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建筑工程安全資料分類整理規程

建筑工程安全資料分類整理規程

2024-07-11 閱讀 3361

建筑工程安全資料的分類、整理

一、資料的分類

1、由于一個施工現場涉及到的安全分部繁多,因此安全資料的分類是資料管理的重要環節。按照J(G)J59-99安全檢查標準,建筑安全資料可按以下進行分類:

(1)安全管理分部

(2)文明施工分部

(3)腳手架分部

(4)基坑支護分部

(5)模板支護分部

(6)“三寶”“四口”防護分部

(7)施工用電分部

(8)物料提升機和外用電梯分部

(9)塔吊分部

(10)起重吊裝分部

(11)施工機具分部

(12)其他資料

2、由于施工工藝的多樣性,所以安全技術資料也可按子分部進行分類,如腳手架,一個施工現場可能出現多種類型的腳手架,如落地式外腳手架、懸挑式腳手架、門型腳手架、掛腳手架、吊籃腳手架、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等,由腳手架分部可設落地式外腳手架子分部、懸挑式腳手架子分部等。

3、根據J(G)J59-99安全檢查標準,各分部(子分部)的安全資料可分二部分進行整理,一是保證項目部分,二是一般項目部分。

二、資料的整理第一項安全管理部分

1、保證項目部分

(1)企業、項目部安全責任制、經濟承包合同、現場各主要工種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施工現場的安全保證體系、安全員上崗證、安全員任職文件、管理人員責任制考核情況等。

(2)單項工程安全管理目標、安全責任制分解措施及分解情況、安全責任目標考核規定、安全責任目標考核情況等。

(3)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專業性較強分項的單項施工方案等。

(4)安全交底制度、安全交底實施情況記錄等。

(5)定期安全檢查制度、安全檢查記錄、安全隱患整改落實情況記錄、安全隱患整改通知書所列項目整改情況等。

(6)安全教育制度、新工人三級安全教育登記表及三級教育卡片、新工人安全教育記錄、工種變換安全教育記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培訓記錄、施工管理人員培訓記錄、專職安全員年度培訓記錄及考核登記等。

2、一般項目部分

(1)班前安全活動記錄、班前安全活動記錄等。

(2)特種作業人員登記表、特種作業人員上崗證等。

(3)工傷事故報告程序、工傷事故檔案、工傷事故處理記錄等。

(4)施工現場安全標志平面布置圖、施工現場安全標志布置情況記錄等。

第二項文明施工分部

1、保證項目部分

(1)施工現場圍檔設置平面圖、斷面圖、材料使用說明等。

(2)門衛制度、施工現場人員工作卡佩戴規定、施工現場大門及門頭設置示意圖等。

(3)施工現場道路及排水溝設置示意圖及做法詳圖、防止泥漿、污水外流措施、防止下水道堵塞措施、場地綠化措施及示意圖等。

(4)建筑材料堆放示意圖、材料掛牌分類管理制度、施工現場保潔制度、區域衛生包干制度等。

(5)現場臨時住宅搭設計劃及措施、施工現場功能區域劃分示意圖、宿舍保暖措施、宿舍防暑及防蚊蟲叮咬措施、宿舍衛生管理制度等。

(6)現場消防管網及消防設施設置示意圖、施工現場動火審批制度及手續、施工現場動火監護制度及監護記錄、施工現場消防管理制度等。

2、一般項目

(1)治安保衛制度、治安保衛責任制分解措施、工地治安綜合管理記錄等。

(2)施工現場標牌設置示意圖及設置制度等。

(3)施工現場廁所衛生管理制度及廚房衛生管理制度、廁所、廚房衛生責任制、生活垃圾處理規定等。

(4)衛生防病宣傳教育記錄、急救措施、急救器材和藥品設置一覽表、保健急救人員一覽表及上崗證等。

(5)防粉塵、防噪音措施、夜間施工管理規定、施工不擾民措施第三項腳手架分部1、保證項目部分(以落地式外腳手架子分部為例)

(1)施工方案、腳手架設計計算書等。

(2)腳手架立桿基礎設置示意圖、腳手架基礎排水措施及示意圖等。

(3)腳手架架體與建筑物拉結示意圖等。

(4)腳手架剪刀撐設置示意圖等。

(5)腳手板設置與防護欄桿設置示意圖等。

(6)腳手架施工技術交底、腳手架分段驗收合格證等。

2、一般項目

(1)小橫桿設置示意圖等。

(2)桿件搭接示意圖等。

(3)架體內封閉措施及封閉設置示意圖等。

(4)腳手架材料合格證及檢驗報告等。

(5)架體內上下通道設置措施及設置方案等。

(6)卸料平臺搭設方案、卸料平臺設計計算書、卸料平臺支撐系統與腳手架連結示意圖、卸料平臺限載規定等。

3、施工方案和計算書要經過審批且施工方案要對現場施工要有指導性。

4、腳手架材料合格證要與施工現場用的實際材料相符,且材料質量要符合規范要求。

5、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對于桿件搭接情況等,如用文字不能表示的則可用圖示。

6、腳手架驗收要有量化的驗收內容。

第四項基坑支護分部

1、保證項目

(1)基礎施工支護方案、專項支護設計等。

(2)臨邊防護措施等。

(3)坑槽開挖邊坡設置措施等。

(4)基坑排不措施、防止臨近建筑物沉降措施等。

(5)坑邊荷載堆置規定等。

2、一般項目

(1)基坑上下通道設置措施等。

(2)施工機械進場驗收記錄、挖土機作業人員上崗證、挖土機操作程序等。

(3)基坑變形監測制度、毗鄰建筑物沉降觀測記錄等。

(4)基坑上下垂直作業隔離措施、深基坑照明設置措施等。

3、施工方案要有針對性,要能指導施工;施工方案要經相關部門審批后才能用于施工。

4、對基坑支護進行變形監測時,要定人、定儀器,測量數據要準確。

第五項模板分部

1、保證項目部分

(1)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等。

(2)現澆混凝土模板的支撐系統設

計計算書等。

(3)支撐模板的立柱材料合格證、立柱設置示意圖等。

(4)模板上堆料管理規定等。

(5)模板存放防傾措施及模板存放管理規定等。

(6)模板拆除方案、模板拆除監護管理規定等。

2、一般項目部分

(1)模板拆除申請及審批報告、模板工程驗收手續、模板工程技術交底等。

(2)模板拆除前砼強度報告等。

(3)混凝土運輸道路搭設措施等。

(4)作業面孔洞及臨邊防護措施、垂直作業上下隔離措施等。

3、施工方案要有針對性,要能指導施工;施工方案要經相關部門審批后才能用于施工。

4、模板工程驗收手續要有量化的內容。

第六項“三寶”“四口”防護分部

1、安全帽合格證及檢測報告、安全帽佩戴標準及安全佩戴管理規定等。

2、建筑物外側封閉措施、安全網材料合格證及檢測報告、安全網準用證等。

3、安全帶使用規定、安全帶合格證及檢測報告等。

4、洞口、臨邊防護措施、防護棚搭設措施、搭設材料合格證等。

5、對于定型化、工具化的防護設施,要圖示安裝和使用方法。

第七項施工用電分部

1、保證項目部分

(1)外電防護措施

(2)接地與接零保護系統設置措施等。

(3)配電箱、開關箱設置措施等。

(4)現場照明設施設置措施等。

2、一般項目

(1)配電線路合格證及檢測報告、線路架設措施等。

(2)電器設置措施、各種用電設備、開關等合格證及檢測報告等。

(3)變配電裝置設置措施等。

(4)施工用電方案、地極阻值搖測記錄、電工巡視維修記錄等。

3、施工方案要有針對性,要能指導施工;施工方案要經相關部門審批后才能用于施工。

4、各種電器設備不僅要有合格證,且各種設備的各項參數要與規范要求相適應。

第八項物料提升機與外用電梯分部1、保證項目部分(以物料提升機子分部為例)

(1)架體設計計算書、架體合格證及檢測報告、建筑安全管理部門準用證等。

(2)限位保險裝置設置措施及限位保險裝置合格證等。

(3)纜風繩設置措施、纜風繩合格證及檢測報告、架體與建筑物連接措施等。

(4)鋼筋繩報廢管理規定、鋼筋繩保養管理規定、鋼筋繩合格證及檢測報告等。

(5)樓層卸料平臺搭設措施、卸料平臺兩側防護措施等。

(6)吊籃安全管理規定、吊籃定型化、工具化措施等。

(7)提升機安全驗收合格證等。

2、一般項目

(1)架體安裝、拆除施工方案、架體基礎設置方案、架體外側防護措施等。

(2)卷揚機安裝方案等。

(3)聯絡信號設備管理制度、信號聯絡責任制等。

(4)卷揚機操作棚搭設措施等。

(5)架體避雷設置方案等。

3、施工方案要有針對性,要能指導施工;施工方案要經相關部門審批后才能用于施工。

第九項塔吊分部

1、保證項目部分

(1)塔吊限位設備設置方案、塔吊安裝方案、塔吊安裝隊伍資格證、塔吊合格證及使用說明書等。

(2)司機上崗證及塔吊信號聯絡方案等。

2、一般項目部分

(1)塔吊路基與軌道施工方案、高塔基礎施工方案等。

(2)塔吊電氣施工方案等。

(3)多塔作業防碰撞措施等。

(4)安裝驗收合格證等。

3、施工方案要有針對性,要能指導施工;施工方案要經相關部門審批后才能用于施工。

第十項起重吊裝分部

1、保證項目部分

(1)起重吊裝作業方案等。

(2)起重機機械進場驗收手續、起重機準用證、起重機安裝驗收合格證、起重扒桿設計計算書等。

(3)鋼筋繩合格證及檢測報告、地錨方案等。

(4)起重吊點設置方案等。

(5)司機、指揮上崗證、高處作業信號傳遞方案等。

2、一般項目部分

(1)起重機地面鋪墊措施等。

(2)起重機限載作業規定、試吊管理規定等。

(3)結構吊裝防附措施等。

(4)吊裝作業平臺搭設方案等。

(5)大型構件堆放穩定措施等。

(6)起重吊裝警戒實施方案等。

(7)起重工、電焊工安全操作上崗證等。

3、作業方案及設計計算書要經有關方案審批,且施工方案要有針對性,要能指導施工。

第十一項施工機具1、施工機械進場驗收手續、施工機械定期檢測方案、施工機械安裝驗收合格證、特殊機械準用證、施工機械電氣安裝方案、施工機械合格證等。

第十二項其它資料1、安全生產相關文件、安全生產相關通知、安全會議記錄、安全監督手續及安全施工許可證等。

三、安全管理資料整理注意事項

1、安全資料的整理要真實,不得弄虛作假。編制的施工方案等要有針對性,要與工程實體相符。

2、安全資料的簽證一定要真實,不得由他人代簽。

3、各種合格證必須與現場所用材料相對應。

篇2:煤礦防治水資料定期整理分析保管提供制度

1、凡在采掘生產過程中,地質及水文地質復雜地段以及威脅安全生產的地質問題,如透峒、揭煤、突水,應由科長、分管副科長、主管工程師組織地質、測量及水文人員集體會審,會審意見報礦總工程師和有關技術部門。

2、地測防治水人員必須堅持資料定期會審制度,研究有關地質、測量及水文地質疑難問題。

3、地測防治水圖紙資料須填寫登記,設置專柜歸檔,有目錄索引,借閱圖紙資料須經管理人員同意并辦理登記、歸返手續。

4、提供地測防治水資料由施工單位和設計技術部門,以委托書方式,經分管副總批準,地測科科長簽字認可后按《礦井地質規程》《煤礦防治水規定》規定的內容和時間提供。

5、提供采區設計、采掘作業規程等地質資料可根據有關部門的要求內容規范提供。

篇3:資料收集整理定期分析保管提供制度

1、部門每年、每季度或每月必須根據生產和建設的需要編制地質測量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不得拖欠。

2、重大的地質測量工程,均須編制方案、設計,并按規定報批。工程完成后,必須提交成果資料、圖紙和技術總結,并組織有關人員鑒定和驗收。未符合要求的必須返工。

3、部門向外提供一切資料、報表等,均須經技術負責人嚴格把關,經有關領導批準后才能提交或報出。

4、設計部門需要地質測量部門提供資料時,必須事先聯系,提交委托書,并由總工程師簽字。

5、地質測量部門必須向施工隊提供掘進和回采地質說明書,作為編寫作業規程和施工的地質依據。

6、礦井技術改造、擴建、水平延深等設計所需地質測量資料,應在設計三至五年內通知地質測量部門。地質測量資料應在正式設計前半年內提交。

7、采區設計所需的地質資料至少在設計前二年通知地質測量部門,地質測量部門測量資料在正式設計前三個月交付。

8、回采工作面所需的地質測量資料,應在工作面掘出來后五天內提交。掘進各類巷道所需的地質資料,應提前一個月通知地質部門,地質測量資料在設計前十五天交付。

9、零星小型設計所需的地質測量資料須事先聯系,商定提交時間。

10、各類巷道開口,需提前三天填寫委托書,通知地質測量部門準備資料,以便按要求放線。停頭或復工時也應及時通知地質測量部門。

11、施工單位在測量給線,地質調查和超前鉆進時,應密切配合,提供方便。地質測量部門應隨時把獲得的情況通知施工單位。

12、巷道掘進在透巷或進入危險區前,地質測量部門必須按規定的安全距離,用通知單等形式事先通知施工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