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成本核算控制途徑與措施
途徑措施
加強合同預算*1認真會審圖紙,提出便于施工、降低成本的修改意見。
管理*2編制預算時充分考慮可能發生的成本費用,不漏項。對預算中"缺口"項目不能估計偏低,確保工程收入。
增加工程收入*3發生工程變更時,要搞好合同索賠,及時辦理增減賬,以通過工程款結算經監理方向建設方取得補償
制訂合理的施工組織設計,加強施工管理*1選擇經濟合理的施工方案,合理布置施工現場。*2采用先進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藝提高建筑工業化、現代化水平。
*3組織均?生產,搞好現場調度和協作配合,注意收尾工程*4確定合理工期,注意工期與成本優化組合
加強技術管理*1制訂并貫徹降低成本技術組織措施,提高經濟效益。
提高工程質量*2加強施工過程的技術質量檢驗制度,提高工程質量。
*3制訂降低質量成本措施計劃,避免返工修補損失。
加強勞動工資*1改善勞動組織,合理使用勞動力,減少窩工浪費。
管理*2執行勞動定額,實行合理的工資、獎金分配制度。
提高勞動生產率*3加強勞動紀律,提高勞動效率。
*4壓縮非生產用工和輔助用工,嚴格控制非生產人員的比例。
加強機械設備*1正確選配和合理使用機械設備,降低機械使用和租賃管理費用。
提高機械使用率*2搞好機械設備保養維修,提高其完好率、使用率和使用效率。
加強材料管理*1改進材料采購、運輸、收發、保管等工作,減少各環節損耗,節約采購費用、庫存費用,減少資金占用。
節約材料費用*2合理堆置現場材料,組織分批進場,避免二次搬運。
*2嚴格材料進場驗收和限額領料制度。
*3制訂并貫徹節約材料的技術措施、合理使用材料。
*4特別注意占材料費密度大的A類材料的管理。
加強費用管理降低間接成本*5注意周轉材料的回收、廢料的綜合利用,杜絕浪費。*1精簡管理機構,減少管理層次,壓縮非生產人員。*2實行定額管理、制訂費用分項分部門定額指標、節約開支。
*3控制施工進度,合理縮短工期。
篇2:企業成本核算基本方法
企業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
(1)品種法
1)定義
以產品品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
2)成本對象
品種法的成本計算對象為:產品品種。實際工作中,可以將“品種法”之下的成本對象變通應用為:
產品類別
產品品種
產品品種規格
3)計算方法及要點
品種法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要點為:
以“品種”為對象開設生產成本明細賬、成本計算單
成本計算期一般采用“會計期間”
以“品種”為對象歸集和分配費用
以“品種”為主要對象進行成本分析
4)適用范圍
品種法適合于大批大量、單步驟生產的企業。如發電、采掘業、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終產品的企業。
(2)分批法
1)定義
以產品批別作為成本計算對象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
2)成本對象
產品的“批”。分批法是一種很廣義的成本計算方法,在實際工作中,有“批號”、“批次”的定義。可以按照下列方式確定成本對象:
產品品種
存貨核算中分批實際計價法下的“批”。
生產批次
制藥等企業的產品“批號”
客戶訂單――即按照客戶訂單計算成本的方法
其他企業需要并自定義的“批”
3)計算方法及要點
品種法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要點為:
以“批號”、“批次”為成本計算對象開設生產成本明細賬、成本計算單
成本計算期一般采用“自,工期”
一般不存在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分配
若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在產品間分配采用定額法
4)適用范圍
單件、小批生產企業
按照客戶定單組織生產的企業――因而也稱“訂單法”
(3)分步法
1)定義
以產品生產階段、“步驟”作為成本計算對象,計算成本的一種方法。
2)成本對象
分步法下的“步”同樣是廣義的,在實際工作中有豐富的、靈活多樣的具體內涵和應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定義為下列“步”含義:
部門――即計算考核“部門成本”
車間
工序
特定的生產、加工階段
工作中心
上述五種情況的隨意組合
3)計算方法及要點
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體計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這主要是因為它按照生產加工階段、步驟計算成本所導致的。
在分步法下,有下列一系列特定的計算流程、方法和含義,
分步法成本核算一般有如下要點:
按照“步”作為成本計算對象、歸集費用、計算成本
成本計算期一般采用“會計期間”法
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產品、期末在產品,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產費用。
區分:
狹義的“完工、在產品”――指最后一個“步驟”即最終完工產品和“在產品”
廣義的“完工、在產品”――指各個“步驟”自己的完工產品和“在產品”
4)適用范圍
大批大量多步驟多階段生產的企業
管理上要求按照生產階段、步驟、車間計算成本
冶金、紡織、造紙企業、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產的企業等。
(4)分類法
1)定義
以“產品類”作為成本計算對象、歸集費用、計算成本的一種方法。
2)成本對象
分類法的成本對象為產品“類”,在實際工作中,可以定義為:
產品自然類別
管理需要的產品類別
3)計算方法及要點
分類法下成本核算的方法要點,可概括如下:
以“產品類”為成本計算對象,開設成本計算單;
“產品類”的成本計算方法同于“品種”
某“類產品”的成本計算出來后,按照下列方法再分配到具體品種,以計算品種的成本。
類中選定某產品為“標準產品”
定義其他產品與標準產品的換算系統
按照換算系統之比例將“類產品”的成本分解計算到具體品種產品的成本。
4)適用范圍
分類法適合于產品品種規格繁多,并且可以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的企業。如:鞋廠、軋鋼廠等。
(5)ABC成本法
從70年代開始,在一些發達國家開始研究作業成本法(ABC法),現在,已經被很多國家采用。它是一種將制造費用等間接費用不按傳統的(以車間為費用歸集和分配對象)方法,而是以“作業”為費用歸集和分配的方法,它能夠更加合理地分配間接費用,使成本的計算更加合理。由于它只是間接費用的一種分配方法,因此,企業實際上還要結合其他基本核算方法共同使用。
成本管理系統能夠滿足企業成本核算的各種計算方法的選擇,但是,由于各個企業的成本核算還有許多具體的、特殊的要求,有的企業的隨意性還比較大。再此,建議企業在成本核算中,應該選擇適當的成本核算方法,并規范成本的核算過程,減少隨意性,一旦確定一種成本核算方法之后,不要隨意改變。
篇3:酒店廚房食品成本核算制度
酒店廚房食品成本核算制度
1.廚房食品成本核算主要對象為食品主材料、配料及調料。
2.成本核算原則為按每個廚房每月實際耗費量計算。
3.當月耗用原材料成本=廚房原材料月初結存額+本月領用額一廚房月末結存額;成本核算每月進行一次,當月累積月底結算。
4.各廚房領用食品主材料、配料及調料須憑廚師長簽名的《食品原料領用單》到食品倉庫領料;倉庫見單發貨,留單存查,另一單交財務成本核算員。
5.廚房之間原材料調撥以《食品原料調撥單》形式進行調劑調撥,單據由被調撥廚房留存一份。
6.成本核算員每天對各廚房的領料和調撥情況進行統計,分別列進各自廚房成本之中。
7.廚房撥出到非食品銷售部門的成本及酒店接待宴請和由于經營需贈送的部分應予剔除,不計入廚房成本之中。
8.各廚房應妥善保管單據,及時集中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