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國網公司十八項反事故措施:防止機網協調事故

國網公司十八項反事故措施:防止機網協調事故

2024-07-11 閱讀 2128

3.1加強發電機組與電網密切相關設備的管理3.1.1并網電廠涉及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勵磁系統和調速系統、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高壓側或升壓站電氣設備、調度通信和自動化設備等應納入電力系統統一規劃、設計、運行管理,其技術性能和參數應達到國家及行業有關標準要求,其技術規范應滿足所接入電網要求,并應達到技術監督及安全性評價的要求。3.1.2根據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需要,200MW及以上火力發電機組和90MW及以上水輪發電機組應配置電力系統安全穩定器(PSS),以改善系統阻尼特性。3.1.3200MW及以上并網機組的高頻率、低頻率保護,過電壓、低電壓保護,過激磁保護,失磁保護,失步保護,阻抗保護及振蕩解列裝置、發電機勵磁系統(包括PSS)等設備(保護)定值必須經有關調度部門審定。其中機組低頻率保護的定值應低于系統低頻減載的最低一級定值,機組低電壓保護定值應低于系統(或所在地區)低壓減載的最低一級定值。3.2加強發電機組一次調頻的運行管理。并網發電機組的一次調頻功能參數應按照電網運行的要求進行整定,一次調頻功能應按照電網有關規定投入運行。3.3加強發電機組的參數管理機組并網調試前三個月,發電廠應向相應調度部門提供電網計算分析所需的主設備(發電機、變壓器等)參數、二次設備(CT、PT)參數及保護裝置技術資料以及勵磁系統(包括PSS)、調速系統技術資料(包括原理及傳遞函數框圖)等。發電廠應經靜態及動態試驗驗證定值整定正確,并向調度部門提供整定調試報告。同時,發電廠應根據有關調度部門電網穩定計算分析要求,開展勵磁系統(包括PSS)、調速系統、原動機的建模及參數實測工作,并將試驗報告報有關調度部門。3.4發電機非正常及特殊運行方式下的要求3.4.1發電機應具備進相運行能力。3.4.1.1100MW及以上火電機組在額定出力時,功率因數應能達到超前0.95~0.97。勵磁系統應采用可以在線調整低勵限制的微機勵磁裝置。3.4.1.2發電廠應根據發電機進相試驗繪制指導實際進相運行的P-Q圖,編制相應的進相運行規程,并根據電網調度部門的要求進相運行。發電機應能監視雙向無功功率和功率因數。根據可能的進相深度,當靜穩定成為限制進相因素時,應監視發電機功角進相運行。3.4.2新投產的大型汽輪發電機應具有一定的耐受帶勵磁失步振蕩的能力。發電機失步保護應考慮既要防止發電機損壞又要減小失步對系統和用戶造成的危害。為防止失步故障擴大為電網事故,應當為發電機解列設置一定的時間延遲,使電網和發電機具有重新恢復同步的可能性。3.4.3發電廠應制定完備的發電機帶勵磁失步振蕩故障的應急措施,并按有關規定作好保護定值整定,包括:a)當失步振蕩中心在發電機-變壓器組內部時,應立即解列發電機。b)當發電機電流低于三相出口短路電流的60%~70%時(通常振蕩中心在發電機-變壓器組外部),發電機組應允許失步運行5~20個振蕩周期。此時,應立即增加發電機勵磁,同時減少有功負荷,切換廠用電,延遲一定時間,爭取恢復同步。3.4.4發電機失磁異步運行3.4.4.1嚴格控制發電機組失磁異步運行的時間和運行條件。根據國家有關標準規定,不考慮對電網的影響時,汽輪發電機應具有一定的失磁異步運行能力,但只能維持發電機失磁后短時運行,此時必須快速降負荷。若在規定的短時運行時間內不能恢復勵磁,則機組應與系統解列。3.4.4.2發電機失去勵磁后是否允許機組快速減負荷并短時運行,應結合電網和機組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如電網不允許發電機無勵磁運行,當發電機失去勵磁且失磁保護未動作時,應立即將發電機解列。3.4.5頻率異常3.4.5.1為防止頻率異常時發生電網崩潰事故,發電機組應具有必要的頻率異常運行能力。正常運行情況下,汽輪發電機組頻率異常允許運行時間應滿足以下要求:表1汽輪發電機組頻率異常允許運行時間頻率范圍(Hz)允許運行時間累計(min)每次(sec)51.0以上~51.5>30>3050.5以上~51.0>180>18048.5~50.5連續運行48.5以下~48.0>300>30048.0以下~47.5>60>6047.5以下~47.0>10>2047.0以下~46.5>2>53.4.5.2電網低頻減載裝置的配置和整定,應保證系統頻率動態特性的低頻持續時間符合相關規定,并有一定裕度。發電機組低頻保護定值可按汽輪機和發電機制造廠有關規定進行整定,但不得低于表1所列的每次允許時間。

篇2:巖巷掘進工作面防止頂板事故管理制度

1、巖巷掘進工作面在巖石整體性較好,強度在中等以上時,采取打原木戴帽店主進行臨時支護。

2、在軟巖或巖石破碎的情況下,采取噴30~50mm厚的砼進行支護。

3、進行臨時支護前,必須由班組長用釬子或洋鎬等工具,由外向里敲幫問頂,至少兩人現場作業,并有專人觀頂,找掉頂幫活矸,確認無問題后,開始臨時支護。

4、施工中注意觀察,及時處理頂幫隱患。若頂板存在偽頂或離層必須先找掉活矸,找到直接頂后,再進行支護,堅持使用臨時支護,不準空頂作業。

5、質量副經理組織每旬對錨網支護巷道錨桿進行一次拉拔實驗,在井下作錨固力試驗時,必須有安全措施。

6、過斷層、破碎帶、褶曲地帶或過老空、老巷時,地質條件發生變化時技術部門必須及時發出預報,施工隊針對作業現場情況采取針對性措施。

7、巖石破碎,嚴禁放大炮,并減少控頂距離,適當縮小錨桿間排距。

8、打眼要掌握好角度,嚴格控制裝藥量,放炮前檢查巷道支護情況。

9、開口放小炮,減少裝藥量,一次放炮距離不超過1m。

10、嚴禁錨桿穿皮,錨桿間排距不得超寬。

11、巖石比較松軟時,放炮后,先進行初噴,及時封閉巖石,防止風化脫落。

篇3:煤巷半煤巖巷掘進工作面防止頂板事故管理制度

1、每班次進窩頭時,必須首先進行敲幫問頂,及時找掉活矸活煤,施工中注意觀察,及時處理頂幫隱患。若頂板存在偽頂或離層必須先找掉活矸,找到直接頂后,再進行支護。

2、處理頂板事故,至少兩人現場作業,并有專人觀頂。

3、錨網支護打眼前,先進行臨時支護,并進行敲幫問頂,消除頂部隱患,操作者要站在安全完好頂板下施工。

4、錨網巷道錨桿嚴禁穿皮,托板、網、梯子梁緊貼巖、煤面,頂板錨桿錨固力不小于70KN,幫錨桿錨固力不小于50KN。

5、每旬對錨網支護巷道錨桿進行一次拉拔實驗,在井下作錨固力試驗時,必須有安全措施。

6、錨網支護巷道每100m安裝一個頂板離層儀,經常觀察頂板變化情況,出現問題及時處理。

7、堅持巷道維修制度,失效錨桿及時補打,頂板離層或破碎時要加強支護。

8、掘進頭必須堅持使用臨時支護,嚴禁空頂作業,錨網支護巷道采用隨掘隨錨,錨網支護打眼前,先采用φ180mm×2400mm的木料進行臨時支護,遇斷層或頂板碎松軟,必須逐排支護過斷層或頂板破碎松軟帶。

9、凡過斷層或其它地質變化時,技術部門必須提前20m發出書面預報,以便施工單位采取切實可行頂板管理措施。

10、掘進放炮后,施工人員必須站在頂板完好的支架下用手鎬配合尖釬進行找頂,并打木點柱臨時支護進行護頂。

11、各施工隊長和項目部跟班隊長在每班派班時,要將掘進工作面的現場情況及采取的必要措施向全體職工貫徹,跟班跟班要現場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