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建筑公司施工現場能源資源控制程序

建筑公司施工現場能源資源控制程序

2024-07-12 閱讀 1786

建筑集團公司環境管理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名稱:施工現場能源資源控制程序

1.目的

通過對施工現場能源、資源進行控制,確保能源、資源的合理有效利用,降低施工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分公司、項目部在施工過程中能源、資源的控制。

3.職責

3.1工程部負責制定并監督實施本程序。

3.2分公司負責組織項目部實施本程序。

4.控制程序

4.1施工現場目前需重點控制的能源、資源

4.1.1能源包括水、電。

4.1.2資源包括鋼筋、水泥、木材等。

4.2水、電的控制要求

4.2.1原則

4.2.1.1對水、電實施總量控制。根據不同工程結構類型和規模,下達水、電消耗指標,分施工階段掌握水、電的實際消耗量,建立水、電消耗臺帳。

4.2.1.2施工現場要安裝水表和電表,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制定節約用水、用電措施。

4.2.1.3經常對施工現場進行巡視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加強對管路、線路的保護,防止其損壞。

4.2.2水的控制

4.2.2.1工地臨時用水按施工組織設計進行布置,水龍頭應采用節水型水龍頭。

4.2.2.2發現水有跑、冒、滴、漏現象,施工工長應及時安排專人進行維修更換。

4.2.2.3對于用水量較大的施工工序,應有效合理的用水。對施工中產生的污水必須控制流向,在合理的位置設沉淀池,沉淀后的水方可排走或二次利用。

4.2.2.4攪拌站上水必須使用電子控制,按施工配比上水。現場混凝土養護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減少水的浪費(如用養護劑、澆水后用塑料布、草簾子苫蓋等)。

4.2.2.5施工現場灑水降塵用水要適時適量。

4.2.3電的控制

4.2.3.1工地臨時用電必須按施工組織設計進行布置,在保證照明要求的前提下采用小度數燈泡。

4.2.3.2施工現場用電要做到用時合電閘,不用時隨手將電閘拉下,避免電能損失。

4.2.3.3地下室施工、裝修階段施工照明裝置應采用安全電壓供電。

4.3主要材料的控制

4.3.1原則

4.3.1.1項目部根據施工圖紙和規范等要求,編制物資總計劃,根據物資總計劃,按照工程結構類型及施工進度,分階段編制物資采購計劃,按計劃進料。

4.3.1.2施工中應實行限額領料,使材料不積壓。

4.3.1.3對剩余材料及時清退,減少浪費。同時加強現場材料管理,防止材料的銹蝕、變質、損壞、丟失等。

4.3.1.4分公司由專人進行成本核算,建立主要材料消耗臺帳。并不斷總結經驗,針對不同的結構類型的工程制定不同的消耗指標。

4.3.2鋼筋的控制

4.3.2.1嚴格按圖紙計算鋼筋用量,施工現場對鋼筋采取集中加工,合理使用。

4.3.2.2鋼筋盡可能采用焊接或機械連接,提高鋼筋利用率。

4.3.3水泥的控制

4.3.3.1水泥在配合比設計和使用中,合理選擇水泥品種標號,在配制混凝

土和砂漿時宜摻加粉煤灰、外加劑等。

4.3.3.2混凝土施工中控制標高、厚度、斷面,節約水泥用量。

4.3.4木材的控制

木材集中加工下料,做到長料不短用,盡量以鋼代木,節約木材資源。

4.5施工現場辦公區、生活區能源資源控制執行《辦公區域能源資源控制程序》

4.6檢查

4.6.1工程部對每個工程監督檢查一至二次,填寫并保存《施工現場環境管理體系運行檢查表》(EMS/10-1)。

4.6.2分公司、項目部每月進行一次能源資源控制情況檢查,填寫并保存《施工現場環境管理體系運行檢查表》。

5.相關文件

W*/EMSC/A-20**《環境管理手冊》

W*/EMS/C*/A/0806-20**《辦公區域能源資源控制程序》

W*/EMS/C*/A/12-20**《記錄控制程序》

W*/EMS/ZDS/A/05-20**《節水、節電作業指導書》

《北京市施工現場環境保護基本標準》

6.標準表格

EMS/10-1《施工現場環境管理體系運行檢查表》

篇2:環境能源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制定實施控制程序

1目的

制定和實施環境、能源、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是對重要環境因素、主要能源使用、高風險性危險源進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確保實現環境、能源、職業健康安全目標和指標的重要措施。

2適用范圍

適用于環境、能源、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制定和實施的控制。

3主要相關過程

a)4.2.3文件控制

b)4.2.4記錄控制

c)5.4.1質量、環境、能源、職業健康安全目標

d)5.4.2.3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

e)5.5.3信息交流與協商溝通

f)8.2.3過程的監視和測量

g)8.5.2糾正措施

h)8.5.3預防措施

4支持性文件

a)*F/M004-01-2013《文件控制程序》

b)*F/M004-02-2013《記錄控制程序》

c)*F/M004-03-2013《環境因素識別與評價程序》

d)*F/M004-04-2013《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程序》

e)*F/M004-28-2013《能源評審控制程序》

f)*F/M004-05-2013《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目標、指標控制程序》

g)*F/M004-27-2013《能源基準、參數、能源目標控制程序》

h)*F/M004-07-2013《信息交流與協商溝通程序》

i)*F/M004-26-2013《糾正、預防措施程序》

5適用的法律法規

a)《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環境防治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e)《節約能源管理暫行條例》

f)《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實施細則》

g)GB12348《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

h)GB8929《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i)《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j)《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

h)《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6職責

6.1行政人事部負責組織責任部門編制環境、能源、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并協調、協助有關部門實施環境、能源、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6.2管理者代表組織有關人員對每個環境、能源、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進行審核,組織有關部門實施環境、能源、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6.3總經理負責批準環境、能源、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并為環境、能源、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實施提供所需的資源。

7程序

7.1環境、能源、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實施方案(以下統稱管理方案)的制定

7.1.1管理方案制定的策劃

7.1.1.1行政人事部在組織有關部門制定環境、能源、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之前必須按照*F/M004-03-2013《環境因素識別與評價程序》、*F/M004-28-2013《能源評審控制程序》和*F/M004-04-2013《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程序》的規定,識別和確定本公司的重要環境因素、主要能源使用、不可接受風險。

7.1.1.2針對所識別的重要環境因素,主要能源使用、不可接受風險和方針、目標的要求,由行政人事部和職責部門對擬要制定的管理方案進行分析,收集所涉及的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相關方的意見,以及有關技術方面的信息和資料。

7.1.1.3職責部門應提出具體的技術方案或方法。方案或方法應包括:

a)職責部門及相關部門;

b)具體的管理措施、技術措施和績效改進方案、實現目標的時間;

c)所需的資源;

d)驗證改進能源績效的方法和驗證結果的方法等。

7.1.1.4管理措施、技術措施的復雜程度,應根據實現目標指標的難易程度,應根據重要環境因素、主要能源使用、風險控制難易程度確定,并與之要達到的目標、指標相適應,要與公司的承受能力相適應。

7.1.1.5較大型或難度較大的技術方案,行政人事部應組織有關部門人員、技術專家對技術方案進行分析論證,并從以下幾個方面作出評價:

a)技術的可行性,包括技術的先進性、合理性、成熟性;

b)投資的合理性、投資應與治理的項目相匹配,不能超出公司的能力;

c)管理的復雜性,是否便于管理、易于操作,以及對人員技能素質的要求;

d)運行的風險性及效果,是否能夠確保達到預期效果。

7.1.1.6經論證,技術方案、方法可行時,應將包括適用的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等信息資料作為管理方案的輸入。

7.1.2管理方案的制定

7.1.2.1由管理者代表組織有關人員根據要達到的目標指標、法律法規要求、重要環境、主要能源使用、可行的績效改進方案等,制定相應的管理實施方案。

7.1.2.2管理實施方案應包括以下方面的內容:

a)將目標、指標納入管理實施方案中;

b)規定相關職能和層次的職責;

c)實現目標、指標的技術措施、管理措施和績效改進方案;

d)所需的資源;

e)實施步驟和完成期限;

f)驗證績效改進方法;

g)驗證結果的方法。

7.1.2.3管理方案應形成文件,管理方案經管理者代表、主管領導審核后報總經理批準實施。

7.2管理方案的實施

7.2.1行政人事部組織有關部門對方案實施進行策劃和準備,包括:

a)按照*F/M004-01-2013《文件控制程序》的規定準備所需的各種文件、資料,包括適用的法律法規,制定或引用管理體系的文件。

b)按照*F/M004-02-2013《記錄控制程序》的規定準備管理方案實施過程所需記錄的表格。

c)按照手冊“6.2人力資源”的規定配備所需的人員,必要時按照*F/M004-11-2013《員工培訓程序》對有關人員實施培訓。

d)按照*F/M004-12-2013《采購控制程序》的規定評價和選擇合格的材料供方,必要時包括對外包方的評價和選擇。

e)確定管理方案實施過程有關參數、指標的監測項目、頻次、方法等,并確定所需的監視測量裝置和控制的要求等。

7.2.2管理者代表應檢查方案實施的策劃和準備工作,以確保管理方案能夠順利實施。

7.2.3管理方案實施的控制

7.2.3.1各有關部門應按照環境、能源、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實施方案中所規定的職責權限和策劃的結果實施管理方案。并對以下方面實施控制:

a)按規定的程序進行操作或作業;

b)管理方案的實施所需的資源(包括資金)的落實和時間進度進行控制;

c)在適當的階段對管理方案的實施情況及效果的監測;

d)做好管理方案實施過程適當記錄;

7.3管理方案的更改

7.3.1當發生下列情況時,應對管理方案進行更改

a)有關的國家法律法規更改或更換時;

b)本公司的活動、產品和服務發生了變化;

c)重要環境因素、主要能源使用、不可接受風險發生了變化;

d)相關方或其他要求發生變化;

e)對目標、指標作了調整;

f)方案本身存在缺陷或難以實施時。

7.3.2行政人事部負責組織對管理方案的修改,并將修改結果報管理者代表審核和總經理批準。

7.4管理方案實施效果的監測和評價

7.4.1管理方案實施過程或實施后,按照管理方案中的時間安排,由行政人事部或有關部門對管理方案實施結果是否達到規定的目標、指標進行監視和測量,并將監測的結果(必要時應形成報告)報總經理、公司領導和管理者代表,并傳遞到有關部門。

7.4.2必要時,總經理或管理者代表應組織有關部門或人員,對管理方案實施的結果進行評價,若未能達到或實現規定的目標和指標,應按照*F/M004-26-2013《糾正、預防措施程序》的規定,分析原因進行整改。

8記錄和報告

篇3:建筑公司辦公區域能源資源控制程序

建筑集團公司環境管理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名稱:辦公區域能源資源控制程序

1.目的

通過制定能源資源控制程序,使能源與資源得到合理有效利用,降低管理費用,提高經濟效益。

2.適用范圍

適用于集團公司各部門及分公司辦公區域工作過程中能源、資源的管理控制。

3.職責

3.1行政部負責集團公司的用水、用電、用氣(煤)、汽油及柴油的使用管理。

3.2行政部負責集團公司辦公區域各項規章制度的完善,健全能源消耗控制臺帳,完成公司確定的節能指標。

3.3各部門及分公司負責能源資源控制程序的貫徹執行。

3.4分公司辦公區域的執行情況企管部以內審的方式檢查。

4.控制程序

4.1節水

4.1.1行政部、分公司每年依據上一年的用水情況分別制定本年度計劃,并監督實施。

4.1.2嚴格按計劃用水,避免超計劃用水和浪費現象的發生。

4.1.3設專人對辦公區域內的管線、閥門、水龍頭等進行定期檢查維修,杜絕跑、冒、滴、漏現象的發生。

4.2節電

4.2.1設專人對辦公用電進行管理以及照明線路、電器的維修。購買照明電器時,在滿足工作及生活的前提下應選用功率小的節能型燈具。

4.2.2對照明用電要嚴格控制,做到隨手關燈,杜絕長明燈現象。

4.2.3對空調等大功率的電器,做到用時合電閘,不用時隨手將電閘拉下,避免電能損失,從而節能降耗。在新購置電器時,應選擇節能型產品。

4.3節氣

4.3.1設專人對食堂、鍋爐用氣進行管理,對天然氣(液化氣)管線、接口、閥門等進行定期檢查,如發現泄漏問題,立即請專業人員進行維修。

4.3.2在使用天然氣(液化氣)時,要做到不用時立即滅火關氣,使用時火力調節適中。

4.3.3使用的液化氣罐必須符合國家規定,不使用危險產品;充裝液化氣必須到指定地點。在換氣過程中,液化氣罐必須輕拿輕放,嚴禁拋擲、用力撞擊或在地上滾動,嚴禁傾倒殘液。

4.4節煤

4.4.1冬季取暖應盡可能使用清潔燃料,如需使用煤,應該選用符合標準的低硫煤。

4.4.2冬季用煤取暖,應按計劃采購和使用。

4.5汽油及柴油的管理

4.5.1集團公司的車輛必須到指定地點加油。

4.5.2掌握每一輛車的月耗油量,并建立臺帳。

4.5.3各分公司自行制定管理制度進行管理。

4.6檢查

4.6.1行政部、分公司每月對本單位辦公區域節能工作進行檢查并做好記錄,填寫《辦公區域能源消耗檢查記錄表》(EMS/0806-1)、《汽油(柴油)耗油量統計表》(EMS/0806-2),充分發揮宣傳渠道作用,從加強基礎工作入手,不留死角。

4.6.2各單位要自覺執行《辦公用品管理辦法》的規定,切實把能源、資源管理納入議事日程,逐步完善和加強職能管理,使節能降耗工作成為全員的自覺行動。

5.相關文件

W*/EMSC/A-20**《環境管理手冊》

W*/EMS/C*/A/12-20**《記錄控制程序》

W*/EMS/C*/A/0606-20**《辦公區域目標指標和環境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W*/EMS/*Z/A/03-20**《辦公用品管理辦法》

6.標準表格

EMS/0806-1《辦公區域能源消耗檢查記錄表》

EMS/0806-2《汽油(柴油)耗油量統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