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防地震防火防踩踏演練預案
一、演練目的
通過地震應急演練,使全體學生掌握應急避險的正確方法,熟悉我校緊急疏散的程序和線路,確保應急避險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進行,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全體學生的生命安全。同時通過演練活動培養學生聽從指揮、團結互助的品德,學會逃生的本領和能力,提高學生應急反應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練指揮小組
現場總指揮:李恩平
現場副總指揮:高書合
操場指定地帶:黨文麗
后勤保障:周愛英
現場疏導員:教育處干事、
三、演練準備
1.演練前召開動員大會,闡述地震應急演練的重要意義,講明演練的程序、內容、時間和紀律要求,以及各個班級疏散的路線和到達的區域,同時強調演練是預防性、模擬性練習,以免發生誤解而引發地震謠傳。
2.演練前對疏散路線必經之處和到達的"安全地帶"進行實地仔細檢查,對存在問題及時進行整改,消除障礙和隱患,確保線路暢通和安全。
3.在校園廣播上發出信號(警笛聲),第一次信號不得離開教室,應迅速躲到桌子下面;第二次信號發出后,在老師的組織下有序離開教室。
4.各班主任提供參加演練人員名單,控制人數,嚴肅紀律,如有故意破壞且造成惡劣影響者將嚴加處理。
四、演練要求
1.聽從指揮,服從安排,保持安靜。
2.動作敏捷、規范,嚴禁推拉、沖撞、擁擠,避免踩踏事件的發生。
3.按規定線路疏散,不得串線。
4.在撤離途中,如出現擁擠摔倒,后面學生及樓梯口應立即大聲喊"停"同時停止不動,各班老師招呼本班學生停下,等險情排除后,再招呼按順序撤出。
5.各班主任在樓梯口安排專人值班,要高度負責,嚴防踩踏事件發生。如發生人為問題將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五、演練疏散程序
1.聽到第一次信號"緊急避險"后,全體學生在5秒鐘的時間內,迅速鉆到自己的課桌下并且用雙手抓緊課桌的桌腿。聽到第二次信號"緊急疏散"后,每班靠門的學生立即把門打開,按座次撤出教室,以班為單位有序撤出。
2.教室內學生疏散安排如下:
⑴靠近門的學生先疏散。
⑵前4排學生從前門依次疏散,后4排學生從后門依次疏散,要求有序、動作要迅速。
⑶出門后變成一路縱隊,按指定方向跑步前行。
3.教學樓內疏散安排:
初三1、2班走教學樓東樓梯。初三3班走東樓樓梯。初三4、5班走教學樓中間樓梯。初三6班走西樓樓梯。初三7、8班走教學樓西樓梯。到操場集合。
3.學生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帶后,各班班長、體委要在指定位置站好,清點人數,向班主任報告,再由班主任向安全辦主任報告。
5.現場疏導員(班主任和任課教師)職責:
⑴第一次發出后,指導學生進行室內避震,糾正學生的不正確動作和姿勢。
⑵第二次信號發出后,帶領學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帶"。
⑶班主任要自始至終跟隊,密切關注演練現場,維護活動紀律,防止意外發生。
6.后勤保障要保證車輛、急用藥品、通信暢通。
六、演練時間
2011年12月1日下午第三節。
各相關人員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責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認真組織好本次演練活動。
篇2:中學防地震防火防踩踏演練預案
一、演練目的
通過地震應急演練,使全體學生掌握應急避險的正確方法,熟悉我校緊急疏散的程序和線路,確保應急避險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進行,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全體學生的生命安全。同時通過演練活動培養學生聽從指揮、團結互助的品德,學會逃生的本領和能力,提高學生應急反應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練指揮小組
現場總指揮:李恩平
現場副總指揮:高書合
操場指定地帶:黨文麗
后勤保障:周愛英
現場疏導員:教育處干事、
三、演練準備
1.演練前召開動員大會,闡述地震應急演練的重要意義,講明演練的程序、內容、時間和紀律要求,以及各個班級疏散的路線和到達的區域,同時強調演練是預防性、模擬性練習,以免發生誤解而引發地震謠傳。
2.演練前對疏散路線必經之處和到達的"安全地帶"進行實地仔細檢查,對存在問題及時進行整改,消除障礙和隱患,確保線路暢通和安全。
3.在校園廣播上發出信號(警笛聲),第一次信號不得離開教室,應迅速躲到桌子下面;第二次信號發出后,在老師的組織下有序離開教室。
4.各班主任提供參加演練人員名單,控制人數,嚴肅紀律,如有故意破壞且造成惡劣影響者將嚴加處理。
四、演練要求
1.聽從指揮,服從安排,保持安靜。
2.動作敏捷、規范,嚴禁推拉、沖撞、擁擠,避免踩踏事件的發生。
3.按規定線路疏散,不得串線。
4.在撤離途中,如出現擁擠摔倒,后面學生及樓梯口應立即大聲喊"停"同時停止不動,各班老師招呼本班學生停下,等險情排除后,再招呼按順序撤出。
5.各班主任在樓梯口安排專人值班,要高度負責,嚴防踩踏事件發生。如發生人為問題將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五、演練疏散程序
1.聽到第一次信號"緊急避險"后,全體學生在5秒鐘的時間內,迅速鉆到自己的課桌下并且用雙手抓緊課桌的桌腿。聽到第二次信號"緊急疏散"后,每班靠門的學生立即把門打開,按座次撤出教室,以班為單位有序撤出。
2.教室內學生疏散安排如下:
⑴靠近門的學生先疏散。
⑵前4排學生從前門依次疏散,后4排學生從后門依次疏散,要求有序、動作要迅速。
⑶出門后變成一路縱隊,按指定方向跑步前行。
3.教學樓內疏散安排:
初三1、2班走教學樓東樓梯。初三3班走東樓樓梯。初三4、5班走教學樓中間樓梯。初三6班走西樓樓梯。初三7、8班走教學樓西樓梯。到操場集合。
3.學生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帶后,各班班長、體委要在指定位置站好,清點人數,向班主任報告,再由班主任向安全辦主任報告。
5.現場疏導員(班主任和任課教師)職責:
⑴第一次發出后,指導學生進行室內避震,糾正學生的不正確動作和姿勢。
⑵第二次信號發出后,帶領學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帶"。
⑶班主任要自始至終跟隊,密切關注演練現場,維護活動紀律,防止意外發生。
6.后勤保障要保證車輛、急用藥品、通信暢通。
六、演練時間
2011年12月1日下午第三節。
各相關人員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責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認真組織好本次演練活動。
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預案
篇3:學前組防樓道踩踏演練預案
一、指導思想
2011年3月28日是第十六個全國中小學安全教育日,主題是“強化安全意識,提高避險能力”。為進一步開展好第十六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主題活動,結合我校現有校舍條件的狀況,為堅決杜絕因樓道擁擠而產生踩踏傷害事故,學校學前組特制定如下應急預案演練方案:
二、時間安排
2011年4月1日早操后
三、演練順序
從學前一班開始,接著學前二班,最后學前三班
四、建立突發學生樓道擁擠踩踏應急機制
(一).學前年級組要制定科學完善的幼兒一日生活作息時間,科學有序的安排幼兒出操時間,避免各個班同時上下樓梯,造成擁擠。
(二).加強幼兒園公共樓道的安全管理,安裝和維護好樓梯照明設施,安裝消防應急燈,在樓梯張貼明顯的上下樓梯的標志。
(三).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緊急疏散預案,規劃各班緊急疏散路線圖,進行緊急疏散演練。
(四).在幼兒出操時間加強樓道安全疏導,各班老師必須保障兩人,一人負責帶隊,一人負責幼兒行進中的保護,行政值班領導帶領一名后勤人員和四名年級組教師及時進行前后樓梯的疏導和監督。
(五).發生幼兒擁擠踩踏事故,必須及時啟動踩踏應急預案,預案程序如下:
1.發生幼兒擁擠踩踏事故,幼兒園在班教師要在第一時間發出呼救,幼兒園領導、分管領導、保健醫生必須在第一時間到達現場,立即采取緊急疏散措施,保健醫生馬上對受傷幼兒進行緊急搶救,值班領導撥打120急救。
2.在緊急搶救的同時,幼兒教師要及時向幼兒家長告知。
3.對于重大事故幼兒園領導必須按照緊急預案的要求在第一時間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
4.做好事故的調查報告,對于負責人按照責任追究制度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