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建工程預防性衛生審查制度
一、目的
為了有效地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保護勞動者健康及相關權益,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根據《職業病防治法》和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制度。
二、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柞水縣國家公司的三建工程的預防性衛生審查。
三、引用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四、制度內容
(一)本制度所稱的三建工程是指可產生職業病危害的新建、擴建、改建項目和技術引進、技術改造項目(以下統稱建設項目)。
(二)建設項目一經立項,在可行性論證中,必須進行職業衛生論證,并向縣衛生部門提交職業病危害預防評價報告。預評價報告必須對建設項目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其工作場所和勞動健康的影響做出評價,確定出危害類別的職業病防護措施。
(三)建設項目的職業病防護措施所需費用,必須納入建設項目工程預算,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四)建設項目的設計單位必須嚴格遵循職業衛生設計有關規范,精心設計,對自己的設計質量負責。
(五)職業病危害嚴重的建設項目的職業衛生防護設施設計必須報送衛生行政部門職業衛生審查、經審查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后,方可施工建設。
(六)承擔建設項目的施工單位,必須嚴格按建設項目防護設施的設計施工,不得隨意更改或降低其質量標準。
(七)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前,應當進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并報送衛生行政部門審查備案。
(八)建設項目竣工驗收時,其職業病防護設施應該經衛生行政部門同時驗收合格之后,方可投入生產和使用。
(九)職業病危害評價,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應當由依法設立的取得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資質認證的衛生技術服務機構進行。
篇2:學校食堂新建改建擴建項目預防性衛生監督審查制度
為加強學校食堂建設項目的預防性衛生監督,保證建設項目衛生預評價工作的質量,使學校食堂的建設達到衛生要求,保障學校師生的飲食安全,促進龍崗區學生食堂建設,根據《食品衛生法》特制定本制度。
一、本縣范圍內的學校、幼兒園在新建、改建、擴建食堂項目時必須嚴格按照食堂衛生安全規范標準設計,并向所管轄的衛生行政部門申請預防性衛生監督審核,達不到食堂衛生安全規范標準設計要求的要及時整改,工程竣工驗收必須由衛生監督部門參加,達到食堂衛生安全規范標準要求的發放給食堂衛生許可證。學校未申請預防性衛生監督、擅自建設而發生的食品安全事故的,由學校負責人承擔主要責任。
二、學校食堂建設項目的預防性衛生監督需提交下列申請材料:
1、《建設項目衛生審查申請書》;
2、設計圖紙(根據建設項目選址、初設、施工的不同階段分別提供項目方案、地形圖、初設、施工的總平面圖,建筑平、立、剖面圖,工藝流程圖等);
3、食品衛生專篇;
4、申請人對所提供材料真實性、合法性的承諾書;
5、衛生行政部門要求申報的其他材料。
三、衛生行政部門根據規定在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并按以下規定開展學校食堂建設項目的預防性衛生監督審核工作:
(一)選址審核:
1、依據平面圖、地形圖、風向圖和建設項目性質、用途,對項目毗鄰的有毒有害場所、衛生防護帶,進行選址審核;
2、根據需要到建設項目現場進行勘查;
3、制作現場審核記錄。
(二)資料審核:
1、審查提供的圖紙、資料、預評價報告的合法性、有效性,包括圖紙設計單位、資料出具單位、預評價單位的簽章、資質等;
2、依據衛生規范、標準、審查食品衛生專篇中關于設備、工藝、布局、衛生設施(包括廁所、浴室)等;
3、審查生活區和食品加工經營區的分割情況,以及廢棄物處理排放措施是否符合衛生要求。
(三)審核意見:
1、對疑難項目可征詢專家意見,作為提出審核意見的參考;
2、衛生行政部門在出具受理通知書后20日內完成資料和現場審核工作,提出書面的預防性衛生審核意見:
A、符合衛生要求的,通過建設項目選址、方案、初設、施工衛生審查;
B、不符合衛生要求的,提出改進意見并說明理由。
(四)竣工驗收審核:
1、申請
1.1申請材料
A、填寫建設項目竣工驗收申請書或遞交相關申請報告;
B、施工階段書面的衛生審核意見;
C、有資格的衛生專業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
D、衛生行政部門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2、受理審查和程序(同選址和設計的受理審查和程序)
3.審核
3.1資料審核
A、審核提供資料的合法性、有效性(包括資料出具單位的資質和材料的形式、內容);
B、必要時對專業機構出具的評價報告和檢測報告進行復核和抽測。
3.2現場審核
A、在現場勘察建設單位是否按圖施工;
B、檢查施工階段衛生審核意見的執行情況;
C、制作竣工驗收現場審核勘驗記錄。
4、審核意見
(1)書面提出建設項目竣工驗收意見;
(2)參加建設單位竣工驗收,如實簽署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