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電事故統計分析追查工作制度
1.據《煤炭工業企業設備管理規程》以及《機電設備管理制度》的規定,為加強我礦機電事故管理,保證機電系統安全、正常運行,特制定本制度。
2.凡礦屬各單位,在生產、施工過程中發生的機電設備事故,應按本辦法有關規定進行登記、調查、分析、處理、統計和報告。因機電事故,造成人身傷亡時,應按有關規定處理、上報,因其它災害事故造成的機電設備損壞,不作為機電事故統計。?
3.機電事故按其影響生產、施工的時間,造成損失的程度和性質,分為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三種。
(1)國產設備機電事故類別的劃分:
第一:一般事故(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為一般事故)
A、造成設備直接經濟損失價值在0.1—2萬元者。
B、地面廠房供電中斷1—4小時者。
C、3千伏以上變配電設備誤停、送電者。
D、壓風機風包及風管爆炸或風缸搗毀,膠帶、電纜或電氣設備著火等惡性事故,造成經濟損失不到或達到一般事故程度者。
第二:重大事故(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為重大事故)
A、造成設備直接損失價值在50-100萬元者。
B、主排水泵停泵,造成泵房進水或淹泵者。
C、全礦井停電10分鐘以上者,影響全礦生產16-32小時者。
D、皮帶、電纜或電氣設備著火,3千伏級及以上變配電設備誤停、送電,壓風機風缸、風包及風管爆炸或風缸搗毀,造成經濟損失超過一般事故程度者。
E、主扇風機停風超過10分鐘,及局部扇風機停風時間超過20分鐘及以上者。
第三:特大事故(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為特大事故)
A、造成設備直接損失價值超過100萬元者。
B、因機電事故引起的淹井、著火、瓦斯爆炸、停電造成全礦停止生產32小時以上者。
C、地面廠房車間供電中斷7天以上或全礦中斷供電2天以上者。
D、主扇風機和分區扇風機停止供風30分鐘以上者。
(2)進口設備機電事故類別的劃分:
第一:一般事故:造成設備直接損失價值在5—50萬元者。
第二:重大事故:造成設備直接損失價值在50-100萬元者。
第三:特大事故:造成設備直接損失價值在100萬元以上者。
4.機電運輸事故發生后,除積極組織搶修外,應由現場負責人向機運部、調度室、駐礦安檢處匯報。
5、機電事故追查:2小時以下事故由隊內組織追查,事故報告隊內留存,以備檢查。2~4小時事故由機運部組織追查,事故報告報礦領導審核批準后,機運部留存。4小時以上機電事故由機電礦長組織追查,事故報告報礦主要領導審核批準后,機運部留存。下發事故單位。
6、事故追查參加單位:一般事故由礦安檢科組織,機電科、事故單位參加;重大機電運輸事故由機電礦長組織,機電科、事故單位參加;特大機電運輸事故及由此造成的人身傷亡事故,由長治公司機電部組織有關單位進行分析、追查、處理,結果上報公司,下發事故單位。?
7.事故現場人員必須如實反映事故經過,不得偽造事故現場、隱瞞編造事故情節。?
8.對事故的追查必須堅持“四不放過”的原則。即事故原因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不明確不放過;對責任者未經處理和責任者和群眾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防范措施不放過。?
9.對事故責任單位和責任人要根據責任大小、情節輕重和造成的后果,給予通報批評、罰款、行政處分,以至追究刑事責任。?
10.罰款處罰標準:一般機電運輸事故,酌情罰事故單位100—1000元,罰事故單位領導100—500元,罰事故直接責任人100—500元;重大機電運輸事故,酌情罰事故單位500—10000元,罰事故單位領導200—1000元,罰事故直接責任人500—1000元;特大機電運輸事故的處罰,根據直接經濟損失按照事故追查結果,由公司部門決定。對于不如實反映事故經過,偽造事故現場、隱瞞編造事故情節者,要加倍處罰。?
11.發生事故后,要將事故情況及時在調度會上通報,以便其它單位共同接受教訓。?
12.機電運輸事故統計指標說明:?
(1)備故障停機率動性=設備故障停機時間/(運轉時間+故障停運時間)×100%(時間單位均為臺時)?
(2)影響產量=單位時間平均實際產量×影響時間?
(3)直接損失價值:即修復損壞設備耗用的人工、材料及配件費用,或重置設備價格。?
(4)設備事故率=設備事故影響當期產量/當期計劃產量×100%?
(5)主要設備事故頻率=主要生產設備全年發生事故次數/全年主要生產設備開動臺班數。
篇2:船舶安全檢查統計分析工作制度
第一條為了加強我局船舶安全檢查監督管理工作,量化分析、考核各單位的工作質量,根據長江海事局船舶安全檢查管理工作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監督科對我局各單位船舶安全檢查的完成情況,及時進行統計和縱、橫向比較分析;
第三條分析的項目包括:完成數量、完成進度、缺項數、平均缺陷率、各項缺陷所占比例、船舶安檢復查情況、船舶滯留情況、船舶“黑名單”跟蹤檢查情況、船舶安全檢查通知單清潔情況;
第四條根據船舶安全檢查分析的情況,我局各單位應及時調整船舶安全檢查工作方式、方法,保障船舶安全檢查工作任務的完成,并努力提高工作質量;
第五條船舶監督科對于全局性船舶安全檢查工作的分析情況,應及時反饋到我局各單位,必要時要將我局船舶安全檢查分析情況通報有關船公司或當地人民政府;
第六條本制度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篇3:安全生產事故統計分析制度
第一條根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印發《生產安全事故統計制度》的通知要求,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統計和分析范圍:本公司所屬辦公區、生活區、車間、庫房及危險品裝卸、搬運、操作等環節發生傷亡事故,凡由于管理不善或安全防護設施不健全而造成的職工傷亡事故,都作為職工傷亡事故來報告和進行統計和分析。公司按規定配備專職裝備技術管理人員,負責公司車輛、救援設施和設備的管理,熟練掌握相關裝備的使用和維護工作。
第三條統計和分析內容:主要包括事故發生單位的基本情況、事故發生的起數、死亡人數、重傷人數、急性工業中毒人數、單位經濟類型、事故類別、事故原因、直接經濟損失等特種設備技術專管員應定期學習安全法律法規,參加相關部門的技術培訓和考核。
第四條凡公司的救援車輛和司機,在執行公司的任務時發生傷亡事故,都按職工傷亡事故來報告和進行統計和分析。建立車輛設備技術臺帳,按時對車輛裝備進行維護、保養,定期組織檢查,對失效,過期的裝備技術及時更新。
第五條職工乘坐公司交通工具在外執行任務途中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員傷亡,不論交通部門是否報告統計,都作為職工傷亡事故來報告和進行統計。
第六條公司職工因違反勞動紀律而發生傷亡事故,凡在勞動過程中,或雖不在勞動過程中,但與企業設備有關的,都應報告統計和分析。
第七條職工負傷后,在30天以內死亡的(因醫療事故而死亡的除外,但必須得到醫療事故鑒定部門的確認),均按死亡事故來報告和進行統計和分析;超過30天死亡的,不再進行補報和統計。
第八條公司職工在勞動過程中因病導致受傷、死亡,經縣級以上醫院診斷和勞動安全監察部門的調查,確認系本人疾病造成的,則不按因工傷亡事故來報告和進行統計和分析。
第九條凡涉及兩個以上主體時發生的傷亡事故,由事故主要責任方負責報告和統計。若主要責任分不清的,暫由公司統計傷亡人數,但要注明發生事故的時間,地點,說明事故概況。
第十條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生產辦負責解釋并監督實施。
第十一條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執行。
四川三和奧邦汽車服務有限公司
2014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