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技術措施(2)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及技術措施(二)
a.砼施工順序
砼豎向施工順序
墊層→獨立柱基→地梁→柱→梁板→屋面梁板
b.原材料質量要求
水泥進場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并進行抽樣檢驗。且應對其品種、標號、包裝、出廠日期等檢查驗收。
先進場的水泥應先用,水泥貯存期限應以水泥出廠不超過三個月為準。
水泥在運輸、貯存期間,不得被雨淋或受潮,因受潮而結塊者不得使用。
砂、石的顆料組配、含泥量、石子的最大料徑等應符合規范規定。
c.砼的澆筑與振搗
柱砼的澆筑:
柱砼澆筑時,柱底先加入30~50mm與設計砼同標號的水泥砂漿,避免柱爛根,澆筑從兩邊向中間澆筑,避免產生橫向推力,使柱軸線偏移。
柱混凝土應分層振搗,砼下料時要注意一次下料不超過500mm,并且要振搗密實,振搗棒不得觸動鋼筋和預埋件。除上面振搗外,下面要有人隨時敲打模板。
在柱頂采用串桶直接下砼澆筑。在與梁板整體澆筑時,應在柱澆筑完畢后停歇1~1.5h,使其獲得初步沉實,再繼續澆筑。砼振搗時間不易過長,以砼表面不出現氣泡為止。
澆筑完后,應隨時將伸出的搭接鋼筋整理到位。
梁、板混凝土的澆筑:
梁、板同時澆筑,澆筑方法由一端開始用"趕漿法"。運送混凝土時,由遠而近澆筑,即先澆筑梁,根據梁高分層澆筑成階梯形,當達到板底位置時再與板的砼一起澆筑,隨著階梯形不斷延伸,梁板砼澆筑連續向前進行。
現澆梁、板澆筑前,用高壓水對梁、板進行清理,澆筑時按每一流水段軸線從主框架梁開始,沿次梁方向澆筑。
澆梁時,澆筑與振搗必須緊密配合,第一層下料慢些,梁底充分振實后再下二層料,用"趕漿法"保持水泥漿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進,每層均應振實后再下料,梁底及梁側部位要注意振實,振搗時不得觸動鋼筋及預埋件。
澆筑板砼的虛鋪厚度應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搗器來回振搗,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搗器順澆筑方向托拉振搗,并用鐵插尺檢查混凝土厚度,振搗完畢后用長木抹子抹平。施工縫處或有預埋件及插筋處用木抹子找平。澆筑混凝土時不許用振搗棒鋪攤混凝土。
當下層混凝土初凝后,澆筑上層混凝土時,應先按留施工縫的規定處理后,方可繼續澆筑。
混凝土的下料方法:在澆筑豎向結構混凝土時,下料設備的出口離模板內側面不應小于50mm,并且不向模板內側面直沖下料,也不得直沖鋼筋骨架;澆筑水平結構混凝土時,不得在同一處下料,應在2~3m范圍內水平移動下料,且宜垂直于模板。
混凝土澆筑分層厚度為300mm。當水平結構的混凝土澆筑厚度超過500mm時,可按1:6~1:10坡度分層澆筑,且上層混凝土應超前覆蓋下層混凝土500mm以上。
振搗混凝土時,振動棒插入的間距一般為400mm左右,振搗時間一般為15~30s,并且在20~30min后對其進行二次復振。
對于有預留洞、預埋件和鋼筋密集的部位,應做出重點監控,確保順利下料和振搗密實。
水平結構的混凝土表面,應適時用木抹子抹平搓毛兩遍以上。
樓梯混凝土澆筑:
樓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澆筑,先振實底板混凝土,達到踏步位置時再與踏步混凝土一起澆搗,不斷連續向上推進,并隨時用木抹子將踏步表面抹平。
柱、梁、板拆模時,以砼抗壓強度為依據,側模拆除以砼不缺楞掉角受損壞為依據,支撐模板拆除時,必須使砼強度達85%時才可進行,并且上一層無垂直壓力。
砼澆筑12小時后,對其進行養護,砼表面鋪設草袋,澆水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14天。
d.施工縫留設與處理
施工縫的留設
柱:留設在基礎梁及樓板面標高處。
墻:留設在門洞口連梁跨中1/3區段;或留在縱橫剪力墻的交接處。
梁:主梁不留設施工縫;次梁的施工縫留在跨中1/3區段;懸壁梁與其相連接的結構整體澆筑,不留設施工縫。
板:單向板施工縫留設在與主筋平行的任何位置或受力筋垂直方向的跨度1/3處。
樓梯:樓梯的施工縫留置在樓梯段中1/3范圍內。
e.施工縫的處理:
在已硬化的砼表面上繼續澆筑砼前,應清除垃圾、水泥薄膜、表面上松動砂石和軟弱砼層,同時還應加以鑿毛,用水沖洗干凈并充分濕潤,殘留在砼表面的積水應予清理。
施工縫位置附近回彎鋼筋時,要做到鋼筋周圍的砼不受松動和損壞。鋼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漿及浮銹等雜物也應清除。
在澆筑前,水平施工縫宜先鋪上10~15mm厚的水泥砂漿一層,其配合比與砼內的砂漿成分相同。
f.砼的養護
在自然氣溫條件下(高于+5℃),一般塑性砼應在澆筑后10-12h內(炎夏可縮短至2-3h)加以覆蓋和和澆水養護。
砼的澆水養護時間,不得少于7天。
澆水次數應能保持砼處于潤濕狀態,一般前3天每隔2h澆水一次,以后每晝夜不少于4次。當氣溫較高或氣候干燥時,澆水次數應適當增加,當氣溫低于5℃時不得澆水。
g.砼強度的檢驗
砼試塊應在砼的澆筑地點隨機取樣制作,試件的留置及取樣的次數按施工規范要求施行。
砼試件每次取樣應至少留置一組標準試件,同條件養護試件留置組數按實際需要確定。
砼試件由專人制作、養護、保管、送壓。
篇2:混凝土冬期施工規定
冬期施工是指根據當地多年氣溫資料,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天溫度低于5C時混凝土、鋼筋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及砌體工程的施工。冬期施工,其用料及施工工藝除按一般有關規定進行外,尚應符合下列有關冬期施工的規定和要求:
1、冬期施工的工程,應預先做好冬期施工組織計劃及準備工作,對各項設施和材料應提前采取防雪、防凍等措施,對鋼筋的冷拉和張拉,還應專門制定施工工藝要求及安全措施。
2、冬期施工期間,用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在抗壓強度達到設計強度40%及5Mpa前,不得受凍。未采取抗凍措施的漿砌砌體,在砂漿抗壓強度達到70%前不得受凍。
3、基礎的地基(永凍地區除外),在工程施工時和完工后,均不得受凍。
4、冬期鋪設防水層時,應先將結構表面加熱至一定溫度,并應按防水層冬期施工的有關規定執行。
5、冬期施工時,應制定防火、防凍、防煤氣中毒等安全措施,并與當地氣象部門取得聯系,做好氣溫觀測工作。
篇3:現澆混凝土施工安全監理細則
為了保證工程質量,達到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要求,根據現場實際操作情況,特提出下列現澆混凝土施工安全技術監理工作要求,望認真執行。
一、施工準備:
1、為了全面達到施工質量驗收和強制性標準條文要求,在混凝土澆筑時應對所用材料、機具、場地、道路等進行檢查,是否具備符合澆筑條件。
2、本工程采用商品砼澆筑,施工項目部對所澆筑部位模板、鋼筋等進行自檢后報監理部復檢,經復檢認可后根據澆筑令,施工項目部按設計及時向商品砼供應單位提出砼強度等級要求,保證不間斷供應。
3、現場管理人員應經常核對所送混凝土等級強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有無錯送現象,并按規定做好砼塊取樣工作。
二、注意事項:
1、澆筑條件:
⑴、復核檢查模板、支模、預埋件、管線、鋼筋等,是否符合施工方案和設計文件要求,并及時辦理隱蔽手續。
⑵、經常復核檢查所用商品混凝土等級強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有無混送現象。
三、操作工藝要求:
1、澆筑前應對模板澆水濕潤,模板內應清掃干凈,不得有雜物和縫隙,模板應嚴密不得漏漿。
2、混凝土起吊運輸和輸送時應有專人指揮。道路、管道應暢通。在樓面上澆筑砼時應鋪設專用橋道,嚴禁人員踩踏鋼筋。
3、澆筑混凝土時,應注意檢查所有預埋件和管線等是否牢固,并在澆筑振動時注意保護,不得有損壞和移位,防止野蠻操作。
?四、混凝土澆筑一般要求:
1、澆筑混凝土時應分段分層進行,每層高度應根據結構特點,鋼筋疏密決定。一般分層高度為插入式振動器作用部分長度的1.25倍,最大不超過50cm。使用插入式振動器應快插慢拔,插點要均勻排列,逐點移動,按順序進行,不得遺漏,做到均勻振實,移動間距不大于振動棒作用半徑的1.5倍(一般為300~400mm),振搗上一層時應插入下層混凝土面50mm,以消除兩層間的接縫。
2、澆筑混凝土應連續進行,如必須間歇時其間歇時間應盡量縮短,并應在前層混凝土初凝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筑完畢。間歇最長時間應按所用水泥品種及混凝土初凝條件確定。超過2小時應按施工縫處理。振動完畢后,應用刮尺或拖板抹平表面。
3、澆筑混凝土時應派專人經常觀察模板、鋼筋,預留孔洞、預埋件、插筋等有無位移變形或堵塞情況,發現問題應及時糾正。
4、在施工縫處繼續澆筑混凝土時,應將原有混凝土施工縫表面鑿毛,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動石子,并用水沖洗干凈,排除積水后,先澆一層水泥漿或與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然后繼續澆筑混凝土。
5、澆筑樓梯段混凝土應自下而上澆筑,先振實底板混凝土,達到踏步位置時與踏步混凝土一起澆筑,不斷連續向上推進,連續澆筑完成。
?五、施工注意事項:
由于振搗不實,模板縫隙過大導致水泥漿流失,鋼筋較密或緊貼模板,主筋保護層墊塊不足,都容易產生蜂窩、露筋、麻面、孔洞等現象。因此要求:①澆筑混凝土時要按規定使用和移動振動器。②模板安裝前應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縫處的黏漿。③鋼筋墊塊厚度要符合設計規定要求,放置間距適當,鋼筋直徑較小時,墊塊間距宜密,使鋼筋下垂撓度減少。④對已澆筑完畢混凝土,應加以覆蓋澆水養護,養護時間不得少于7d,保持混凝土處于濕潤狀態。
六、施工安全措施:
1、砼輸送泵應設置在平坦位置上,用木枋將輪胎墊牢,防止開機時發生移動,操作完畢,隨即將電源切斷。
2、使用振動器的操作人員,必須穿膠鞋,戴絕緣手套,使用帶有漏電保護的開關箱。夜間作業時,應配制足夠的照明設備,并防止眩光。
3、使用手推車傾倒混凝土時,應有擋車措施,不得用力過猛或撒把。所有人員不得穿拖鞋和赤腳上班,并戴有合格的安全帽,遵守現場安全技術操作管理。
4、垂直運輸應有專人指揮。?
成都衡泰工程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藍光·富麗東方項目監理部
監理工程師:
總監理工程師:
200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