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三民醫院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三民醫院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2024-07-09 閱讀 3686

人民醫院成本核算管理制度4

(一)建立健全醫院成本管理、核算組織體系

醫院成立成本管理領導小組,由院長任組長,分管副院長和財務科科長任副組長,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和相關業務人員任組員。全面負責對全院成本管理工作和核算工作的組織、領導、協調和落實。醫院核算辦配備專職的成本核算人員負責具體的成本核算工作。各職能科室對成本費用實行歸口管理。各業務科室、信息科、物資管理部門應配合做好基礎資料的統計編報工作。

(二)完善成本核算的基礎工作

1、建立健全醫院固定資產、藥品、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加工材料等各項物資財產的計量、計價、驗收、領、退、內部轉移、報廢、清查、盤點等制度。

2、制定必要的消耗定額和人員定額,加強定額定員管理。

3、建立和健全有關成本核算的原始記錄和憑證,并建立合理的憑證傳遞程序。

4、制定合理的內部結算價格和內部結算方法。

5、積極進行電算化管理,提高醫院成本核算效率和效果。

(三)醫院成本核算遵循的原則

1、合法性原則。即計入成本的費用都必須符合法律、法令、制度等的規定,不符合規定的費用不能計入成本。

2、配比原則。即要求嚴格遵守權責發生制原則,按受益期分配確認成本。

3、一貫性原則。即成本核算所采用的方法前后各期須保持一致,使各期的成本資料有統一的口徑,前后連貫,互相可比。

4、按實際成本計價的原則。.

5、重要性原則。即對成本有重大影響的項目,應作重點核算,力求精確:對其他內容,則可在綜合性項目中合并反映。

(四)醫院成本核算的對象和目的

1、醫院總成本。按照會計核算分期歸集醫院各期的成本。主要通過對醫院開展業務活動過程中的各項活勞動和物化勞動消耗進行計量和計算,從而獲得可靠的數字依據。目的是在保證醫療業務質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費用消耗,節約使用人、財、物,以減少病人經濟負擔,使醫院在競爭中能立于不敗之地。

2、科室成本。以科室或班組為具體核算單位,對業務活動中的各項消耗,通過記錄、計算、對比、分析,力求用較少的勞動和物資消耗,換取較大的經濟效果,達到明確經濟責任、開源節流的目的。

3、項目成本。根據醫院管理需要,對醫院開展服務活動中的各種手術、檢查、化驗、治療等具體項目進行成本核算,達到較為全面、較為有效地控制成本的目的。項目成本包括二個層次:項目總成本和單位項目成本。

(五)成本費用實行歸口管理

1、財務科和人事科負責分管與人員經費有關的成本費用,控制各科室勞動生產率、職工人數、工資總額等指標,用好、管好人力資源。

2、院辦、醫教、護理等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分管與醫院日常公用經費有關的成本費用,控制辦公費、差旅費、業務招待費、郵電費、會務費等項指標,合理控制相關支出,避免損失浪費。

3、物資管理部門負責分管與物資消耗等有關的成本費用,控制物資消耗費用、物資儲備等指標,做好節約采購費用、改進物資采購、降低保管費用等工作。

4、基建維修中心負責分管與動力能源消耗有關的成本費用,控制水、電、氣費等消耗指標,指導和考核各科室節約使用水、電、氣。

5、后勤服務中心負責分管與后勤保障、服務供給相關的有關成本費用,做好統計數據、考核包干質量等工作。

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它是利用成本計劃、

成本核算資料及其他有關資料,運用一定的技術方法,研究成本的形

6、維修保養部門負責分管與設備維修保養有關的成本費用,控制修理費用等指標,指導和考核科室正確使用設備儀器。

(六)建立成本分析制度

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它是利用成本計劃、成本核算資料及其他有關資料,運用一定的技術方法,研究成本和變化情況,分析成本計劃完成情況,尋求降低成本途徑的一種成本管理活動。

成本分析的內容

1、分析成本計劃完成情況;

2、分析產生差異的原因:

3、制定降低成本的措施:

4、根據需要撰寫成本分析報告。

成本分析的方法

1、比較分析法。是將不同的成本指標進行數據比較以確定其差異的方法。比較分析的內容有:計劃與實際對比,說明成本計劃完成情況:本期與上期對比,了解成本升降的動態及趨勢:本院與同類型醫院對比,以促使醫院進一步挖掘潛力,趕超先進水平:本期與歷史最好水平對比,找出差距,明確方向。

2、標準成本分析法。比較分析法的一種特殊形式,是以預定的服務項目標準成本為基礎,將實際成本與其相比較,揭示各種成本差異,找出原因,為成本控制和成本考核提供資料。

3、因素分析法,是從數量上確定一個經濟指標所包含的各個因素的變動對該指標影響程度的一種分析方法。

4、本量利分析法,是在既定的成本水平和結構條件下,找出醫療工作量、醫療成本、收益三者結合的最佳點,使醫院以較少的成本獲得較好的收益。

(七)落實成本考核制度

為了正確地評價醫院及各科室成本管理工作的成效,衡量成本計劃完成情況,要進行成本的考核工作,把成本的考核與建立院科二級負責制、醫療組長負責制正確地結合起來,年終把各責任中心的各項指標進行橫向和縱向上的對比,以此考核各責任中心的業績,并與科主任任期目標獎勵和職工年終獎懲掛鉤,以進一步調動全院職工的積極性。

篇2:第2人民醫院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第二人民醫院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為合理、有效地利用衛生資源,降低醫療服務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健全醫院成本管理、核算組織體系

醫院成立成本管理領導小組,成員由主管財務院領導、財務科、后勤部及有關職能科室負責人組成,主要負責對全院成本管理工作和核算工作的組織、領導和落實。醫院財務科配備專職的成本核算人員,一般由專業會計人員擔任,負責具體的成本核算工作。各科室和后勤班組應配備兼職的成本核算員,負責基礎資料的統計編報工作。

二、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礎工作

醫院的成本核算貫穿于醫療服務活動的全過程,涉及到醫院內的所有部門和人員。因此必須做好與成本核算有關的各項基礎工作,建立健全與成本核算有關的各項原始記錄,保證成本核算原始資料真實、完整。

1、建立健全醫院固定資產、消耗藥品、材料、低值易耗品等各項財產物資的計量、計價、驗收、領退、轉移、報廢、清查、盤點制度。

2、制定必要的消耗定額和人員定額,加強定員定額管理。

3、建立和健全有關成本核算的原始記錄和憑證,并建立合理的憑證傳遞程序。

三、醫院成本核算的原則

1、合法性原則。即計入成本的費用都必須符合法律、法令、制度等的規定。不符合規定的費用不能計入成本。

2、可靠性原則。即所提供的成本信息應與客觀經濟事項一致,不能人為提高或降低成本,且這些信息還要有可核實性。

3、配比性的原則。即要求嚴格遵守權責發生制原則。

4、按實際成本計價的原則。

5、一致性原則。即成本核算所采用的方法前后各期必須保持一致,使各期的成本資料有統一的口徑,前后連貫,互相可比。

6、重要性原則。即對成本有重大影響的項目,應作重點核算,力求精確。

四、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醫院通過成本分析,可以提供相關成本資料,作為制訂醫療收費標準及評估收費合理性的依據;可以作為醫療資源分配及投資效益分析等經營決策的依據;可以作為醫院管理者評估營運績效及控制成本的依據。

五、強化醫院內部成本管理意識

醫院實行成本核算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充分利用醫院衛生資源,更好地為人民群眾的健康服務。醫院內部應強化成本管理意識,做到人人關心成本核算,個個參與成本管理,從上到下形成一個良好的成本管理氛圍。因為成本管理工作涉及到每個人,所以應強化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