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業回報制度
企業回報制度
第一條目的
為了保證員工正確的工作目標與方向,保證在經營管理和執行工作不同環節中部門之間、上下級之間、同級員工之間的步調一致,減少工作失誤,防止執行偏差,提高工作效率與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適用范圍
公司全體員工。不論職系、職等和部門,平等回報。
第三條回報原則
(一)公平原則:不論職務等級,不論員工的部門歸宿,以目標和任務為中心,平等溝通,及時響應。
(二)互動原則:回報是雙向互動的,相關部門或人員應主動進行,保證信息及時交流和反饋。
(三)不確定性原則:對工作任務和目標負有責任的任何一方,不論身在何處,不論采取何種方式,均應隨時將工作進展的信息傳遞給工作流程的上下游環節的員工。
(四)經濟性原則:一般來講,回報是非要式行為,回報形式、地點、時間等雖具有不確定性,但回報應注意盡量降低成本,節約資源。
第四條回報形式
可以是內線電話、MSN、MEMO,Email、面晤交談、移動電話、傳真等各種形式的知會和溝通。
第五條回報及催辦內容
(一)上級領導或管理人員下發的需要辦理回復的文件和上級批示交辦的工作事項;
(二)公司辦公會議決定需要辦理的事項和公司領導臨時批示交辦的事項;
(三)工作項目本身需要辦理部門或員工(包括上級、平級和下級)回復的事項;
(四)各種提案、建議、批評的辦理;
(五)部門之間配合協調的工作事項;
(六)下級上送的請示或審批事項;
(七)其它需要辦理回復的事項。
第六條回報要求
(一)人事行政部要充分發揮綜合協調作用,認真做好催辦回報工作,并指定一位員工負責公司所有文電、工作事項催辦回報的具體工作。
(二)人事行政部設置催辦回報登記簿,對需要辦理工作事項做好登記,定期進行催辦檢查。一般每周至少進行一次催辦檢查,緊急的必須隨時催辦。發現漏辦、積壓或處理不妥應及時補辦或重辦,做到件件有著落。
(三)對限時辦理的工作事項,應按時向有關上級經理或領導回報辦理結果。對未明確辦理期限的工作事項,一般應在接到工作任務信息或指令的各個階段回報工作進度;如在此時間內辦不完的,要向上級管理者或領導說明情況。
(四)工作任務的承辦部門或人員要增強工作責任感和緊迫感,主動工作,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回報工作。
(五)對公司工作事項催辦回報的情況,人事行政部應定期綜合向領導匯報。對于認真負責辦理工作事項的部門及個人,要給予表揚和獎勵;對于馬虎草率或屢催不辦的單位和個人,要給予批評;對于因積壓或辦事不認真造成嚴重影響的,應追究責任,嚴肅處理。
第七條回報及催辦注意事項
(一)書面回報:對于那些辦理時限較長的工作事項,可以分階段書面反饋。對于重大或復雜的工作項目,應當進行書面回報。
(二)電話催辦回報。對于需要隨時了解辦理情況的工作事項,可通過電話回報或詢問辦理情況和辦理結果,并做好催辦記錄。
(三)面商催辦回報。對于緊急的、重大的催辦事項或久拖未結的工作事項,應與承辦部門或人員面談,當面催促、詢問,以期引起重視,促其盡快辦理回報。
第八條管理者責任
作為管理者,在工作事項執行過程中,負有檢查監督的職責。對于執行中的工作事項,應擔負工作任務管理責任,適時對執行人進行工作指示、指導、資源支持、批評與建議或激勵,發現偏差及時糾正,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以保證執行結果的正確。
第九條養成
回報是改善工作績效的一個實用工具與方法,各部門及其全體員工應當在日常工作中認真做好每一工作項目的回報工作,反復實踐,養成回報的習慣。
第十條附則
本制度解釋權和修訂權屬公司人事行政部。
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生效。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篇2:醫院輸血不良反應回報制度
醫院輸血不良反應回報制度
1.輸血科(血庫)在發血時,同時發出《輸血不良反應回報單》。
2.臨床科室用血后,根據《輸血不良反應回報單》內容逐項填寫。每天上午9:00以前由輸血科(血庫)派專人到各用血科室收取,保證24h內返回輸血科(血庫),返回率要求達到100%。
3.輸血科(血庫)及時將輸血不良反應統計上報給醫務處,并同時反饋給血站,讓血站及時了解血液在臨床的使用情況,以便及時發現血液質量隱患。
4.輸血過程中,受血者如果發生嚴重輸血不良反應,應立即停止輸血,查找原因,并立即通知輸血科(血庫)。
5.輸血科(血庫)接到通知后作如下處理:
(1)立即核對《臨床輸血申請單》、血袋標簽、血型、交叉配血試驗記錄是否出錯;
(2)立即鑒定受血者與供血者保留血樣的ABO、Rh血型,與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樣、血袋中血樣結果比較是否一致;
(3)重新作交叉配血試驗(包括鹽水相和非鹽水相),驗證配血結果是否準確;
(4)抽取受血者抗凝血分離血漿,觀察血漿顏色,用顯微鏡觀察紅細胞有無凝集現象,判斷有無急性溶血反應發生;
(5)有條件的作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排除急性溶血性輸血反應;
(6)用無菌瓶抽取受血者抗凝血2份,1份作細菌培養;1份先輕離心分離血漿,然后,再取血漿重離心,取血漿離心后的沉渣涂片,革蘭氏染色查細菌,排除急性細菌污染反應;
(7)有條件的可作白細胞抗體試驗或過敏原試驗,判斷是否是過敏反應或非溶血性發熱反應引起。
6.輸血不良反應的處理過程和結果應祥細記錄,并隨病歷長期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