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建筑成本核算分析與考核制度

建筑成本核算分析與考核制度

2024-07-10 閱讀 3795

成本核算制度

一、項目成本核算是指以工程項目為對象,對施工生產過程中的各項消耗進行審核、記錄、匯集和計算。通過如實反映實際生產耗費,控制各項生產性支出。

二、成本核算應堅持權責發生制的原則,對各種成本支出按照實際收益時間進行待攤和預提。凡是當月已經使用而尚未支付的費用。應作為預提費用計入當月成本;凡是當月已支出,應由本月和以后一段時間內共同負擔的費用,應作為待攤費用,分期攤入成本。

三、加強基礎工作,保證成本計算資料的質量是做好成本核算工作的基礎。

1、加強憑證控制。

2、健全原始成本支出臺帳。項目必須健全的臺帳有以下幾類:

①完成工程逐月登記臺帳;

②分包單位預結算臺帳;

③月份材料消耗匯總表臺帳;

④月份中小型機具、周轉料租賃攤銷臺帳;

⑤大型機械月份使用臺帳。月份材料消耗匯總表臺帳根據公司物資部制定的"物資報表分類目錄",從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化工類、建材類、木材類、金屬制品類、其他類等科目進行統計匯總。

3、成本核算工作中人工費、材料費和機械使用費的支出情況需要工程經理、材料室主任、機械管理員提供。做好成本管理工作需要各相關崗位人員的密切配合。由于此項工作涉及人員多,工作量大,因此應由項目經理親自親自主持進行。項目應明確規定,月份成本核算時,各責任人員提供相關臺帳的時間和編制臺帳的要求。

成本分析與考核制度

一、工程項目成本分析是指通過把本期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相比較,發現成本超支的重點因素,以便制定措施,予以整改,同時檢查各業務科室的成本降低指標的完成情況,為實現獎懲措施提供依據。

二、為了便于成本分析,要求成本計劃與成本核算應采取一致的會計科目。在進行成本比較時,應從施工成本構成的各個環節求出實際成本偏離計劃成本的差異。成本分析應堅持關鍵因素重點控制原則。對差異比較大,超過規定限制的現象,及時進行調查分析,找出原因拿出整改措施和處理意見。

三、成本分析執行月度分析、季度分析和年度分析相結合的方式。成本分析工作應由項目經理主持,各業務科室主管協調配合,分擔有關分項的分析工作,做到成本分析與業務專題分析相結合。成本分析完成后,應由成本經理提出書面分析報告。

四、工程項目成本考核是通過檢查成本目標和成本降低指標的完成情況,檢查項目經理部的經濟效益,以及各業務科室、各崗位人員的績效。

五、成本核算應貫穿于整個施工生產過程中,可以考核某一階段或某一期間的成本,也可以考核某個成本分項的支出狀況。在項目完工后,則要考核整個工程項目的總成本、總費用。

六、工程項目成本考核內容:

1、考核降低成本目標的完成情況:檢查成本報表的降低額、降低率是否達到預定目標,完成或超額的幅度。同時,::還應檢查輔助考核指標,如三材節約率、人工費節約率、能源節約率等指標的完成情況。

2、考核核算工作是否符合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

3、與其他專業考核相結合:項目成本考核是個綜合性很強的工作,成本考核要和其它專業考核相結合,從而考察項目的技術、經濟總成效。主要結合質量考核、生產計劃考核、技術方案與節約措施事實情況考核、安全考核、材料與能源節約考核、機械利用率考核等,明確上列業務考核方面的經濟盈虧,為全面進行項目成本分析打基礎。

七、工程項目成本考核工作由項目經理主持,項目技術負責人和成本經理具體負責。成本考核完成后,成本經理拿出書面考核結論,報項目經理,做為落實獎懲措施的主要依據。

篇2:成本核算員安全生產職責

1、遵守勞動安全衛生法律、法規、標準、規定和安全生產政策,嚴格執行上級和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2、按公司成本管理的要求,負責統計與核算機械單機成本;

3、負責編制單機成本報表、非計劃修理質量分析表、機械高值材料消耗報表等;

4、負責裝卸機械輔助生產費用、車間費用的分類、統計、核算工作;

5、負責編制輔助生產成本報表和機械成本總表;

6、負責編報機械維修考核指標完成情況;

7、負責登記機械變動情況;

8、按照要求,按時報送或提供各類報表;

9、負責本崗位責任范圍內安全、防火及衛生工作;

10、積極主動完成上級交辦的其它工作任務。

篇3:企業成本核算基本方法

企業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

(1)品種法

1)定義

以產品品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

2)成本對象

品種法的成本計算對象為:產品品種。實際工作中,可以將“品種法”之下的成本對象變通應用為:

產品類別

產品品種

產品品種規格

3)計算方法及要點

品種法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要點為:

以“品種”為對象開設生產成本明細賬、成本計算單

成本計算期一般采用“會計期間”

以“品種”為對象歸集和分配費用

以“品種”為主要對象進行成本分析

4)適用范圍

品種法適合于大批大量、單步驟生產的企業。如發電、采掘業、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終產品的企業。

(2)分批法

1)定義

以產品批別作為成本計算對象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

2)成本對象

產品的“批”。分批法是一種很廣義的成本計算方法,在實際工作中,有“批號”、“批次”的定義。可以按照下列方式確定成本對象:

產品品種

存貨核算中分批實際計價法下的“批”。

生產批次

制藥等企業的產品“批號”

客戶訂單――即按照客戶訂單計算成本的方法

其他企業需要并自定義的“批”

3)計算方法及要點

品種法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要點為:

以“批號”、“批次”為成本計算對象開設生產成本明細賬、成本計算單

成本計算期一般采用“自,工期”

一般不存在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分配

若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在產品間分配采用定額法

4)適用范圍

單件、小批生產企業

按照客戶定單組織生產的企業――因而也稱“訂單法”

(3)分步法

1)定義

以產品生產階段、“步驟”作為成本計算對象,計算成本的一種方法。

2)成本對象

分步法下的“步”同樣是廣義的,在實際工作中有豐富的、靈活多樣的具體內涵和應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定義為下列“步”含義:

部門――即計算考核“部門成本”

車間

工序

特定的生產、加工階段

工作中心

上述五種情況的隨意組合

3)計算方法及要點

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體計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這主要是因為它按照生產加工階段、步驟計算成本所導致的。

在分步法下,有下列一系列特定的計算流程、方法和含義,

分步法成本核算一般有如下要點:

按照“步”作為成本計算對象、歸集費用、計算成本

成本計算期一般采用“會計期間”法

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產品、期末在產品,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產費用。

區分:

狹義的“完工、在產品”――指最后一個“步驟”即最終完工產品和“在產品”

廣義的“完工、在產品”――指各個“步驟”自己的完工產品和“在產品”

4)適用范圍

大批大量多步驟多階段生產的企業

管理上要求按照生產階段、步驟、車間計算成本

冶金、紡織、造紙企業、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產的企業等。

(4)分類法

1)定義

以“產品類”作為成本計算對象、歸集費用、計算成本的一種方法。

2)成本對象

分類法的成本對象為產品“類”,在實際工作中,可以定義為:

產品自然類別

管理需要的產品類別

3)計算方法及要點

分類法下成本核算的方法要點,可概括如下:

以“產品類”為成本計算對象,開設成本計算單;

“產品類”的成本計算方法同于“品種”

某“類產品”的成本計算出來后,按照下列方法再分配到具體品種,以計算品種的成本。

類中選定某產品為“標準產品”

定義其他產品與標準產品的換算系統

按照換算系統之比例將“類產品”的成本分解計算到具體品種產品的成本。

4)適用范圍

分類法適合于產品品種規格繁多,并且可以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的企業。如:鞋廠、軋鋼廠等。

(5)ABC成本法

從70年代開始,在一些發達國家開始研究作業成本法(ABC法),現在,已經被很多國家采用。它是一種將制造費用等間接費用不按傳統的(以車間為費用歸集和分配對象)方法,而是以“作業”為費用歸集和分配的方法,它能夠更加合理地分配間接費用,使成本的計算更加合理。由于它只是間接費用的一種分配方法,因此,企業實際上還要結合其他基本核算方法共同使用。

成本管理系統能夠滿足企業成本核算的各種計算方法的選擇,但是,由于各個企業的成本核算還有許多具體的、特殊的要求,有的企業的隨意性還比較大。再此,建議企業在成本核算中,應該選擇適當的成本核算方法,并規范成本的核算過程,減少隨意性,一旦確定一種成本核算方法之后,不要隨意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