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線槽配線安裝工藝流程規范
金屬線槽配線安裝工藝流程
(1)彈線定位:
根據設計圖紙的要求,用粉線袋沿墻壁、頂棚或地面,彈出線槽的走向位置。
(2)支架與吊架安裝:
支架與吊架所用鋼材應平直。無顯著扭曲。
支架與吊架應安裝固定,保證橫平豎直,固定點間距不應大于1.5~2m。
在進出接線盒、箱、柜、轉角、轉彎處應設置固定支持點。
支架與吊架距離上層樓板不應小于150-200mm,距地面高度不應低于100~150mm。
(3)保護地線安裝:
保護地線應根據設計圖紙要求敷設在線槽內的一側,接地處螺絲直徑不應小于6mm,并且需要加平墊和彈墊,用螺母壓接牢固。
金屬鍍鋅線槽之間,可使用連接板連接,每端螺絲固定點不少于4個。
(4)線槽內配線:
線槽內配線前應清除線槽內的積水及污物。
在同一線槽內的導線截面積總和應該不超內部截面積的40%。
線槽口向下配線時,應將分支導線分別用尼龍綁扎帶綁扎成束,并固定再線槽底板上,以防導線下墜。
(5)線路檢查及絕緣搖測:
線路敷設接線完成后應用搖表搖測,線路的絕緣搖測一般選用500V搖表,低壓電纜使用1000V搖表。搖測時一人搖測,一人應及時讀數并記錄,搖動速度應保持在120r/min,讀數應采用1min后的讀數。
篇2:金屬線槽配線施工安裝方法
金屬線槽配線施工主要安裝方法
彈線定位:根據施工圖及現場實際情況,考慮通風、水和電等專業,確定安裝位置,本著先干線后支線,安排線槽位置。
支架、吊架安裝(膨脹螺栓固定)
吊桿應用已接直的Ф8鋼筋,按照吊桿高度,一端過絲,另一端以鉆孔的3cm長的L30*30角鋼焊接。
按照規范每1.5-2m安裝一個吊件。
線槽安裝要求:
線槽應平整,無扭曲變形,內壁無毛刺,各種附件齊全。
線槽的妝口應平整,接縫處應緊密平直,無翹角,出線口的位置準確。
在吊頂內敷設時,如果吊頂無法上人時,應留有檢修孔。
不允許將穿過墻壁的線槽與墻上的孔洞一起抹死。
線槽的所有非導電部分的鐵件均應相互連接和跨接,使之成為一連續導體,并作好整體接地。
當線槽的底板對地距離低于2.4m時,線槽本身和線槽蓋板均必須加裝保護地線2.4m以上的線槽蓋板可不加保護地線。
線槽經過建筑物的變形縫(伸縮縫、沉降縫)時,線槽本身應斷開,槽內用內連接板搭接,不需固定。保護地線和槽內導線均應有補償余量。
敷設在豎井、吊頂、通道、夾層及設備層等處的線槽應符合《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T-45-82)的有關防火要求。
線槽直線段連接應采用連接板。
線槽進行交叉、轉彎、丁字連接時,單采用單通、二通、三通、四通或平面二通、平面三通等進行變通連接。
線槽與盒、箱等接茬時,進線和出線口等處應采用抱腳連接,并用螺絲緊固,末端加裝封堵。
線槽全部敷設完畢后,應在配線之前進行調整檢查,確認合格后,再進行槽內配線。
地面線槽安裝:
地面線槽安裝時,應及時配合土建地面工程施工。根據地面的形式不同,先找平,然后測定固定位置,將上好臥腳螺栓和壓板的線槽水平放置在墊層上,然后進行線槽連接。如線槽與管連接,線槽與分線盒連接,分線盒與管連接,線槽出口連線,線槽末端處理等都應安裝到位,螺絲緊固牢靠。地面線槽及附件全部上好后,再進行一鎰系統的調整,主要根據地面的厚度,仔細調整線槽干線,分支線,分線盒接頭、轉彎、出口等處,水平高度要求與地面平齊,將各種盒蓋蓋好封嚴,防止水泥砂漿進入。
線槽內保護地線安裝:
保護地線應根據設計圖要求敷設在線槽內一側,接地處螺絲直徑不應小于5mm,并且需加平墊和彈簧墊圖,用螺母壓接牢固。
金屬線槽的寬度在100mm以內(含100mm),兩段線槽用連接板處(連接板作地線時),每端螺絲固定點不少于4個,寬度在200mm以內時(含200mm),兩端線槽用連接板連接的保護地絲每端螺絲固定點不少于6個。
金屬線槽穿過墻隔及樓板處,均需以防火枕進行封鎖。
安裝金屬線槽及槽內配線時,應注意保持墻面的清潔。
配線完成后,不得再進行噴漿和刷油,以防止導線和電氣器具受到污染。
使用高凳時,注意不要碰到建筑物的墻面及其它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