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防止水輪發電機組大軸彎曲軸瓦燒損大軸磨損軸瓦損壞事故安全技術措施

防止水輪發電機組大軸彎曲軸瓦燒損大軸磨損軸瓦損壞事故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2 閱讀 2930

為了防止水輪發電機組大軸彎曲、軸瓦燒損和大軸磨損及軸瓦損壞事故的發生,根據原能源部和國家電力公司關于《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的二十項重點要求》的精神要求,按照《國家電網公司發電廠重大反事故措施(試行)》的規定,結合我公司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安全技術措施。

1防止水輪發電機大軸彎曲

1.1應具備和熟悉掌握的有關資料。

1.1.1水輪機過流部分的軸向、徑向間隙。水輪機水導軸承處的絕對擺度值不超過瓦隙,頂蓋水平/垂直振動幅度不大于0.07mm。

1.1.2水輪發電機組軸系臨界轉速及正常啟動、運行時各軸承及大軸的擺度值。

1.1.3系統進行改造、運行規程中尚未作具體規定的重要運行操作或試驗,必須預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經批準后執行。

1.2設備、系統方面的安全技術措施。

1.2.1水輪機檢修密封和工作密封間隙應符合制造公司的規定,一般總間隙工作密封為0.6~0.9mm,檢修密封為1.5~1.7mm(撤圍帶時)。

1.2.2保證冷卻水暢通,確保冷卻水不進入油盆。

1.2.3水輪發電機組的監測儀表應完好、準確,并要定期進行校驗。

1.3運行方面的技術措施

1.3.1水輪發電機組啟動前必須符合以下條件,否則禁止啟動。

1.3.1.1大軸擺度、振動等表計顯示正確。

1.3.1.2大軸擺度值不超過瓦隙。

1.3.1.3上次運行時,油溫、瓦溫、冷卻水溫符合設計規范要求。

1.3.2機組起、停過程操作措施

1.3.2.1水輪發電機組啟動后檢查時,若發現有磨擦、碰撞聲應研究處理。

1.3.2.2機組啟動過程中發現振擺超標必須立即停機,應全面檢查,認真分析,查明原因,嚴禁盲目啟動。

1.3.2.3停機后應認真監視推力/上導、下導、水導油位,防止進水。

1.3.3發生下列情況之一,應立即停機:

1.3.3.1機組運行中,各導軸承溫度過高。

1.3.3.2當木里河來水流量達到500m3/S以上或泥沙含量達到930g/m3時,需停機避峰。

2防止水輪發電機組軸瓦燒損

2.1油盆和油凈化方面采取的措施。

2.1.1要經常檢查油盆油位,保持油位在規定位置;如果發生透平油泄漏,運行人員應有熟知的方法進行處理。

2.1.2油系統油質應按規程要求定期進行化驗,在油質及清潔度超標的情況下,嚴禁機組啟動。

2.1.3運行中注意觀察軸承油位,如果不正常或油盆油位升高,必須查明原因,進行處理。

2.1.4檢修時,對油盆、油冷卻器和軸承體要清洗或擦拭干凈,防止將雜物遺留在油系統內。

2.2油冷卻器

2.2.1油冷卻器的進出水閥門應掛禁止操作的警告牌。

2.2.2技術供水進行切換操作時,應在指定人員的監護下按操作票順序進行操作,操作中嚴密監視水壓、瓦溫、油溫的變化。

2.2.3定期對推力/上導軸承、下導軸承、水導軸承油的乳化情況進行檢測分析,防止因冷卻器破裂造成油混水現象。

2.2.4大修時,應對冷卻器銅管進行疏通、清洗,并通1MPa水壓做30min耐壓試驗。

2.3運行維護檢修方面

2.3.1應避免機組在振擺不合格的情況下長時間運行。

2.3.2機組啟動、停機和運行中要嚴密監視推力瓦、軸瓦鎢金和油溫度。當溫度超過標準要求時,應按規程規定的要求果斷處理。

2.3.3運行人員應熟悉運行條件突然變化時的正確處理方法。

2.3.4軸承檢修時,應仔細檢查軸瓦巴氏合金應無磨損、擦傷、剝落、脫胎等現象。如發現軸瓦有上述缺陷,應分析原因進行處理。

2.3.5組裝軸承時,不得裝錯和裝反,軸瓦間隙、瓦面接觸情況都必須符合檢修工藝質量標準。

2.3.6軸領的表面應光滑,必須符合檢修工藝質量標準的要求。

2.3.7推力/上導軸承、下導軸承、水導軸承油盆不得有滲油、漏油、甩油現象,定期檢查油位,油不足應及時加油。

2.3.8各導軸承擋油筒間隙應均勻,密封嚴密,不得有滲漏油。

2.3.9氣封間隙其間隙應在規定范圍內。

2.3.10油系統的閥門一般應平裝(即應避免閥門在重力方向進行開關),防止閥門桿斷落時斷油;閥門上應有掛牌標示和開關方向的標志。平時不應操作的閥門應加鎖或采取其它防止誤操作的措施。

2.3.11油循環時,應用木棒敲擊油管道和適當提高油溫,以保證油管道的清潔。

2.3.12油系統應嚴密不漏油。

2.3.13機組試運行前,所有的壓力油管路系統應進行酸洗。

3防止大軸磨損及軸瓦損壞

3.1透平油系統安裝和檢修

3.1.1各在建機組應嚴格按照DL5011-92《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進行施工和驗收,相關單位應制定具體的質量保證措施,責任到人,壓力到位:所有油管道必須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進行除銹,必須采用氬弧焊工藝,并進行酸洗。

3.1.2所有油管道安裝前要嚴格檢查其內部清潔度,對廠家提供的預制好的成品管應全部拆堵進行檢查清理,用白布拉拭干凈后及時封口。

3.1.3所有油管道安裝時才能拆封,嚴格做到在拆封、驗收合格后馬上安裝,禁止油管道敞口存放。

3.1.4在油管道上安裝表計接頭時不能用割炬開孔,應用電鉆開孔并及時清理干凈。

3.1.5對軸承進、回油口等不易看見的部位應采用內窺鏡進行檢查,軸瓦復裝前應徹底解體清洗干凈。

3.1.6油管道及軸瓦安裝的每道工序必須經過監理或我公司基建和生產技術人員的驗收合格后,方可繼續施工。

3.1.7檢修中大批量更換油管道時,應列入三級驗收項目,并嚴格執行三級驗收簽字程序。

3.1.8檢修中臨時拆除的油管道,應使用白布或采取其他可靠措施對管口進行可靠封堵,嚴防檢修期間將雜物遺留在油管道內,裝復時應徹底檢查清理油管內壁。

3.1.9油系統安裝或大修結束,應嚴格按照工藝對油系統進行循環沖洗,確保油系統內殘留的雜質數量符合有關規定。

3.2機組運行維護

3.2.1機組啟動前和運行中應進一步加強油系統的油務監督工作,對油的各項指標定期化驗,及時發現問題、處理問題,確保油系統的各項指標在合格范圍以內。

3.2.2加強機組的運行監督,特別是對軸瓦鎢金溫度、油溫度、軸擺度等數據加強監視和記錄,發現異常及時進行分析和處理。

3.2.3機組運行中對透平油系統進行維護消缺時,應采取措施防止異物掉入油系統。

3.2.4運行中應定期對潤滑油濾網進行檢查和清理,發現破損應及時更換處理。?

篇2:防止發電機集電環燒損事故預防措施

根據某公司#4發電機轉子燒損的事故通報,為防止類似事故發生,結合我公司發電機的實際運行狀況,在分析事故成因的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且可操作性強的防范措施,并在以后的日常維護、定期檢查、機組檢修中逐步實施,以保障公司主設備的安全、穩定、可靠運行。

一、事故成因分析

如上圖(我公司#2發電機集電環),綠色箭頭表示集電環的冷卻風流向,錦州公司集電環燒損部位在集電環導電螺釘和風扇之間,為集電環冷卻風道的一部分。正常情況下碳刷磨損脫落的碳粉會隨冷卻風一起排出集電環室以外,但因風道中存在棱角及拐彎部分,仍會引起碳粉少量積聚。不過極少量的碳粉積聚并不影響集電環的安全運行,原因是在集電環和離心式風扇之間有一段直線部分,這部分在冷卻風的帶動下不容易積聚,加上轉子電壓并不高(約417V),集電環絕緣套筒材質為環氧膠木,絕緣強度很高,所以不會導致絕緣擊穿接地。

因此某公司#4發電機雖7年未進行大修,周期明顯太長,但這不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在這7年期間B級或C級檢修肯定會有,如果能有效利用這些檢修機會將集電環風罩和碳刷支架拆除(C修當中一般不安排此項,僅安排取下碳刷清理),對集電環徹底清理,其積碳程度是不會導致絕緣下降到放電程度的,也就不會產生電弧造成事故。

二、能造成集電環燒損事故的其他原因

1、集電環的作用、工作原理及結構為:勵磁電流經過電刷通入熱套在轉子外伸端的集電環,再通過與集電環相聯接的徑向導電螺釘和軸向導電螺桿傳到轉子繞組(導電螺桿用高強度和高導電率的銅合金制成,導電螺桿與轉軸之間有密封結構以防漏氫);集電環用耐磨合金鋼制成,是一對帶溝槽的鋼環,經絕緣后熱套在轉子軸上;在集電環與轉軸之間設有絕緣套筒;集電環上加工有軸向和徑向通風孔,表面的螺旋溝可以改善電刷與集電環的接觸狀況,使電刷之間的電流分配均勻;兩集電環間設有同軸離心式風扇以冷卻集電環和電刷。

由上述內容可知,導電螺桿和集電環之間用導電螺釘及緊固螺絲相連,當轉子因振動或熱應力的原因引起導電螺釘或緊固螺絲松動時,轉子電流(最大4700安)會引起局部發熱,導致集電環附近過熱燒損;另外集電環與轉子軸頸之間是熱套、過盈配合,當機組運行年限過長、絕緣套筒老化、外部應力等因素影響造成配合緊力下降時,集電環將會松動,引起集電環與碳刷之間接觸不良而發熱,最后造成集電環燒損;

2、轉子集電環、電刷通風冷卻系統出、入口風道臟污堵塞,散熱不良,使導電部件溫度偏高、過熱,且容易積碳,引起集電環事故;

3、電刷本身質量較差,電刷與集電環接觸邊緣經常掉渣,并且經常出現卡刷現象,導致電刷與集電環接觸不良,使電刷電流分配不均勻,產生局部過熱;

4、電刷的壓力彈簧質量較差,自身彈力不均勻;

5、發電機超速,超過集電環允許的線速度值,同時也超過電刷允許的線速度值,造成集電環周圍的電刷在短時間內過度磨損,使并聯電刷上的電流分配不均勻,產生局部過熱;

6、機組檢修結束,導風罩及電刷支架的復裝過程中,固定螺絲緊固不均勻,導致刷架輕度傾斜,另外應調整刷盒底部到集電環外徑距離在2~4mm之間,調整不當,同樣也會引起集電環表面局部過熱;

三、防范措施

1、技術支持部和平圩電氣每天定期巡檢發電機集電環室,檢查是否有異音、異味現象,檢查集電環導風罩上顯示風溫不超過55度,檢查碳刷與集電環接觸部位無火星現象且溫度不超過120度(用紅外測溫槍),檢查碳刷磨損程度,及時更換;

2、每次停機均將碳刷全部取下,全面檢查清理碳刷裝置及滑環;測量轉子絕緣電阻;碳刷長度小于42mm時予以更換;檢查彈簧壓力,失去彈性或壓力明顯異常的予以更換;檢查碳刷導線接頭是否牢固和氧化發黑,有異常時更換;

3、每年機組的C級檢修中增加“發電機集電環清理檢查”項目,主要內容包括導風罩、碳刷支架拆除清理檢查;集電環表面是否光潔,有無燒傷及凸凹點;通風溝及通風孔是否暢通、有無積灰;集電環及絕緣套筒是否有裂紋或松動痕跡;集電環側面臟物及碳粉徹底清理;檢查刷盒有無裂紋、內壁是否光滑,彈簧彈力是否松弛;檢查電刷在刷盒內是否活動自如等;

4、機組的A級或B級(抽轉子)檢修中,除增加第2、3條內容外,增加轉子繞組直流電阻、轉子繞組交流阻抗和功率損耗兩項高壓試驗項目;

5、在機組檢修結束,導風罩及電刷支架的復裝過程中,加強監督,嚴格執行相關工藝標準;

6、在電刷、刷握、壓力彈簧等備品備件采購中,保證僅從原廠家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