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基坑支護工程安全技術措施

某基坑支護工程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1 閱讀 4460

基坑支護工程安全技術措施

1、基坑開挖遇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設置坑壁支護結構:

(1)因放坡開挖工程量過大而不符合技術經濟要求;

(2)因附近有建(構)筑物而不能放坡開挖;

(3)邊坡處于易于喪失穩定的松散土和飽和軟土;

(4)地下水豐富而又不宜采用井點降水的場地;

2、基坑支護結構應根據開挖深度、土質條件、地下水位、鄰近建(構)筑物、施工環境和方法等情況進行選擇和設計。大型深基坑可選用鋼木支撐、鋼板樁圍堰、地下連續墻、排樁式擋土墻、旋噴墻等作結構支護,必要時應設置支撐或拉錨系統予以加強。在地下水豐富的場地宜優先選用鋼板樁圍堰、地下連續墻等防水較好的支護結構。

3、采用鋼(木)坑壁支撐時應隨挖隨撐,且加以撐牢。坑壁支撐宜采用正規材料,木支撐應采用松木或杉木,不宜采用雜木。隨著土壓力的增加,制成結構隨著發生變形,故應經常注意檢查,如有松動、變形現象時應及時進行加固或更換。加固辦法可用三角木楔打緊受力較小的橫撐或增加立木及橫撐等。在雨季或化凍期更應加強檢查。

4、鋼(木)支撐的拆除,應按回填次序進行。多層支撐應自下而上逐層拆除,遂拆隨填。拆除支撐時,應防止附近建(構)筑物等產生下沉或破壞,必要時采取加固措施。

5、采用鋼(木)板樁、鋼筋混凝土預制樁或灌注樁作坑壁支撐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應盡量減少打樁時產生的振動和噪音對附近建(構)筑物、儀器設備和城市環境的影響。

(2)樁的制作、運輸、打樁或灌注樁的施工安全要求應按相關規范的有關要求執行。

(3)當土質較差,開挖后土可能從樁間擠出時,宜采用合式板樁。

(4)在樁附近挖土時,應防止樁身受到損傷。

(5)采用鋼筋混凝土灌注樁時,應在樁的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等級后方可挖土。

(6)拔除樁后的孔穴應及時回填和夯實。

6、采用鋼(木)板樁、鋼筋混凝土樁做坑壁支撐并加設錨桿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錨桿宜采用螺紋鋼筋,使用前應清除油污和浮銹,以便增強黏結的握裹力和防止發生意外。

(2)錨固段應設置在穩定性較好的土層或巖層中,長度應大于或等于計算規定。

(3)鉆孔時不得損壞已有的管溝、電纜等地下埋設物。

(4)施工前應做抗拔試驗,測定錨桿的抗拔拉力,驗證可靠后方可施工。

(5)錨固段應用水泥砂漿灌注密實。

(6)應經常檢查錨頭緊固和錨桿周圍的土質情況。

7、采用懸噴或定噴的防滲墻作基坑開挖的支護時,應事先提出施工方案,旋噴注漿的施工安全應符合下列要求:

(1)施鉆前應對地下埋設的管線調查清楚,以防地下管線受損發生事故。

(2)高壓液體和壓縮機管道的耐久性應符合要求,管道連接應牢固可靠,防止軟管破裂、接頭斷開,導致漿液飛濺和軟管甩出傷人。

(3)操作人員必須戴防護眼鏡,防止漿液射入眼睛內,必須用清水進行充分沖洗并及時到醫院治療。

(4)使用高壓水泵前,應對安全閥進行檢測和測定,其運行必須安全可靠。

(5)電動機運轉正常后,方可開動鉆機,鉆機操作必須專人負責。

(6)應有防止高壓水或高壓漿液從風管仲倒流進入儲氣罐的安全措施。

(7)施工完畢或下班后,必須將機具、管道沖洗干凈。

8、采用錨桿噴射混凝土作深基坑開挖的支護結構時,其施工安全和防塵措施應符合下列要求:

(1)施工前應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應認真檢查和處理錨噴支護作業區的危石。施工中應明確分工,統一指揮。

(2)施工機具應設置在安全地帶,各種設備應處于完好狀態,張拉設備應牢靠,張拉時應采取防范措施防止夾具飛出傷人。機械設備的運轉部位應有安全防護裝置。

(3)在第Ⅳ、Ⅴ類圍巖中進行錨噴支護施工時,應遵守下列要求:

1)錨噴支護必須緊跟工作面;

2)應先噴后錨,噴射混凝土厚度不應小于50MM,噴射作業中應有專人隨時觀察圍巖變化情況;

3)錨桿施工宜在噴射混凝土終凝3H后進行。

(4)施工中應定期檢查電源和設備的電氣部件,電器設備應設接地、接零,并由持證人員安裝、操作,電纜、電線必須架空,嚴格遵守《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4)

3-2、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方案專家論證表

工程名稱

總承包單位項目負責人

分包單位項目負責人

危險性較大分項工程名稱

專家一覽表

姓名性別年齡工作單位職務職稱專業

專家論證意見:

年月日

專家簽名組長:

專家:

總承包單位項目部(蓋章):年月日

3-3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匯總表

工程名稱:

施工單位:監理單位:

危險性較大工程1、基坑支護與降水工程基坑支護工程是指開挖深度超過5m(含5m)的基坑(槽)并采用支護結構施工的工程;或基坑雖未超過5m,但地質條件和周圍環境復雜、地下水位在坑底以上等工程。()

2、土方開挖工程土方開挖工程是指開挖深度超過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開挖。()

3、模板工程各類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大模板等;水平混凝土構件模板支撐系統及特殊結構模板工程。

4、起重吊裝工程。a大型構件、b

大型設備或設施()

5、腳手架工程a、高度超過24m的落地式鋼管腳手架;b、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包括整體提升與分片提升;c、懸挑式腳手架;d、門型腳手架;e、掛腳手架;f、吊籃腳手架;g、卸料平臺。()

6、拆除、爆破工程采用人工、機械拆除或爆破拆除的工程。()

7、其他危險性較大的工程a、建筑幕墻的安裝施工;b、預應力結構張拉施工;c、隧道工程施工;d、橋梁工程施工(含架橋);e、特種設備施工;f、網架和索膜結構施工;g、6m以上的邊坡施工。()

8、大江、大河的導流、截流施工。()

9、港口工程、航道工程。()

10、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可能影響建設工程質量安全,已經行政許可,尚無技術標準的施工。()

應當組織專家組論證工程1、深基坑工程開挖深度超過5m(含5m)或地下室三層以上(含三層),或深度雖未超過5m(含5m),但地質條件和周圍環境及地下管線極其復雜的工程。(),專家論證情況()。

2、地下暗挖工程地下暗挖工程及遇有溶洞、暗河、瓦斯、巖爆、涌泥、斷層等地質復雜的隧道工程,專家論證情況()。

3、高大模板工程水平混凝土構件模板支撐系統高度超過8m,或跨度超過18m,施工總荷載大于10KN/m2,或集中線荷載大于1510KN/m的模板支撐系統(),專家論證情況()。

4、30m及以上的高空作業的工程(),專家論證情況()。

5、大江、大河中的深水作業工程(),專家論證情況()。

6、城市房屋拆除爆破和其他土石爆破工程(),專家論證情況()

注:含有的劃"√"沒有的劃"*",由總包單位填寫,監理單位確認。

總包單位項目部(蓋章):年月日

篇2:噴錨支護工程施工方法技術措施

噴錨支護工程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

噴錨支護施工與土方開挖同步進行(即基坑周邊土方開挖時即安排噴錨支護人員跟隨施工),其施工時采取分段分層開挖,每段開挖工線長30米,工作平臺寬10m,每層開挖深度與相應錨桿豎向間距相吻合,不得超挖。負二層噴錨施工前,施工人員應測好基坑周邊工程樁的位置,并向鉆樁人員交底,避免鉆到工程樁。

1、施工流程圖

2、錨管施工技術要求

⑴、粗鋼筋錨桿采用鉆孔成孔,錨桿成孔孔徑為φ110mm,土釘傾角-10°,孔位和孔深以設計圖紙為準。

⑵、粗鋼筋錨桿桿體接長應使用單面焊接,焊接長度12d。為確保桿體在孔內對中,應在錨桿桿體上每隔2.0m焊接一個對中支架。

⑶、注漿前,應先清除孔中的集水或松土。注漿時應在孔口設置布袋止漿塞,開始注漿時由孔口底注漿,等孔內漿液返漿完全成水泥漿液后再對布袋止漿塞注漿,將孔口堵死,然后進行壓力注漿,錨桿壓力注漿終灌壓力為0.3~0.5Mpa。

⑷、水泥砂漿應拌和均勻,隨拌隨用,應在初凝前用完,并嚴防石塊、雜物混入。

⑸、鉆孔前應定出孔位并作出標記和編號,孔位的偏差不大于100mm;成孔的傾角誤差不大于±3°;孔深誤差不大于±500mm;孔徑誤差不大于±10mm。

3、噴錨網施工及土方開挖技術要求

⑴、噴射細石砼面板厚度為100mm,面板鋼筋保護層厚度為15mm。

⑵、面板網筋交叉點采用綁扎固定,加強鋼筋交叉點采用點焊固定。網筋搭接采用綁扎,搭接長度45d,加強鋼筋搭接采用單面焊接10d。

⑶、基坑土方開挖同噴錨施工密切配合,施工時應在平面上分段、豎向分層進行流水作業,每段開挖長度為30m,豎向分層深度為每層錨桿的豎向間距。

⑷、噴射混凝土作業應分段分片依次進行,同一分段內噴射順序自下而上,分兩次噴射。其中,100mm厚首次噴射厚度40mm,末次60mm。

4、挖土的注意事項

⑴、上層錨桿砂漿及噴射混凝土面層達到設計強度的70%后,方可開挖下層土方及下層錨桿施工。

⑵、基坑開挖應自上而下進行,每層錨桿為一個開挖層,每層開挖深度應在該層錨桿下0.3m范圍內,嚴禁超挖及大鍋底式開挖。

⑶、基坑采用機械開挖時,邊坡位置預留20cm厚土做邊坡的保護層,然后用人工修整坡面。

篇3:基坑支護施工進度計劃措施

基坑支護施工進度計劃

一、施工進度計劃

基坑支護施工工期為85個日歷天。其中攪拌樁工程為25天,噴錨及土方工程為60天,詳見“基坑支護工程施工進度計劃”。

二、進度計劃保證措施

1、攪拌樁施工時,密切關注樁機的施工能力。當樁的施工能力小于300m/天,應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增加樁機的投入數量。

2、負二層攪拌樁施工時,應注意攪拌樁是否能穿過砂層進入不透水層或弱透水層深度超過0.5m。若不能滿足,應迅速安排投入旋噴樁機。

3、土方開挖過程中,分析工期安排與施工進展情況。當不能滿足工期要求時應找出原因并改正,同時采取措施補回拖慢的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