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反事故巡線規定范文

反事故巡線規定范文

2024-07-10 閱讀 9002

一、編制目的

為了在線路突發事故情況下快速、有效地組織搶修,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并及時恢復故障線路送電,結合電站具體情況,特制定本措施。事故搶修的基本原則:

嚴格遵循事故就是命令的原則,事故搶修期間一定做到令禁止、分工明確,一切行動聽指揮。

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合理組織人員,快速有效地進行事故搶修。

嚴格遵照《電業安全工作規程》有關規定以及公司各項管理制度的相關規定。

二、事故搶修人員組織及分工

搶修總指揮:負責搶修工作的總體部署和協調

副總指揮兼現場指揮:負責制定有效的搶修方案,布置搶修工作內容,指揮布置現場安全措施、施工措施,調配搶修施工車輛,指定工作負責人和專責監護人,簽發搶修票和線路工作票。

技術組:負責搶修線路參數的統計分析,搶修材料的統計,桿塔圖紙資料的準備,導線架設弧垂的計算。

停送電聯系人:負責與公司調度進行停、送電聯系,下達搶修開工命令

工作負責人:負責搶修工作的實施,進行搶修人員的任務分工,完成搶修現場各項安全措施的實施,搶修工器具的準備安排。

專責監護人:負責搶修工作現場的安全監督,檢查各級安全措施完備、可靠性。

搶修班組:負責線路故障搶修工作具體實施;負責實施地面各項施工準備措施,搶修材料及工器具的準備,配合桿上工作人員進行施工措施準備。根據線路搶修工作的具體分工要求每個大組可機動劃分成若干工作小組,便于有效組織施工。大組負責人歸工作負責人直接領導。

后勤組:負責搶修工器具的發放,照明、通訊工具的準備發放,后勤車輛的保障

附:組織結構圖

三、組織人員構成

總指揮:鄧山軍

線路搶修票簽發人:鄧山軍

技術成員:宋長鑫?李海棟?文寧李澤平

停送電聯系人:李海棟?文寧?李澤平?蘇琴

搶修施工隊負責人:宋長鑫?

后勤班負責人:蘇琴

四、事故預想及搶修方案

(一)35kV線路因突發事件造成任意一檔線路斷線

一種是對導線只進行接續,在事故桿塔前后分別作好安全措施,打好臨時拉線,防止倒桿塔。弓子線斷、接時不得失去接地線保護,防止感應電觸電。

一種是要部分換線并接續,必須對更換段線路進行察看,跨越檔內是否有低壓線,必要情況下聯系停電。在更換導線過程中,應嚴格按照安規要求,防止導線跳動,至臨近帶電線路安全距離范圍內。并應設專職監護人。

(二)35kV線路分因突發事件造成線路倒塔事故

盡量創造條件具備吊車使用,采用吊車整基組立水泥桿,同塔雙回架設線路首先恢復受損較輕的一路線路臨時送電或首先恢復負荷較重、高危用戶用電。不具備吊車使用條件情況,電桿的起立采用倒落式人字抱桿整體起吊法。

五、事故搶修組織措施:

事故發生后啟動工區應急預案,現場搶修總指揮部署分工,其他人員各司其職迅速投入搶修工作。

技術組、后勤組人員根據事故情況反饋,進行搶修工器具、材料的準備。

線路搶修票簽發人帶領工作負責人先期趕赴事故點,根據現場情況制定搶修方案,布置搶修工作內容,指揮布置現場安全措施、施工措施,調配搶修施工車輛,合理布置吊車、帶電高車等搶修車輛位置,做好施工準備。

線路搶修人員分成兩組,一組備齊接地線、驗電器等個人安全工器具,隨同工作負責人先期趕赴現場,做好搶修臨時安全措施及線路登桿搶修準備工作,合理布置牽引機等收、放線工具位置,并做好接地保護措施,同時進行事故現場清理,吊車施工道路平整。另一組根據工作負責人安排布置,備齊搶修工器具、材料,迅速趕赴現場。

停送電聯系人履行調度開工手續。

全部搶修人員到達現場接到停電命令后,工作負責人進行開工,布置現場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項,合理安排人員分工。

六、現場搶修技術、安全措施

開工前辦理《線路搶修票》或《電力線路第一種工作票》,并線路履行工作許可手續。

嚴格執行停電、驗電、接地的安全技術措施。進入工作現場必須正確佩帶安全帽,登高作業必須使用安全帶,

要設專人指揮,工作人員必須服從指揮,密切配合,相互監督。做好臨時措施后,安排人員拆除原桿、塔導、地線脫離至地面,拆除損傷桿塔并新立電桿。吊車撤除、起立電桿,以及松、放線工作應統一信號、統一指揮。

應結合現場實際情況,針對作業范圍內妨礙施工的障礙物(電力線、建筑物、溝坡、道路、通訊線等),制定保證安全的防護措施。如遇跨越其它單位線路時,應由工區停、送電聯系人,聯系該單位停下該線路,并派專人監護,驗電、掛接地線.做好跨越措施,帶電高車配合線路搶修工作。

搶修施工質量標準按照《送電線路安裝、檢修工藝規程》執行

七、斷線搶修技術措施

如遇跨越鐵路、公路,應做好跨越措施,并派專人看守。

利用牽引機新放導線,從導線破損處割斷原導線與新放導線進行接頭壓接。必須使用合格的牽引工具,嚴禁過載使用。

必須使用合格的牽引工具,嚴禁過載使用。機動絞磨必須由專人操作。滑輪轉動靈活,鎖扣必須完整、鎖定到位。

登桿前必須對桿塔、拉線及橫擔的穩固情況進行檢查,防止因導線張力突然釋放對桿塔構件造成損傷后再危及桿塔上作業的安全。

臨時錨線和緊線桿塔應在橫擔掛線處設反向臨時拉線予以補強。

展放和收緊導線時,指派專人觀察導線有無被障礙物、滑車卡住現象,發現問題立即停止牽引進行處理。嚴禁有人在導線、牽引繩索的下方或內角側滯留。

利用一次收線方法將導線收緊,弓子線接通。

八、倒桿、塔搶修技術措施

不得在桿身或構件上懸置有可能脫落的工具、材料等物品。電桿起立過程中,可能倒桿的范圍內禁止有人逗留。

已經立起的電桿,在永久性拉線未打好之前,禁止登桿作業、禁止撤除臨時拉線和承力的起吊機具。

焊桿用氧氣瓶、乙炔瓶禁止同車運輸。

必須使用合格的起重工具,嚴禁過載使用。機動絞磨必須由專人操作。滑輪鎖扣必須完整鎖定。

臨時阻力坑的開挖尺寸必須滿足規定要求,臨時地錨的選用禁止以小代大。

電桿組立現場的平面布置,必須保證各作業點處在萬一倒桿的范圍以外。

總牽、后制動、左右風繩的尾繩在磨盤及制動杠上的纏繞圈數必須達到4圈以上,以滿足摩擦力的需要。

立桿負責人必須經檢查各個連接部位牢固可靠、各道工作工序、各個作業小組準備無誤后方可下達起立電桿的命令。

桿坑或阻立坑內的工作,要注意坑壁牢固程度,防止塌方;向坑外拋土時,應防止土石塊回落傷人。立桿過程中,桿坑內嚴禁有人工作。

電桿吊離地面后,應全面檢查各吊點及總牽、絞磨桿身的受力情況,確無問題后方可繼續起吊。

九、主要工器具、材料

35kV線路導線斷線搶修工器具

序號

名稱

型?號

單位

數量

備注

驗電器

35kV專用

1

接地線

35kV線路專用

安全帶

帶保險繩安全帶

絕緣手套

傳遞繩

40m

1

傳遞繩

45m

1

放線架

木杠

1

雙蝸頭

專用扳手

工具袋

6

雙鉤

2T

(大)鋁滑子

鐵滑子

收線拉環

(中)U型拉環

10

收線平臺

鋁鉗

185~240

吊線器

6

大剪子

液壓鉗

1

滑輪組

1

鋼絲扣

Ф11×0.5M

鋼絲扣

Ф11×1.0M

鋼絲扣

Ф11×1.5M

鋼絲繩

Ф11×40M

1

鋼絲繩

Ф11×60M

1

油壓鉗

100

1

35kV線路導線斷線搶修材料型號

序號

名稱

型?號

單位

數量

備注

1

鋼芯鋁絞線

LGJ-120~LGJ-240

10

液壓接續管

LGJ-120~LGJ-240

8個

抹布

10

膠布

1

35kV線路倒桿搶修工器具

序號

名稱

型?號

單位

數量

備注

驗電器

35kv專用

接地線

35kv線路專用

絕緣手套

安全帶

6

傳遞繩

40m

傳遞繩

45m

起吊繩

Φ13.5×2m

吊桿扣子

(帶大拉環)

1

吊車

30噸

工具袋

撬棍

8

傳遞滑

12

大錘

鐵鍬

鎬頭

底滑子

2T

放線架

木杠

雙蝸頭

專用扳手

6

雙鉤

2T

組3滑子

傳遞滑子

鐵滑子

收線拉環

中拉環

10

收線平臺

鋁鉗

150~240

吊線器

大剪子

6

壓鉗

1

配套鋼模

鋼絲扣

Ф11×0.5M

5

鋼絲扣

Ф11×1.0M

5

鋼絲扣

Ф11×1.5M

5

鋼絲繩

Ф11×40M

鋼絲繩

Ф11×60M

鐵镢子

鋁合金人字報桿

左右風繩及滑輪組

后制動鋼絲繩及滑輪組

機動絞磨

35kV線路倒桿搶修材料型號

序號

名稱

型?號

單位

數量

備注

1.

鋼芯鋁絞線

LGJ-150~LGJ-240

M

1000

2.

鋼絞線

GJ-50

M

1000

3.

瓷瓶

*PW-7

32

4.

耐張線夾

NLD型導線配套

6

螺栓型

5.

懸垂線夾

導線配套

6

6.

懸垂線夾

*GU—1

7.

碗頭掛板

W-7A

6

8.

碗頭掛板

W-7B

6

9.

球頭

Q-7

6

10.

直角掛板

Z-7

10

11.

U型拉環

U-7

12.

U型拉環

UL-7

13.

楔型線夾

*U-2

8

14.

UT線夾

UT-2

6

15.

防震錘

FG-50

16.

防震錘

導線配套

6

17.

鋁包帶

1×10

kg

5

18.

合成絕緣子

F*B-35

6

19.

鋼線卡子

JK—1

10

20.

創通線夾

導線配套

6

21.

接續管

LGJ-150~LGJ-240

6

22.

電桿

18M

1

23.

扁鐵包箍

Ф190~Ф264

24.

地線支架

Ф190

1

25.

橫擔

1米

26.

吊鐵

85厘米

27.

U型包箍

Ф229

1

28.

U型包箍

Ф241

1

29.

U型包箍

Ф264

1

30.

電桿

Ф190×15m

1

夜間搶修應準備的照明工器具

序號

名稱

型號-規格

數量

備注

1

汽油發電機

10KW

1臺

探照燈

300W

4個

十、搶修車輛配置

現場指揮車輛一部,配備車載通訊設備及車載照明設備

搶修工程車兩部,配備車載通訊設備及車載照明設備

搶修25噸吊車兩部

帶電高車一部,配備高車操作人員2名

電桿、金具材料運輸半掛車一部

篇2:嚴格執行二十五項反事故技術措施規定

為進一步落實“堅持預防為主,落實安全措施,確保安全生產”的要求,完善各項事故技術措施,更好地推動電力安全生產,有目標,有重點地防止電力生產重大惡性事故的發生,根據國家電力公司制定的《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中有關規定,結合我廠實際,就安泰電廠預防重大事故的技術措施工作作如下規定:

1、根據《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和我廠生產實際,電廠確定的重大事故內容包括:防止火災事故,防止電氣誤操作事故,防止鍋爐承壓部件爆漏事故,防止壓力容器爆破事故,防止鍋爐尾部再次燃燒事故,防止鍋爐爐膛爆炸事故,防止鍋爐汽包滿水和缺水事故,防止汽輪機超速和軸系斷裂事故,防止汽輪機大軸彎曲,軸瓦損壞事故,防止發電機損壞事故,防止分散控制系統失靈,熱工保護拒動事故,防止繼電保護事故,防止大型變壓器損壞和互感器爆炸事故,防止系統穩定破壞事故,防止開關設備事故,防止接地網事故,防止污閃事故,防止全廠停電事故,防止人身傷亡事故,防止交通事故等。

2、按照電廠現行的管理模式,上述反事故技術措施分別在電廠以下制度,文件中得以規定,具體為:《鍋爐車間作業指導書》中對防止鍋爐回管爆漏,防止鍋爐尾部煙道復燃,防止鍋爐爐膛爆炸以及防止鍋爐汽包缺水和滿水事故的現象,原因是現場應急處理等方面作出了規定。

《汽機車間作業指導書》中對防止汽輪機大軸彎曲,軸瓦損壞事故,防止汽輪機超速和軸系斷裂事故的現象,原因及現場應急處理等方面作出了規定。

《電氣車間作業指導書》中對發電機損壞,繼電保護事故,防止大型變壓器和互感器爆炸,防止開關設備事故的現象,原因及現場應急處理等方面作出了規定。防止火災事故的發生,從煤氣系統火災的預防,電力設備和油系統著火的預防三方面考慮,并在《發電廠事故應急予案》中分別以三個單行文件的形式加以規定。防止電氣誤操作事故的根本措施關健在于能否很好地貫徹執行“三規兩票”制度,對上述制度的具體規定內容詳見《發電廠生產管理制度匯編》等文件。

防止分散控制系統失靈,熱工保護拒動事故的日常預防措施在《熱工車間作業指導書》中得以體現,發生熱工分散控制系統失靈,保護拒動事故的現場應急措施在鍋爐、汽機專業《作業指導書》中得以規定。

防止系統失穩破壞事故對現有機組配置情況而言,主要針對電廠系統解網運行期間的技術措施規定,這點在《發電廠生產管理制度匯編》中得以規定。

防止全廠停電事故,在各專業的作業指導書中,針對本部門廠用電中斷事故的現場應急均作出了明確規定。

防止人身傷亡事故的技術性指導措施詳見各專業作業指導書中有關規定,其管理措施及相關的制度文件具體執行《發電廠生產管理制度匯編》中有關規定。

防止交通事故的技術性措施在《輸煤車間作業指導書》中得以規定說明。

3、根據上述重大事故的分布特點,明確由各車間的第一責任人對本部門潛在重大事故的日常管理工作負責。

4、各車間切實作好本部門員工的技術培訓工作,確保所有在崗員工清楚本部門潛在的事故隱患,知道事故征兆,日常的防止和識別措施,并在事故發生后作出及時響應工作。

5、各車間應確保上述技術措施的有效性,并不斷充實,完善其技術內容。

6、根據潛在的事故隱患,各車間應配備相應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并保證其經常完好備用狀態。

7、生產中一旦發生異常或緊急工況,在以值長為首的應急指揮系統下,除作好現場的應急措施外,要積極作好匯報溝通工作,切不可故意隱瞞而釀成更大的事故災難。

8、對發生的事故,各車間要及時組織召開事故分析會,總結經驗教育,不斷完善反事故技術措施。

篇3:風電場反事故措施管理制度

1變電站應根據上級反事故技術措施和安全性評價提出的整改意見的具體要求,定期對本所設備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督促落實。

2配合主管部門按照反事故措施的要求和安全性評價提出的整改意見,分析設備現狀,制定落實計劃。

3做好反措執行單位施工過程中的配合和驗收工作,對現場反措執行不利的情況應及時向有關主管部門反映。

4風電場進行大型作業時,應提前制定本所相應的反事故措施,以確保不發生各類事故。

5定期對本所反事故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總結,備案,并上報有關部門。

6風電場預防事故措施(見附錄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