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施工縫質量處理措施要求

施工縫質量處理措施要求

2024-07-12 閱讀 7477

施工縫質量處理措施

工程實踐表明,施工縫不可避免地對結構整體性造成隱患,如何改進和提高施工縫的施工質量,提高施工縫界面上的粘結咬合力,按照規范要求和大量工程實踐的效果比較,提出幾點具體處理措施。

1、立縫表面鑿毛法

砼終凝后,在允許拆模時輕輕將縫面的擋板拆除,用斬斧或鋼桿將表面鑿毛,清理松動石子,此時砼強度很低,鑿深20~30MM較容易,待二次澆筑砼時,提前用壓力水將縫面沖洗干凈,邊澆邊刷素水泥漿一道,以增強咬合力。

2、增加粗骨料法

梁、板體積較大造成留置縫厚大,表面的浮漿層、泌水層也相應厚,施工縫的處理難度較大;如采取刮除表面的浮漿或二次振搗效果不佳,可采用添加粗骨料的方法,將級配干凈的碎石撒入浮漿內,重新振搗防止石子集中。這樣會使縫處澆筑砼在體積較大處時粗細骨料均勻,水泥漿不會流失且強度不會降低,亦能提高新舊界面的粘結力和咬合力。

3、清除浮漿法

當砼體量較小,簡單的方法是鐵抹子將表面的浮漿刮去一層,深度<25MM,并挖壓出條紋狀,可以提高水平施工縫的粘結質量,對新舊砼結合有利。

4、二次開發振搗法

掌握好時間,在砼初凝后,終凝前進行二次重振,這樣會對沉下的石子和上浮漿水重新攪拌組合一次,使之更均勻密實,縫的重新振搗實踐表明是有效措施之一。

篇2:施工縫變形縫施工技術要求規程

施工縫、變形縫施工技術要求

(1)施工縫施工

主體結構施工中,施工縫較多,保證施工縫的防水質量,是整個結構防水的重要內容,施工中做好如下幾點,詳見施工防水工藝說明。

1)保證鑿毛質量和接面的清潔,使新舊砼結合密實。

2)施工縫每15m左右設1處。

3)施工縫設置成"凹"或"凸"形構造,在施工縫截面中部設置遇水膨脹止水條。止水條安裝好到砼澆注前嚴禁遇水。

(2)變形縫施工

止水帶變形縫的施工,要保證止水帶與混凝土的牢固結合,接觸止水帶處的混凝土不應出現粗骨料集中或漏振現象。

嵌縫密封膏與接縫兩側壁須粘結牢固、密封嚴密、無滲漏水現象。嵌縫質量應密實,表面不得有開裂、脫離、滑移、下垂以及空鼓、塌陷等缺陷存在。

收貨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