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變電站預防性試驗期間單回路運行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述:
我礦現有35kV變電站1座,一回路35kV電源引自臺頭110kV變電站的35kV臺珠337線路母線段,另一回35kV電源引自壺口220kV變電站的35kV明珠325線路母線段,兩回35kV電源,一用一熱備,當任一回線路發生故障停止供電時,另一回線路可保證礦井全部負荷用電,礦井的兩回電源線路上不得分接任何負荷。
因35KV變電站做10KV預防性試驗,一段停電,二段運行,在這期間是單回路供電,為了確保單回路供電安全可靠,特制定本措施。
二、單回路運行時間:
年月日早8:00-17:00
三、成立領導組織機構:
總指揮:
副總指揮:
成員:
機電科:
安監處:
生產技術科:
通風科:
監控中心:
調度室:
后勤部:
變電站操作員:
主扇風機房操作員:
指揮部設立在礦調度室,聯系電話****。
四、影響范圍:
此次臺珠337線路檢修,臺珠337線路停止運行,明珠325線路投入運行,進行電源切換,切換電源時全礦井停電,主扇風機停止運行,切換完成后通知礦調度,礦調度通知送電后,第一時間保證主扇風機正常運轉,再送井下中央變電所電源。(切換時間不超過4分鐘左右)
五、具體安全技術措施:
1、現場負責人在停電前,必須通知礦調度后,得到礦調度同意停電后,聯系停、送電負責人停、送電源。
2、在臺珠337線路停電時,提前將我礦35KV配電柜切換到明珠325線路上運行,300#、301#、501#配電柜斷開,小車拉出,10KV配電柜合上聯絡柜并列運行。
3、在10KV一段停電前,井下中央變電所先合上母聯開關,斷開1號高開,將斷路器拉出。
4、在10KV一段停電前,先將主扇倒至二段電源,2號主扇運行。
5、在10KV一段停電前,將主副立井提升機、工業場地變電所全部倒至二段電源運行。
6、接到上級臺珠110KV變電站停電的通知后,立即通知本礦35KV變電站值班人員、礦調度、礦領導、機電科等各部分負責人做好停電準備工作。
7、337線路停電后,各隊電工分別對所管轄的要害部門進行一次全面供電運行情況大排查,若有異常及時向機電科主管領導、礦值班領導匯報。
8、臺珠337線路停電檢修過程中,明珠325線路如出現異常情況造成停電事故,且不能在10分鐘內正常啟動主扇,應立即啟動備用發電機。
9、啟動備用發電機程序:馬上到發電機房發動柴油發電機→檢查發電機確已發出10KV電源→推入531發電機電源開關小車→合上531發電機電源開關操作電源→合上531發電機開關→檢查531發電機電源開關確在合閘位置→合上525主扇開關確認在合閘位置→合上526井下開關確認在合閘位置→合上527副井提升開關確認在合閘位置→合上10KV站變高壓側熔斷小車→合上10KV站變低壓側開關。
10、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及《機電操作規程》進行作業。
11、停送電作業必須嚴格執行“誰停電,誰送電”的停送電制度,嚴禁約時停、送電。
12、操作高壓電氣設備一定要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靴。
13、高壓停電后必須用與電壓等級相適應的驗電器驗電,確認無電后,用放電線進行對地放電,并掛好接地線。
14、在對電氣設備操作過程中一定要保證作業人員的安全,一定要做到聯保互保,確保作業的安全。
15、在進行電氣設備操作作業期間現場負責人要隨時巡查電氣設備檢查故障作業情況,確保操作線路期間的安全,杜絕一切違章作業。
16、安排崗位技能熟練的人員上崗,以保證事故情況下的應急。
17、35kV變電站值班人員必須熟悉站內運行方式和設備狀況。
18、崗位人員要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堅守崗位,不間斷地對運行設備進行巡視,隨時掌握礦負荷變化情況,若有異常,應及時匯報調度。
19、機運隊隊員及外委安裝線路工程人員要保證通訊暢通,24小時現場跟班上崗。
20、操作完畢后,要及時清點工器具,清理現場,并最后檢查一次確保沒有留下安全隱患。
21、最后要做好詳細記錄。
篇2:A礦預防性安全檢查制度
預防性安全檢查主要目的是要對井下的所有機電設備、設施、工作面的工程質量等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排查和及時加強安全防范。
1、安全大檢查由安監科負責牽頭,分管安全副礦長負責組織領導
2、礦級領導、各單位第一責任人和相關人員必須按時參加,確有特殊情況的,必須向分管安全的礦長請假并征得同意后,委托本單位其他管理人員參加,凡不請假不參加者,罰款50元/人一次;凡遲到或早退者罰款20元/人一次。
3、安全大檢查時視不同情況,分區域或專業組進行,每個檢查組必須對本區域或專業范圍內進行全面認真檢查,不得留死角、空缺,否則,處罰組長50
元/次,組員20元/次,并無條件返工。檢查發現的隱患必須采取有效措施現場
立即處理。
4、安全大檢查后,及時召開安全檢查整改會,會議必須形成書面記錄備查。對現場無法立即處理的隱患,以書面形式提出整改措施、期限,落實負責人,由安監科負責追蹤復查。凡無故在限期未整改的隱患,對責任單位處以50元/次的處罰,并責令限期整改,若因隱患整改不及時從而引發事故,對責任人必須從重處理,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篇3:預防性安全檢查制度范本
為強化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基礎工作,加強礦山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現就應急救援隊伍開展預防性安全檢查工作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1.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按照“預防與應急并重,常態與非常態相結合”的工作要求,充分發揮應急救援隊伍在預防性安全檢查、重大隱患排查中的作用,促進安全生產狀況持續穩定好轉。
2.工作目標。
通過組織應急救援隊伍開展預防性安全檢查,促進各類風險隱患的深入排查治理,超前防范事故;各級應急救援隊伍根據所在區域主要風險隱患和重大危險源特點,熟悉救援環境,開展有針對性的應急演練,提高應對和處置突發事件的綜合能力。
二、組織和實施
預防性安全檢查工作由安全管理部會同其他業務部室共同完成。各部門要針對礦區內存在的重大危險源狀況,制定并下達年度預防性檢查工作計劃,每年至少應組織2次預防性安全檢查活動。
安全管理部要定期組織應急救援隊伍定期性開展預防性檢查,建立應急救援隊伍開展預防性安全檢查工作的考核、考評制度,完善工作機制,交流工作經驗,并對在預防性安全檢查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預防性安全檢查的具體工作由應急救援隊伍實施。應急救援隊伍應根據礦下達的年度預防性安全檢查工作計劃,制定本隊預防性安全檢查實施方案。要按照實施方案,做好與日常值備班工作的統籌安排,適時開展預防性安全檢查工作。
三、檢查的范圍和重點內容
1.檢查范圍。
預防性安全檢查的范圍包括:我礦井上下各類重大危險源,以及礦山周邊區域可能面臨的問題。
2.檢查重點內容。
煤礦企業:重點檢查礦井通風系統是否合理,通風設施是否完善,通風設備是否完好及礦井反風演習情況;“一通三防”工作管理情況和防滅火措施的落實情況;水害防治措施的制定與執行情況。
四、工作要求
1.各部門要充分認識應急救援隊伍開展預防性安全檢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強對應急救援隊伍開展預防性安全檢查工作的組織領導,主要負責人要親自研究部署,指導應急救援隊伍有序、有效地開展好此項工作。對存在安全隱患的單位,要下達整改指令,督促其及時整改落實。對檢查中發現的重大事故隱患,要登記建檔掛牌管理,明確專人跟蹤督辦。
2.各單位要自覺接受和積極配合應急救援隊伍對本單位的安全檢查,主動提供有關安全生產的圖紙資料和規章制度,對應急救援隊伍的檢查不得拒絕和阻撓。對查出的問題和重大隱患要制定整改措施,明確整改時間,落實整改責任和資金,及時解決問題和消除隱患。
3.各應急救援隊伍要通過開展預防性安全檢查工作,熟悉我礦生產和救援環境,了解企業的主要隱患和重大危險源及其應急預案,有針對性地研究和制定科學的應急救援與處置方案,配齊相應的應急救援裝備,開展應急救援演練,不斷提升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綜合救援能力。
4.各單位要認真研究和總結應急救援隊伍開展預防性安全檢查工作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逐步規范和完善檢查的內容、標準、程序和方法,不斷提高預防性安全檢查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