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安全法百問百答堵車時加塞兒也是違法
19.機動車不按規定懸掛放置法定牌證和標志的應如何處罰
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五條的規定,上道路行駛的機動車未懸掛機動車號牌,未放置檢驗合格標志、保險標志,或者未隨車攜帶行駛證、駕駛證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扣留機動車,通知當事人提供相應的牌證、標志或者補辦相應手續,并可以依照本法第九十條,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于道路通行的規定,處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當事人提供相應的牌證、標志或者補辦相應手續的,應當及時退還機動車。
故意遮擋、污損或者不按規定安裝機動車號牌的,依照本法第九十條的規定予以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處罰。
20.拖拉機的管理有何特殊之處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一條的規定,對上道路行駛的拖拉機,由農業(農業機械)主管部門行使本法第八條、第九條、第十三條、第十九條、第二十三條規定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管理職權。
農業(農業機械)主管部門依照前款規定行使職權,應當遵守本法有關規定,并接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監督;對違反規定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追究法律責任。
本法施行前由農業(農業機械)主管部門發放的機動車牌證,在本法施行后繼續有效。
21.對于軍車和武警車輛的牌照和駕駛員在考核時有何特別規定
中華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在編機動車牌證、在編機動車檢驗以及機動車駕駛人考核工作,由中華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有關部門負責。
22.駕駛機動車上路行駛前的安全要求有哪些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一條規定,駕駛人駕駛機動車上道路行駛前,應當對機動車的安全技術性能進行認真檢查;不得駕駛安全設施不全或者機件不符合技術標準等具有安全隱患的機動車。
23.何為交替通行規則
所謂交替通行,顧名思義就是機動車在遇到通行不暢時,輪流、循環地行駛。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五條規定:“機動車……在車道減少的路段、路口,或者在沒有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交通標線或者交通警察指揮的交叉路口遇到停車排隊等候或者緩慢行駛時,機動車應當依次交替通行。”交替通行規則實際上是讓行原則的具體體現,確定交替通行規則的目的就在于防止開怨氣車、斗氣車使交通無序而造成的交通擁堵乃至交通事故。交替通行規則也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道路交通慣例,實踐證明交替通行規則既有利于減少道路的人為擁擠,促進道路交通秩序的有序、安全與暢通,更有利于機動車駕駛人自覺遵守交通規則和按秩序通行的理念,從而構造一個和諧、有序、安全的道路交通環境。
24.駕駛機動車上路,哪些情況下不得超車
(一)前車正在左轉彎、掉頭、超車的;
(二)與對面來車有會車可能的;
(三)前車為執行緊急任務的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的;
(四)行經鐵路道口、交叉路口、窄橋、彎道、陡坡、隧道、人行橫道、市區交通流量大的路段等沒有超車條件的。
28.機動車遇有前方車輛停車排隊等候或者緩慢行駛時"加塞兒"違法嗎
機動車遇有前方車輛停車排隊等候或者緩慢行駛時,不得借道超車或者占用對面車道,不得穿插等候的車輛。
29.駕駛拼裝的機動車或者已達到報廢標準的機動車上道路行駛應受何處罰
駕駛拼裝的機動車或者已達到報廢標準的機動車上道路行駛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予以收繳,強制報廢。
對駕駛上述所列機動車上道路行駛的駕駛人,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并吊銷機動車駕駛證。
25.偽造、變造或使用、挪用機動車有關牌證、標志會受到何種處罰
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六條的規定,偽造、變造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檢驗合格標志、保險標志、駕駛證或者使用其他車輛的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檢驗合格標志、保險標志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予以收繳,扣留該機動車,并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當事人提供相應的合法證明或者補辦相應手續的,應當及時退還機動車。
26.機動車強制報廢制度是如何規定的
所謂強制報廢制度是指對于已達到國家報廢標準的機動車,由國家強制回收拆解,防止被拼裝、組裝重新上道路行駛的制度。機動車報廢標準主要依據機動車的安全技術狀況和不同用途來確定。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四條規定:“國家實行機動車強制報廢制度,根據機動車的安全技術狀況和不同用途,規定不同的報廢標準。應當報廢的機動車必須及時辦理注銷登記。達到報廢標準的機動車不得上道路行駛。報廢的大型客、貨車及其他營運車輛應當在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監督下解體。”這是針對報廢車嚴重影響交通安全所設立的一項重要制度。
還應該注意,機動車達到報廢標準后應當申請注銷登記,這是對機動車所有人的一種義務性的規定。
27.對出售報廢車的違法行為將如何處理
出售已達到報廢標準的機動車的,沒收違法所得,處銷售金額等額的罰款,對該機動車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予以收繳,并強制報廢。
篇2:安全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識別和獲取管理制度
為認識和了解本公司生產經營活動相關的安全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并及時傳達全體員工和相關方,特制定本制度。
一、職責
1.企業負責人負責批準確定適用公司的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的清單。
2.綜合辦公室負責識別、獲取和評價適用公司的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建立清單并保存。
二、獲取途徑
1.從政府有關部門、上級工會、圖書館等獲取有關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
2.從公共出版物、專業報刊雜志及計算機網絡上收集獲取相關的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
三、傳達和培訓
1.綜合辦公室將適用公司的法律、法規、標準和其他要求及時傳達到全體員工,并將有關法律、法規和其它要求告之相關方。
2.綜合辦公室按有關規定定期對員工進行有關法律、法規、標準及其它要求的知識培訓,并保存培訓記錄。
四、符合性評價
公司每年至少一次對適用的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進行符合性評價,主要查找公司和員工違法現象和行為,并及時消除(每年12月進行)。由綜合辦公室具體負責。
篇3:公司安全法律法規標準要求管理制度
公司安全法律、法規、標準及其它要求管理制度
1.目的
為了獲取、更新、識別適用于本公司的安全法律、法規、標準及其它要求,為體系的運行提供依據,特制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
適用本于公司獲取、更新、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并建立臺帳。
3.職責
3.1安全環保科負責獲取安全法律、法規、標準和其它要求的收集、識別及更新并建立臺帳,并對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并確認其適用性,并追蹤新的法律、標準和其他要求。
3.2安全環保科負責向各部門單位宣傳適用的法律、法規、標準和其它要求。
3.3安全環保科負責組織相關部門對識別的法律、法規、標準和其它要求進行符合性評價。
3.4各部門單位負責將相關的法律、法規、標準和其它要求傳達給員工。
3.5各部門單位獲取的法律、法規、標準和其它要求,應及時傳遞到安全環保科。
3.6安全環保科負責編寫公司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3.7各部門單位負責編寫本部門單位的安全操作規程。
3.8安全環保科負責法律、法規及安全操作規程的發布。
4.程序
4.1獲取途徑
4.1.1由安全環保科通過標準化信息網、新聞媒體、行業協會、政府主管部門及其他形式查詢獲取國家的安全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
4.1.2上級部門的通知、公報等由綜合辦公室收集整理。
4.1.3各部門從專業或地方報刊、雜志等索取的法律、法規、標準和其它要求,應及時報送安全環保科進行識別和確認并備案。
4.2登記與識別
4.2.1根據公司生產、活動和服務過程中所有危險、有害因素,結合法律、法規的最新內容及版本,識別適用的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
4.2.2根據本行業特點,識別適用的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
4.2.3安全環保科組織有關部門對獲取和識別適用的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組織評審確認,報公司領導審核批準,并編制《適用法律法規清單》。
4.3更新
4.3.1當現行的適用的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更新時,應重新及時識別。
4.3.2安全環保科每年進行一次適用的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的獲取、識別、更新工作。
4.3.3當生產過程中的危險、有害因素發生變更時,應及時進行適用的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的重新識別。
4.4適用的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的發放、實施、檢查與符合性評價。
4.4.1安全環保科及時將適用的適用的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中的重要內容進行摘編,并下發到相關部門單位。
4.4.2各部門單位要組織學習適用的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并在安全標準化運行中嚴格遵守,各部門單位培訓學習情況記錄與安全例會臺帳,班組學習情況記錄于班組活動記錄中。
4.4.3安全環保科每年一次對貫徹安全法律法規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不符合適用的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的現象要組織相關部門分析原因,進行整改。安全環保科建立適用的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評價記錄。
4.5規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規程
4.5.1安全環保科負責編寫公司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并下發到部門、單位及班組,各級人員應嚴格執行。
4.5.2各部門單位應根據工藝、技術、設備特點和原材料、輔助材料、產品的危險性編制安全操作規程,下發到班組,崗位人員應按照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操作。
4.6評審和修訂
4.6.1安全環保科每年一次組織有關部門單位對頒發的制度文件進行評審,對不適宜性文件及時進行修訂。
4.6.2當發生事故時,工藝、技術、材料等發生變更時,各部門單位應及時對各種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進行修訂,確保適用性和有效性。
4.6.3修訂時應填寫《文件更改審批表》,注明原因及更改內容,經安全副總批準后進行修訂。
4.6.4新修訂的規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規程應及時發放到崗位,保證各崗位的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是最新的有效文件,原文件收回統一作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