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公司環境管理應急準備與響應控制程序
附件1
建筑集團公司環境管理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名稱:應急準備與響應控制程序
1.目的
對可能出現的事故或緊急、異常情況及時進行控制和處理,以預防或減少可能對環境造成的污染。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可能出現的事故或緊急、異常情況的處理。
3.職責
3.1工程部負責制定并監督實施本程序。
3.2庫房、食堂、配電室、鍋爐房、汽車等崗位(以下簡稱:各應急場所)的工作人員負責對緊急、異常情況進行處理,并迅速報告主管部門。
3.3各單位負責具體實施本程序。
4.控制程序
4.1潛在事故及緊急、異常情況的確定
4.1.1可能造成事故及緊急、異常情況的部位:材料庫、木工房、電氣焊作業點、裝飾作業點、防水作業點、食堂、配電室、鍋爐房、汽車等。
4.1.2潛在事故及緊急、異常情況:火災,爆炸,施工過程中突遇停水停電,施工中挖斷水、電、氣管道造成停水、停電、停氣,施工振動。
4.1.3惡劣天氣(突遇大風、暴雨、雷擊)的影響。
4.2火災、爆炸的應急準備和響應
4.2.1火災、爆炸的應急準備
4.2.1.1易造成火災、爆炸工序的施工人員應經過培訓后方允許操作。
4.2.1.2需要明火作業的應辦理動火證,并對現場周圍易燃可燃物進行清理,有相應的滅火器材和看火人員后才允許操作。
4.2.1.3電氣焊、庫房、油漆稀料庫房執行《易燃易爆化學危險品控制程序》中的要求。
4.2.1.4各施工現場應根據本程序4.1條款及現場的實際情況,制定并實施預防火災、爆炸的方案和預案。
4.2.1.5分公司及項目部應成立義務消防隊和緊急救護組織,并在開工前進行一次演習(針對可能發生的火災及緊急事故),接車人、報警人、救火人員應熟悉職責及措施,并做好記錄,及時完善防護方案與預案。演習后的廢棄物應按《廢棄物控制程序》進行處理。
4.2.1.6分公司及項目部應對可能發生緊急情況的場所,配備應急器材,并做好標識,定期檢查,防止失效。
4.2.2火災、爆炸的應急響應
4.2.2.1第一個發現火災的人員,應大聲呼救,同時通知項目部及分公司領導,依據火勢大小及著火物質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撲救措施。
4.2.2.2項目部領導在組織救火之前,應及時切斷電源。義務消防隊按演習分工、疏散人員和物資。
4.2.2.3報警員根據火勢大小及時報警,報警時必須講明起火地點、火勢大小、起火物資、公司電話號碼、報警人姓名等詳細情況,并派人到路口接警。
4.3突遇停水停電的應急準備和響應
4.3.1突遇停水停電的應急準備
4.3.1.1為了防止突遇停水造成的影響,施工現場應在攪拌站附近設置蓄水池(桶),蓄水量應經過計算能保證混凝土澆筑到一定的部位。
4.3.1.2為了防止突遇停電造成的影響,施工現場應結合實際采取相應的措施,如果有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在澆筑前應考慮突遇停電的影響,經計算后依據用電負荷選用柴油發電機。
4.3.2突遇停水停電的應急響應
突遇停水停電時,應立即啟動備用水源或備用電源保證施工到達一定的部位,防止材料的浪費。
4.4施工中挖斷水、電、氣管道的準備與響應
4.4.1施工中挖斷水、電、氣管道的準備
4.4.1.1施工前,施工單位應與建設單位、勘探單位共同對施工區域內的地下管線進行調查,如有地下管線要采取合理的開挖方法,防止挖斷地下管線。
4.4.1.2施工單位應收集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電話號碼,如遇緊急情況能及時報警。
4.4.2施工中挖斷水、電、氣管道的響應
突遇挖斷水、電、氣管道時,施工單位應立即停止施工采取有效隔離措施并保護現場,同時上報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如及時向當地的市政管委、供電部門、自來水公司、天然氣公司上報),如損壞嚴重還應上報當地的治安、消防部門協助處理。
4.5突遇惡劣天氣(大風、暴雨、雷擊)的準備與響應
4.5.1突遇惡劣天氣(大風、暴雨、雷擊)的準備
4.5.1.1施工之前應編制施工方案,在方案中制定防風、防汛、防雷擊、防觸電的措施,現場應作好排水。
4.5.1.2關心當地的天氣預報,當預報有惡劣天氣時,針對惡劣天氣的情況及時作好準備。當預報有大風時應對塔吊、架體進行加固,對臨邊、作業面的附著物等進行清理防止落下傷人,遇有大風時禁止進行室外高處作業,對于施工垃圾、砂等進行遮蓋,現場應灑水降塵,防止揚塵。雨季之前應備好抽水設備,作好排水溝并選擇好排水方向,防止暴雨后現場積水。暴雨后應對架體、塔基、臨設、配電箱等加強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當預報有雷雨時,現場的高大設施應作好防雷接地,進入雨季之前應對防雷接地進行搖測,保證接地電阻符合要求,加強人員教育,遇有雷雨天氣時不要在高大設施、樹木下避雨。
4.5.2突遇惡劣天氣(大風、暴雨、雷擊)的響應
突遇惡劣天氣時,應立即停止施工,并立即將高處作業人員撤離到地面,同時啟動相應的預防措施,因惡劣天氣造成人員傷亡的,在現場自救的前提下立即將傷病員送往醫院,并將事故情況上報公司及相關部門。
4.6振動的準備與響應
4.6.1振動的準備
施工之前應對施工方法進行評估,如果施工振動可能對周圍建筑物造成損壞的,應及時與甲方、設計單位協商更改施工方法。
4.6.2振動的響應
突遇振動造成損害時,立即停止施工,協助受損害房屋內的人員撤離,保護現場并上報公司及上級主管部門。
4.7事故報告的編寫
每次緊急情況或事故發生后,由分公司安全科組織項目部和相關單位人員寫出書面《事故報告》,填寫《應急情況(事故)處理記錄》(EMS/09-1),并報工程部。《事故報告》的內容如下:
a.時間
b.地點(部位)
c.事故經過
d.事故原因
e.經濟損失
f.處理結果
g.經驗教訓
h.整改措施
4.8緊急事故處理后,事故發生部門負責人應召集相關人員研究防止事故再次發生的對策,并報工程部備案。
4.9糾正與完善
4.9.1事故發生單位應針對導致意外事故的原因及實施過程中的不足,對方案和預案進行評審、修改和完善。
4.9.2必要時,工程部應會同相關部門對《應急準備與響應控制程序》進行評審、修改、完善,并執行《文件和資料控制程序》的有關規定。
4.10監督檢查
4.10.1工程部對每個工程監督檢查一至兩次,并填寫保存《施工現場環境管理體系運行檢查表》(EMS/10-1)。
4.10.2分公司每月一次、項目部至少每半月檢查一次,并保存檢查記錄。
4.10.3對于檢查中出現的不合格執行《違章、糾正與預防措施控制程序》的有關規定。
4.10.4記錄的保存執行《記錄控制程序》
5.相關文件
W*/EMSC/A-20**《環境管理手冊》
W*/EMS/C*/A/07-20**《文件和資料控制程序》
W*/EMS/C*/A/11-20**《違章、糾正與預防措施控制程序》
W*/EMS/C*/A/12-20**《記錄控制程序》
W*/EMS/ZDS/A/01-20**《防水作業指導書》
W*/EMS/ZDS/A/02-20**《油漆施工作業指導書》
W*/EMS/ZDS/A/11-20**《木制品加工作業指導書》
W*/EMS/ZDS/A/14-20**《切割操作作業指導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市建委《北京市施工現場保衛工作基本標準》
6.標準表格
EMS/09-1《應急情況(事故)處理記錄》
EMS/10-1《施工現場環境管理體系運行檢查表》
篇2:景區施工現場環境管理標準
景區施工現場環境管理標準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景區施工現場環境管理制度。
本標準適用于**景區施工單位施工現場環境的管理。
2內容
2.1施工單位需設一名兼職環保人員,負責日常施工現場的環境管理和監測工作。
2.2施工現場水泥、石灰等易造成空間粉塵污染的建設材料,必須集中存儲堆放并予以覆蓋。
2.3施工中的油漆、乙炔、瀝青等揮發刺激性物品,應在荒僻處或有防護隔離措施的范圍內使用并符合廢氣、廢渣排放標準。
2.4嚴格控制現場砼攪拌機、震動泵等建筑機械噪聲。若確需夜間施工的工程項目,應向環保部門申請辦妥《夜間作業許可證》后方能進行。
2.5職工住宅和宿舍必須注重環境衛生,生活垃圾要集中堆放并及時清理。
2.6后勤生活區環境衛生、場容場貌和現場文明施工應符合有關規定。
篇3:景區游覽環境管理制度
旅游景區游覽環境管理制度
1總則
1.1通過對景區衛生的管理,為游客提供干凈、舒適的旅游環境。
1.2本制度適用于景區公共場所環境衛生及衛生間的管理。
2職責
2.1場務管理部門
2.1.1負責景區衛生的清理;
2.1.2負責景區公共場所及衛生間的清潔衛生及環衛設備的維修保養。監督各部門門前“三包”,檢查“四害”的消殺情況。
2.1.3負責施工現場及園林綠化現場的清潔衛生;
2.1.4負責較大水面的清理打撈及化糞池、化油池、隔離池及排水管道的疏通清理;
2.1.5負責環衛設施(衛生間設施及垃圾桶)的維護;
2.2各部門負責本部門門前“三包”范圍內的衛生。
3工作程序
3.1公共場所的衛生
3.1.1場務管理部門的環衛人員實行全天候跟蹤清掃。
3.1.2場務管理部門的環衛人員上班前到各指定工具房準備好清掃工具,準時上崗。
3.1.3場務管理部門的環衛人員實行分片包干,按景區衛生管理規定進行清掃。垃圾箱的垃圾袋應隨滿隨換,每日清理,定點堆放。
3.1.4廣場的衛生實行專人管理,在做好演出前后的廣場衛生清掃的基礎上,還要對舞臺、觀眾席的座椅進行定期清掃。
3.1.5場務管理部門的環衛人員應負責轄區內水面衛生和漂浮物的打撈。
3.1.6場務管理部門的環衛人員下班后,將所用工具清洗干凈,放回工具房,并擺放整齊。
3.1.7各部門領導負責對本部門衛生進行檢查、督導。
3.2垃圾清運
3.2.1景區垃圾由景區環衛人員裝袋放在指定地點,統一運出景區。
3.2.2場務管理部門負責人按要求對垃圾清運工作進行檢查、督導。
3.2.3垃圾車使用完畢,應清理干凈。
3.3衛生間管理
3.3.1公共衛生間設專人管理,其主要內容是:衛生間的衛生應跟蹤清掃、為游客提供必要的服務、設備的保養維護申報等。
3.3.2下班前衛生間管理員按要求完成衛生間的沖洗、消毒等工作,并將工具擺放整齊,關好、鎖好門窗,關閉電源。
3.3.3衛生間管理員應做好設備的保養工作,出現故障要及時維修;管理員無法修理時,應報有關管理部門進行維修;不能使用時,設備維修人員要在該設備上掛“設備維修,暫停使用”的標志,同時申請更換。
3.3.4場務管理部門負責人應經常檢查衛生間的環境,按“衛生間的管理規定”獎優罰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