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DZDRP型導熱儀安全操作規程

DZDRP型導熱儀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2 閱讀 3616

1.試樣準備。試樣長×寬應為300×300mm,試驗厚度在1mm-50mm。試樣應覆蓋中心量熱器和內保護裝置的整個表面。

2.儀器參數的設置。按下“設置”鍵,面板上方數碼管開始閃爍,此時利用數值增減鍵調節數值,設定熱板溫度;再次按下“設置”鍵,面板下方數碼管開始閃爍,此時利用數值增減鍵調節數值,設定冷板溫度;第三次按下“設置”鍵,結束參數設置。

3.準備測試。連接循環水控制系統,放入待測樣品,關上儀器門,按下“運行”鍵,儀器進入測試階段。

4.溫度梯度的測量。當試樣運行穩定后,溫度設定值高于測試值5-8℃,此時儀器工作在動態平衡狀態,測試結果最為準確。當儀器運行進入穩態后,若溫度測試值接近設定值,則增大溫度校正值;若溫度測試值遠離設定值,則減小溫度校正值。按下“標定”鍵,面板上方數碼管顯示字母U,下方數碼管顯示溫度校正值,修改完成,按下“sys”鍵,結束設置。

當熱板進入恒溫狀態后,試樣組熱面溫度在2h內的變化不大于5℃時,在30min間隔內進行測量

1.如果還要測量其他溫度下的導熱系數,請重復以上步驟。

5..試驗完成后,關掉電源,整理好儀器。

篇2:導熱油爐設備維修保養制度

1、司爐人員應負責有機熱載體鍋爐的日常維護保養工作,其主要內容包括:班前、班后清理、潤滑、檢查、調整設備;班中認真觀察聽診設備運轉情況,及時排除小故障,包括消除泡、冒、滴、漏。

2、有機熱載體鍋爐設備檢修分定期的小、中、大修三類。小修由司爐人員提出,隨時安排;中修每年一次,應包括清除有機熱載體爐受熱煙灰、焦渣、爐膛、煙風道修理、附屬設備、附件、儀表、自控裝置等;大修期限可根據定期檢驗情況而定。

3、有機熱載體鍋爐設備檢修前應進行一次內外即全面檢查、根據檢查情況確定檢修計劃;對受壓元件的檢修應由持證的專業修理單位承擔。

4、根據檢修計劃,指定專人負責,分工明確,確保檢修質量。

5、做好檢修記錄(包括:損壞情況,檢修方案,修理質量檢驗等),并存入有機熱載體鍋爐技術檔案備查。

6、檢修完畢后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應組織有關人員進行驗收,對受壓部件檢修應由特種設備檢測機構進行監檢驗收合格后才能投入運行。

7、有機熱載體鍋爐的溫度計、電極壓力表應按技術規范規定送計量部門校驗;安全閥每年至少應校驗一次;液面計一年至少維修拆洗一次;自動控制和自動保護裝置每月應校驗一次,有問題及時檢修。

8、有機熱載體鍋爐設備停止運行期間應做好維護保養工作,停用一年以上應向特種設備安全監督部門辦理相關手續。停止運行一年后需要恢復運行前,必須經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檢驗。

篇3:導熱油爐巡回檢查制度

1、當班人員每小時應對有機載體鍋爐及其附屬設備的運行情況進行巡回檢查,并做好記錄。

2、巡回檢查的主要內容:

(1)有機熱載體進口壓力、溫度、出口壓力、溫度;循環泵運行情況。

(2)有機熱載體鍋爐可見受熱部分有無鼓皰、變形和滲漏;爐膛燃燒情況是否良好。

(3)燃燒設備(爐排、上煤、出渣、燃燒器)、鼓引風機運轉情況,除塵設備及排煙溫度是否正常。

(4)膨脹器液位應正常,膨脹器內有機載體溫度應低于70%;儲存罐內是否有熱載體,注油泵是否正常。

(5)管道閥門,法蘭聯接處有無泄漏;管道保溫是否完好。

(6)自控裝置是否正常投用。

3、巡回檢查路線:

(1)液湘爐

電控柜→爐前壓力表、溫度計→液位計→上煤機→爐排結構→有機熱載體鍋爐及爐膛燃燒狀況(燃燒器)→出渣機→除塵器→鼓引風機及煙風道→膨脹器→循環泵→過濾器→進出口管道閥門→儲存罐→注油泵→電控柜。

(2)氣湘爐

電控柜→爐前壓力表、液位表→安全閥(爆破片)→爐排(減速器)→熱載體爐體及燃燒狀況(燃燒器)→出渣機→注油泵→過濾器→膨脹器→油氣分離器→進出口管道閥門→儲存罐→循環油泵→電控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