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房地產公司內審質量審核工作程序

房地產公司內審質量審核工作程序

2024-07-11 閱讀 3383

房地產公司內審質量審核程序

1.目的和范圍:確定質量管理體系是否符合產品實現的策劃要求、本標準要求以及組織自定的質量管理體系要求,確保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實施和保持。本程序適用于本公司內部質量審核工作,包括與質量管理體系相關的公司領導層、所有的相關部門和項目部等。

2.職責

2.1管理者代表

2.1.1確定審核目的,下達審核指令;

2.1.2批準成立審核組,任命審核組組長和組員,并對其實施領導;

2.1.3審批內審報告;

2.1.4協調解決內部質量審核中出現的其他問題,批準糾正措施。

2.2總經理室

2.2.1編制公司年度內部質量審核計劃;

2.2.2挑選與被審核對象無直接關系的內部審核員,報管理者代表審批,組成審核小組;

2.2.3組織內部審核的實施;

2.2.4審核資料、文件的管理。

2.3審核組長

編制審核實施日程表、審核實施計劃,組織編制審核檢查表,起草審核報告,對審核報告的全面性和準確性負責,審核糾正措施。

2.4審核員

2.4.1理解并向受審核部門闡明審核計劃的要求,編制"內部質量檢查審核表";

2.4.2客觀公正地收集證據、記錄,分析寫成書面材料向組長報告,保管好與審核有關的文件或開具不合格項報告單;

2.4.3配合并支持審核組長的工作。

2.5受審核部門

2.5.1將審核目的、范圍通知全部有關人員,提供保證審核過程所需有效的資源,配合審核工作;

2.5.2制定和實施針對審核結果采取的糾正措施;

3工作程序

3.1總經理室根據質量體系運轉的情況,并考慮以前審核的結果,于年末制訂出次年"年度內部質量體系審核計劃",交公司管理者代表審批。一般十二個月內至少進行一次,且兩次的間隔少于十二個月。當公司質量管理的內外部環境或條件有重大變化時應及時增加審核頻次,原因可包括如機構的變化、嚴重的客戶投訴、外部審核等。

3.2"年度內部質量體系審核計劃"必須覆蓋公司質量體系所涉及的各個部門,各過程、各部室,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內部質量審核,對較重要的或問題較多的部門審核次數可以適當增加。年度計劃執行中,若發現不合理或不合適時,可由管理者代表在執行中任何時候修改。"年度內部質量體系審核計劃"的內容主要為:

3.2.1審核目的和范圍

3.2.2審核及受審核的時間安排

3.2.3審核部門、單位

3.3審核準備:

3.3.1管理者代表根據審核部門和工作內容任命具有內部質量審核員資格的人選擔任審核組長和審核員。

3.3.2由審核組長根據初步確定的審核時間擬定審核通知并發給各部門,各部門確認后編制審核實施計劃。

3.3.3由審核組長組織審核組成員制定審核實施計劃。內容包括:

a.受審核的部門

b.審核的目的、范圍和日期

c.依據的文件

d.審核的涉及過程及時間安排

e.審核員分工

審核實施計劃由管理者代表批準。現場審核前,由審核組長提前向受審核部門發出審核實施計劃。

3.3.4準備好審核所依據的文件。審核以GB/T19001-2000為標準,公司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相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合同等為依據,以客觀、公正為原則,注重審核各個過程的效果和體系的有效性。

3.3.5審核員應事先作好審核準備,包括編寫檢查表、明確對分工審核的過程和區域如何審核等。檢查表由審核組長審批。

3.4審核實施

3.4.1召開首次會議(即動員大會,總經理、管理者代表、部門經理、審核員參加)。首次會議確認審核的目的、范圍、方法、審核依據、審核中注意事項、日期安排等。

3.4.2現場審核

A.審核的具體內容按照"內部質量審核檢查表"進行。

B.審核員通過查閱文件、檢查現場、交談、收集證據,檢查質量體系運行情況,發現不合格項時,審核員應當場取得受審核部門對不合格事實的確認,若出現意見分歧,審核員必須耐心說明,仍有異議由審核組長提請管理者代表仲裁。

3.4.3現場審核后,召開末次會議,參加會議人員與首次會議人員相同,參加者應簽到,會議由總經理室作記錄。會議上,審核組長應全面總結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情況,并說明不合格項的數量與分類,提出糾正措施的實施要求。

3.5"內部質量審核報告"由審核組長編寫,管理者代表批準后,報送總經理、管理者代表和有關部門,并作為管理評審的輸入。

3.5.1審核報告內容:

A.審核目的,范圍,日期

B.受審核部門

C.審核依據的文件

D.審核員,受審核部門主要參加人員

E.審核描述

F.質量管理體系的符合性、有效性

G.不合格報告及糾正要求

3.6審核報告發放范圍:

3.6.1總經理,管理者代表

3.6.2相關部門

3.6.3受審核部門

3.6.4不合格項所涉及的相關部門

3.7受審核部門在收到審核報告兩天內,對不合格項制定糾正措施,審核組長批準。對短期內無法糾正的不合格項,應繼續采取糾正措施。

3.8總經理室與審核組對糾正措施中的工作項目進行跟蹤檢查,檢驗其有效性并記錄在《內審糾正措施記錄》表上。

3.9將審核工作的全部記錄,包括審核結果、不合格項報告、糾正或糾正措施及其驗證、審核結論、審核計劃、各審核員的審核檢查表等,由審核組長移交總經理室,按公司規定的《檔案管理程序》要求進行保管。

3.10內部審核后,若有必要,應對公司的質量管理體系文件進行評審和作出相應調整。

4.相關文件

4.1《會議制度》

5.相關表單、記錄

5.1審核實施日程表

5.2審核實施計劃

5.3內部質量審核檢查表

5.4內審糾正措施記錄

5.5內部質量審核報告(記錄)

5.6內審首、末次會議記錄(記錄)

篇2:實小財務內審制度

市實小財務內審制度

一、基本原則

單位的任何一項經濟業務,都必須由二人以上經手才能入帳。

二、組織分工和職責

1、單位的會計人員、出納人員、內審人員和實物采購人員必須分設,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由一人兼任。

2、單位預留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印鑒必須在兩個以上,且必須由二人以上分別保管。

3、會計人員負責對原始憑證按會計法規的規定進行初步審核,并編制帳憑證,登記除現金日記帳外的其他會計帳簿編制會計報表進行財產清查。

4、出納人員負責單位所有的現金收付,并登記現金日記帳。

5、實物采購人員在經有關領導批準后負責物資的采購。

6、內審人員負責每日對會計憑證、帳簿、報表等會計資料,按財經制度和有關法規的要求進行審核。

7、單位負責人應負責對有關人員進行合理分工,確保內部牽制制度的完善和有效執行。

三、限制條件

1、出納人員不得兼管稽核,會計檔案保管和收入、支出、往來及銀行存款日記帳的登記工作。

2、會計人員步得兼管現金的收付業務。

3、實物采購人員不得兼管現金收付業務和財產物資的保管工作。

4、內審人員不得兼管現金收付和會計業務的處理工作

四、有關人員的權限

1、出納員對未經單位領導批準或雖經單位領導批準,但不符合財經制度的現金收支單據,有權拒絕受理。對內容不完整的原始憑證,有權要求補充、更正。

2、會計人員對出納交回的不符合有關財務、會計制度和財經制度規定的原始憑證,有權拒絕接受,對未經學校領導批準或雖經學校領導批準,但不符合財經制度的非現金收支單據,有權拒絕受理,對內容不完整的原始憑證,有權要求補充、更正。

3、實物采購人員對未經有關領導批準的物資采購要求,有權予以拒絕。

4、內審人員對審查出的不符合有關制度的收支,有權要求有關人員不予處理或向上級機關報告。

篇3:實小經費內審制度

市實小經費內審制度

1、成立財經督促審查小組。由3―5人組成,組長由分管領導兼或由教職工代表兼任,負責審查當月經濟活動所發生的原始憑證。

2、建立有關傾向資金財產物資的內部控制制度。凡涉及傾向資金和財物的收、付、結算、審核登記等工作不得由一人兼管。

3、單位行政領導人領導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執行《會計法》,辦理會計事項。

4、購買實物的原始憑證,必須有實物負責人驗收證明和經手證明,屬于固定資產等大額憑證,還必須具備領導審批。支付款項的原始憑證,必須有收款單位和收款人收款證明和指定人員的審批意見。

5、對校際性的支出,必須由會計造冊,領導審批,出納付款。禁止任何人設立小金柜,私自亂發補助、獎金獎品。

6、學校預算內外的收支一律實行流收流付,各部門各班級的零星開支,受學校財經小組審查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