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井下電氣設備安全保護措施

井下電氣設備安全保護措施

2024-07-12 閱讀 9444

一、前言

隨著采煤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大型機電設備和先進的控制系統在煤礦企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對煤礦安全用電要求也隨之提高。但是當前煤礦用電管理工作中還存許多問題,煤礦安全用電防范事故發生不僅關系到煤礦企業的產量和效益,而且直接影響到礦井的安全生產。由于煤礦井下環境的特殊性,在電氣施工和使用過程中,往往由于工作疏忽大意,操作技術不熟練或者沒有遵守操作規程和安全技術規程,而造成安全事故。本文針對煤礦井上下用電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因此。做好搞清楚用電的各方面注意事項,對于促進煤礦安全生產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漏電保護

(一)、漏電故障

隨著井下用電設備數量的增多和電壓的升級,供電與用電的安全問題日益突出。其中漏電故障具有危害大、發生率高、突發性強、分布范圍廣、不易察覺等特點,成為影響電力系統安全運行的重要因素。漏電保護設施可以監測電力系統的運行狀況,一旦漏電發生,保護設施可以有效控制故障的發展和事態的惡化。

(二)、漏電故障造成的危害

1、人身觸電。當電氣設備因絕緣損壞而使外殼帶電,而工作人員又接觸此外殼時,就會導致人身觸電事故。此時如地電流的一部分將要從人體流過,其數值大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工作人員的傷亡。工作人員觸及刺破橡套電纜外護套而暴露在空氣中的芯線時一種更加嚴重的人身觸電,此時,入地電流絕大部分流經人體,因而對工作人員的危險性更大。

2、引起沼澤氣及煤塵爆炸。我國大部分煤礦有沼氣喝煤塵爆炸的危險,當井下空氣中沼氣活煤塵達到爆炸濃度且有能量達到0.28mj的點火源時,就會發生沼氣活煤塵爆炸。井下的點火源絕大部分是電火花,而漏電所產生的電火花則占有相當的比例,當電網發生單相接地或設備發生單相碰殼時,在接地點就會產生電火花,若此電火花具有足夠的能量,就可能點燃沼氣和煤塵。

3、使電雷管無準備引爆。漏電電流在其通過的路徑上會產生電位差,漏電電流的數值越大,所產生的電位差就越大,如果電雷管兩端引線不慎與漏電回路上具有一定差的兩點相接,就可能發生電雷管無準備爆炸的事故。

4、燒損電氣設備,引起火災。長期存在的漏電電流,尤其是兩相經過度電阻接地的漏電電流,在通過設備絕緣損壞處時將散發出大量的熱,使絕緣進一步損壞,甚至使可燃性材料(如非阻燃性橡套電纜)著火燃燒。

(三)、導致漏電的原因

?1、電纜、電氣設備自身原因。現象有:電纜在井下長期運行中,絕緣老化、受潮,導致絕緣性能下降;電動機工作時,繞組絕緣受熱膨脹,停機后的繞組絕緣冷卻收縮,長期使用的結果是絕緣材料出現縫隙,潮氣容易侵入,導致對地絕緣電阻降低。

2、操作、維修不當。現象有:采掘機械遷移時,對電纜防護不財,導致電纜受到擠、壓等外力,影響其絕緣性能;對檢修后的電氣設備送電時,由于內部殘留有多余的零部件或遺留金屬工具,導致帶電部分和外殼之間的電氣距過小,或二者直接接觸;過載保護的動作值整定不適,導致過載長期存在而使絕緣受損。

3、施工、安裝不當。現象有:電纜與設備連接時,相線與地線接反;電纜冷補或熱補時,操作工藝有誤或使用的材質低下,影響絕緣性能;將電氣設備安設在淋水或其他易使設備受潮的地方。

4、管理不當。現象有:購入并使用質量低劣的設備、電纜,其絕緣性能往往不能滿足要求;電纜長期浸泡在水中或埋壓,沒有及時處理。

三、過流保護

(一)、過電流故障

過電流故障是指實際通過電氣設備或電纜的工作電流超過了額定電流值。常見的過電流故障有短路、過負荷、斷相三種。

1、短路的危害與原因。在井下發生的短路故障有兩相短路和三相短路。短路屬于最嚴重的過電流故障,對故障點周圍的其他設備的正常運行造成很大的影響,短路點電弧中心溫度達2500-4000攝氏度,短時間可能會燒毀設備或電纜,引起電氣火災,甚至引起瓦斯、煤塵爆炸。造成短路原因主要有:

?(1)絕緣擊穿。由于絕緣老化、受潮或接線頭工藝不符合要求等問題可能導致電纜絕緣擊穿。

?(2)機械損傷。如對電纜或電氣設備防護不當,致使其受外力作用。

?(3)誤操作。如將未停電線路當成停電線路進行短路接地;對剛檢修完畢的設備送電時,忘記拆除短路接地線。

2、過負荷的危害與原因。過負荷是指電氣設備或電纜的實際工作電流超過了額定電流值。而且超過了允許的過負荷時間。其原因主要有電源電壓過低;機械性堵轉;重載起動等

3、斷相的危害及原因。斷相是指三相供電線路或設備出現一相斷線,設備在運行中斷相后,仍會運轉,但由于機械負載不變,其工作電流會比正常的工作電流大,引起過負荷。造成斷相的主要原因有:熔斷器一相熔斷;電纜與電纜或電纜與設備沒有可靠連接;電纜芯線中有一相斷線

(二)、過電流保護裝置

1、過電流保護裝置的種類和作用。過電流保護裝置包括短路保護、過負荷保護和斷相保護。目前我礦井下低壓電網過電流保護裝置主要有電磁式過流繼電器、熔斷器、執繼電器等。井下高壓電動機、動力變壓器的高壓控制設備,應具有短路、過負荷、接地和欠壓釋放保護。

?(1)熔斷器熔斷器的熔體通常用低熔點的鉛、錫、鋅合金制成,串接在被保護的電氣設備的主回路中,當電氣設備發生短路時,短路電流使熔體溫度急劇升高并使其熔斷,從而將故障線路切除。熔斷器在起動器、軟起動裝置、開關電器的主電路中應用普遍。

(2)電磁式過流繼電哭喊電磁式過流繼電器是一種直接動作的一次式過電流繼電器,多數安設在礦用饋電開關中,作為變壓器二次側饋出線的總保護。當流過繼電器線圈的電流達到或超過整定值時,繼電器就會迅速動作。

?(3)熱繼電器熱繼電器在井下作為過載保護裝置,對其基本要求就是要有反時限的保護特性。所謂反時限保護特性是指過載程度越重,允許過載時間越短。動作延時隨過載程度的增加而減少。

2、過電流保護裝置的整定計算。過電流故障持續的時間及其電流的大小決定了對礦井供電系統的破壞程度,因此,必須合理整定過電流保護裝置的動作值,使之在故障發生時能準確、可靠、迅速地切除故障。若保護裝置動作整定不合適,不僅不能起到保護目的,而且還可能引起嚴重的事故。

整定計算的原則是:通過正常工作電流或尖峰工作電流時,保護裝置不應動作;通過最小的兩相短路電流時,保護裝置要可靠動作。

四、接地保護

(一)、保護接地的作用

運行中的電氣設備,其外殼對地不應出現電位。如果內部出現絕緣損壞導致一相碰殼漏電,會使其金屬外殼出現對電壓,同時與電氣設備接觸的其他金屬物上也會出現這類情況,對周圍工作人員的安全構成威脅。這種情況下,裝設保護接地是一種有效的措施。保護接地就是將電氣設備在正常情況下不帶電的,但有可能帶有危險電壓(36V以上)的金屬外殼、構架等與埋設在地下或水溝中的接地極連接起來,這樣可以減小漏電時外殼、構架等對地的電壓。在礦井下,保護接地通過分流作用,可以有效地降低人身觸電的危險,減小漏電。

(二)、井下保護接地系統

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應在煤礦井下指定的地點敷設主接地極、局部接地極,并用電纜鉛包、鎧裝外皮及接地芯線并相互連接起來,形成一個總接地網,稱之為保護接地系統。保護接地組成系統的好處,一是將各接地極并聯后,可降低系統的接地電阻,提高保護的安全性;二是各接地極互為后備,一旦某接地極斷路,可通過其他接地極實現保護,提高了保護的可靠性。

(三)、接地裝置的安裝、檢查和測定

1、根據《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在下列地點應裝設局部接地極:

(1)采區變電所(包括移動變電站和移動變壓器)

(2)裝有電氣設備的硐室和單獨裝設的高壓電氣設備。

(3)低壓配電點或裝有三臺以上電氣設備的地點。

(4)無低壓配電點的采煤機工作面的運輸巷、回風巷、集中運輸巷(膠帶

運輸巷)以及由變電所單獨供電的掘進工作面,至少應分別設置一個局部接地極。

(5)連接高壓動力鎧裝電纜的連接裝置。

2、主接地極的安裝。主接地極應采用耐腐蝕的鋼板制成,其面積不得小

于0.75㎡,厚度不得小于5mm。考慮礦井水呈酸性,應視腐蝕情況適當地加大厚度或鍍上耐酸金屬。主接地極與接地導線必須焊接。

3、局部接地極的安裝。局部接地可設置于巷道水溝內或其他就近的潮濕處。設置在水溝中的局部接地極應用面積不小于0.6㎡、厚度不小于3mm的鋼板或具有同等有效面積的鋼管制成,并應平放于水溝深處。設置在其他地點的局部地極,可用直徑不小于35mm、埋在地下部分的長度不小于1.5m的鋼管制成。

4、接地線的連接

接地母線接地母線用來連接主接地極,應采用截面不小于50m㎡銅線,

或截面不小于100m㎡?的鍍鋅鐵線,或厚度不小于4mm,截面不小于100m㎡的扁鋼。

5、接地導線連接導線電氣設備的外殼與接地線母線或局部接地極的連接,電纜連接裝置兩頭的鎧裝、鉛皮的連接,應采用截面不小于25m㎡的銅線,或截面不小于50m㎡的鍍鋅鐵線,或厚度不小于4mm、截面不小于50m㎡的扁鋼。橡套電纜的接地芯線,除用作監測接地外,不得兼作他用。

(四)、接地裝置的檢查

安裝后的檢查內容如下:

1、檢查各部分的選材是否符合規定,井下禁用鋁導體作接地極、接地導線等。材質無誤后,進一步檢查極板面積、厚度、接地線截面是否符合要求

2、檢查各連接處連接是符合規定的要求。采用焊接的檢查焊接有無缺陷,焊接長度是否符合要求。采用螺栓連接的,檢查螺栓是否經過防銹處理,連接處是否鍍鋅鍍錫,螺栓的規格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彈簧墊圈,螺母是否擰緊。

3、檢查各電氣設備的接地連接方法是否正確,包括固定設備、移動設備。嚴禁串聯接地。

4、測量接地網總電阻是否在規定的范圍內,在任意一點測得的數值反映的是接地網的接地電阻值,而不是局部值。若在某點測得值大于2歐,則需要在附近并入一接地極,使測量結果在2歐以內。

(五)、接地電阻的測定

井下保護接地系統接地電阻值的測定,要有專人負責,每季至少檢查一次,并將測量結果記入記錄簿內。

在井下測量時,應使用本安型測量儀表,每一移動式和手持式電氣設備至局部接地極之間的保護接地用的電纜芯線和接地連接導線的電阻值,不得超過1歐,接地網上任一保護接地點測得的接地電阻值不得超過2歐。

五、結束語

?電氣設備的安全可靠運行,直接關系著安全生產。該文闡述了對機電設備使用不當和不加保護可能會產生的各種故障及預防措施,著重從三大保護即:漏電保護;過流保護。綜上所述,在我們的工作中,只有認識和掌握了"電"的性能和它的規律,才能利用"電能"來為我們更好的服務,才能為煤礦的安全做出貢獻,保證了礦山安全生產。

?參考資料

《綜采維修電工》;

《礦山安全規程》;

篇2:井下電氣設備防爆管理制度

1.井下電氣設備防爆管理工作,由防爆設備檢查組全面負責,集中統一管理。

2.防爆電氣設備入井前應由指定的、經礦務局考試合格的電氣設備防爆檢查員檢查其安全性能,取得合格證后,方準入井。

3.在日常運行中,應進行經常性的維護檢查和定期檢查、明確規定檢查內容和日期、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處理,應做好記錄。

4.防爆電氣設備的運行、維護和修理,必須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項技術要求。防爆性能受到破壞的電氣設備,應立即處理和更換,不得繼續使用。

5.運行中的防爆電氣設備,應進行編號,實行牌板管理。有故障的設備,應由專人負責,進行更換或維修。

篇3:井下電氣設備防爆電器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切實加強井下機電設備防爆管理工作,杜絕失爆現象出現,結合鑫銅公司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所有使用機電設備的單位。

第二章?具體內容

第一條機運部成立電氣防爆檢查組,其職責是對井下電氣設備進行完好檢查、入井防爆性能檢查及井下日常防爆檢查。?

第二條機運部要不定期對井下電氣設備使用情況、完好及防爆情況進行檢查,每周至少檢查兩次電氣設備的防爆性能,對檢查出的問題要及時下發電氣設備質量整改通知單,對失爆的按規定進行罰款,并在規定處理期限內,按時檢查落實處理情況。

第三條所有設備入井時必須有礦電氣防爆檢查組簽發的電氣設備入井許可證。運輸隊應對入井的設備嚴格把關,認真核對設備入井證,沒有入井許可證的設備,運輸隊有權拒絕該設備入井。發現沒有有效許可證而下井的,給予當班運輸隊井口把鉤負責人100元/臺的罰款。因該臺設備原因造成事故的,另行追究責任。

第四條機運部每月對全礦電氣設備防爆情況總結評比一次,對防爆工作做的好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揚,對每月做的好的單位給予1000元的獎勵,并對有關領導和防爆檢查人員給予200元獎勵。

第五條所有機電設備的入井、按下列辦法執行:

(一)各隊設備管理員持設備出庫單(或調撥單)到機運部辦理防爆設備入井許可證,辦理完畢將入井證井口聯交運輸隊當班井口負責人,井口負責人按程序檢查無誤后方準設備入井。

?(二)特殊情況下急需入井的機電設備,可經機運部值班人員檢查無誤后,報請當天值班礦領導同意并由值班調度員簽字批準后,方可入井。但使用單位必須在第二天到機運部防爆檢查組補辦入井許可證。否則,罰使用單位設備管理員或經辦人100元/臺·天。

?(三)各單位設備包機人員應妥善保護設備防爆檢查合格證,以便上級領導及礦設備檢查組的檢查核對。該臺設備升井后或在設備檢查中被設備檢查組認定不得繼續使用時,書面通知該設備使用單位,防爆檢查合格證自動失效。

?(四)礦防爆檢查組應對每臺入井的機電設備進行登記入冊。檢查組定期或不定期地檢查入井設備使用情況,發現無有效許可證的設備,對使用單位和責任人罰款100元/臺。由檢查組對該設備檢查后確定補辦許可證或停用。

(五)電焊機等非防爆設備確需入井時,憑當日有效的《井下使用氧氣、電焊施工安全措施》入井,無有效施工安全措施的,該設備拒絕入井。

第六條井下在用的防爆電氣設備和五小電器,各使用單位要加強管理維護,確保其隔爆性能良好。檢查存在失爆的單位,給予一處罰款5000元,并對單位隊長、支書、機電隊長及責任人各加罰500元,檢查每月存在兩處及以上失爆的單位,加倍處罰,機電隊長撤職、責任人調離機電崗位。

第七條井下電氣管理嚴格執行《三大保護細則》,否則,經檢查發現下列情況進行處罰。

(一)開關等電氣設備應臺臺上架,間距符合標準;小型電器應上板,否則,罰款50元/臺。

(二)電氣設備直接遭受淋水、流水侵蝕而無保護措施的罰款50/臺。

(三)接地保護裝置一處不符合要求罰款200元,缺少接地線的一處罰款200元。接地螺栓銹蝕每處罰款50元。

(四)設備標志牌填寫不清楚的罰款20元/處。

(五)擅自甩掉檢漏保護,發現一次罰責任單位500元,另罰責任人100元。

(六)檢漏保護裝置不起作用的,一臺罰款500元。

(七)不按時做檢漏試驗或記錄填寫不認真的,發現一次罰款50元。

(八)因甩掉檢漏保護而發生觸電事故的,對事故單位罰款5000元,另對主管隊長、班長各罰款1000元,對責任人罰款2000元。

(九)擅自改變設備機電保護整定值的,發現一處罰款500元。整定值內外不符的每處罰款200元。

(十)甩掉或短接繼電保護的一處罰款500元,對于因甩掉或短接保護而造成電機燒壞或其它電氣損壞的按原值賠償,并對事故單位的隊長及維護人員各處100元罰款。

(十一)發現使用不合格熔體的每處罰款200元,用金屬絲代替熔體的每處罰款1000元,將不同額定電流的熔體并聯使用的每處罰100元。

(十二)不經過機運部審批私自增加設備的罰款500元/臺,對主管隊長、直接責任人每人罰款100元。

(十三)井下無計劃停電,發現一次罰款100元(試驗檢漏除外),不按照停送電制度停送電的罰款500元。

(十四)不按操作規程操作電氣設備的發現一次罰款500元,擅自操作外單位電氣設備的發現一次罰款500元,造成設備損壞和人身事故的對責任人罰款1000元。

(十五)機電硐室值班人員不認真填寫記錄、撕記錄,發現一處罰款20元。

(十六)機電硐室供電系統圖與實際不相符的,一處罰款50元。

(十七)機電硐室設備衛生差的,一處罰款50元。

(十八)帶電移動電氣設備的,發現一次對責任人罰款300元。

(十九)設備電機被物料等埋住底部的,發現一次罰款50元/臺,電機被埋一半及其以上的,發現一次罰款100元/臺并責令立即整改。

(二十)電氣設備不完好的,一處罰款100元,電氣儀表不指示或指示不準確的罰款50元/處。

(二十一)帶電檢修電氣設備的,發現一次對責任單位罰款5000元,對責任人罰款500元,造成事故的,另對隊長、支書、機電隊長罰款500元。

(二十二)電氣設備的聯鎖裝置應齊全完整、使用可靠,否則罰責任人200元。

(二十三)接線工藝不合格的每處罰款50元。

?第三章?附則

第一條本辦法自下發之日起執行。

第二條本辦法解釋權歸鑫銅煤業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