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索框架梁技術交底
一、錨索框架梁技術條件1.框架梁采用正方形布置,采取現場立模施工,封頭混凝土強度等級與框架梁一致,單孔四束錨索框架梁截面尺寸為0.5m×0.5m,單孔六束錨索框架梁截面尺寸為0.6m×0.6m,框架梁在土質及軟質巖邊坡面上應人工開槽現澆,露出高度0.1m,在硬質巖上可直接現澆,無需人工開槽,且需設置與框架梁一致的混凝土找平排水板。2.坡面錨索間距為4.0m,正方形或矩形布置,配合框架梁使用。錨索與水平面夾角為15°~30°,錨索采用高強度,低松弛Φ15.2mm鋼絞線制作,鋼絞線強度為1860MPa,錨索孔注漿一般環境下采用M35純水泥漿,注漿壓力不小于0.6~0.8MPa,4束錨索加固,錨索孔直徑115mm,單孔拉力設計值450KN,超張拉5%~10%鎖定,邊坡容許承載力應大于200KPa,6束錨索加固,錨索孔直徑130mm,單孔拉力設計值700KN,超張拉5%~10%鎖定,邊坡容許承載力應大于250KPa。3.框架梁排水槽必須延伸順接至側溝,以便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統。二、錨索框架梁施工及錨索張拉1.錨索施工1)錨孔測放錨索孔位應按設計要求,準確測放在坡面上,孔位允許偏差±50mm,孔徑允許偏差0~10mm,錨孔深度不小于設計長度,錨索長度允許偏差-30~100mm,錨索的鉆孔斜度(傾角)允許偏差1°。2)鉆孔設備鉆孔機具的選擇,根據錨固地層的類別、錨孔孔徑、錨孔深度、以及施工場地條件等來選擇潛孔鉆,潛孔沖擊成孔。3)鉆機就位錨孔鉆進施工,搭設滿足相應承載能力和穩固條件的腳手架,根據坡面測放孔位,準確安裝固定鉆機,并嚴格認真進行機位調整,確保錨孔開鉆就位。4)鉆進方式鉆孔要求干鉆,禁止采用水鉆。5)鉆進過程鉆進過程中要認真作好施工記錄,鉆進過程中若遇到塌孔,應立即停鉆,采用注漿固壁處理,24h后重新鉆進,或采用跟管鉆進工藝。6)孔徑孔深鉆孔孔徑、孔深要求不得小于設計值。7)錨孔清理鉆進達到設計深度后,不能立即停鉆,要求穩鉆1~2分鐘,防止孔底尖滅、達不到設計孔徑。若遇錨孔中有承壓水流出,待水壓、水量變小后方可下安錨筋與注漿,必要時在周圍適當部位設置排水孔處理。如果設計要求處理錨孔內部積聚水體,一般采用灌漿封堵二次鉆進等方法處理。8)錨孔檢驗錨孔鉆造結束后,須經現場監理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9)錨索體制作及安裝錨索幾束鋼絞線組成根據施工設計圖紙框架梁截面尺寸而確定。安裝錨索體或錨桿前再次認真核對錨孔編號,確認無誤后再用高壓風吹孔,人工緩緩將錨索體或錨桿體放入孔內,用鋼尺量出孔外露出的鋼絞線或錨桿長度,計算孔內錨索長度,確保錨固長度。10)錨固注漿注漿材料宜采用水灰比1::05~1:1的水泥砂漿或水灰比0.45~0.50的水泥漿。注漿漿液應攪拌均勻,隨攪隨用,并在初凝前用完。嚴防石塊、雜物混入泥漿。錨索注漿前,采用空氣清孔,排除孔內雜物和積水,然后將灌注管插入距孔底300mm~500mm處,漿液自下而上連續灌注,隨著漿液的的灌進,慢慢拔出灌漿管,灌漿壓力不小于0.6~0.8MPa,中途不得停漿,在初凝前要進行補漿,必須做到漿液均勻地填滿鋼筋與孔壁間的空隙。注漿管應具有足夠的內徑,能使漿體壓至鉆孔底部,注漿管能承受1.0MPa的壓力。2.框架梁施工1)鋼筋綁扎①在施工安置框架鋼筋之前,先清除框架基礎底浮碴,保證基礎密實。②鋼筋接頭需錯開,同一截面鋼筋接頭百分率不超過50%,且有焊接接頭的截面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1m。錨桿尾部與豎梁鋼筋相焊接成一整體,若錨桿與箍筋相干擾可局部調整箍筋的間距。③鋼筋綁扎完成后,48小時內,務必進行砼澆注。2)立模板①模板采用鋼模,立模前首先檢查鋼筋骨架施工質量,并做好記錄,然后立模板。模板立在開挖槽外側,槽內混凝土要滿灌。②模板安裝前要打磨光滑,表面刷脫模劑,模板接裝要平整、嚴實、凈空尺寸準確,設合設計要求并美觀。模板底部要與基礎緊密接觸,以防跑漿、脹模。3)砼澆筑①澆筑前應檢查框架的截面尺寸,要嚴格檢查鋼筋數量及布置情況。②施工時,先進行坡腳施工,待坡腳初凝后,再進行上部縱梁施工。坡腳基礎及縱梁砼澆筑都采用C35混凝土,施工時選用振搗棒振搗密實,頂面用光抹壓光。③鋼筋宜制成整體長骨架,其制作、搭接、安裝要符合設計及技術規范要求。④框架分片施工,縱向每隔3~4個框架于框架中部設伸縮縫一道,縫寬0.02m,以瀝青麻筋填塞。錨頭應埋入框架梁中,錨頭鋼筋與框架縱梁鋼筋焊接相連,與縱梁同時澆筑。⑤澆筑框架砼必須連續作業,邊澆筑邊振搗。澆筑過程中如有砼滑動跡象可采取速凝或早強砼或用蓋模模壓住。各縱梁砼應不間斷澆筑,若因故中斷澆筑,應及時處理。3.錨索張拉1)錨具與框架之間加4根Φ25mmHRB335聯接鋼筋,每根鋼筋長0.3m。2)錨具底座頂面30mm處增設一層6mmHPB235的鋼筋網。3)錨盤采用適應Φ15.2mm鋼絞線的錨具。4)制作錨索時,其長度應增加1.5m張拉段。5)錨索正式張拉前,應取0.1~0.2倍軸向拉力設計值對錨索預張拉1~2次,使錨索體完全平直,各部位接觸緊密。錨索張拉:在同一聯錨索框架梁內應分兩次采用對稱循環張拉,每次張拉時間間隔為3~5天。第一次按“坡面錨索張拉順序示意圖”分3個循環進行張拉,第一次張拉值為錨索單孔拉力設計值的70%;第二次按“坡面錨索張拉順序布置示意圖”分兩個循環進行張拉。第二次張拉值為錨索單孔拉力設計值的40%(含超張拉10%),每次內每個循環均應對所有錨索張拉一次,且每孔錨索張拉間隔時間應保持一致,錨索張拉中應對錨索的伸長及受力做好記錄,核實伸長與受力是否相等。6)錨索張拉后應對錨頭和錨桿的自由段間的空隙進行補漿,補漿材料宜選用水灰比0.45~0.50的水泥漿。7)錨索施工完畢后,應對錨索測力計受力情況等進行檢查、核實,經綜合評估錨索受力等趨于穩定后,方可切割錨具外超長部分鋼絞線,并對錨索進行封頭處理。三、施工注意事項1.錨索為永久工程,必須做好防銹,防腐處理。2.錨索錨固段處于腐蝕環境中的錨索采用I級防護構造,錨固段應采用全長波紋型管防護,且與自由段搭接長度不小于200mm,錨固段水泥砂漿保護層厚度不小于20mm。3.錨索自由段應采用I級防護構造,護管內采用Φ22聚乙烯塑料護管,管內應充滿防腐油脂,并采取專門措施將防腐油脂滯留于護管內,護管應延伸至過渡管內至100mm。4.錨索孔灌漿后不得隨意敲擊桿體,也不得在桿體懸掛重物。四、安全、環保及文明施工1.施工現場設置醒目的防護帶,確保施工的安全順利進行。現場施工作業人員正確佩戴和使用安全防護用品;嚴格按照安全用電操作規程用電,嚴禁私自亂拉電線;嚴格按照機械操作規程使用機械設備;夜間施工應有足夠照明2.嚴格組織施工管理,開展文明施工,創標準化施工現場,現場材料堆碼整齊,設備材料標示清楚。3.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確保水源、植被不被污染和破壞。施工過程中對廢棄漿液必須按指定的地點進行排放嚴禁將含有污染的物質或可見懸浮物的水排入河渠、水道、水田。所有機械廢油回收利用或妥善處理,嚴禁隨意潑倒。4.特別注意:施工過程中要保證腳手架的穩定做好防墜落措施。
篇2:某礦錨索支護工安全生產責任制
錨索支護工必須認真學習《作業規程》,熟練掌握《作業規程》中規定的巷道斷面、支護形式、支護技術參數和質量標準等;熟練使用作業工具,并能進行檢查和保養;必須經過專門技術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
一、崗位職責
第1條錨索支護工要熟悉錨索支護原理,錨索結構及主要技術參數;熟悉作業地點環境,能夠熟練使用支護工具,熟悉錨桿機性能、結構和工作原理,能排除一般故障,并做好使用前后的檢查和保養工作。
第2條錨索支護材料要符合施工措施規定。
第3條錨索的錨固長度和錨固力要符合《作業規程》規定。
第4條檢查施工地點的支護狀況,嚴防片幫、冒頂傷人。在有架空線巷道內作業時,要先停電。
第5條打錨索眼時,要注意觀察鉆進情況,有異常時,必須迅速閃開,防止斷釬傷人,鉆機5m以內不得有閑雜人員。
第6條錨索張拉預緊力應控制在80~100千牛,錨索安裝48小時后,如發現預緊力下降,必須及時補拉,張拉時如發現錨固不合格,必須補打合格的錨索。錨桿支護巷道必須配備錨桿檢測工具,錨桿安裝后,對每根錨桿進行預緊力檢測,不合格的錨桿要立即上緊;對錨桿錨固力進行抽查,不合格的錨桿必須重新補打。
第7條鋼鉸線旋向應與攪拌工具旋轉方向相反。
第8條使用錨桿鉆機或其他鉆眼機具對巷道拱部進行打眼工作,釬子不能正常隨機退出時作業人員要避開釬子的滑落空間,鉆眼作業退釬、釬子接長時必須有專人用手把住釬子,防止釬子下滑。
第9條錨索的漲拉機具必須保持完好。
第10條巷道支護高度超過3m,或在傾角較大的上下山進行支護施工,必須有腳手架或搭設工作臺。
第11條如實填寫現場施工原始記錄。
第12條按時參加礦及工區召開的安全生產會議和政治理論學習,加強責任心,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技術水平。
第13條負責本崗位范圍內的安全工作,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作業規程和操作規程,保證安全生產。
第14條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及考核評級辦法》,實現工程質量動態達標,不合格的工程或工序堅決予以整改或糾正。
第15條熟悉本工作面災害預防和避災撤離路線。
二、責任追究
第16條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對錨索支護工按嚴重“三違”處理,造成嚴重后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班中睡崗、脫崗、離崗的;
(二)違章作業,隱瞞事故真相的;
(三)酒后入井上崗作業的;
(四)井口20米范圍內吸煙,下井帶煙草、點火物品及井下吸煙,不帶自救器、安全帽,穿化纖衣服入井的;
(五)存在重大不安全隱患,不匯報、不處理,強行冒險作業的。
(六)不執行敲幫問頂制度的;
(七)私截或使用不合格錨索的,原始記錄填寫不真實、弄虛作假的;
(八)空頂作業、支護不及時的;
(九)不使用前探梁或前移不及時的。
第17條不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和《作業規程》規定作業,未造成任何后果的,對其罰款100元/次。
第18條不堅持現場交接班制度,當班問題未當班處理,私自留給下一班并隱瞞問題,造成后果的對其罰款50~200元/次。
第19條不按規程要求使用支護材料或使用不合格支護材料的,對其罰款200~1000元。
第20條不按規定要求進行錨索施工編號或編號不清的,對責任人罰款50元。
篇3:錨桿錨索支護工崗位責任制
第一條在班組長的領導下,負責指定地點的錨桿、錨索支護的施工作業。
第二條認真執行“三大規程”,掌握《作業規程》主要內容,熟知錨桿眼的布置參數,及有關技術質量要求,并認真貫徹執行。
第三條熟練掌握錨桿(錨索)機的操作要領,了解錨桿(錨索)機的工作原理。
第四條工作中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做好臨時支護。
第五條做好防塵工作,嚴禁干打眼。
第六條根據現場煤巖層變化情況,改變支護間距,改進支護工藝,提高工效,降低消耗,保證循環,加快進度,確保安全生產。
第七條搞好區域文明衛生,做到文明生產。
第八條認真學習規程,鉆研技術業務,不斷提高施工質量,嚴格執行煤礦三大規程,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堅決杜絕“三違”現象。服從帶班區長、班長的分配,搞好工種協調,共同完成當班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