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防止發電機事故措施

防止發電機事故措施

2024-07-12 閱讀 2769

1、?為了防止發電機的損壞事故發生,應認真貫徹以下有關規定內容:

1.1《發電機反事故技術措施》。

1.2《發電機反事故技術措施補充規定》

1.3《汽輪發電機運行規程》

1.4本單位有關檢修、運行規程及相關制度規定。

2、?防止定子繞組及鐵心故障事故。

2.1每年檢查定子繞組端部線圈的磨損、緊固情況,并進行修理。

2.2每年檢查定子槽楔有無松動,機械緊固件是否擰緊鎖住,墊塊有無松動,有無磨損現象,并進行消除。

2.3每年檢查定子鐵心壓圈有無局部過熱發藍以及鼓泡、裂紋等情況。

2.4每年對大型發電機環形接線、過渡引線、鼻部手包絕緣、引水管水接頭等處絕緣的進行檢查。

2.5大修過程中應檢查定子線圈接頭處有無過熱、流膠、變色、焦枯現象。相間直流電阻之差應不大于最小相的1%。

2.6大修時按照《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DL/T596-1996),對定子繞組端部手包絕緣施加直流電壓測量,不合格的應及時消缺。

2.7檢修后應調整好端蓋間隙及風擋間隙,防止向發電機膛內濺油造成定子繞組絕緣損壞。

2.8當發電機定子回路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相關保護應可靠跳閘。

3、?防止定、轉子水路堵塞漏水。

3.1防止定、轉子水路堵塞引起過熱。

3.1.1水內冷系統中的所有管道、閥門的橡膠封圈應全部更換成聚四氟乙烯墊圈,并在大修周期內進行檢查更換,防止雜物進入管道。反沖洗系統的所有鋼絲濾網應更換為激光打孔的不銹鋼板新型濾網,防止濾網破碎進入線圈。責任單位汽機檢修。

3.1.2每次停機對定子線棒進行反沖洗。責任單位汽機運行。

3.1.3大修時,對水內冷定子、轉子線棒應分路做流量試驗,責任單位電氣檢修。

3.1.4擴大發電機兩側匯水母管排口,并安裝不銹鋼法蘭,以便清除母管中的雜物,責任單位汽機檢修。

3.1.5水內冷發電機水質應嚴格控制規定范圍。水中銅離子含量超標時,為減緩銅管腐蝕,125MW及以下機組允許運行時在水中加緩蝕劑,但必須控制在PH值天于7.0,監督人生技部電氣專工。

3.1.6嚴格保持發電機轉子進水支座石棉盤根冷卻水壓低于轉子內冷水進水壓力,以防石棉材料破損物進入轉子分水盒內。

3.1.7定子線棒層間測溫元件的溫差和出水支路的同層各定子線棒引水管出水溫差應加強監視。溫差控制值應按按照以下限額執行:定子線棒層間最高與最低溫度間的溫差達8℃時應報警,應及時查明原因,此時可降低負荷。定子線棒溫差達14℃或定子引水管出水溫差達12℃,或任一定子槽內層間測溫元件溫度超過90℃或出水溫度超過85℃時,在確認測溫元件無誤后,應立即停機處理。

3.1.8為了防止定子線圈冷卻銅管嚴重氧化阻塞,引起過熱,應每年測量每根銅管進出水溫差以便及時進行處理。

3.1.9為正確顯示定子內冷水的通水狀況和保證斷水保護動作的正確性,定子進水流量表孔板應裝在直流進入發電機的進水管路上,從孔板起至發電機之間的進水管路上不得投入其它管路。

3.2防止定子漏水。

3.2.1每年應重點對絕緣引水管進行檢查,引水管外表應無傷痕,嚴禁引水管交叉接觸,引水管之間、引水管與端罩之間應保持足夠的絕緣距離。

3.2.2每年對發電機定子進行水壓試驗,及時檢查處理存在的隱患。

3.3防止轉子漏水。

3.3.1水內冷發電機發出漏水報警信號,經判斷確認是發電機漏水時,應立即停機處理。

3.3.2選裝靈敏度可靠的漏水報警裝置,并做好調試、維護和定期檢驗工作,確保裝置反應靈敏、動作可靠。

3.3.3轉子繞組復合引水管應更換為有鋼絲編織護套的復合絕緣引水管。

3.3.4為了防止轉子線圈拐角斷裂漏水,應將轉子出水銅拐角全部更換為不銹鋼材質。

3.3.5,大修時對轉子進行水壓試驗,及時檢查處理存在的隱患。

3.3.6推廣使用氣密試驗代替水壓試驗。

4、?防止轉子事故。

4.1停機過程和大修中分別進行動態、靜態匝間短路試驗.每兩月利用在線監測裝置動態檢查轉子繞組有無匝間短路,以便及早發現異常。

4.2已發現轉子繞組匝間短路較嚴重的應盡快消缺,以防止轉子、軸瓦磁化。檢修時發現轉子、軸承、軸瓦已磁化,應退磁處理。退磁后要求剩磁值為:軸瓦、軸頸憶磁化,應退磁處理。退磁后要求剩磁值為:軸瓦、軸勁不大于2×10-4T,其他部件小于10×10-4T。

4.3當發電機的轉子繞組發生一點接地時,應立即查明故障點與性質。如系穩定性的金屬接地,應立即停機處理。

4.4大修過程中,應進行轉子護環在裝配狀態下的探傷檢查。

4.5大修過程中,應檢查轉子套箍與心環的嵌裝處有無位移、接觸腐蝕、裂紋,并進行處理。

4.6大修中應對發電機轉子平衡塊、平衡螺絲、風扇固定螺絲等逐個進行細致檢查,如果發現有松動或未鎖緊現象,應徹底處理。對于風扇葉片應進行探傷檢查,如果發現有傷痕或裂紋,應根據情況進行處理或更換。風扇緊固應使用力矩扳手或專用工具,防止緊力過度。

5、?防止發電機非全相運行。

5.1發電機變壓器組的主斷路器出現非全相運行時,其相關保護應及時起動斷路器失靈保護,在主斷路器無法斷開時,斷開與其連接在同一母線上的所有電源。

5.2為防止發電機非全相運行,220KV母差失靈保護應可靠投入。

6、?防止發電機非同期并網。

6.1大修啟動時應進行相關的同期試驗,保證同期裝置的可靠。

6.2機組啟動必須使用自動同期裝置并網。

7、?防止交流付勵磁機故障。

7.1大修期間應測量交流勵磁機定子線圈的直流電阻,認真分析判斷有無斷股現象。

7.2對于交流付勵磁機,在檢修中應嚴格調整轉子氣隙,保持均勻,防止掃膛。

7.3為防止勵磁機內卷入棉紗,機組運行情況下,禁止清理勵磁機端蓋衛生。

7.4每次啟停機時應進行冷卻水的調整,防止向付勵磁機內甩水。

8、?防止發電機內遺留金屬異物。

8.1建立嚴格的現場管理制度,防止鋸條、螺釘、螺母、工具等金屬雜物遺留在定子內部,特別應對端部線圈的夾縫、上下漸伸線之間的位置作詳細檢查。

8.2大修時應對端部緊固件(如壓板緊固的螺栓和螺母、支架固定螺母和螺栓、匯流管所用卡板和螺栓等)緊固情況以及定子鐵芯邊緣矽鋼片有無斷裂等進行檢查。

8.3防止發電機端蓋墊鐵跌落到出線母線橋上,檢修后應檢查出線無短路或接地物。

9、?防止勵磁系統故障引起發電機損壞。

9.1低勵限制的定值應在制造廠給定的容許值和保持發電機靜穩定的范圍內,并定期校驗。

9.2自動勵磁調節器的過勵保護的定值應在制造廠給定的容許值內,并定期校驗。

9.3勵磁調節器的自動通道發生故障時應及時修復并投入運行。嚴禁發電機在手動勵磁節(含按發電機或交流勵磁機的磁場電流的閉環調節)上下期運行。在手動磁調節運行期間,在調節發電機的有功負荷時必須先適合調節發電機的無功負荷,以防止發電機失去靜態穩定性。

9.4在電源電壓偏差為額定電壓的正10%至負15%、頻率偏差額定頻率的正4%至負6%時,勵磁控制系統及其繼電器、開關等操作系統均能正常工作。

9.5在機組起動、停機和其他試驗過程中,應有機組低轉速時切斷發電機勵磁的措施。

9.6發電機勵磁調節裝置每年要進行檢查傳動,防止造成失磁或誤強勵等造成發電機損壞。

9.7每年檢查試驗滅磁開關應能可靠滅磁,不產生過電壓。

9.8我公司發電機勵磁電源均取自付勵磁機,勵磁電源不可靠,應裝設備備用勵磁裝置。

9.9我公司直流系統存在方式運行不可靠問題,例如#1發電機的兩路控制電源均自#1機直流盤,當#1機直流盤母線發電故障時,#1機將不能運行,因此對直流系統應進行整改。

10、?發電機日常運行維護管理。

10.1每周測量定子繞組溫度一次,并進行比較分析有無劣化趨勢。

10.2每次停機對發電機定子線圈進行一次反沖洗,責任單位汽機運行。

10.3運行人員嚴格執行發電機緊停規定。

10.4發電機運行過程中,各參數均不得超過額定值和相應的規定,特別是冷卻系統壓力,流量和溫度。

10.5運行人員應每小時通過窺視孔加強對機組內部的監視,檢查定子端部有無漏水、流膠等現象,發現隱患及時消除。

10.6電氣運行應設立“#1、#2機同狀態下參數測量臺帳”,每月進行一次試驗,通過對比及時發現發電機運行中存在的隱患。

10.7調節無功時,兩臺機監盤人員應互相聯系,緩慢調整。

10.8運行人員認真操作,嚴格執行兩票規定。重大操作專業人員必須現場把關,防止因人為誤操作而造成發電機損壞。

10.9每次小修、臨修及長時間備用后,啟機前應進行主油開關、LMK、FMK的遠方跳合閘試驗及發電機保護聯鎖的傳動試驗,保證得故障情況下正確可靠地跳閘,有效保護發電機安全。

10.10加強日常勵磁機碳刷的調整維護,防止引起發電機事故。

10.11每周對定子線圈溫度進行監視和分析一次,對溫升有明顯上升的線圈應結合檢修拆開引水管接頭,分路測量流量并進行沖洗。如仍無效則應拆開線圈的焊接頭,分路測量流量并進行沖洗。直至流量恢復正常,必要時用擰檬酸加以酸洗。

10.12在水冷系統上進行操作時,應采取嚴格的安全措施,防止由于換水操作中疏忽,發生誤操作和水冷器檢修后未排除空氣,造成斷水。

10.13運行中的發電機,如鐵芯溫度有顯著升高者應及時查明原因,抓緊處理,防止鐵芯損壞。

10.14為防止發電機因超速而損壞,必須保證汽輪機調速系統動作良好,保證危急保安器和超速保護動作可靠。

10.15雙水內冷發電機轉子轉動時,發電機轉子必須在通水情況下,以免進水密封產生過熱,雙水內冷發電機在未通水前,在任何情況下,均不能加勵磁和帶負荷。

10.16發電機轉子滑環用的電刷質量、牌號、刷握內壁光潔度,彈簧質量,壓力應有嚴格要求。碳刷維護專責人應保證滑環清潔無塵,表面光潔,碳刷不冒火。嚴禁發生環火。

10.17我公司僅由212線路與系統相聯,如果212線路掉閘,將變為小系統運行,因此運行人員應做好小系統運行方式時發電機有功,無功的調整。

篇2:巖巷掘進工作面防止頂板事故管理制度

1、巖巷掘進工作面在巖石整體性較好,強度在中等以上時,采取打原木戴帽店主進行臨時支護。

2、在軟巖或巖石破碎的情況下,采取噴30~50mm厚的砼進行支護。

3、進行臨時支護前,必須由班組長用釬子或洋鎬等工具,由外向里敲幫問頂,至少兩人現場作業,并有專人觀頂,找掉頂幫活矸,確認無問題后,開始臨時支護。

4、施工中注意觀察,及時處理頂幫隱患。若頂板存在偽頂或離層必須先找掉活矸,找到直接頂后,再進行支護,堅持使用臨時支護,不準空頂作業。

5、質量副經理組織每旬對錨網支護巷道錨桿進行一次拉拔實驗,在井下作錨固力試驗時,必須有安全措施。

6、過斷層、破碎帶、褶曲地帶或過老空、老巷時,地質條件發生變化時技術部門必須及時發出預報,施工隊針對作業現場情況采取針對性措施。

7、巖石破碎,嚴禁放大炮,并減少控頂距離,適當縮小錨桿間排距。

8、打眼要掌握好角度,嚴格控制裝藥量,放炮前檢查巷道支護情況。

9、開口放小炮,減少裝藥量,一次放炮距離不超過1m。

10、嚴禁錨桿穿皮,錨桿間排距不得超寬。

11、巖石比較松軟時,放炮后,先進行初噴,及時封閉巖石,防止風化脫落。

篇3:煤巷半煤巖巷掘進工作面防止頂板事故管理制度

1、每班次進窩頭時,必須首先進行敲幫問頂,及時找掉活矸活煤,施工中注意觀察,及時處理頂幫隱患。若頂板存在偽頂或離層必須先找掉活矸,找到直接頂后,再進行支護。

2、處理頂板事故,至少兩人現場作業,并有專人觀頂。

3、錨網支護打眼前,先進行臨時支護,并進行敲幫問頂,消除頂部隱患,操作者要站在安全完好頂板下施工。

4、錨網巷道錨桿嚴禁穿皮,托板、網、梯子梁緊貼巖、煤面,頂板錨桿錨固力不小于70KN,幫錨桿錨固力不小于50KN。

5、每旬對錨網支護巷道錨桿進行一次拉拔實驗,在井下作錨固力試驗時,必須有安全措施。

6、錨網支護巷道每100m安裝一個頂板離層儀,經常觀察頂板變化情況,出現問題及時處理。

7、堅持巷道維修制度,失效錨桿及時補打,頂板離層或破碎時要加強支護。

8、掘進頭必須堅持使用臨時支護,嚴禁空頂作業,錨網支護巷道采用隨掘隨錨,錨網支護打眼前,先采用φ180mm×2400mm的木料進行臨時支護,遇斷層或頂板碎松軟,必須逐排支護過斷層或頂板破碎松軟帶。

9、凡過斷層或其它地質變化時,技術部門必須提前20m發出書面預報,以便施工單位采取切實可行頂板管理措施。

10、掘進放炮后,施工人員必須站在頂板完好的支架下用手鎬配合尖釬進行找頂,并打木點柱臨時支護進行護頂。

11、各施工隊長和項目部跟班隊長在每班派班時,要將掘進工作面的現場情況及采取的必要措施向全體職工貫徹,跟班跟班要現場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