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工程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和措施編制標準

工程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和措施編制標準

2024-07-10 閱讀 5718

工程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和安全施工措施編制標準

1目的

為規范*******熱電有限公司2×300MW新建工程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和安全施工措施編制工作的管理,為確保施工中不發生人身傷害事故,制訂本標準。

2適用范圍

本標準適用于*******熱電有限公司2×300MW新建工程的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和安全施工措施編制工作。

3引用標準及相關子系統

3.1引用標準

3.1.1《中國*******公司工程安全、健康與環境管理辦法》;

3.1.2《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3.1.3《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火力發電廠)DL5009.1—20**;

3.1.4國務院《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3.2相關子系統

3.2.1安健環管理;

3.2.3檔案管理;

3.2.4評估及改進管理。

4專業術語定義(略)

5職責

5.1標準監督實施及完善負責人

*******熱電有限公司基建副總經理是本標準負責人,全面負責管理本標準,檢查*******熱電有限公司2×300MW新建工程參建單位執行本標準的有效性,批準修訂本標準的意見。

5.2標準監督實施及完善執行人

*******熱電有限公司安監部主管領導是本標準監督實施及完善執行人,負責檢查本標準在本部門的執行情況,對執行標準中存在的問題應積極及時予以解決或處理,負責收集和提出完善本標準的建議,經本標準負責人同意和授權修訂本標準。

6執行標準

6.1凡承擔工程建設的主要施工單位應每年編制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及安全施工措施。

6.2編制安全技術制度計劃應根據國家、行業及中國*******公司頒發的標準,從改善勞動條件、防止傷亡事故、預防職業病等方面進行編制,安全施工措施應根據施工工程的具體情況,從作業方法、施工機具、工業衛生、作業環境等方面進行編制。

6.3工程建設*******項目公司,各施工單位主管部門應優先安排所需資金。

6.4工程建設*******項目公司、監理單位、各施工單位安監部負責監督計劃、措施的實施,并定期檢查實施情況,對存在的問題應及時向主管領導匯報。

6.5審批后的“兩措”應報工程建設*******項目公司安監部,監理單位。

7檢查、評價與反饋

標準執行人應經常檢查本部門本標準的執行情況的規范性,每半年填寫一次評價表(見附錄1),報標準負責人進行評價。

標準負責人根據反饋情況對各部門本標準的執行情況進行,并決定本標準是否升版。

標準執行人必須確保向所有文件持有人提供最新的修訂版本。

檔案管理制度

篇2:作業規程操作規程安全技術措施編制審批貫徹復審制度

一般規定

1、嚴格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權限進行安全技術申報和審批。

2、編制地質說明書、設計、作業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的人員必須具備相應資格。

3、審批人員必須是從事各專業多年,具有一定專業學歷的技術管理人員。

二、地質說明書審批制度

1、地質說明書由地質工程師或地質技師進行編制。

2、地質說明書編制完畢首先由地質負責人審批。

3、地質負責人簽字后的地質說明書由地測科負責人審批后上報總工程師審批。

三、設計審批制度

1、礦井水平設計由公司設計院設計。

2、采區設計由生產技術科設計,并由技術科技術主管和科長進行初審。

3、初審合格后的設計,報采掘、機電、通風副總復審。

4、復審后的采區設計,上報總工程師終審。

5、終審后的采區設計上報公司審批。

四、采掘修作業規程、安全技術措施審批制度

1、采掘修作業規程由采掘修技術負責人或技術員(機、運、通部分由機、運、通技術員或技術負責人)負責編制。

2、作業規程編制完畢后,由本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初審。

3、初審后的規程,上報生產技術科、機電科、安全科進行復審。

4、復審后的規程報總工程師終審。

5、終審后的作業規程必須對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進行貫徹后方可進行施工作業。

五、機電、運輸安全、技術審批制度

1、機電、運輸安全、技術措施由機電、運輸系統工程技術人員或單位技術負責人進行編制。

2、編制后的安全、技術措施,必須由單位負責人進行初審。

3、初審后的安全、技術措施報機電科復審。

4、復審后的安全、技術措施報安全科和機電副總工程師進行終審。

5、與井下其它系統有關的安全、技術措施,機電副總工程師終審后,還必須上報總工程師進行審批。

六、“一通三防”安全、技術措施審批制度

1、“一通三防”專項措施必須由通風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編制。

2、措施必須經單位技術負責人和單位負責人進行初審。

3、初審后的措施,必須經安全科和通風副總工程師進行復審。

篇3:探放水工程設計措施編制內容審批制度

1.探放水地區的積水范圍、積水量和水壓,并規定探水線。

2.探放水地區的地質及水文地情況。

3.探水巷道的布置、斷面規程、支護形式、坡度和施工工序。

4.說明探水鉆的超前距。

5.說明探水鉆布置原則、個數、方向、傾角和孔徑。

6.提出符合《煤礦安全規程》和《礦井水文地質規程》的技術措施和安全措施。

7.后附必備圖紙,包括探放水工程平面圖、相應的地質或水文平面圖。

8.各采掘工作面遇到有可能出水的情況時,必須編制探放水設計,制訂安全措施。采煤工作面應有先探后采設計,掘進工作面應有有掘必探設計。

9.探水眼的布置應根據水頭高低,煤層厚度和硬度以及安全措施等;必須在探放水設計中具體規定。

10.探水眼的數量、角度、深度、位置應根據本工作地點的實際情況制定,編制在作業規程或措施中。

11.由生產、安全、調度、總工程師、礦長、探放水隊隊長負責人統一對探放水措施進行審批。

12.探放水措施一式三份,分別交檔案室、調度、生產或探放水隊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