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健康安全技術措施編制制度
(一)、編制員工健康安全技術措施計劃,應根據國家公布的勞動保護立法和各項員工健康安全技術標準為依據,根據公司年度生產的任務,針對員工健康安全生產檢查中發現的隱患、未能及時解決的問題以及對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等所應采取的措施,做到不斷改善勞動條件,防止工傷事故的發生。(二)、勞動保護員工健康安全技術措施計劃的范圍包括:1.各種運轉機械上的員工健康安全起動和迅速停車設備。
2.為員工健康安全而重新布置或改裝機械和設備。
3.電氣設備安裝防止觸漏電的設施(包括標準配電箱)。
4.為員工健康安全而安設低電壓照明設備。
5.在原有設備簡陋,全部操作過程不能機構化的情況下,對個別繁重費力或危險的起重,搬運工作所采取的輔助機械化設備。
6.在生產區域內危險處所裝置的標志、信號和防護設施。
7.在生產區域內,工人經常過往的地點,為員工健康安全而設置的通道及便橋。
8.消除塵及各種有害物質而設置的吸塵設備及防塵設施。
9.機械、電氣設備等傳動部的防護裝置。
10.為保持空氣清潔或使溫濕度合乎勞動保護員工健康安全而安設的通氣換氣裝置。
11.工作場所的休息室,用膳室及食物加熱設備。
12.購置或編印員工健康安全技術,勞動保護的參改書,刊物、宣傳畫、標語、幻燈及電影片。
13.建立與貫徹有關員工健康安全生產規程、制度的措施。
14.員工健康安全技術勞動保護所需的工具、儀器。
15.女工衛生室及其設備。
(三)、員工健康安全技術措施項目由公司質量安全監督部在工程開工時依據工程、公司實際情況制定,經總經理批準后由相關部門執行。
(四)、員工健康安全技術措施項目的費用和使用材料,都應切實保證。
篇2:作業規程操作規程安全技術措施編制審批貫徹復審制度
一般規定
1、嚴格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權限進行安全技術申報和審批。
2、編制地質說明書、設計、作業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的人員必須具備相應資格。
3、審批人員必須是從事各專業多年,具有一定專業學歷的技術管理人員。
二、地質說明書審批制度
1、地質說明書由地質工程師或地質技師進行編制。
2、地質說明書編制完畢首先由地質負責人審批。
3、地質負責人簽字后的地質說明書由地測科負責人審批后上報總工程師審批。
三、設計審批制度
1、礦井水平設計由公司設計院設計。
2、采區設計由生產技術科設計,并由技術科技術主管和科長進行初審。
3、初審合格后的設計,報采掘、機電、通風副總復審。
4、復審后的采區設計,上報總工程師終審。
5、終審后的采區設計上報公司審批。
四、采掘修作業規程、安全技術措施審批制度
1、采掘修作業規程由采掘修技術負責人或技術員(機、運、通部分由機、運、通技術員或技術負責人)負責編制。
2、作業規程編制完畢后,由本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初審。
3、初審后的規程,上報生產技術科、機電科、安全科進行復審。
4、復審后的規程報總工程師終審。
5、終審后的作業規程必須對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進行貫徹后方可進行施工作業。
五、機電、運輸安全、技術審批制度
1、機電、運輸安全、技術措施由機電、運輸系統工程技術人員或單位技術負責人進行編制。
2、編制后的安全、技術措施,必須由單位負責人進行初審。
3、初審后的安全、技術措施報機電科復審。
4、復審后的安全、技術措施報安全科和機電副總工程師進行終審。
5、與井下其它系統有關的安全、技術措施,機電副總工程師終審后,還必須上報總工程師進行審批。
六、“一通三防”安全、技術措施審批制度
1、“一通三防”專項措施必須由通風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編制。
2、措施必須經單位技術負責人和單位負責人進行初審。
3、初審后的措施,必須經安全科和通風副總工程師進行復審。
篇3:探放水工程設計措施編制內容審批制度
1.探放水地區的積水范圍、積水量和水壓,并規定探水線。
2.探放水地區的地質及水文地情況。
3.探水巷道的布置、斷面規程、支護形式、坡度和施工工序。
4.說明探水鉆的超前距。
5.說明探水鉆布置原則、個數、方向、傾角和孔徑。
6.提出符合《煤礦安全規程》和《礦井水文地質規程》的技術措施和安全措施。
7.后附必備圖紙,包括探放水工程平面圖、相應的地質或水文平面圖。
8.各采掘工作面遇到有可能出水的情況時,必須編制探放水設計,制訂安全措施。采煤工作面應有先探后采設計,掘進工作面應有有掘必探設計。
9.探水眼的布置應根據水頭高低,煤層厚度和硬度以及安全措施等;必須在探放水設計中具體規定。
10.探水眼的數量、角度、深度、位置應根據本工作地點的實際情況制定,編制在作業規程或措施中。
11.由生產、安全、調度、總工程師、礦長、探放水隊隊長負責人統一對探放水措施進行審批。
12.探放水措施一式三份,分別交檔案室、調度、生產或探放水隊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