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電氣誤操作事故安全技術措施
為杜絕電氣誤操作事故發生,根據國家電力公司《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電業安全工作規程》、《防止電氣誤操作裝置管理規定(試行)》(能源安保[1990]1110號)、及上級有關防止電氣誤操作事故反事故措施要求,結合公司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安全技術措施。
1電氣設備的安全技術要求
1.1嚴格執行操作票、工作票制度,并使兩票制度標準化,管理規范化。
1.2生產現場的所有電氣設備均采用雙重編號,即:設備名稱和設備編號。字跡要清楚、醒目、規范。并經常檢查、校對,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1.3成套高壓開關柜五防功能應齊全,性能應良好。開關柜出線側宜裝設帶電顯示裝置,帶電顯示裝置應具有自檢功能,并與線路側接地刀閘實行聯鎖;配電裝置有倒送電源時,間隔網門應裝有帶電顯示裝置的強制閉鎖。具備遠方操作功能的高壓電氣設備防誤閉鎖功能應完善(電氣閉鎖加機械閉鎖),嚴格執行防誤操作管理制度。高壓隔離開關(遠方操作除外)均須加鎖。
1.4采用計算機監控系統時,遠方、就地操作均應具備防止誤操作閉鎖功能。利用計算機實現防誤閉鎖功能時,其防誤操作規則必須經公司運行、安全、生技部門共同審核,經主管領導批準并備案后方可投入運行。
1.5斷路器或刀閘閉鎖回路不能用重動繼電器,應直接用斷路器或隔離開關的輔助觸點;操作斷路器或隔離開關時,應以現場狀態為準。
1.6接地刀閘把手應涂黑色,編號醒目,接地線應編號且存放在固定地點,“對號入座”。接地裝置裝設及拆除必須作好記錄,并應有裝設和拆除人員簽字。
1.7電氣一次接線圖,必須隨時同實際運行方式一致。
1.8授受電話的操作命令,錄音應清晰完整。
1.9應配備充足的經過國家或省、部級質檢機構檢測合格的安全工器具。為防止誤登室外帶電設備,應采用全封閉(包括網狀)的檢修臨時圍欄。
2.0加強崗位培訓,提高人員的技術素質,要求持證上崗。
2電氣設備倒閘操作安全規定
2.1所有電氣設備倒閘操作除事故處理可不使用操作票外,其它均須填用操作票。
2.2倒閘操作必須由兩人進行,一人監護,一人操作。監護人技術級別應高于操作人員。
2.3嚴格執行調度命令,操作命令的下達必須嚴肅、準確、清楚,并使用統一調度術語和復誦,上下班之間要做好交接,嚴防漏項、錯項,交接班半小時內不得進行重大倒閘操作。
2.4倒閘操作中均應遵守如下步驟:
接受任務,目的明確。
查對圖版,正確寫票。
逐級審核,簽名批準。
核對實物,做好安措。
唱票,復誦,逐項執行。
檢查設備,匯報完成。
再對圖版,記錄入簿。
操作總結,認真評價。
2.5操作中發生疑問時,應立即停止操作并向值班負責人報告,查實清楚后,再進行操作。操作中不準擅自更改操作票和改變操作順序,不準隨意解除防誤閉鎖功能。
2.6大型倒閘操作當值值長、電廠值班領導或專責應到現場指導監護。
3?防止誤操作的一般措施
3.1?防止誤拉、誤合開關
3.1.1?運行人員在接受調度命令時,應使用錄音電話。接令時必須互報單位、姓名、時間,正確使用設備雙重命名和調度術語,并復誦無誤。
3.1.2?綜合自動化電廠,在監控用微機上的操作必須經過防誤裝置的驗證。
3.1.3?操作開關時,應核對設備無誤后再操作。
3.2?防止帶負荷拉、合隔離刀閘的措施
3.2.1需要改變斷路器狀態,在拉、合隔離刀閘前,必須到現場檢查斷路器確在斷開位置。隔離刀閘經操作后,操作機構的定位鎖一定要鎖好,防止因機構滑脫接通或斷開負荷電路。
3.2.2加強操作監護,對位檢查,防止走錯間隔、動錯設備、錯誤拉、合隔離刀閘。
3.2.3電動隔離刀閘正常運行時,刀閘的操作電源應斷開,操作時才合上。
3.2.4隔離刀閘若不能進行電動操作,要查明原因,嚴禁強行解除閉鎖進行刀閘操作。
3.2.5按照隔離刀閘允許的使用范圍及條件進行操作時,要嚴格控制電流值,確保在全電壓下開斷的小電流值在允許范圍內。
3.2.6拉合環路電流時,必須謹慎,要有相應的技術措施,操作前應經過計算試驗,環路電流太大時,不得進行環路操作。
3.2.7手車斷路器機械閉鎖必須可靠,檢修后應實際操作進行驗收,防止將手車帶負荷拉出或推入間隔,引起短路。
3.3?防止帶電裝設接地線(帶電合接地刀閘)的措施
3.3.1?接地刀閘和其他刀閘傳動桿應有不同的顏色標示。
3.3.2電動接地刀閘的控制電源正常運行時應斷開,操作時才合上。
3.3.3斷路器、隔離開關拉開后,必須檢查確認實際位置是否拉開,以免回路電源未切斷。
3.3.4裝設接地線(合接地刀閘)前,應檢查斷路器、隔離開關確已斷開,并驗明無電后方可進行。
3.3.5正確判斷帶電與感應電的區別,防止誤把帶電當靜電(感應電)。
3.3.6隔離刀閘拉開后,若一側帶電,一側不帶電,應防止將有電一側的接地刀閘合上(接地線裝上),造成短路。當隔離刀閘兩側均裝有接地刀閘(接地點)時,一旦隔離刀閘拉開,接地刀閘與主刀閘之間的機械閉鎖即失去作用,此時任意一側均可能接地。
3.3.7無法進行直接驗電的設備,必須進行間接驗電。間接驗電的方法應嚴格按照安規的規定執行。
3.4?防止帶接地線(接地刀閘)合閘的措施。
3.4.1加強接地線(接地刀閘)的管理,正確使用接地線裝拆記錄。凡是操作的接地線(接地刀閘)均應有記錄。
3.4.2合閘操作前,必須仔細檢查有關設備單元裝設的接地線已全部拆除,接地刀閘已全部拉開,檢查內容作為操作項目應填入操作票。
3.4.3對一經操作即可向檢修地點送電的隔離刀閘,操作機構必須鎖住,隔離刀閘操作把手上必須懸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的標示牌。
3.4.4防止在設備上遺留接地線(接地刀閘)
a)裝設、拆除接地線或拉、合接地刀閘,要在電氣主接線模擬圖上作好標記,并與現場的實際位置相符。同時,在接地線裝拆記錄簿上作好記錄。
b)交接班檢查設備時,同時要核對現場接地線(接地刀閘)的位置、數量是否正確,與接地線裝拆記錄簿是否一致。
c)未經當值運行人員同意,嚴禁任何人在設備上私自裝設、拆除接地線,移動接地線的位置,或增加接地線的數量。
d)設備第一次送電或檢修后送電前,運行人員必須到現場進行仔細檢查,掌握接地線(接地刀閘)的實際情況。
3.4.5設備檢修后的注意事項
a)檢修后的隔離刀閘應保持在斷開位置,以免接通檢修回路的接地線(接地刀閘),送電時引起短路。
b)防止工具、儀器、梯子等物件遺留在設備上,送電后引起接地或短路。
3.5?防止誤入帶電間隔的措施
3.5.1各電廠各設備間隔網門必須經當值值長同意后才能打開,未經同意,任何人嚴禁私自打開網門。
3.5.2設備間隔網門應有五防鎖鎖住。
3.5.3未進入五防程序的設備間隔網門應用普通掛鎖鎖住,網門鑰匙必須按照規定編號,并由電廠值長統一管理。
篇2:巖巷掘進工作面防止頂板事故管理制度
1、巖巷掘進工作面在巖石整體性較好,強度在中等以上時,采取打原木戴帽店主進行臨時支護。
2、在軟巖或巖石破碎的情況下,采取噴30~50mm厚的砼進行支護。
3、進行臨時支護前,必須由班組長用釬子或洋鎬等工具,由外向里敲幫問頂,至少兩人現場作業,并有專人觀頂,找掉頂幫活矸,確認無問題后,開始臨時支護。
4、施工中注意觀察,及時處理頂幫隱患。若頂板存在偽頂或離層必須先找掉活矸,找到直接頂后,再進行支護,堅持使用臨時支護,不準空頂作業。
5、質量副經理組織每旬對錨網支護巷道錨桿進行一次拉拔實驗,在井下作錨固力試驗時,必須有安全措施。
6、過斷層、破碎帶、褶曲地帶或過老空、老巷時,地質條件發生變化時技術部門必須及時發出預報,施工隊針對作業現場情況采取針對性措施。
7、巖石破碎,嚴禁放大炮,并減少控頂距離,適當縮小錨桿間排距。
8、打眼要掌握好角度,嚴格控制裝藥量,放炮前檢查巷道支護情況。
9、開口放小炮,減少裝藥量,一次放炮距離不超過1m。
10、嚴禁錨桿穿皮,錨桿間排距不得超寬。
11、巖石比較松軟時,放炮后,先進行初噴,及時封閉巖石,防止風化脫落。
篇3:煤巷半煤巖巷掘進工作面防止頂板事故管理制度
1、每班次進窩頭時,必須首先進行敲幫問頂,及時找掉活矸活煤,施工中注意觀察,及時處理頂幫隱患。若頂板存在偽頂或離層必須先找掉活矸,找到直接頂后,再進行支護。
2、處理頂板事故,至少兩人現場作業,并有專人觀頂。
3、錨網支護打眼前,先進行臨時支護,并進行敲幫問頂,消除頂部隱患,操作者要站在安全完好頂板下施工。
4、錨網巷道錨桿嚴禁穿皮,托板、網、梯子梁緊貼巖、煤面,頂板錨桿錨固力不小于70KN,幫錨桿錨固力不小于50KN。
5、每旬對錨網支護巷道錨桿進行一次拉拔實驗,在井下作錨固力試驗時,必須有安全措施。
6、錨網支護巷道每100m安裝一個頂板離層儀,經常觀察頂板變化情況,出現問題及時處理。
7、堅持巷道維修制度,失效錨桿及時補打,頂板離層或破碎時要加強支護。
8、掘進頭必須堅持使用臨時支護,嚴禁空頂作業,錨網支護巷道采用隨掘隨錨,錨網支護打眼前,先采用φ180mm×2400mm的木料進行臨時支護,遇斷層或頂板碎松軟,必須逐排支護過斷層或頂板破碎松軟帶。
9、凡過斷層或其它地質變化時,技術部門必須提前20m發出書面預報,以便施工單位采取切實可行頂板管理措施。
10、掘進放炮后,施工人員必須站在頂板完好的支架下用手鎬配合尖釬進行找頂,并打木點柱臨時支護進行護頂。
11、各施工隊長和項目部跟班隊長在每班派班時,要將掘進工作面的現場情況及采取的必要措施向全體職工貫徹,跟班跟班要現場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