯實要嚴格做到夯高過膝,一夯壓半夯,夯排三次。每層壓實后都要做干壓實試驗,用環刀取樣,試驗結果滿足設計要求后,才能進一步施工。土方回填過程中要與防白蟻工程密切配合。
三、降排水措施。
根據地質勘察報告,地下水位處于絕對標高6.55-8.25m,場地地下水位較高,西南側分布有強透水的粗砂層。因此,整個基坑開挖時,應在坑內及坑周設排水溝,做好坑內排水工作。附樓地下室開挖前應在西、南兩側布設適量降水井,本工程必須采用有效的降排水措施。排水系統主要由天溝,地溝,盲溝與集水井組成
在基坑頂部設置排水天溝,寬30cm,深20~40cm(找坡坡向市政管井),排水天溝澆基坑四周一圓。如市政管井離基坑距離過遠則在排水溝低處設置集水井70cm×70cm×1m,由潛水泵負責將水抽至市政管井。
在基坑內,沿四周同樣設置排水地溝,寬30cm深30-50cm,每隔20米設一集水井,兩集水井中段向兩邊找坡,集水井同樣為70cm×70cm×1m,每個集水井配一臺潛水泵,基坑中還要設置盲溝,溝寬50cm,深20-30cm,由中部向四周邊溝找坡。盲溝內先填一層厚250mm,粒徑大的鵝卵石,與土壤直接接觸,再填一層級配砂石至溝頂,并壓實。
獨立承臺內設置小型集水坑(50×50×80cm),用小型防水泵將水抽至坑外。
場地西南側分布有強透水的擔砂層,附樓地下室開挖前應在西、南側布設適量降水井,井距12~15米,井深15米,計布井6口,管井鉆孔直徑為800mm,井管采用鋼筋籠,鋼筋籠配筋為:主筋12,內加強箍@500,外焊旋箍@150,并以10目鐵紗布內包一層,40目尼龍網二層外包,纏絲距200,井管與土壁間用5~20mm礫石填充作為過濾層,地面下0.
5m以內用粘土填充夯實。每個濾水井管單獨用一臺潛水泵,直接將水抽入排水溝,降水井采用SPJ300型鉆機施工,當降水井鉆井到設計位置后,下井管填礫石,然后用空壓機洗井,直至井內泥渣全部清出井外,井內出現清水后方可安裝潛水泵。
四、邊坡維護與監測
1、邊坡維護
附樓場周邊遠離建筑物。根據基坑深度、場地環境、工程地質及地下水條件,基坑開采用放坡法進行。西、南兩側護坡用掛網砂漿抹面加以維護,東、北兩側護坡采用砂漿抹面加以維護
2、邊坡監測
為了防止邊坡發生坍方,滑移等工程質量事故,我方將密切注意邊坡的監測。施工時,沿邊坡每隔20m設一半永久性測量點,并砌120磚墻圍垛予以保護,施工期間每三天對測量點進行測量,記錄下標高和相對位置,直至基坑土方回填完為止。同時沿坡邊的道路,場地禁止重型車輛經過,禁止堆放重物。
篇2:地下室邊坡防護監測基坑排水措施
地下室邊坡防護監測及基坑排水措施
一、邊坡防護監測措施
本工程基坑邊坡的穩定和安全至關重要。施工中我方將密切注意邊坡的防護及監測,具體措施如下:
1)在開始施工之前,對整個地下室邊坡進行全面檢查,對發現有裂縫或坍塌等存在隱患的部位進行修整、加固補牢并記錄在案,在地下室施工過程中要注意重點觀察。
2)在邊坡上設立欄桿,并涂刷醒目油漆,懸掛明顯標志。
3)邊坡上下均沿基坑邊設排水溝,使坡面及基坑內排水暢通,無積水。
4)我方進場后對現場永久性測量點每周測量一次,記錄下標高及相對位置,看有無變化;測量記錄作為施工文件存檔,以備查閱。
5)沿坡邊的道路、場地禁止重型車輛經過,禁止堆放重物。
二、基坑排水措施
施工現場、基坑內已存在以集水井、排水溝、潛水泵為主的排水系統。我方將利用場地內的排水系統,做到排水及時、有力。排水系統現狀如下:
1)在基坑邊坡頂沿著邊坡上沿、現場道路邊已做好排水溝,基坑四個角布置一個集水井。排水溝每段長不大于60m,從中間向兩端8‰找坡,集水井位置布置滿足要求。
2)排水溝斷面尺寸為300mm×300mm,集水井截面尺寸為500mm×1000mm,深度為1500mm。排水溝、集水井溝、井壁采用紅磚砌筑,溝、井底填100厚石子做濾水層。(大樣見下圖)
3)現場場地內排水系統由經理部派專人負責管理、維修、清理,做到排水暢通,場地內無明顯積水,場地整潔。
三、地下室施工應急措施
地下室開挖過程及開挖后,由于地質的不可預見性和圍護受外界的多重影響,施工期間需制定必要的應急措施,基坑圍護可能出現如下情況:
1)開挖時發現局部有塌方現象。
2)開挖中發現位移較大。
3)基坑邊或中間部位土體上抬,造成坑內土無法開挖到位。
4)放坡部分出現土體滑移,以及坑底土無法挖至標高。主要原因是坑底土隆起和粉質粘土擾動液化產生。
5)根據以上四種可能出現的險情,在圍護施工過程中和土方開挖過程中及地下室暴露階段,必須做到:
a.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把關,確保符合設計要求,挖土機械應鋪設路基箱板,避免設備和護坡直接接觸。
b.坑底側向位移出現,停止坑邊的挖土,護坡外側取載并視情況坑底堆土或拋石,待穩定后,采取對坑底被動土壓力進行疊放等加固措施。
c.開挖時發現有塌方,可臨時補打木樁,長度、密度具體情況而定,發現位移較大,可加長、加密土釘進行補強加固。
d.放坡部分土體產生整體滑移,地表面出現裂縫,則采取坑外側卸土辦法解決,若坑底無法開挖到位,粘質粉土有液化現象,則可增加部分集水井進行加密解決。
6)對于該期間可能出現的緊急險情,首先在思想上有準備,組織上予以保證,由公司、項目班子、協作單位有關人員共同組成有項目指揮部,對可能出現的險情作統一部署,并實行24小時值班制,工程的任何異常能及時通報指揮部各有關人員,從而做出最快決策補救措施。
7)基坑開挖必須按本施工組織設計進行,精心施工圍護及土方開挖等。
8)在整個地下室施工過程中,進行全過程監測,以便及時獲取基坑開挖過程中及開挖后施工過程中圍護結構及周圍土體的受力和變形情況,掌握對周邊建筑的影響。
9)在挖土過程中嚴格按挖土方案進行機械開挖,并配合監測單位隨時注意基坑周圍的變化,確保基坑圍護的安全。
10)挖土至基礎板底標高后,應在24小時內進行素砼墊層的施工,墊層應延伸至圍護邊。并抓緊施工承臺及底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