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坡排土場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進一步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強化露天礦邊坡及排土場的安全管理,根據《金屬非金屬礦礦山安全規程》(GB16423-2006)中的規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所涉及的安全管理方式、內容、檢查周期以及安全檢查事故隱患的整改要求等,均按照通鋼礦業公司安全檢查規定進行確定。
第三條本制度適用于公司所屬露天采礦單位及相關部室。
第二章邊坡安全管理
第四條露天礦開采必須選擇合理的邊坡參數,選擇適當的開采技術和制定嚴格的邊坡安全檢查制度。
第五條確定合理的臺階高度和平臺寬度,臺階高度要考慮到礦巖埋藏條件和力學性質、穿爆作業的要求、采掘工作的要求,一般不超過15米。工作平臺的寬度要滿足所采用的采掘運輸設備的要求和爆堆的寬度。
第六條正確選擇臺階坡面角和最終邊坡角。松軟礦巖工作平臺坡面角不大于開采礦巖的自然安息角;較穩定的礦巖工作平臺坡面角不大于55°;堅硬穩固的礦巖工作平臺坡面角不大于75°。
第七條選擇合理的開采順序和推進方向。在生產過程中要堅持從上到下的開采順序,堅持打下向孔或斜炮孔,杜絕在平臺底部進行掏底開采,避免邊坡形成傘檐狀和空洞。要選用從上盤到下盤的采剝推進方向。
第八條合理進行爆破作業,減少爆破作業對邊坡影響。在接近邊坡地段要采用控制爆破技術如微差爆破、預裂爆破、減震爆破,并嚴格控制同時爆破的炸藥量。采場禁止采用拋擲爆破,減少對邊坡的破壞。
第九條嚴格邊坡檢查,發現邊坡上有裂陷可能滑落或有大塊浮石及傘檐懸在上部時,采取可靠措施及時處理。發現邊坡有塌滑征兆時有權制止采剝作業,并向主管領導和相關部門匯報。
第十條露天采礦單位要安排專門負責邊坡管理的工程技術人員,必須設立專門觀測點,定期觀測記錄變化情況。
第十一條機械鏟裝時,最終邊坡并段的階段個數一般應不超過兩個。并段后,必須加寬預留平臺。
第十二條臨近最終邊坡的采剝作業,必須按設計的寬度,預留安全、運輸平臺保證階段坡面角,坡底不得超挖。
第十三條每個階段結束時,均須及時清理平臺上疏松的巖上和坡面上的浮石。
第十四條對運輸和人行道上部的非工作幫,必須定期檢查,發現有坍塌和滑落征兆時,必須及時采取安全措施,并報告主管部門。
第十五條防止地表水沖刷邊坡。有含水層時,要采取疏水措施。
第十六條對采場工作幫應隨時檢查。
第十七條在境界外鄰近地區堆卸廢石,必須保證邊坡穩固,防止滾石、塌落。
第十八條必須建立邊坡管理辦法,并設置專職的邊坡隊伍負責邊幫安全管理。
第三章排土場安全管理
第十九條排土場進行排棄作業時,應圈定危險范圍,并設立警戒標志,無關人員不應進入危險范圍內。
第二十條排土場最終境界20m,應排棄大塊巖石。
第二十一條高臺階排土場,應有專人負責觀測和管理;發現隱患征兆,應采取有效措施,及時處理。
第二十二條汽車排土作業時,有專人指揮;非作業人員不應進入排土場作業區,進入作業區的工作人員、車輛、工程機械,應服從指揮人員的指揮。
第二十三條排土場整體均衡推進,坡頂線呈直形或弧形,排土場工作面向坡頂線方向有2%-5%的反坡。
第二十四條排土卸載平臺邊緣,應有固定的擋車設施,其高度不小于輪胎直徑的1/2,車檔頂寬和底寬分別不小于輪胎直徑1/4和3/4。
第二十五條排土場按規定順序排棄土巖,在同一地段進行卸車和推土作業時,設備之間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
第二十六條卸土時,汽車垂直于排土工作線,汽車倒車速度小于5km/h,不應高速倒車,以免沖撞安全車檔。
第二十七條在排土場邊緣,推土機不應沿平行坡頂線方向推土。
第二十八條在排土場坡頂線內側30m范圍內有大面積裂縫(縫寬0.1m-0.25m)或不正常下沉(0.1m-0.2m)時,汽車不應進入該危險區作業,應查明原因及時處理,方可恢復排土作業。
第二十九條汽車進入排土場應限速行駛,距排土工作面50-200m時速度低于16km/h,50m范圍內低于8km/h;排土作業區設置一定數量的限速牌等安全標志牌。
第三十條排土場坡面角度應≦52°,達到邊坡穩定的要求;控制排土場排渣順序,避免形成軟弱夾層。
第三十一在視距小于30m或遇暴雨、大雪、大風等惡略天氣時,停止排土作業。
第三十二條對排土場上方山坡實施匯水截流,將水排至排土場外圍低洼處;對重點地段要修建防護擋墻,控制雨水流向排土場。
第三十三條對排土場周圍軟土和細巖進行清除,并挖掘排水溝,以便將雨水順利排出。
第三十四條每周對排土場排渣情況檢查一次,并設觀測點進行觀測一次;雨季加強檢查和檢測頻率(每周不少于兩次),如發現異常必須作好記錄并及時處理,有重大隱患時采取安全措施并向有關部門報告。
第三十五條排土場使用結束后,按照設計要求及時種草、植樹恢復植被,達到環保要求標準。
第四章附則
第三十六條本制度解釋權歸采礦車間。
第三十七條本制度自下月1日起施行。
篇2:排土場堆場安全管理規定
1目的
排土場、堆礦場是礦山剝離土或廢棄碴和有用礦石的堆放場所,主要涉及到車輛運輸安全,是公司主要的生產場所之一。為確保正常和非正常(如極端天氣和雨季期間)情況下該場所的安全可靠,保證生產安全,特制定此規定。
2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公司的排土場或堆場。
3引用標準
GB16423-2006《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
AQ2005-2005《金屬非金屬礦山排土場安全生產規則》
4運行管理規定
4.1現場指揮、推土司機、汽車司機都必須嚴格執行本工種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有關安全制度。
4.2現場指揮、推土司機、汽車司機在排土場作業中要做好呼喚應答、相互關顧工作,指揮應配備通訊工具,以便及時與現場管理人員聯系。
4.3排土場、堆礦場必須按以下技術要求筑堆:排土場、堆礦場邊緣必須筑有車擋墻,擋墻應符合“上寬不得小于排卸車型輪胎直徑的1/4;高不得小于排卸車型輪胎直徑的1/2,下寬度不得小于排卸車型輪胎直徑的3/4”要求。卸礦或卸渣坡面與擋墻連接要保持順滑,嚴禁擋墻外側形態出現直立陡坎、凹陷等不穩定的情況;車擋墻外側不能被沖刷或掏空。作業場地必須形成3%的反坡,并保證場地平整。
4.4排土場、堆礦場進行卸碴或卸礦作業時,必須有專人指揮,指揮人員應按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及時做好指揮工作;非作業人員不應進入卸碴或卸礦作業區,進入作業區的工作人員、車輛、工程機械,應服從指揮人員的指揮。
4.5排土場、堆礦場作業時應有足夠指揮人員,嚴禁一個人指揮兩個平臺卸礦、碴或同時指揮兩部以上車輛卸礦、碴。
4.6現場指揮必須隨時觀察排土場、堆場情況,如遇平臺下沉、開裂或擋墻外側被沖刷、掏空形成直立、陡坎、凹陷等現象,應立即采取措施暫停作業并通知現場管理人員,直至整改完畢方可恢復作業。
4.7現場指揮必須佩戴好安全帽等必要的勞動保護用品,夜間、霧天指揮應攜帶手電筒、口哨、穿反光衣,白天配帶小紅旗和口哨。
4.8指揮指揮卸土時應在駕駛室方向盤一側,面向車輛站好位置,精力集中,注意車輛倒車及地面情況。
4.9指揮必須負責安排排土場路面的平整和浮石的清理工作。
4.10車輛卸礦(碴)時,要有指定車位,指揮人員與汽車距離不得小于5.0m,大于10m。
4.11排土場、堆礦場要有裝載機專門負責推通、修整場地與擋墻,保證場地始終處在安全狀態。
4.12如天氣惡劣無法作業時,指揮人員應及時向管理人員報告,管理人員應及時下達停止作業的通知。
4.13排土場、堆礦場必須有必要的排水系統,應保證洪水不直接沖刷排土場的外坡面。
4.14排土場進行排棄作業時,應圈定危險范圍并設立警示標志,無關人員不應進入危險范圍內。任何人均不應在排土場作業區或排土場危險區內從事撿礦石、撿石材或其他活動。
4.15作業時應按順序排土,汽車和鏟車作業應保持5m以上的安全距離。
4.16司機必須堅持服從指揮人員的指揮,按指定地點卸土,卸土時,車身右側與擋墻角度小于85-90°,汽車倒車速度不得超過3km/h,不應高速倒車,以免沖撞安全車擋。
4.17大雨或暴雨時,禁止車輛倒至邊緣卸礦(碴),應離安全擋墻3m外卸土,然后由推土機鏟出外面。
4.18排土安全車擋或反坡不符合規定、坡頂線內側30m范圍內有大面積裂縫(縫寬0.1—0.25m)或不正常下沉(0.1-0.2m)時,汽車不應進入該危險區作業,應查明原因及時處理,方可恢復排土作業。
4.19汽車進入排土場應限速行駛,距工作面50—200m時速度低于16km/h,50m范圍內低于8km/h,排土作業區內應設置一定數量的限速牌等安全標志牌。
4.20夜間排土場必須有良好的照明,必須保證所屬責任區內排土場照明規范有效;夜間無照明禁止排土作業。
4.21排土方向及堆置要求以及技術措施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并由有關工程技術人員確定。
4.22排土場應嚴格按要求做好一班三檢工作,并及時如實填寫《排土場安全檢查表》。
5排土場檢查、監測與評價
5.1建立排土場監測系統,定期進行監測,如由異常,應嚴格按《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規定采取控制措施。
5.1.1測量排土場段高、排土線長度,測量精度按生產測量精度要求。實測的排土參數應不超過設計的參數,特殊地段應檢查是否有相應的措施,每季度測量一次。
5.1.2測量排土場的反坡坡度,每100m不少于2條剖面,測量精度按生產測量精度要求。實測的反坡坡度應在排土場范圍內,每季度測量一次
5.1.3汽車排土場測量安全擋墻的底寬、頂寬和高度,實測的安全擋墻的參數應符合不同型號汽車的安全擋墻要求。
5.2排土場應加強安全設施檢查,主要內容包括:鋼絲繩、大卸扣的配備數量和質量;照明設施能否滿足要求;安全警示標志牌、通訊工具等配置及完好情況。
6排土場防洪
6.1排土場周圍修筑可靠的截洪和排水設施攔截山坡匯水。
6.2排土場內平臺設置3%的反坡,并在排土場平臺上修筑排水溝,以攔截平臺表面及坡面匯水。
6.3當排土場范圍內有出水點時,應在排土之前采取措施將水疏出。
6.4汛期前疏浚排土場內外截洪溝,詳細檢查排洪系統的安全情況,備足抗洪搶險所需物資,落實急救援措施。
6.5排土場主干道內側需修筑排水溝,并保持水溝暢通。
6.6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和責任人,確實把防洪工作做好。
篇3:排土場堆場安全管理規定
1目的
排土場、堆礦場是礦山剝離土或廢棄碴和有用礦石的堆放場所,主要涉及到車輛運輸安全,是公司主要的生產場所之一。為確保正常和非正常(如極端天氣和雨季期間)情況下該場所的安全可靠,保證生產安全,特制定此規定。
2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公司的排土場或堆場。
3引用標準
GB16423-2006《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
AQ2005-2005《金屬非金屬礦山排土場安全生產規則》
4運行管理規定
4.1現場指揮、推土司機、汽車司機都必須嚴格執行本工種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有關安全制度。
4.2現場指揮、推土司機、汽車司機在排土場作業中要做好呼喚應答、相互關顧工作,指揮應配備通訊工具,以便及時與現場管理人員聯系。
4.3排土場、堆礦場必須按以下技術要求筑堆:排土場、堆礦場邊緣必須筑有車擋墻,擋墻應符合“上寬不得小于排卸車型輪胎直徑的1/4;高不得小于排卸車型輪胎直徑的1/2,下寬度不得小于排卸車型輪胎直徑的3/4”要求。卸礦或卸渣坡面與擋墻連接要保持順滑,嚴禁擋墻外側形態出現直立陡坎、凹陷等不穩定的情況;車擋墻外側不能被沖刷或掏空。作業場地必須形成3%的反坡,并保證場地平整。
4.4排土場、堆礦場進行卸碴或卸礦作業時,必須有專人指揮,指揮人員應按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及時做好指揮工作;非作業人員不應進入卸碴或卸礦作業區,進入作業區的工作人員、車輛、工程機械,應服從指揮人員的指揮。
4.5排土場、堆礦場作業時應有足夠指揮人員,嚴禁一個人指揮兩個平臺卸礦、碴或同時指揮兩部以上車輛卸礦、碴。
4.6現場指揮必須隨時觀察排土場、堆場情況,如遇平臺下沉、開裂或擋墻外側被沖刷、掏空形成直立、陡坎、凹陷等現象,應立即采取措施暫停作業并通知現場管理人員,直至整改完畢方可恢復作業。
4.7現場指揮必須佩戴好安全帽等必要的勞動保護用品,夜間、霧天指揮應攜帶手電筒、口哨、穿反光衣,白天配帶小紅旗和口哨。
4.8指揮指揮卸土時應在駕駛室方向盤一側,面向車輛站好位置,精力集中,注意車輛倒車及地面情況。
4.9指揮必須負責安排排土場路面的平整和浮石的清理工作。
4.10車輛卸礦(碴)時,要有指定車位,指揮人員與汽車距離不得小于5.0m,大于10m。
4.11排土場、堆礦場要有裝載機專門負責推通、修整場地與擋墻,保證場地始終處在安全狀態。
4.12如天氣惡劣無法作業時,指揮人員應及時向管理人員報告,管理人員應及時下達停止作業的通知。
4.13排土場、堆礦場必須有必要的排水系統,應保證洪水不直接沖刷排土場的外坡面。
4.14排土場進行排棄作業時,應圈定危險范圍并設立警示標志,無關人員不應進入危險范圍內。任何人均不應在排土場作業區或排土場危險區內從事撿礦石、撿石材或其他活動。
4.15作業時應按順序排土,汽車和鏟車作業應保持5m以上的安全距離。
4.16司機必須堅持服從指揮人員的指揮,按指定地點卸土,卸土時,車身右側與擋墻角度小于85-90°,汽車倒車速度不得超過3km/h,不應高速倒車,以免沖撞安全車擋。
4.17大雨或暴雨時,禁止車輛倒至邊緣卸礦(碴),應離安全擋墻3m外卸土,然后由推土機鏟出外面。
4.18排土安全車擋或反坡不符合規定、坡頂線內側30m范圍內有大面積裂縫(縫寬0.1-0.25m)或不正常下沉(0.1-0.2m)時,汽車不應進入該危險區作業,應查明原因及時處理,方可恢復排土作業。
4.19汽車進入排土場應限速行駛,距工作面50-200m時速度低于16km/h,50m范圍內低于8km/h,排土作業區內應設置一定數量的限速牌等安全標志牌。
4.20夜間排土場必須有良好的照明,必須保證所屬責任區內排土場照明規范有效;夜間無照明禁止排土作業。
4.21排土方向及堆置要求以及技術措施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并由有關工程技術人員確定。
4.22排土場應嚴格按要求做好一班三檢工作,并及時如實填寫《排土場安全檢查表》。
5排土場檢查、監測與評價
5.1建立排土場監測系統,定期進行監測,如由異常,應嚴格按《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規定采取控制措施。
5.1.1測量排土場段高、排土線長度,測量精度按生產測量精度要求。實測的排土參數應不超過設計的參數,特殊地段應檢查是否有相應的措施,每季度測量一次。
5.1.2測量排土場的反坡坡度,每100m不少于2條剖面,測量精度按生產測量精度要求。實測的反坡坡度應在排土場范圍內,每季度測量一次
5.1.3汽車排土場測量安全擋墻的底寬、頂寬和高度,實測的安全擋墻的參數應符合不同型號汽車的安全擋墻要求。
5.2排土場應加強安全設施檢查,主要內容包括:鋼絲繩、大卸扣的配備數量和質量;照明設施能否滿足要求;安全警示標志牌、通訊工具等配置及完好情況。
6排土場防洪
6.1排土場周圍修筑可靠的截洪和排水設施攔截山坡匯水。
6.2排土場內平臺設置3%的反坡,并在排土場平臺上修筑排水溝,以攔截平臺表面及坡面匯水。
6.3當排土場范圍內有出水點時,應在排土之前采取措施將水疏出。
6.4汛期前疏浚排土場內外截洪溝,詳細檢查排洪系統的安全情況,備足抗洪搶險所需物資,落實急救援措施。
6.5排土場主干道內側需修筑排水溝,并保持水溝暢通。
6.6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和責任人,確實把防洪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