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管內穿線工程施工方法技術措施

管內穿線工程施工方法技術措施

2024-07-11 閱讀 1660

管內穿線工程的施工方法、技術措施

工藝流程:

(1)選擇導線:應根據設計圖紙選擇導線,相線、零線、PE線的顏色應加以區分,相線為黃、綠、紅,工作零線為淡藍色,保護地線為黃綠色。

(2)穿帶線:帶線采用Ф1.2~2mm的鐵絲,先將鐵絲的一端彎成不封口的圓圈,再把帶線穿入管路內,在管路的兩端應留有10~15cm的余量。穿帶線受阻時,應用兩根鐵絲同時攪動,使兩根鐵絲的端頭互相鉤在一起,然后將帶線拉出。

(3)掃管:清掃管路的目的是清除管路中的灰塵、泥水等雜物。將布條的兩端牢固的綁扎在帶線上,兩人來回拉動帶線,將管內的雜物清掃干凈。

(4)放線及斷線:放線前應根據施工圖對導線的規格型號進行核對,放線時應使用放線架。剪斷導線時,導線的預留長度應按以下情況考慮:

接線盒、開關盒、插座盒及燈頭盒內導線預留長度應為15cm。

配電箱內導線的預留長度應為配電箱箱體周長的1/2。

共用導線在分支處,可不剪斷導線而直接穿過。

(5)導線與帶線綁扎:當導線根數較少時,例如兩至三根導線,可將導線的前端絕緣層削去,然后將線芯直接插入帶線的盤圈內并折回壓實,綁扎牢固,使綁扎處形成一個平滑的錐形過渡部位。當導線根數較多或導線截面較大時,可將導線前端的絕緣層削去,然后將線芯斜錯排列在帶線上,用綁線纏繞綁扎牢固,使綁扎接頭處形成一個平滑的錐形過渡部位,便于穿線。

(6)管內穿線:鋼管在穿線前,應首先檢查各個管口的護口是否齊整,如有遺漏或破損,均應補齊或更換。兩人穿線時,應配合協調,一拉一送。同一交流回路的導線必須穿于同一管內。不同回路、不同電壓和交流與直流的導線,不得穿入同一管內,但以下幾種情況除外:標稱電壓為50V以下的回路;同一設備或同一流水作業線設備的電力回路和無特殊防干擾要求的控制回路;同一花燈的幾個回路;同類照明的幾個回路,但管內的導線總數不應多于8根。

(7)導線連接:

剝削絕緣線應使用剝線鉗,剝削導線時應使用合適的鉗口,應避免損傷線芯。銅導線的連接處使用壓線帽。多膠導線的連軋使用綁扎法,綁扎后的接頭應做涮錫處理,涮錫后的接頭必須用布將焊劑及其他污物擦干凈。

導線包扎首先用橡膠絕緣帶從導線接頭處始端的完好絕緣層開始,在包扎過程中應盡可能的收緊絕緣帶。然后用黑膠布包扎,包扎時要銜接好,同時在包扎過程中收緊膠布,導線接頭處兩端應用黑膠布封嚴密。

(8)線路檢查及絕緣搖測:

線路檢查:接、涮、包全部完成后,應進行自檢和互檢,檢查導線接、涮、包是否符合施工驗收規范及質量驗評標準的規定。不符合規定時應立即糾正,檢查無誤后再進行絕緣搖測。

絕緣搖測:線路的絕緣搖測一般選用500V量程為0-500MΩ兆歐表。搖測時應將干線和支線分開,一人搖測,一人應及時讀數并記錄。搖測速度應保持在120r/min左右,讀數應采用1min后的讀數為宜。

篇2:電氣分部管內穿線線槽配線工程施工方法

電氣分部管內穿線、線槽配線工程主要施工方法

1、管內穿線:

對于穿管敷設的絕緣導線,其額定電壓不低于500V,管內穿線宜在建筑物抹灰、粉刷及地面工程結束后進行。穿線前必須將電線保護管內積水及雜物清除干凈,不同回路、不同電壓等級和交流與直流的導線不得穿在同一要根管內,導線在管內不應有接頭和扭結,接頭應設在接線箱(盒)內。導線包括絕緣層在內的總截面積不應大于管子內空截面積40%。當配線采用多相導線時,其相線的顏色選擇應統一。采用絕緣導線時,A相為黃色,B相為綠色,C相為紅色,中性線宜采用淡蘭色絕緣導線,保護地線(PE線)應采用黃、綠雙色的絕緣導線。導線剝開絕緣層時,不得損傷線芯,截面為1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