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電氣一次系統反事故安全技術措施

電氣一次系統反事故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2 閱讀 3990

1、總則

1.1凡參與啟動調試和運行的各單位人員必須認真學習“電業安全工作規程”及上級有關安全生產的文件和指示,認真貫徹電力工業“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確保鯉魚江#2發電機啟動試運工作中不發生人身和設備事故;

1.2嚴格執行各級安全責任制,各單位做到每一項工作都有安全責任人。在高壓試驗工作中嚴格執行監護制度;

1.3加強對發電機、主變壓器、主開關等主要電氣設備制造和安裝質量的監督和檢查驗收,將設備缺陷消除在試運和投產之前;

1.4嚴格執行“兩票三制”,杜絕一切違章操作;

1.5嚴格執行“安規”著裝要求,進入現場施工必須戴好安全帽,工作中不準穿高跟鞋、披長發、穿化纖衣服。

2、主要電氣設備

2.1發電機啟動前

2.1.1必須嚴格按照制造廠提供的圖紙和技術文件進行安裝,確保安裝質量良好;

2.1.2必須嚴格按照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GB50150-91》的要求和制造廠的有關技術文件完成所有交接試驗,試驗結果準確無誤;

2.1.3制造廠應該提供定子端部固有頻率數據,并應該遠離94~115周的頻率范圍;

2.1.4發電機轉子風道檢查試驗結果應與制造廠提供的數據相近或符合JB/T6229-92的限制要求,確認風道無堵塞;

2.1.5發電機氫氣純度、濕度以及進氣溫度符合制造廠的規定;

2.1.6發電機定子冷卻水必須各項指標合格,進水溫度符合制造廠的要求;

2.1.7發電機密封瓦安裝符合制造廠要求,平衡閥、壓差閥要能自動投入,動作靈活可靠,壓差在規定范圍內。氫側回油必須暢通,端蓋外部油管都應留有坡度,避免管路彎曲和管徑的較大改變,端蓋內部的回油腔和回油孔的尺寸必須足夠大,特別要清除里面的雜物,防止密封油進入發電機內部;

2.1.8發--變組出口斷路器要嚴格防止非全相拉合閘,失靈保護要可靠投入;

2.1.9發電機氣體置換宜采用CO2作為中間氣體,禁止采用抽真空的辦法進行氣體置換;

2.1.10發電機轉子上的平衡螺絲、平衡塊、風扇固定螺絲、引線固定螺絲不得有任何松動或未鎖緊現象,安裝前必須逐個仔細檢查。

2.1.11發電機負序保護必須可靠;

2.1.12發電機定子內冷水回路應該有反沖洗裝置;

2.1.13氫氣冷卻器的嚴密性試驗、定子單獨氣密性試驗、定子水回路的氣密性試驗均應合格;

2.1.14發電機軸承絕緣要符合制造廠的規定;

2.1.15用于保護和試驗的轉子槽楔上的通風孔堵塞物必須全部拔掉,保證無一遺留;

2.1.16發電機定子封閉前,應該使用大功率吸塵器清理內部,保證機內無任何機械雜物遺留;

2.1.17發電機刷架、電刷及外罩的安裝符合制造廠的技術要求,特別要注意調整好各處的間隙,電刷在刷盒中應能自如活動,電刷的壓力應為0.015~0.020Mpa,且各處均勻;刷架和底座間的絕緣電阻不得低于11MΩ;

2.1.18軸承和密封裝置的通油清洗工作要持續較長時間,確認油系統能保持正常運轉,并檢查軸瓦和密封瓦無雜物,瓦面無磨損和劃傷;

2.1.19機組啟動前必須結束與機組啟動直接相關的土建工程,并保證交通暢通、照明充足、發電機各控制系統、監控裝置、信號裝置、保護裝置均已調試完成并投入運行;各種安全設施和消防設施完備,密封油壓調整到規定的范圍;氫氣冷卻器通水,進水溫度在容許的范圍內,發電機充氫至額定氫壓,定子冷卻水循環,水壓、水溫均合格,水質符合要求;

2.2發電機啟動和啟動試驗

2.2.1發電機啟動前必須結束發--變組一、二次以及線路上的所有的安裝工作,一次線必須相序鮮明,各項安裝技術指標符合相關規定;

2.2.2發電機定子冷卻水泵連鎖試驗,發--變組保護聯跳汽機信號靜態試驗及斷水保護試驗合格,定子冷卻水正常投入運行;

2.2.3發--變組出口開關、滅磁開關、6kV母線工作電源開關的拉合試驗合格;

2.2.4勵磁系統連鎖試驗合格;

2.2.5發電機定子、轉子、勵磁軸承、匯水管及各測溫元件絕緣電阻合格;

2.2.6發電機在升速、定速過程中必須嚴格監視各軸承的振動情況;注意發電機內部有無異常聲音,升壓以后要監視三相電壓是否平衡,發電機內部是否有放電的聲音,滑環和炭刷有無異常火花等;

2.2.7升速過程中發電機不得在機組臨界轉速附近停留;

2.2.8轉子達到額定轉速后應檢測軸承的振動情況,檢查軸承和密封油裝置的回油溫度和瓦溫;檢查發--變組相序與電網的相序是否一致;檢查定子冷卻水和氫氣冷卻器、油水冷卻器的二次水循環情況;

2.2.9發電機機組啟動達到正常的要求后,在冷卻介質處于額定參數下進行相關的調試工作,調試工作應該按照批準的方案盡快完成;

2.3發電機并網和試運行

2.3.1發電機并網前必須完成所有的電氣試驗,所有保護裝置都應調試完畢并投入運行;

2.3.2發電機兩端匯流管頂部放氣管連通并放掉氣泡,氫冷器水路同樣應該放掉頂部氣泡;

2.3.3發電機定子機座接地,轉子大軸接地;

2.3.4發電機使用準同期并列方式并入電網;

2.3.5經啟動委員會下達并網令后才能進行并網操作,并核對模擬圖,確認發--變組一次回路各刀閘開關位置正確,并應對操作盤面進行全面檢查;同期開關位置應該正確;

2.3.6發電機并網后在低負荷下進行定子電流平衡性,發電機振動檢查等,檢查并確認發電機油系統、冷卻水系統、氫系統運行正常,確認發電機定子線圈、鐵心、瓦溫軸溫是否正常;

2.3.7發電機運行中各監視量均應該按照運行規程和現場的有關規程進行記錄;

2.3.8確認發電機內氫壓高于冷卻水壓力;

2.3.9發電機負荷增減率一般遵循制造廠的規定;

2.3.10發電機在定子電壓變動,功率因數變動、短時過負荷、短時過電壓運行時所允許的視在功率、定子電流、勵磁電壓等均應該遵循制造廠的規定;

2.3.11試運期間發電機不得失磁異步運行,但在事故條件下當勵磁系統故障后在60秒內應該將負荷降低到額定值的60%,在此后的90秒內降至40%,運行時間不得超過15分鐘,如不能恢復立即切機;

2.3.12要切實保障發電機定子冷卻水的水量和水壓,冷卻系統發生故障時,在發電機定子繞組充滿水的情況下,斷水時間不得超過30秒,30秒內備用泵不能投運應立即壓負荷并切機;

2.3.13發電機應在額定氫壓下運行,降低氫壓運行時帶的負荷和運行時間安制造廠規定;

2.3.14發電機氫氣表壓不得超過0.32MPa;

2.3.15試運期間一般不采取進相運行方式,當母線電壓過高而且通過其他途徑無法解決時允許發電機進相運行,但功率因數不得超過0.95(超前);

2.3.16發電機負序電流不得超過額定電流的10%,且每相電流不得超過額定值;

2.3.17事故情況下負序電流平方與持續的時間的積不得超過10,負序保護必須按此整定并作用與切機;

2.3.18整個試運期間必須嚴密監視發電機各系統的運行情況,如有異常須立即報告;發生的一切異常和事故由當值值長統一指揮處理;

2.3.19168小時試運行滿后停機,并按照相關規定進行全面處理和消缺;

2.3.20發--變組保護全投;

2.4變壓器

2.4.1大型變壓器在安裝前應測定密封氣體的露點以判斷固體絕緣中的含水情況;須嚴防安裝中進水;要特別注意高于儲油罐油面的部件,如套管頂部、安全氣道、儲油柜頂部和呼吸管道等處的密封并應進行相應檢查試驗;

2.4.2變壓器本體及冷卻系統各連接部位的密封性能是防止滲油和受潮的關鍵部位,密封墊應采用優質耐油橡膠或其他材料;

2.4.3冷卻器和潛油泵在安裝前應該按照制造廠的安裝說明書逐臺進行檢漏試驗,必要時解體檢查;

2.4.4變壓器投入運行前要特別注意排盡內部的空氣,如套管升高座、油管中的死區,冷卻器頂部等處都應多次排除殘存氣體。強油循環變壓器在安裝完畢投運前應該啟動全部冷卻設備使油循環以便氣體全部逸出;

2.4.5輕瓦斯保護發出信號時,要及時取氣進行檢驗,并取油作色譜分析;

2.4.6合理控制上層油溫;

2.4.7冷卻系統故障時,容許的負荷和時間遵照制造廠的規定;

2.4.8變壓器保護裝置必須可靠;瓦斯保護要調整正確;

2.4.9跳閘電源須可靠,當變壓器發生出口或近區短路,要確保開關正確跳閘;

2.4.10變壓器在投運前必須完成全部交接試驗并合格,包括局放試驗;變壓器沖擊合閘時中性點須可靠接地;

2.4.11變壓器的允許運行方式和送、停電操作均需遵循現場運行規程和制造廠的規定;

2.4.12變壓器周圍應該設置完善的消防設施;

2.4.13試運行期間要經常監視變壓器的運行情況,特別是主變壓器和啟動變壓器的運行情況更要加強加查和巡視,變壓器的油枕、套管、散熱器、潛油泵、大蓋結合面、閥門、連通管等是否滲油;上層油溫是否正常;硅膠油無變色;瓦斯繼電器充滿油,連接門打開;各組潛油泵油流正常,各風扇及油泵應無金屬摩擦聲,運轉方向正確;大風時,引線應無劇烈擺動和松動脫扣現象,變壓器和套管頂部及匯流排上應無雜物;雷雨時,各處和各部件不應有放電的痕跡,陶罐、瓷瓶應無異常的放電聲;變壓器外殼應接地完好等;

2.4.14試運行期間變壓器的操作遵循現場運行規程;

2.4.15變壓器運行期間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報告值長,由值長進行統一處理;

2.5高壓開關

2.5.1國產高壓開關在安裝前應解體檢查各部件的尺寸和部件是否齊全,內部是否清潔;SF6開關必要時對滅弧室進行解體,如不解體應進行耐壓試驗;

2.5.2新安裝的開關必須按照GB50150-91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的要求進行試驗并合格;

2.5.3各種開關在安裝后必須測量分合閘速度,并符合要求;

2.5.4主開關安裝后期相間及同相各斷口間的同期性必須用示波器進行測量并符合要求;

2.5.5對于安裝在小車式開關柜內的開關,在推入柜內前,必須檢查機械閉鎖是否可靠,開關是否處于斷開位置;在推出開關柜時,必須先斷開開關,防止帶負荷拉開關;

2.5.6對110kV級以上開關的絕緣拉桿,在安裝前必須先進行檢查,不得有開裂、起皺、接頭松動以及超過允許限度的變形,必須進行直流泄漏和工頻耐壓試驗;

2.5.7開關操作機構安裝后,應檢驗30%~60%額定電壓下操作機構的脫扣器動作是否可靠,在80%~85%額定操作電壓下,合閘線圈的接觸應動作靈活;

2.5.8必須預防直流電源故障引起開關拒動及燒損事故,直流操作電源應保證開關合閘電磁線圈通電時的端子電壓不得低于高壓開關標準中的要求,即合閘線圈端子電壓,在關合電流小于50kA(峰值)時不得低于額定操作電壓的40%;在關合電流大于或等于50kA(峰值)時不得低于額定操作電壓的35%;并均不得高于額定操作電壓的110%;

2.5.9高壓開關安裝時要采取措施防止開關進水受潮,要檢查雨帽蓋上有無沙眼,應加裝防水帽;

2.5.10安裝高壓開關時要防止開關機構的損傷,各種瓷件的聯接和緊固應均勻用力;調整開關時應用慢分、慢合檢查有無卡澀。各種彈簧及緩沖機構應調整和使用在其允許的拉伸和壓縮限度內;

2.5.11新裝SF6開關設備必須嚴格按照部頒SF6氣體及全封閉組合電器變電站技術條件管理導則及規定執行;防止SF6開關漏氣、閃絡及污染;

2.5.12在試運行期間采用紅外成像儀檢測升壓站所有開關設備的接頭部位(含變壓器出現套管)的溫度,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2.6互感器

2.6.1新安裝的互感器投運前除了完成交接試驗項目以外,還應該測量油色譜和微水,CT繞組要測量主絕緣的介損和電容量;PT繞組要測量主絕緣的介損,同時還應進行1.5倍(中性點接地系統)額定電壓下的空載電流測量,其值不應該大于最大允許電流;

2.6.2新安裝的互感器投運前要仔細檢查密封和油位狀況,有滲油的互感器不得投運;

2.6.3電流互感器一次端部引線的接頭要保持接觸良好,并有足夠的接觸面積,防止接觸不良產生過熱性故障;

2.6.4為防止鐵磁諧振和操作過電壓燒毀電壓互感器,在系統運行方式和倒閘操作上應避免有斷口電容的開關帶電磁式電壓互感器的空母線,如運行方式不能滿足要求則應該采取可靠措施保證6kV受電過程中不產生鐵磁諧振;

2.6.5在安裝互感器時要注意檢查電壓互感器的高壓線圈*端和電流互感器的電容末屏是否與接地網可靠聯接,避免出現懸空和假接地現象;

2.6.6互感器要有防潮措施;

2.6.7在發現運行中的互感器冒煙時應該迅速切斷有關電源;

2.6.8互感器運行中油色譜分析達到注意值時(氫150ppm、總烴100ppm、乙炔3ppm)應該進行追跡分析,查明原因;

2.7避雷器

2.7.1110kV及以上采用的氧化鋅避雷器應嚴格按照規程測量避雷器直流參考電壓和0.75倍直流參考電壓下的泄漏電流,且應該符合標準規定;為了便于以后對比,在按規程必須測量運行電壓下的總電流、阻性電流的同時,應該測量其工頻參考電壓;

2.7.2對避雷器底座的絕緣狀況進行檢查,要有防水受潮措施或有排水措施,以防止冬季結冰造成底座損壞;

2.7.3對于FZ和FCD避雷器,一般情況下不應該進行工頻放電電壓試驗;

篇2:嚴格執行二十五項反事故技術措施規定

為進一步落實“堅持預防為主,落實安全措施,確保安全生產”的要求,完善各項事故技術措施,更好地推動電力安全生產,有目標,有重點地防止電力生產重大惡性事故的發生,根據國家電力公司制定的《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中有關規定,結合我廠實際,就安泰電廠預防重大事故的技術措施工作作如下規定:

1、根據《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和我廠生產實際,電廠確定的重大事故內容包括:防止火災事故,防止電氣誤操作事故,防止鍋爐承壓部件爆漏事故,防止壓力容器爆破事故,防止鍋爐尾部再次燃燒事故,防止鍋爐爐膛爆炸事故,防止鍋爐汽包滿水和缺水事故,防止汽輪機超速和軸系斷裂事故,防止汽輪機大軸彎曲,軸瓦損壞事故,防止發電機損壞事故,防止分散控制系統失靈,熱工保護拒動事故,防止繼電保護事故,防止大型變壓器損壞和互感器爆炸事故,防止系統穩定破壞事故,防止開關設備事故,防止接地網事故,防止污閃事故,防止全廠停電事故,防止人身傷亡事故,防止交通事故等。

2、按照電廠現行的管理模式,上述反事故技術措施分別在電廠以下制度,文件中得以規定,具體為:《鍋爐車間作業指導書》中對防止鍋爐回管爆漏,防止鍋爐尾部煙道復燃,防止鍋爐爐膛爆炸以及防止鍋爐汽包缺水和滿水事故的現象,原因是現場應急處理等方面作出了規定。

《汽機車間作業指導書》中對防止汽輪機大軸彎曲,軸瓦損壞事故,防止汽輪機超速和軸系斷裂事故的現象,原因及現場應急處理等方面作出了規定。

《電氣車間作業指導書》中對發電機損壞,繼電保護事故,防止大型變壓器和互感器爆炸,防止開關設備事故的現象,原因及現場應急處理等方面作出了規定。防止火災事故的發生,從煤氣系統火災的預防,電力設備和油系統著火的預防三方面考慮,并在《發電廠事故應急予案》中分別以三個單行文件的形式加以規定。防止電氣誤操作事故的根本措施關健在于能否很好地貫徹執行“三規兩票”制度,對上述制度的具體規定內容詳見《發電廠生產管理制度匯編》等文件。

防止分散控制系統失靈,熱工保護拒動事故的日常預防措施在《熱工車間作業指導書》中得以體現,發生熱工分散控制系統失靈,保護拒動事故的現場應急措施在鍋爐、汽機專業《作業指導書》中得以規定。

防止系統失穩破壞事故對現有機組配置情況而言,主要針對電廠系統解網運行期間的技術措施規定,這點在《發電廠生產管理制度匯編》中得以規定。

防止全廠停電事故,在各專業的作業指導書中,針對本部門廠用電中斷事故的現場應急均作出了明確規定。

防止人身傷亡事故的技術性指導措施詳見各專業作業指導書中有關規定,其管理措施及相關的制度文件具體執行《發電廠生產管理制度匯編》中有關規定。

防止交通事故的技術性措施在《輸煤車間作業指導書》中得以規定說明。

3、根據上述重大事故的分布特點,明確由各車間的第一責任人對本部門潛在重大事故的日常管理工作負責。

4、各車間切實作好本部門員工的技術培訓工作,確保所有在崗員工清楚本部門潛在的事故隱患,知道事故征兆,日常的防止和識別措施,并在事故發生后作出及時響應工作。

5、各車間應確保上述技術措施的有效性,并不斷充實,完善其技術內容。

6、根據潛在的事故隱患,各車間應配備相應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并保證其經常完好備用狀態。

7、生產中一旦發生異常或緊急工況,在以值長為首的應急指揮系統下,除作好現場的應急措施外,要積極作好匯報溝通工作,切不可故意隱瞞而釀成更大的事故災難。

8、對發生的事故,各車間要及時組織召開事故分析會,總結經驗教育,不斷完善反事故技術措施。

篇3:風電場反事故措施管理制度

1變電站應根據上級反事故技術措施和安全性評價提出的整改意見的具體要求,定期對本所設備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督促落實。

2配合主管部門按照反事故措施的要求和安全性評價提出的整改意見,分析設備現狀,制定落實計劃。

3做好反措執行單位施工過程中的配合和驗收工作,對現場反措執行不利的情況應及時向有關主管部門反映。

4風電場進行大型作業時,應提前制定本所相應的反事故措施,以確保不發生各類事故。

5定期對本所反事故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總結,備案,并上報有關部門。

6風電場預防事故措施(見附錄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