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技術措施編制責任制
建筑公司安全技術措施編制責任制
1.目的
編制安全技術措施的依據主要是國家頒布的有關勞動保護法規、政策。國務院在《關于加強企業生產中安全工作的幾項規定》中明確規定:"企業單位在編制生產、技術、財務計劃的同時,必須編制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安全技術措施計劃的范圍,包括以改善勞動條件、防止工傷事故為主要目的的一切技術措施、安全技術措施、工業衛生技術措施,保證安全生產設施,安全教育所需設施等。
公司在每年的第三季度開始編制下年度的安全技術措施。首先由公司領導和安全、技術部門根據實際情況,編制出公司下年度的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分別向各部門、各分公司等明確具體要求,進行布置、落實。在實施安全技術措施時,應定期檢查執行情況,檢查各分項工程計劃措施、施工進度和材料供應情況等是否符合要求;經費開支是否合理;以及項目是否按期完成等方面。發現問題,及時向有關方面匯報,以便采取措施,保證計劃措施按時完成。
2.編制安全技術措施的人員,要深人施工現場,進行認真調查,掌握第一手資料,是編制安全技術措施的必要條件,一定要有針對性。
(l)針對不同工程的結構特點,可能給施工安全帶來的危害,從技術上采取措施,清除事故隱患,保證施工安全;
(2)針對采用施工方法的特點(如滑模施工方法和網架整體吊裝方法可能給安全施工帶來的危險因素是不同的),為了保證安全施工,應從技術上采取不同的措施;
(3)針對選用的各種機械、設備、配電設施,可能給施工人員帶來的不安全因素,從技術措施和安全裝置上加以控制;
(4)針對工程使用的有害施工人員身體健康或有易爆、易燃危險的特殊材料,從衛生、防火、防爆的要求,在技術上采取措施加以防護;
(5)針對施工場地及周圍環境特點,給施工人員或周圍居民及材料設備運輸帶來的危險,從技術上采取措施,加以防護;
(6)安全技術措施要與主體工程同步計劃、同步實施。
3.建筑施工安全技術措施主要內容有:
(1)土石方開挖的坡度大小和架設支撐的措施;
(2)起重架、高大腳手架的負荷計算,錨固措施,架設和拆除的程序和方法;
(3)月卻手架施工時架設安全的程序、方法;
(4)多層交叉作業隔離措施的設置方法;
(5)吊裝工程高空作業系安全掛繩方法;
(6)施工機具制動裝置的技術要求;
(7)電氣設備保護接地接零的辦法和技術要求;
(8)原有建筑物、構筑物拆除的程序和方法;
(9)易燃、易爆物品安全注意事項;
(10)施工工程與周圍通行道路及民房防護隔離柵的設置措施;
(11)高于周圍避雷設施的金屬構筑物的防雷措施等。
4.安全技術措施應根據工程實際情況而制訂,力求具體明確,切實可行。對于結構復雜、施工特性多的特殊工程,除采用一般的安全技術措施外,還須編制單項安全技術措施。
(l)在工程開工前,必須認真做好安全技術措施的交底,隨同施工組織設計把安全技術措施向全體參加施工操作人員交底,使大家知道在什么時候,做什么工作,應采取哪些措施,并說明其重要性。
(2)每個單項工程開工前,須重復交待該工程的安全技術措施,并制訂出個人操作方法,保證施工安全。
(3)在施工過程中,安全措施編制人、施工技術負責人、工長和安全員都要隨時檢查安全技術措施是否落實,并通過檢查,及時糾正違反安全技術措施規定的行為,發現、補充安全技術措施的不足,使之完善有效。
(4)宣傳教育工作也是貫徹執行安全技術措施的一個方面,可針對工程進度、工種特點,采用多種形式教育方法,提醒職工注意安全生產,使職工易于接受,并能很快地見之于行動。
5.意義
安全技術措施在建筑安裝施工安全生產中可以改善勞動條件,消除危險隱患,減少事故發生,并可能解除工人精神上緊張狀態,增加安全感,促進施工生產的發展,所以公司從全局出發編制年度或長期的安全技術、勞動保護措施計劃和各分項工程安全技術措施,通過安全技術措施計劃的編制,可使職工參加勞動保護管理工作,保證安全生產,提高生產效率。
篇2:作業規程操作規程安全技術措施編制審批貫徹復審制度
一般規定
1、嚴格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權限進行安全技術申報和審批。
2、編制地質說明書、設計、作業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的人員必須具備相應資格。
3、審批人員必須是從事各專業多年,具有一定專業學歷的技術管理人員。
二、地質說明書審批制度
1、地質說明書由地質工程師或地質技師進行編制。
2、地質說明書編制完畢首先由地質負責人審批。
3、地質負責人簽字后的地質說明書由地測科負責人審批后上報總工程師審批。
三、設計審批制度
1、礦井水平設計由公司設計院設計。
2、采區設計由生產技術科設計,并由技術科技術主管和科長進行初審。
3、初審合格后的設計,報采掘、機電、通風副總復審。
4、復審后的采區設計,上報總工程師終審。
5、終審后的采區設計上報公司審批。
四、采掘修作業規程、安全技術措施審批制度
1、采掘修作業規程由采掘修技術負責人或技術員(機、運、通部分由機、運、通技術員或技術負責人)負責編制。
2、作業規程編制完畢后,由本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初審。
3、初審后的規程,上報生產技術科、機電科、安全科進行復審。
4、復審后的規程報總工程師終審。
5、終審后的作業規程必須對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進行貫徹后方可進行施工作業。
五、機電、運輸安全、技術審批制度
1、機電、運輸安全、技術措施由機電、運輸系統工程技術人員或單位技術負責人進行編制。
2、編制后的安全、技術措施,必須由單位負責人進行初審。
3、初審后的安全、技術措施報機電科復審。
4、復審后的安全、技術措施報安全科和機電副總工程師進行終審。
5、與井下其它系統有關的安全、技術措施,機電副總工程師終審后,還必須上報總工程師進行審批。
六、“一通三防”安全、技術措施審批制度
1、“一通三防”專項措施必須由通風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編制。
2、措施必須經單位技術負責人和單位負責人進行初審。
3、初審后的措施,必須經安全科和通風副總工程師進行復審。
篇3:探放水工程設計措施編制內容審批制度
1.探放水地區的積水范圍、積水量和水壓,并規定探水線。
2.探放水地區的地質及水文地情況。
3.探水巷道的布置、斷面規程、支護形式、坡度和施工工序。
4.說明探水鉆的超前距。
5.說明探水鉆布置原則、個數、方向、傾角和孔徑。
6.提出符合《煤礦安全規程》和《礦井水文地質規程》的技術措施和安全措施。
7.后附必備圖紙,包括探放水工程平面圖、相應的地質或水文平面圖。
8.各采掘工作面遇到有可能出水的情況時,必須編制探放水設計,制訂安全措施。采煤工作面應有先探后采設計,掘進工作面應有有掘必探設計。
9.探水眼的布置應根據水頭高低,煤層厚度和硬度以及安全措施等;必須在探放水設計中具體規定。
10.探水眼的數量、角度、深度、位置應根據本工作地點的實際情況制定,編制在作業規程或措施中。
11.由生產、安全、調度、總工程師、礦長、探放水隊隊長負責人統一對探放水措施進行審批。
12.探放水措施一式三份,分別交檔案室、調度、生產或探放水隊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