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道路安全法百問百答六項違法可拘十五天

道路安全法百問百答六項違法可拘十五天

2024-07-12 閱讀 1559

94.交通警察應如何處理隨意停放的車輛

對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于機動車停放、臨時停車規定的,可以指出違法行為,并予以口頭警告,令其立即駛離。

機動車駕駛人不在現場或者雖在現場但拒絕立即駛離,妨礙其他車輛、行人通行的,處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并可以將該機動車拖移至不妨礙交通的地點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指定的地點停放。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拖車不得向當事人收取費用,并應當及時告知當事人停放地點。

因采取不正確的方法拖車造成機動車損壞的,應當依法承擔補償責任。

95.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超過標準收費或出具虛假檢驗結果應受何處罰

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實施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超過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核定的收費標準收取費用的,退還多收取的費用,并由價格主管部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的有關規定給予處罰。

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不按照機動車國家安全技術標準進行檢驗,出具虛假檢驗結果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所收檢驗費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并依法撤銷其檢驗資格;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96.《道路交通安全法》要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如何處理和保管被扣留車輛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扣留機動車、非機動車應當當場出具憑證,并告知當事人在規定期限內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接受處理。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被扣留的車輛應當妥善保管,不得使用。

逾期不來接受處理,并且經公告三個月仍不來接受處理的,對扣留的車輛依法處理。

97.批準、生產、銷售不合格和不符合機動車國家安全技術標準機動車的部門、單位,應追究什么責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三條規定,國家機動車產品主管部門未按照機動車國家安全技術標準嚴格審查,許可不合格機動車型投入生產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降級或者撤職的行政處分。

機動車生產企業經國家機動車產品主管部門許可生產的機動車型,不執行機動車國家安全技術標準或者不嚴格進行機動車成品質量檢驗,致使質量不合格的機動車出廠銷售的,由質量技術監督部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的有關規定給予處罰。

擅自生產、銷售未經國家機動車產品主管部門許可生產的機動車型的,沒收非法生產、銷售的機動車成品及配件,可以并處非法產品價值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有營業執照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沒有營業執照的,予以查封。

生產、銷售拼裝的機動車或者生產、銷售擅自改裝的機動車的,可以并處非法產品價值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有營業執照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沒有營業執照的,予以查封。

具有上述后三種違法行為的,生產或者銷售不符合機動車國家安全技術標準的機動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98.妨礙交通安全的行為如何處理

在道路兩側及隔離帶上種植樹木、其他植物或者設置廣告牌、管線等,遮擋路燈、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妨礙安全視距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責令行為人排除妨礙;拒不執行的,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并強制排除妨礙,所需費用由行為人負擔。

99.交通警察執法時著裝、證件、舉止有何規范

交通警察執行職務時,應當按照規定著裝,佩戴人民警察標志,持有人民警察證件,保持警容嚴整,舉止端莊,指揮規范。

100.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哪些交通違法行為應當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可并處十五日以下拘留

(一)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暫扣期間駕駛機動車的;

(二)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

(三)強迫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機動車安全駕駛要求駕駛機動車,造成道路交通事故,尚不構成犯罪的;

(四)違反交通管制的規定強行通行,不聽勸阻的;

(五)故意損毀、移動、涂改交通設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構成犯罪的;

(六)非法攔截、扣留機動車輛,不聽勸阻,造成交通嚴重阻塞或者較大財產損失的。

篇2:相關安全法律法規及其它制度管理規定

一、編制目的

為識別和獲得適用于本項目的安全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同時建立獲取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的渠道,及時更新有關部門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的信息。規范法律、法規、其他要求的識別、獲取、傳達、更新等各項活動的管理,保持遵紀守法能力,特制定本制度。

二、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項目安全管理所涉及的所有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控制的活動和過程。

三、職責

1.安全科負責安全法律、法規與其他要求的收集、識別及更新并建立臺帳,并對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2.安全科負責向各科室、各施工隊宣傳適用的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

3.各施工隊負責將相關的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傳達給員工,并遵照執行。

4.安全科負責編寫本項目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四、工作程序

1.與項目相關的國家及地方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包括:

1.1國家安全生產法律、行政法規、標準及各部委規章。

1.2地區安全生產法規、規章。

1.3相關執法部門的通知、公報等其他要求。

1.4應遵守的國際公約。

五、獲取途徑

1.由安全科通過標準化信息網、新聞媒體、行業協會、政府主管部門及其他方式查詢獲取國家的安全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

2.上級部門的通知、公報等由辦公室收集整理。

3.從地方報刊、雜志等索取的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應及時進行識別和確認并備案。

六、登記與識別

1.根據項目生產、活動和服務過程中所有的危險、有害因素,結合法律法規的最新內容及版本,識別適用的法律、法規、標準和其它要求。

2.根據本行業特點,識別適用的法律、法規、標準和其它要求。

3.安全科組織相關部門對獲取和識別的法律、法規、標準及其它要求組織評審確認,報項目領導審核批準,并編制《適用的法律、法規清單》。

七、更新

1.當現行法律、法規、標準和其它要求更新時,應重新及時識別。

2.安全科每年進行一次法律、法規、標準及其它要求的獲取、識別、更新工作。

3.當生產過程中的危險、有害因素發生變更時,應及時進行法律、法規和其它要求的重新識別。

4.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的發放、實施、檢查與符合性評價。

5.安全科及時將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中的重要內容進行摘編,并下發到各科室、各施工隊。

6.各科室、各施工隊要組織學習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并在安全標準化運行中嚴格遵守,并將培訓學習情況記錄于安全例會臺帳。

7.安全科負責對貫徹安全法律、法規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不符合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的現象要組織相關部門分析原因,進行整改。安全科建立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評價記錄。

八、規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規程

1.安全科負責編寫項目部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并下發到科室、施工隊,各級人員應嚴格執行。

2.各科室、施工隊應根據工藝、技術、設備特點和危險性編制崗位安全操作規程,下發到相關崗位人員手中,崗位人員應按照崗位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操作。

篇3:安全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識別和獲取管理制度

為認識和了解本公司生產經營活動相關的安全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并及時傳達全體員工和相關方,特制定本制度。

一、職責

1.企業負責人負責批準確定適用公司的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的清單。

2.綜合辦公室負責識別、獲取和評價適用公司的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建立清單并保存。

二、獲取途徑

1.從政府有關部門、上級工會、圖書館等獲取有關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

2.從公共出版物、專業報刊雜志及計算機網絡上收集獲取相關的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

三、傳達和培訓

1.綜合辦公室將適用公司的法律、法規、標準和其他要求及時傳達到全體員工,并將有關法律、法規和其它要求告之相關方。

2.綜合辦公室按有關規定定期對員工進行有關法律、法規、標準及其它要求的知識培訓,并保存培訓記錄。

四、符合性評價

公司每年至少一次對適用的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進行符合性評價,主要查找公司和員工違法現象和行為,并及時消除(每年12月進行)。由綜合辦公室具體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