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事故調查統計分析上報管理制度

事故調查統計分析上報管理制度

2024-07-11 閱讀 1626

1、目的:

為了使職工傷亡事故報告的調查、分析、處理、統計和上報工作更加系統化和規范化,特指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

適用于矸石公司各部門、專業。

3、引用標準:

3.1國務院第75號令國務院《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

3.2勞計字[1992]74號勞動部《企業職工傷亡事故統計報表制度》

3.3國電電源[20**]49號國家電力公司《電力建設安全健康與環境管理工作規定》

4、內容:

4.1記錄事故(不含嚴重未遂事故)由事故當事人或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向班(組)長報告,由班組長主持調查、處理。吸取教訓,登記后向專業負責人和安全員報告。

4.2嚴重未遂事故要按已遂事故處理,由車間主任主持,(生產辦有關人員參加)按“四不放過”原則認真調查、分析、處理,將調查材料上報生產辦,生技科負責將《事故調查表》上報公司項目管理部。

4.3發生輕傷事故,車間主任必須立即將事故概況,報生產辦。車間主任主持對事故的調查、處理,生技科人員參加。事故單位必須于事故發生三天內填寫出“職工傷亡事故登記表”和調查材料及處理意見等材料報送生產辦生技科,醫院對傷員診斷證明書、照像底片一同報上。生產辦生技科將《輕傷事故報告》報公司人力資源部。

4.4發生重傷事故,事故單位或現場有關人員應立即報告生產辦生技科人員及生產辦領導,生技科在4小時內報公司領導和人力資源部并同時報當地勞動部門并保護好事故現場。重傷事故由矸石公司經理主持,安全、生產、工會等有關人員參加,由生技科填寫“企業職工傷亡事故調查書”,于事故發生一個月以內報送公司及當地勞動部門批復。

4.5發生死亡事故及重大傷亡事故,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立即報告生產辦領導和生技科。生產辦領導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立即組織有關人員迅速搶救傷者,保護事故現場,查清事故的基本情況(如時間、地點、傷亡人數、姓名及簡要經過等),并立即報公司領導及項目管理部,當地勞動、公安、工會等部門。生產辦同時還要成立事故調查組配合上級事故調查組對事故的調查、處理,同時做好事故的善后處理工作。

4.6無論發生何種事故都不得隱瞞,超出24小時不向生產辦生技科報告者,一經查出按隱瞞事故嚴肅處理。

4.7分包商發生死亡事故后應向其上級的主管部門報告,同時也應向當地勞動部門、甲方生技科等有關部門報告。生產辦也要向公司報告,并認真幫助分包商對事故進行調查、分析,共同制定防范措施。

4.8發生重傷、死亡、重大傷亡事故,就近作業人員應立即停止工作,迅速采取措施搶救傷員和財產,防止事故擴大,并保護好事故現場。(因搶救傷員需動用事故現場物品時,應做好標記)。

4.9按規定每月填報《職工傷亡事故月報表》,并于當月25日報公司人力資源部。

5、附錄:無

篇2:船舶安全檢查統計分析工作制度

第一條為了加強我局船舶安全檢查監督管理工作,量化分析、考核各單位的工作質量,根據長江海事局船舶安全檢查管理工作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監督科對我局各單位船舶安全檢查的完成情況,及時進行統計和縱、橫向比較分析;

第三條分析的項目包括:完成數量、完成進度、缺項數、平均缺陷率、各項缺陷所占比例、船舶安檢復查情況、船舶滯留情況、船舶“黑名單”跟蹤檢查情況、船舶安全檢查通知單清潔情況;

第四條根據船舶安全檢查分析的情況,我局各單位應及時調整船舶安全檢查工作方式、方法,保障船舶安全檢查工作任務的完成,并努力提高工作質量;

第五條船舶監督科對于全局性船舶安全檢查工作的分析情況,應及時反饋到我局各單位,必要時要將我局船舶安全檢查分析情況通報有關船公司或當地人民政府;

第六條本制度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篇3:安全生產事故統計分析制度

第一條根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印發《生產安全事故統計制度》的通知要求,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統計和分析范圍:本公司所屬辦公區、生活區、車間、庫房及危險品裝卸、搬運、操作等環節發生傷亡事故,凡由于管理不善或安全防護設施不健全而造成的職工傷亡事故,都作為職工傷亡事故來報告和進行統計和分析。公司按規定配備專職裝備技術管理人員,負責公司車輛、救援設施和設備的管理,熟練掌握相關裝備的使用和維護工作。

第三條統計和分析內容:主要包括事故發生單位的基本情況、事故發生的起數、死亡人數、重傷人數、急性工業中毒人數、單位經濟類型、事故類別、事故原因、直接經濟損失等特種設備技術專管員應定期學習安全法律法規,參加相關部門的技術培訓和考核。

第四條凡公司的救援車輛和司機,在執行公司的任務時發生傷亡事故,都按職工傷亡事故來報告和進行統計和分析。建立車輛設備技術臺帳,按時對車輛裝備進行維護、保養,定期組織檢查,對失效,過期的裝備技術及時更新。

第五條職工乘坐公司交通工具在外執行任務途中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員傷亡,不論交通部門是否報告統計,都作為職工傷亡事故來報告和進行統計。

第六條公司職工因違反勞動紀律而發生傷亡事故,凡在勞動過程中,或雖不在勞動過程中,但與企業設備有關的,都應報告統計和分析。

第七條職工負傷后,在30天以內死亡的(因醫療事故而死亡的除外,但必須得到醫療事故鑒定部門的確認),均按死亡事故來報告和進行統計和分析;超過30天死亡的,不再進行補報和統計。

第八條公司職工在勞動過程中因病導致受傷、死亡,經縣級以上醫院診斷和勞動安全監察部門的調查,確認系本人疾病造成的,則不按因工傷亡事故來報告和進行統計和分析。

第九條凡涉及兩個以上主體時發生的傷亡事故,由事故主要責任方負責報告和統計。若主要責任分不清的,暫由公司統計傷亡人數,但要注明發生事故的時間,地點,說明事故概況。

第十條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生產辦負責解釋并監督實施。

第十一條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執行。

四川三和奧邦汽車服務有限公司

2014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