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項目成本核算作業指導書

某項目成本核算作業指導書

2024-07-11 閱讀 2221

項目成本核算作業指導書

1.作業目的

建立和完善成本核算的操作規則;合理確定成本核算對象;正確歸集和分配開發成本及費用;為開發項目提供及時,真實,完整的成本核算資料。

2.主管崗位總會計師:檢查建賬和登錄的及時性和正確性,處理成本核算中的特殊情況。

主辦崗位成本核算:按作業描述的程序和要求做好本崗位的操作。

3.作業描述

3.1劃分成本核算對象:劃分的要求在于便于成本費用的歸集,有利于成本的及時結算,

符合現行的會計準則。劃分必須符合同類歸并的原則。

3.1.1只有同地,開工時間接近,同一總包單位,相近結構類型,相同用途性質的群體建筑可以合并成一個成本核算對象。不同時符合上述條件的應以單體建筑作為成本核算對象。

3.1.2獨立設計概算或施工圖預算的小區公共配套建筑和設施,如會所,幼兒園,大賣場,獨立的地下車庫等今后可能發生出售,出租,轉讓等情況的,一般應獨立作為成本核算對象。

3.1.3變電站,垃圾或污水處理站,管理用房等為同一小區服務,今后將成為小區全體業主公共資產的,可合并為一個成本核算對象。為便于分攤,不同服務區域的公共資產不能合并成一個成本核算對象。

3.1.4僅為一幢單體建筑服務的附屬設施,如室外配電房,泵房等,可以不單獨作為成本核算對象,發生的費用直接計入所附屬的單體建筑。

3.1.5最小的成本核算對象為單體建筑,不能因為單體內部各層樓的用途或結構不同而人為地拆成幾個成本核算對象。

3.1.6對于必須歸集但暫時不能確定成本核算對象的成本,或者需要先歸集后分攤的成本,須另設“跨期待分攤成本”的成本核算對象。

3.2設置會計科目和核算項目:

3.2.1開發成本:

開發成本核算按制造成本法設置科目(詳見附表)。

3.2.1.1開發成本的科目一般包括下列八項:

土地獲得價款,

前期工程費,

基礎設施費,

建筑安裝工程費,

公建配套設施費,

資本化利息,

開發間接費,

成本結轉(僅適用于區域性的土地開發并銷售的情況)。

3.2.1.2在開發成本各級明細科目下,按各成本核算對象分層次設立核算項目。如:

核算項目第一級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

某花園

(項目名稱)(分期)(分功能)(分結構)

在建一期住宅多層

高層

別墅

辦公

商鋪

配套資產等

在建二期

………

待開發土地

跨期待分攤成本

3.2.1.3上述梯級設置適用于分期實施的綜合性大型項目的成本管理,一般的項目可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按上圖的梯級次序選擇各級科目。

3.2.1.4對于已購入的、尚未開工但已決定開發的土地成本,均在成本核算對象“待開發土地”中核算。在核算項目的屬性中增加占地面積和可售建筑面積,并依照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待開發土地”核算項目的余額即為擬開發土地的實際成本,內容包括:(1)總體未開工項目的地價款和前期費用,(2)分期開發的項目,其后期尚未開工部分的地價款和前期費用。

項目開工后,將已開工部分逐期從“待開發土地”中轉入“在建某期”。

3.2.2開發產品

項目竣工取得大產證,并已與客戶辦理了房屋交接單,這時,“開發成本”科目應轉入“開發產品”科目。

3.2.2.1開發產品按可售建筑面積采用數量金額核算。不包括在可售建筑面積中的車位應按個數采用數量金額核算。

3.2.2.2變電站,垃圾或污水處理站,管理用房等為小區服務,今后將成為小區全體業主共有財產的公益性配套資產,僅計入實際建造成本,不分攤土地價和管理費用。結算時,將此核算對象的賬面余額在受益范圍內,按照面積比例攤入相應可售產品的成本核算對象中。

3.2.2.3會所,中小學,幼兒園,獨立的地下車庫等今后可能發生出售,出租,轉讓等情況的具有經營價值的配套資產,也僅計入實際建造成本,不分攤土地價和管理費用。但如該配套資產的實際建造成本高于預期收益的,也可按與預期收益配比的一定金額預留成本。

3.2.2.4完工的開發產品用于出租的,應將其成本全部轉入“出租開發產品”。

3.2.2.5完工的開發產品自用的,應將其成本全部轉入“固定資產”

篇2:成本核算員安全生產職責

1、遵守勞動安全衛生法律、法規、標準、規定和安全生產政策,嚴格執行上級和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2、按公司成本管理的要求,負責統計與核算機械單機成本;

3、負責編制單機成本報表、非計劃修理質量分析表、機械高值材料消耗報表等;

4、負責裝卸機械輔助生產費用、車間費用的分類、統計、核算工作;

5、負責編制輔助生產成本報表和機械成本總表;

6、負責編報機械維修考核指標完成情況;

7、負責登記機械變動情況;

8、按照要求,按時報送或提供各類報表;

9、負責本崗位責任范圍內安全、防火及衛生工作;

10、積極主動完成上級交辦的其它工作任務。

篇3:企業成本核算基本方法

企業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

(1)品種法

1)定義

以產品品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

2)成本對象

品種法的成本計算對象為:產品品種。實際工作中,可以將“品種法”之下的成本對象變通應用為:

產品類別

產品品種

產品品種規格

3)計算方法及要點

品種法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要點為:

以“品種”為對象開設生產成本明細賬、成本計算單

成本計算期一般采用“會計期間”

以“品種”為對象歸集和分配費用

以“品種”為主要對象進行成本分析

4)適用范圍

品種法適合于大批大量、單步驟生產的企業。如發電、采掘業、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終產品的企業。

(2)分批法

1)定義

以產品批別作為成本計算對象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

2)成本對象

產品的“批”。分批法是一種很廣義的成本計算方法,在實際工作中,有“批號”、“批次”的定義。可以按照下列方式確定成本對象:

產品品種

存貨核算中分批實際計價法下的“批”。

生產批次

制藥等企業的產品“批號”

客戶訂單――即按照客戶訂單計算成本的方法

其他企業需要并自定義的“批”

3)計算方法及要點

品種法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要點為:

以“批號”、“批次”為成本計算對象開設生產成本明細賬、成本計算單

成本計算期一般采用“自,工期”

一般不存在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分配

若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在產品間分配采用定額法

4)適用范圍

單件、小批生產企業

按照客戶定單組織生產的企業――因而也稱“訂單法”

(3)分步法

1)定義

以產品生產階段、“步驟”作為成本計算對象,計算成本的一種方法。

2)成本對象

分步法下的“步”同樣是廣義的,在實際工作中有豐富的、靈活多樣的具體內涵和應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定義為下列“步”含義:

部門――即計算考核“部門成本”

車間

工序

特定的生產、加工階段

工作中心

上述五種情況的隨意組合

3)計算方法及要點

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體計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這主要是因為它按照生產加工階段、步驟計算成本所導致的。

在分步法下,有下列一系列特定的計算流程、方法和含義,

分步法成本核算一般有如下要點:

按照“步”作為成本計算對象、歸集費用、計算成本

成本計算期一般采用“會計期間”法

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產品、期末在產品,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產費用。

區分:

狹義的“完工、在產品”――指最后一個“步驟”即最終完工產品和“在產品”

廣義的“完工、在產品”――指各個“步驟”自己的完工產品和“在產品”

4)適用范圍

大批大量多步驟多階段生產的企業

管理上要求按照生產階段、步驟、車間計算成本

冶金、紡織、造紙企業、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產的企業等。

(4)分類法

1)定義

以“產品類”作為成本計算對象、歸集費用、計算成本的一種方法。

2)成本對象

分類法的成本對象為產品“類”,在實際工作中,可以定義為:

產品自然類別

管理需要的產品類別

3)計算方法及要點

分類法下成本核算的方法要點,可概括如下:

以“產品類”為成本計算對象,開設成本計算單;

“產品類”的成本計算方法同于“品種”

某“類產品”的成本計算出來后,按照下列方法再分配到具體品種,以計算品種的成本。

類中選定某產品為“標準產品”

定義其他產品與標準產品的換算系統

按照換算系統之比例將“類產品”的成本分解計算到具體品種產品的成本。

4)適用范圍

分類法適合于產品品種規格繁多,并且可以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的企業。如:鞋廠、軋鋼廠等。

(5)ABC成本法

從70年代開始,在一些發達國家開始研究作業成本法(ABC法),現在,已經被很多國家采用。它是一種將制造費用等間接費用不按傳統的(以車間為費用歸集和分配對象)方法,而是以“作業”為費用歸集和分配的方法,它能夠更加合理地分配間接費用,使成本的計算更加合理。由于它只是間接費用的一種分配方法,因此,企業實際上還要結合其他基本核算方法共同使用。

成本管理系統能夠滿足企業成本核算的各種計算方法的選擇,但是,由于各個企業的成本核算還有許多具體的、特殊的要求,有的企業的隨意性還比較大。再此,建議企業在成本核算中,應該選擇適當的成本核算方法,并規范成本的核算過程,減少隨意性,一旦確定一種成本核算方法之后,不要隨意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