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排水工程施工方法
學校建筑排水工程施工方法
⑴排水管道安裝工藝流程
安裝準備→予制加工→干管安裝→立管安裝→支管安裝→卡件固定→封口堵洞→底盤閉水試驗→系統通水試驗
⑵埋地管道敷設
①管道需在房心回填夯實后,挖溝鋪設,管底土要夯實。坐標、標高準確符合
設計要求,出戶管出建筑物為1米,上皮凈空不小于150mm,防止沉降。
②埋地管道安裝后,必須做灌水試驗,合格后辦理隱蔽手續,埋地管道管溝的基土必須平整堅實可靠,防止管道變形,并將受水口封閉防堵。
③埋地的排水鑄鐵管道,采用排水鑄鐵管承插水泥捻口,在與UPVC管連接時,采用承插接口,塑料管插口端外相應打磨。
④鑄鐵管除銹后刷瀝青油兩道。管道穿樓板處加防火套管加阻火圈。
⑶地上排水PVC-U塑料管道安裝。
①根據建筑圖繪制預留孔洞及吊架埋件的小樣圖。
②按管道走向及管段中心線標記測量,繪制實測小樣圖,注明尺寸、管道距墻、柱尺寸。
③設置管道支托架,一般層高小于等于4.0M每層設一個,每層大于4.0M設兩個,管卡與管外壁應略松弛,以適管道收縮。橫管卡設置如下:
公稱外徑(mm)5075110
距離(m)0.50.751.10
注:水平管應在落水點三通及彎頭處設置支承件
④排水立管檢查口距樓面1.0米,透氣管高出屋面0.7米。
⑤管道系統配管時應將,管材與管件承口試插一次,使其符合要求,插入不得過緊或過松。同時測定插入承口的長度,并在其表面劃出標記,管端插入深度應符合下表規定:
第公稱外徑(mm)管端插入承口深度(mm)
40不小于25
50不小于25
75不小于40
100不小于50
⑥管道及附件在粘接前,應用棉紗或干布將承口內側和插口外側擦試干凈,當表面有油污時,須用棉紗占丙酮等清潔劑擦凈,插入管端用中號板銼銼成15--45度的坡口,最好承插口二人操作。粘接工藝宜集中進行預制,要求在0℃以上操作,先涂承口后涂插口,粘接后管端插入深度符合所劃標記,直度、甩口正確,還應靜待2--3分鐘。誤差不大于5mm。粘接完將擠出粘接劑用干布擦試干凈。
⑦靜置時間為:溫度15--40℃至少30分鐘;5--15℃至少1小時。
⑧立管穿越樓層為固定支承時,當排水支管在樓板下接入時,伸縮節設置于水流匯合管件三通之下。伸縮節的預留伸縮量,冬季施工為15-20mm,夏季施工為5-10mm。
⑨立管卡具標高為1.6米,其螺絲棍在安裝前先套圓16的PVC管。
⑩機制鑄鐵管底盤水平管坡度DN75i=0.03,DN110i=0.02,DN150i=0.01,地上排水管PVC-U塑料管坡度DN50i=0.025,DN75i=0.015,DN110i=0.012,DN150i=0.007順水三通具有40度的斜角,卡具應卡緊但不易過緊,以避免塑料管上形成壓力集中,立管及甩口孔洞孔封堵分二次進行,防止滲漏。
⑷灌水試驗:
排水管道安裝完成后,底盤進行灌水試驗,標準為灌滿水15分鐘后,再灌滿延續5分鐘,液面不下降接口處不滲不漏為合格,排水管道分層進行試驗。
⑸排水系統交驗前按規定進行通球試驗。
篇2:施工排水降水安全監理實施細則
1安全監理規定1.1施工單位在施工組織設計中應根據工程地質、水文地質資料和現場環境狀況,對排降水進行施工設計,選擇排降水方法并制訂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1.2對臨近建(構)筑物的排降水方案必須進行安全論證,確認能保證建(構)筑物、道路和地下設施的正常使用和安全穩定,方可進行排降水施工。1.3現場施工排水,宜排入已建排水管道內。排水口宜設在遠離建(構)筑物的低洼地點并應保證排水暢通。1.4施工排水不得在溝槽、基坑外漫流回滲,危及邊坡穩定。1.5施工降水期間,應設專人對臨近建(構)筑物、道路的沉降與變位進行監測,遇異常征兆,必須立即分析原因,采取防護、控制措施。1.6施工現場應備有充足的排降水設備,并宜設備用電源。1.7采用輕型井點、管井井點降水時,應進行降水檢驗,確認降水效果符合要求。降水后,通過觀測井水位觀測,確認水位符合施工設計規定,方可開挖溝槽或基坑。1.8施工期間施工排降水應連續進行,不得間斷。構筑物、管道及其附屬構筑物未具備抗浮條件時,不得停止排降水。1.9排降水機械設備的電氣接線、拆卸、維護必須由電工操作,嚴禁非電工操作。1.10排降水結束后,集水井、管井和井點孔應及時填實,恢復地原貌或達到設計要求。2.2地表水排除安全控制要求2.1施工現場水域周圍應設護欄和安全標志。2.2進入水深超過1.2m水域作業時,必須選派熟悉水性的人員,并應采取防止發生溺水事故的措施。2.3離心式水泵吸水口應設網罩,且距動水位不得小于50㎝;潛水泵泵體距動水位不得小于50cm。嚴禁潛水泵陷入污泥中運行。?2.4離心泵運轉中嚴禁人員從機上越過。2.5潛水泵運轉中30m水域內,人、畜不得入內。2.6離心泵和潛水泵安裝和使用應遵守有關安全規定。3排水井排水安全控制要求3.1采用明溝排水,不得擾動地基,并應保證溝槽、基坑邊坡的穩定。3.2排水井應在溝槽、基坑土方開挖至地下水位以下前建成。3.3排水溝應隨溝槽基坑的開挖及時超前開挖,其深度不宜小于30cm,并保持排水通暢。3.4排水溝開挖過程中,遇土質不良,應采取護坡技術措施,保持排水溝和溝槽、基坑的邊坡穩定。3.5采用明溝排水,排水井宜布置在管道和構筑物基礎的范圍以外,并不得擾動地基。當構筑物基坑面積較大或基坑底部呈倒錐形時,可在基坑范圍內設置,但應使排水井井筒與基礎緊密連接,并在終止排水時,便于采取封堵的安全措施。3.6修建排水井應遵守下列規定:(1)排水井應設安全梯。(2)排水井井底高程,應保證水泵吸水口距動水位以下不小于50cm。(3)排水井處于細砂、粉砂等砂土層時,井底應采取過濾或封閉措施。(4)排水井應根據土質、井深情況對井壁采取支護措施。(5)排水井進水口處土質不穩定時,應采取支護措施。(6)安裝預制井筒時,井內嚴禁有人。3.7排水井內掏挖土方應遵守下列規定:(1)井內環境惡劣時,人工掏挖應輪換作業,每次下井時間不宜大于1h;掏挖作業時,井上應設專人監護。(2)上、下排水井應走安全梯。(3)掏挖過程中,應隨時觀察土壁和支護的變形、穩定情況,發現土壁有坍塌征兆和支護位移、井筒裂縫和歪斜現象,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并撤至地面安全地帶,待采取措施,確認安全后方可繼續作業。(4)在孔口lm范圍內不得堆土(泥)。4輕型井點降水安全控制要求4.1高壓水沖孔成型應遵守下列規定:(1)嚴禁在架空線路下方及其附近進行沖孔作業;在電力架空線路一側沖孔時,起重機、挖掘機、樁工機械(含吊物、載物)與電力架空線路的最小距離應符合下表的規定:電力架空線路電壓(KV)11~1520~4060~100220距離(m)垂直方向1.53456水平方向11.5246(2)沖孔時應設專人指揮,并劃定作業區。非操作人員不得人內。(3)沖孔水壓應從0.2MPa開始,逐步調試至控制壓力值。沖孔過程中,不得超過控制壓力,且不宜大于1.0MPa。(4)現場應設泥水沉淀池,沖孔排出的泥水,不得任意漫流。(5)作業中,嚴禁高壓水槍對向人、設備、建(構)筑物。(6)吊管時,吊點位置應正確,吊索栓系必須牢固,保持吊裝穩定;吊管下方禁止有人。4.2井點管、干管、機、泵接頭安裝應嚴密。真空度應滿足降水要求;濾管的頂部高程應在設計動水位以下且不得小于50㎝。4.3降水過程中,應按技術要求觀測其真空度和井水位,發現異常應及時采取技術措施,保持正常降水。4.4多層井點拆除,必須自底層開始逐層向上進行。當拆除下層井點時,上層井點不得中斷抽水。5管井井點降水安全控制要求5.1管井井點成孔后,應及時安裝井管。由于條件限制,不能及時安裝時,必須安設圍擋、防護欄桿等安全防護設施和安全標志。5.2井管安裝時,吊點位置應正確,吊繩必須拴系牢固,并用控制繩保持井管平衡。5.3管井井口必須高出地面,不得小于50cm。井口必須封閉,并設安全標志。當環境限制不允許井口高出地面時,井口應設在防護井內;防護井井蓋應與地面同高;防護井必須蓋牢。5.4向井管內吊裝水泵時,應對準井管,嚴禁用電纜做吊繩。5.5使用潛水泵電纜不得與井壁或其他尖利物摩擦遭受損傷。5.6使用深井泵應遵守下列規定:(1)深井泵抽水的含砂量應低于0.01%。(2)水泵的1~2級葉輪應浸入動水位1m以下。6砂井降水安全控制要求砂井中濾料回填后,道路范圍內的砂井上端,應恢復原道路結構;道路以外的砂井上端應夯填厚度不小于50㎝的非滲透性材料,并與地面同高。
篇3:住宅給排水工程施工方法
商品房給排水工程施工方法
1、質量控制要點
(1)管道水平度、垂直度、室外保溫、標高的控制;
(2)水壓試驗、通球試驗、盛水試驗、閉水試驗、試運轉的控制。
2、主要分項內容
本安裝項目包括給水系統、排水系統、消防系統等。
(1)給水系統
給水系統:本工程水管采用PP-R給水管及配件,熱熔接,由室外給水管網直供。
(2)排水系統
本工程排水立管采用消音螺旋管,其他排水管為芯層發泡U-PVC排水管,屋面雨水管采用PVC管。
(3)消防系統
本工程消防系統消防供水由1樓地下泵房和屋面水箱聯合供水方式,屋面水箱9噸,消防水壓設計1.0Mpa。
(4)管材及連接方式
A、生活給水管采用PP-R熱熔管,熔接,管卡采用PP-R專用管卡。
B、排水管采用PVC-U排水管,承插粘接,排水橫管與橫管、橫管與立管的連接用45°順水三通或四通連接,立管與出戶管用2只45°彎頭連接。
C、消防給水管地下采用焊管,焊接,地上采用鍍鋅管,絲接。管道除銹后,設計要求地上管采用加強瀝青防腐,地面上采用紅色調和漆二道,閥門采用法蘭閘閥。
3、工藝流程
安裝準備→預制加工→干管安裝→立管安裝→支管安裝→管道試壓→管道沖洗→管道防腐→管道保溫→系統調試→檢查驗收。
4、管道安裝一般要求
室內給排水工程安裝分為三部分,即管道安裝、管道附件及衛生設備給水配件安裝和附屬設備的安裝。給排水、消防系統的管道安裝應結合具體條件,合理安排工序,在設計無特殊要求的情況下,應先地下后地下,先安大管后安小管,先安主管后安支管,當出現多種管線交叉作業發生矛盾時,應按以下原則進行交叉施工避讓。
(1)小管主動讓大管;
(2)有壓力管主動讓無壓力管;
(3)一般管主動讓高溫或低溫管道;
(4)支管主動讓主管;
(5)電線管道主動讓水管;
(6)排水管道在下,給水管道在上。
5、消防管道安裝方法及技術要求
(1)消防給水管道采用焊接鋼管,焊接連接,并采用相應的配件。
(2)安裝前對管道進行一次檢查,凡厚薄不均、不圓度超過標準、彎曲嚴重管道,應不予使用,以保證安裝質量。
(3)管道安裝一般采用現場測量制作,根據設計形式相同尺寸一樣,可成批加工。
(4)剪切管材需確保截面與管材軸線垂直,斷面光滑,管材插入管件底部需達到15mm。
(5)室內明裝管道,嚴禁在墻內、樓板內、屋頂內、套管內、池壁內有接口,同時安裝時,應按設計標高、坐標及土建實際尺寸下料。室內安裝不保溫的管道,安裝時,其管外壁與墻抹灰面凈距DN15-25mm應為15-25mm,DN32-50mm應為25-30mm,DN80-100mm應為34-40mm。
6、排水管道安裝
(1)排水管采用UPVC管。
(2)管材、管件、粘結劑等產品質量必須通過省或市級以上技術鑒定。
(3)為補償溫度變化而引起的伸縮,立管及非埋地管應設置伸縮節,塑料管管徑大于等于DN50,每隔5米設置伸縮節,管徑大于等于DN100,每隔4m設置伸縮節。
(4)管道的最大支承間距,見下表:
管徑
種類DN50DN75DN110DN160
立管
橫管
(5)立管的固定支承點每層設一個,以控制立管膨脹度,分層支承管自重,當層高H≤4m時,每層設滑動支承一個,管道支承件的內側應光潔,滑動支承件與管外壁之間應留有縫隙。若內壁不夠光潔,則應襯墊一層柔性材料。固定支承的內壁與管外壁之間應夾一層橡膠軟墊,安裝時將扁鋼制成U型卡用螺栓擰緊固定。
(6)管道系統配管時,應將管材與管件承口試插一次,使插入深度符合要求。當管端伸入承口深度測定后,應在其表面劃出標記,管端插入承口深度應符合以下要求,具體見下表:
管道直徑(mm)
最大允許插入深度(mm)
(7)管道及管件在粘接前,應用棉砂或干布將承口內側和插口外側擦試干凈,無灰砂和水跡。當表面沾上油污時,須用棉砂蘸丙酮等清潔劑擦凈。粘接工藝應連續運行,粘接劑應先涂插口后涂承口,涂抹應均勻,涂刷粘接劑后,應立即找準方向將管子插入承口使其準確垂直后再加擠壓,管壁插入深度應符合所劃標記,然后靜置2至3分鐘,以防接口滑落并用干布蘸丙酮等清潔劑擦試干凈。
(8)當異徑管件連接時,采用偏心大小頭過渡。水平安裝時,兩管以管頂平接,排水效果好。豎向安裝時,偏心沿壁安裝。具體安裝按照有關規定規范進行。
(9)塑料管水平安裝,縱橫方向彎曲,每米允許偏差1.5mm,全長25m以上,不大于38mm。立管垂直度每米允許偏差3mm,全長5m以上不大于15mm,架空管頂上部的凈空,不宜小于100mm。
(10)管道安裝完成后,立管距地2m以下用木板捆綁保護,嚴禁用塑料管作為腳手架的支點或安全帶的拉點,不允許用明火烘烤塑料管,以防管道變形,油漆粉刷前,將管道用紙包裹,以免污染管道。
7、室內給水管安裝方法及技術要求
(1)室內生活給水管安裝,按圖紙采用PP-R熱熔管,明裝。
熱熔操作技術參數
管徑熔接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