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公司十八項反事故措施:防止輸電線路事故
為防止輸電線路事故的發生,應嚴格執行國家電網公司《預防110(66)kV~500kV架空輸電線路事故措施》(國家電網生[2004]641)、《110(66)kV~500kV架空輸電線路技術監督規定》(國家電網生技[2005]174號)及其它有關規定,并提出以下重點要求:
6.1設計階段應注意的問題
6.1.1加強設計、基建及運行單位的溝通,充分聽取運行單位的意見。條件許可時,運行單位應從設計階段介入工程。
6.1.2充分考慮特殊地形、氣象條件的影響,盡量避開重冰區及易發生導線舞動的地區,并合理選取桿塔型式及強度。對易覆冰、風口、高差大的地段,宜縮短耐張段長度,同時桿塔設計應留有裕度。
6.1.3線路應盡可能避開礦場采空區等可能引起桿塔傾斜、沉陷的地區。
6.1.4220kV及以上新建線路在農田、繁華地段不宜采用拉線塔。
6.1.545度及以上轉角塔的外角側宜使用雙串瓷或玻璃絕緣子,以避免風偏放電。
6.1.6設計階段應因地制宜開展防雷設計,適當提高輸電線路防雷水平。對500kV線路及重要電源線,防雷保護角應不大于10度。
6.1.7做好防洪、防汛設計。輸電線路應按50年一遇防洪標準進行設計。對可能遭受洪水、暴雨沖刷的桿塔應采取可靠的防汛措施;鐵塔的基礎護墻要有足夠強度,并有良好的排水措施。
6.1.8對于重要的直線型交叉跨越塔,包括跨越110kV及以上線路、鐵路、高等級公路和高速公路、通航河流等,應采用雙懸垂串、V型或八字型絕緣子串結構,并盡可能采用雙獨立掛點。
6.1.9線路設計中應考慮防止導地線斷線的措施,對導地線、拉線金具要有明確要求。
6.1.10加強桿塔防盜設計,110kV及以上電壓等級輸電線路桿塔8米及以下宜采用防盜螺栓。
6.1.11使用復合絕緣子時,應綜合考慮線路的防雷﹑防風偏﹑防鳥害等項性能。城區線路應慎用玻璃絕緣子,以防止自爆傷人。
6.2基建階段應注意的問題
6.2.1線路器材應符合標準和設計要求,不允許使用不合格產品。
6.2.2塔材、金具、絕緣子、導線等材料在運輸、保管和施工過程中,應妥善加以保管,嚴防硌壓產生宏觀壓痕。
6.2.3復合絕緣子相對易于破損,在施工中應避免損壞復合絕緣子的傘裙、護套及端部密封,嚴禁人員沿復合絕緣子上下導線。
6.2.4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施工,隱蔽工程應經監理單位、建設單位和運行單位質量驗收合格后方可掩埋,否則嚴禁立桿塔、放線。
6.2.5砼桿應有埋入深度標識。新建線路在選用砼桿時,應采用在根部標有明顯埋入深度標識的、符合設計要求的砼桿,為施工及驗收工程質量提供直觀可靠的檢測依據,并為提高運行維護質量提供有效手段。
6.3運行中應注意的問題
6.3.1各單位應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倒桿塔、斷線等事故的反事故預案,并在材料、人員上給予落實。
6.3.2加強線路巡視
6.3.2.1嚴格按照有關規定進行線路巡視,在惡劣氣象條件發生后應組織特巡。
6.3.2.2大負荷期間應增加夜巡,并積極開展紅外測溫工作,以有效檢測接續金具(例如:壓接管、耐張線夾等)的連接狀況。
6.3.2.3加強新技術、新設備的使用和推廣,積極采用先進的智能巡檢系統,條件許可時應開展直升機巡線工作。
6.3.3及時處理線路缺陷,盡量縮短線路帶缺陷運行時間。
6.3.4加強鐵塔構件、金具、導地線等設備腐蝕的觀測和技術監督。應按照《架空送電線路運行規程》(DL/741-20**)的要求,對于運行年限較長、出現腐蝕嚴重、有效截面損失較多、強度下降嚴重的,積極開展防腐處理,必要時進行更換。
6.3.5防止外力破壞
6.3.5.1可能引起誤碰線路的區段,應懸掛限高警示牌或采取其它有效警示手段。
6.3.5.2積極爭取地方政府和公安部門的支持,充分發揮電力企業保衛部門的作用,積極宣傳《電力法》、《電力設施保護條例》,開展群眾護線工作,嚴厲打擊盜竊線路器材的犯罪活動。
篇2:巖巷掘進工作面防止頂板事故管理制度
1、巖巷掘進工作面在巖石整體性較好,強度在中等以上時,采取打原木戴帽店主進行臨時支護。
2、在軟巖或巖石破碎的情況下,采取噴30~50mm厚的砼進行支護。
3、進行臨時支護前,必須由班組長用釬子或洋鎬等工具,由外向里敲幫問頂,至少兩人現場作業,并有專人觀頂,找掉頂幫活矸,確認無問題后,開始臨時支護。
4、施工中注意觀察,及時處理頂幫隱患。若頂板存在偽頂或離層必須先找掉活矸,找到直接頂后,再進行支護,堅持使用臨時支護,不準空頂作業。
5、質量副經理組織每旬對錨網支護巷道錨桿進行一次拉拔實驗,在井下作錨固力試驗時,必須有安全措施。
6、過斷層、破碎帶、褶曲地帶或過老空、老巷時,地質條件發生變化時技術部門必須及時發出預報,施工隊針對作業現場情況采取針對性措施。
7、巖石破碎,嚴禁放大炮,并減少控頂距離,適當縮小錨桿間排距。
8、打眼要掌握好角度,嚴格控制裝藥量,放炮前檢查巷道支護情況。
9、開口放小炮,減少裝藥量,一次放炮距離不超過1m。
10、嚴禁錨桿穿皮,錨桿間排距不得超寬。
11、巖石比較松軟時,放炮后,先進行初噴,及時封閉巖石,防止風化脫落。
篇3:煤巷半煤巖巷掘進工作面防止頂板事故管理制度
1、每班次進窩頭時,必須首先進行敲幫問頂,及時找掉活矸活煤,施工中注意觀察,及時處理頂幫隱患。若頂板存在偽頂或離層必須先找掉活矸,找到直接頂后,再進行支護。
2、處理頂板事故,至少兩人現場作業,并有專人觀頂。
3、錨網支護打眼前,先進行臨時支護,并進行敲幫問頂,消除頂部隱患,操作者要站在安全完好頂板下施工。
4、錨網巷道錨桿嚴禁穿皮,托板、網、梯子梁緊貼巖、煤面,頂板錨桿錨固力不小于70KN,幫錨桿錨固力不小于50KN。
5、每旬對錨網支護巷道錨桿進行一次拉拔實驗,在井下作錨固力試驗時,必須有安全措施。
6、錨網支護巷道每100m安裝一個頂板離層儀,經常觀察頂板變化情況,出現問題及時處理。
7、堅持巷道維修制度,失效錨桿及時補打,頂板離層或破碎時要加強支護。
8、掘進頭必須堅持使用臨時支護,嚴禁空頂作業,錨網支護巷道采用隨掘隨錨,錨網支護打眼前,先采用φ180mm×2400mm的木料進行臨時支護,遇斷層或頂板碎松軟,必須逐排支護過斷層或頂板破碎松軟帶。
9、凡過斷層或其它地質變化時,技術部門必須提前20m發出書面預報,以便施工單位采取切實可行頂板管理措施。
10、掘進放炮后,施工人員必須站在頂板完好的支架下用手鎬配合尖釬進行找頂,并打木點柱臨時支護進行護頂。
11、各施工隊長和項目部跟班隊長在每班派班時,要將掘進工作面的現場情況及采取的必要措施向全體職工貫徹,跟班跟班要現場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