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房地產銷售案場客戶判定辦法

某房地產銷售案場客戶判定辦法

2024-07-11 閱讀 1724

房地產銷售案場客戶判定辦法

1、按順位接待。

2、案場執行"現場首接制",客戶判定以此為惟一依據。所有客戶接待完畢必須在登記簿登記,否則接待的客戶不視為該銷售人員的客戶。

3、接待過程首先應確認客戶以及客戶的家人(直系親屬)等是否已與其他業務人員聯系過。

A、如以上相關自然人曾由其他業務人員現場接待過,則由原接待人員接待。如該業務人員休息,首先應及時與該業務員聯系,可由該業務員同組人員代為接待。如改組同伴有客戶接待,則報請銷售主管或者銷售經理接待。(以不影響接待順序為前提)。

B、如未曾與其他業務人員聯系或接待過的客戶,則按序正常接待。C、一般情況下,為使整個案場的銷售工作正常公平進行,除特殊情況外,經理不得單獨接待。

D、如果該客戶的親戚、朋友曾經代該客戶來現場看過房屋,而自己是第一次到現場接待,并且分別由不同的業務員先后接待過,此時成交業績計入接待購房客戶的業務員。

E、老客戶帶新客戶,若該新客戶指定接待過老客戶的業務員接待,則按照客戶意愿執行,如未提出特殊要求,則按序接待。

4、如未按銷售流程執行,而且根據《客戶來訪登記冊》證明為他人客戶,業績計入原業務人員。

5、推銷或者直接表明身份的所謂客戶,該銷售人員在接待完畢后可以再補接待一組客戶。

6、電話聯系不算入有效接待,并且不允許業務員向客戶留姓名。

7、以上條款,需業務人員認真做好來訪、來電登記,且嚴格執行銷售流程。每日來訪、來電由主管簽字確認并呈銷售內勤妥善保管。

8、如發生糾紛,由銷售經理按銷售規則協調、判別。如有明顯的搶客戶情況,將由銷售經理報請公司撤消其在公司的業務員資格。

9、關系戶或者在忙時銷售主管接待的客戶,可視情況分給適當的銷售人員。

10、如遇到特殊情況,銷售人員要服從銷售主管或者銷售經理的處理結果。

篇2:醫院醫療缺陷判定標準

醫院醫療缺陷判定標準

一、病歷書寫缺陷

(一)重度缺陷

1.病案丟失或缺張少頁,改寫已出院病人的病歷。

2.病史、體格檢查和病程記錄錯誤或有嚴重遺漏,影響到疾病的診斷、治療、搶救。

3.未經詢問病史查體、主觀臆斷編造。

4.住院過程中,病情變化未能及時發現而影響病人治療,造成后果者。

5.對上級醫師指示醫囑未能執行或執行錯誤病人造成不良后果者。

6.未按規定及時完成病歷。

7.死亡病例無討論記錄。

8.核查住院病歷,查對輔助檢查、處置等收費與實際不符的。

(二)中度缺陷

9.對診斷及治療有影響的一般癥狀、體征未寫入病歷或描寫有出入者。

10.病例書寫字跡潦草難以辨認或一頁中3處錯字、漏陽性體征,延誤病人的診斷治療,但未造成病人明顯傷害者。

11.未及時發現病情變化,或遺漏陽性體征,延誤病人的診斷治療,但未造成病人明顯傷害者。

12.對上級醫師查房、會診、術前記錄不及時,病情變化無分析者。

13.未按載規定記載病程記錄,住院超過30天的病人沒有階斷小結者。

14.丟失檢查報告單。

15.核查住院病歷,查對輔助檢查、處置等收費與實際不符增減31.00―50.00者。

(三)輕度缺陷

16.病例書寫不規整,一頁中錯字、漏字、涂改超過3處,不使用醫學術語超過1處。

17.病例首頁等醫療文件,各級醫師未蓋章者。

18.病例各頁排列順序不符合要求者。

19.各種申請單填寫項目不全,不正確者。

20.各項檢查報告單粘貼不整齊者。

21.各項檢查不及時。

22.上級醫生查房不能指導病例診斷與治療,對住院醫師不能起到指導作用。

23.核查住院病例,查對輔助檢查、處置等收費與實際不符增減30.00元以下者。

二、診斷缺陷

(一)重度缺陷

24.主要疾病診斷錯誤、診斷不清、延誤診斷、延長療程、影響轉歸。

25.非疑難病人7日內診斷不明者。

26.實施診斷發生嚴重副損傷者。

27.丟失活檢組織標本或有診斷意義手術標本,影響診斷或增加病人痛苦者。

(二)中度缺陷

28.主要疾病診斷不明確、依據不足,對治療有一定影響但無嚴重后果者。

29.主要診斷確定,但遺漏次要疾病或并發癥的診斷,對治療有影響者。

30.醫技科室重要診斷項目報告錯誤或檢查內容回報不及時。

31.鑒別診斷內容不充分、不完整。

(三)輕度缺陷

32.診斷名詞未按規范書寫者。

33.診斷部位不明確者。

34.次要疾病診斷依據不全者。

三、治療缺陷

(一)重度缺陷

35.主要治療原則錯誤,包括治療決定錯誤、關鍵性治療措施錯誤,造成不良后果者。

36.主要疾病診斷清楚,未及時確定治療方案(包括重要會診意見)或治療方案未能及時執行,因而喪失治療時機或明顯延長療程者。

37.主要疾病診斷清楚,因未及時確定治療方案(包括重要會診意見)或治療方案未及時執行,因而喪失治療時機或明顯延長療程者。

38.首選藥品供應不上或藥劑質量不良而影響治療,有不良后果者。

39.危重患者入院2天內無上級醫師查房和具體治療原則者。

40.超過本院、本專業,以及本院技術條件、手術分級的治療范圍造成不良后果者。

(二)中度缺陷

41.用藥錯誤及熱原反應產生的副作用,對療效有所影響或增加病人痛苦者。

42.未及時擬定治療方案或未執行治療措施,尚未造成不良后果者。

43.護理級別與病情危重程度不符者。

(三)輕度缺陷

44.因器械使用不當,對病人有輕度傷害,如電吸、電灼、壓迫性局部組織壞死等。

45.用藥不合理,包括少用、多用或濫用的藥物,應停用、換用的藥物未及時停用、換用等。

46.缺乏必要藥品和藥劑質量不好,對治療有所影響,但經采取措施,無不良后果者。

四、搶救缺陷

重度缺陷

47.因強調手續、制度等,未及時搶救時機造成嚴重后果者。

48.因藥品不全、儀器、器械發生故障及有關部門配合不利,造成不良后果者。

49.與搶救有關的檢查不及時或報告延遲,造成不良后果者。

50.推諉病人延誤治療者。

五、手術缺陷

(一)重度缺陷

51.麻醉失誤造成嚴重不良后果者。

52.手術錯誤,包括手術對象錯誤、手術適應癥錯誤及術式錯誤。

53.手術中損傷重要臟器。

54.術中違反操作規程,造成嚴重并發癥。

55.術前準備不充分,影響手術后果。

56.同一疾病因第一次手術不當造成二次手術者。

(二)中度缺陷

57.麻醉不當出現危險,經搶救轉危為安,無后遺癥者。

58.手術操作不當,發生一般并發癥,尚無不良后果者。

59.無需術前特殊準備一般病人,術前準備時間超過10天。

60.計劃住院日時間過長,按疾病操作常規和疾病轉歸標準進行核定。

(三)輕度缺陷

61.術中止血不徹底造成皮下血腫或切口延期愈合。

62.化膿性病灶切開引流不暢,需再次擴大引流或延期治愈者。

六、院內感染缺陷

(一)重度缺陷

63.病人住院期間(非潛伏期患者)出現肝炎、傷寒、破傷風、等感染院內傳染疾病和食物中毒者。

64.手術發生綠膿桿菌或厭氧菌感染者。

65.肌肉注射局部化膿感染并須手術切開者。

66.因器械、敷料消毒不符合要求或與消毒隔離有關措施發生阻障,造成成批病人一般感染者。

67.因檢查處置無菌處理不當,而造成泌尿系

或體腔內嚴重感染,并有嚴重不良后果者。

68.輸血、輸液造成感染者。

69.住院產婦發生產褥熱者。

70.乙類法定傳染病和肺結核患者未按規定進行隔離消毒,但未發生交叉感染者。

(二)中度缺陷

71.檢查治療措施無菌處理不當,造成輕度泌尿系統感染者。

75.漏報院內感染病例,或院內感染病例未下診斷,病歷無記錄者。

(三)輕度缺陷

76.住院期間發生呼吸道輕度感染者。

77.護理、治療措施、無菌操作不認真,發生局部輕度感染。

78.器械、敷料等消毒不認真,未達到消毒要求,但未造成后果者。

七、營養缺陷

(一)中度缺陷

79.重要治療膳食未下醫囑,對治療有嚴重影響者。

80.核查住院患者,其攝取食品有與疾病治療不相符合者。

(二)輕度缺陷

81.治療膳食質量不符合要求,對治療有所影響者。病情需要治療飲食,但醫生沒下醫囑或醫生下了醫囑而沒執行者。

八、護理缺陷

(一)重度缺陷

82.護理監護失誤,造成嚴重不良后果者,如病情觀察不周、失去搶求時機,儀器監護違反操作規程等。

83.不認真執行查對制度,打錯針、服錯藥、灌錯腸等造成嚴重不良后果者。

84.觀察病人不認真,護理不周,導致昏迷、墜床、發生Ⅲ°褥瘡或臥床病人自動下床,造成不良后果者。

85.擅離職守,延誤護理,治療和搶救時,造成嚴重后果者。

86.違反無菌技術操作,造成病人嚴重感染者。

87.凡需做皮試的注射藥,未做皮試或批號不符即行注射,造成嚴重后果者。

88.輸液或靜注外漏,造成病人嚴重組織壞死達3×3cm以上者。

89.因交接班不認真,延誤診治、護理工作,造成嚴重后果者。

(二)中度缺陷

90.執行查對制度不認真,發錯藥,打錯針,給病人增加痛苦者。

91.技術操作不熟練,給病人造成痛苦。

92.各種護理記錄不準確,影響診斷、治療者。

93.護理不周,發生Ⅱ°褥瘡或熱敷造成燙傷面積不超過體表0.2%者。

94.監護失誤,對引流不暢,未及時發現,影響治療者。

95.監護失誤,致使靜脈輸液注射外漏或靜脈采血皮下淤血面積達3×3厘米或以上者。

96.無菌技術操作不合格,病人發生輕度感染者。

97.病人入院無衛生處理,無搶救措施。

(三)輕度缺陷

98.各項護理工作(基礎護理、重病護理、專科護理)未過到標準要求,尚未造成后果者。醫囑執行印章空缺或不清者。

99.各種護理記錄不準確,醫學術語不當,項目填寫不全,不簽名等,但尚未造成不良影響者。

100.標本留置不及時,但尚未造成不良影響者。

101.執行查對制度不認真、打錯針、發錯藥(一般藥物)無不良后果者。

102.診前準備不好,但未影響診斷者。

九、醫德缺陷

(一)重度缺陷

一切因醫德因素直接對病人造成惡劣影響或嚴重不良后果者。

(二)中度缺陷

因醫德問題引起患者不滿,造成不良影響者。

(三)輕度缺陷

病人提出合理的批評意見者。

十、醫療缺陷分級

醫療缺陷分五級:Ⅰ級:3-10個輕度缺陷;Ⅱ級:11-30個輕度缺陷或1個中度缺陷;Ⅲ級:2-5個中度缺陷或31個以上輕度缺陷;Ⅳ級:6-9個中度缺陷;Ⅴ級:1個重度缺陷或10個以上中度缺陷。

篇3:煤礦瓦斯抽采水膠藥柱可燃氣安全度試驗方法及判定規則

1適用范圍本文件參照MT61-1997《煤礦許用炸藥井下可燃氣安全度試驗方法和判定規則》、GB18097-2000《煤礦許用炸藥可燃氣安全度試驗方法及判定》、WJ9066-2010《煤礦瓦斯抽采水膠藥柱》制定,適用于直徑不大于80mm的煤礦瓦斯抽采水膠藥柱可燃氣安全度試驗。2方法提要在規定條件下,采用小樣本升降法,將瓦斯抽采水膠藥柱置于發射臼炮炮孔內爆炸。根據試驗巷道內可燃氣-空氣混合物的引火結果,計算半數引火量,依此判定煤礦瓦斯抽采水膠藥柱的可燃氣安全度。3試驗裝置試驗裝置主要由試驗巷道、氣體混合管路、混合風機、排煙通風機、控制系統及發射臼炮組成。其中,發射臼炮為鋼制圓柱體,中心炮孔尺寸為Φ100×1200。其余部件均符合MT61-1997《煤礦許用炸藥井下可燃氣安全度試驗方法和判定規則》、GB18097-2000《煤礦許用炸藥可燃氣安全度試驗方法及判定》的規定要求。4儀器設備、材料a)天平:感量不大于1g。b)數字溫濕度儀:溫度分度值1℃;濕度分度值5%。c)甲烷測定器:分度值0.02%。d)雷管:GB8031,煤礦許用瞬發電雷管。e)試驗用氣:符合MT61-1997。5試驗條件a)試樣采用原藥卷制成,藥溫為5℃~35℃。b)爆炸室內混合氣體中,甲烷體積分數應為9.0%±0.3%,溫度為5℃~35℃,相對濕度不大于80%。c)發射臼炮擴孔率不超過25%。6試驗方法6.1試驗設計a)樣本大小:=6;b)梯距:=50g;c)初始試驗水平():550g。d)升降規則:試樣在當前水平引火,下一次試驗水平減少一個梯距,否則增加一個梯距,不許跳過梯距或保持水平不變。6.2試驗步驟6.2.1每次試驗前,應檢查甲烷測定器的氣密性,并校準零點。6.2.2用牛皮紙密閉爆炸室的敞口端。6.2.3按6.1的要求確定試樣質量,稱取試樣時,應扣減裝藥管的質量。6.2.4將雷管插入試樣一端,深度不小于雷管長度的2/3,采用反向起爆方式,用木質炮棍輕輕將藥卷推入臼炮炮孔底部,量取裝藥后炮孔剩余長度(自由空間),記入原始記錄中。6.2.5將臼炮推至巷道發射口壓緊。6.2.6起動混合風機,向爆炸室充入試驗用氣,測量混合氣體的溫度、相對濕度和甲烷濃度。6.2.7當爆炸室內氣體混合均勻,甲烷含量達到要求時,停止充氣,關閉混合通風機及相關閥門,同時打開卸壓閥。6.2.8連接起爆線路,在關閉混合通風機的2min內起爆。6.2.9檢查受試炸藥是否全爆,如半爆或未爆,本次試驗作廢,重做該水平試驗。6.2.10觀測混合氣體是否引火并記錄。6.2.11開啟排煙風機,同時打開混合風機進氣閥門,開啟混合風機,排除巷道內的炮煙,排煙時間不少于3min。6.2.12將各閥門復位到初始狀態。6.2.13按前述步驟進行其它試驗水平的試驗。7數據處理7.1試驗按下表的格式記錄,引火記為“1”,未引火記為“0”。試驗結果12345671+1*201002-1-102-2-201注:表中“1”表示前兩次試驗因結果相同,在計算半數引火量時應舍去第一次試驗結果,第七次試驗水平的“*”是根據第6次試驗結果虛擬的,即第6次試驗“引火”,則降一個梯距,反之升一個梯距。7.2取試驗序列中自試驗結果相反開始的連續6次,并虛擬第7次試驗結果,按下式計算半數引火量,并將最終結果修約到個位:=式中:—半數引火量,g;—第試驗水平,g;—試驗水平下的試驗次數。8結果判定8.1煤礦瓦斯抽采水膠藥柱的半數引火量合格判定值()為500g。8.2若≥,判定該試樣安全度合格。8.3若->40g,判定該試樣安全度不合格。否則,根據第6次試驗結果,繼續進行6次試驗,再虛擬第13次試驗結果,計算13次試驗水平的半數引火量。若≥,仍判定該試樣安全度合格;反之,判為不合格。8.4若試驗水平升至+3仍未引火,則停止試驗,以>500g作為試驗結果,判定該試樣安全度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