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發崗位操作規程
1.崗位任務
將清汁蒸發后濃縮到工藝規定的指標(65-70B*),提高糖汁的純度并嚴格控制工藝指標,確保產品質量合格。
2.工藝流程簡介
崗位工藝流程圖
清汁經過各罐進行逐一濃縮,產生的蒸汽供后續物料濃縮使用,產生的熱水前二效供鍋爐用水,后幾效產生的作工藝熱水使用,所產生的糖漿供煮煉車間煮糖,嚴格按工藝指標進行控制,保證產品的質量。
3.工藝指標
工藝控制指標
數據
備注
末效真空度
根據不同的生產情況,嚴格按照技術員要求進行控制,嚴格執行技術員的指令
1#罐進汽溫度
1#罐進汽壓力
糖漿錘度
4.管理范圍
4.1管轄區域:本崗位管轄范圍包括6臺蒸發罐、1臺冷凝器、減溫減壓設備及所屬工藝管道、蒸汽管道、疏水管道、管件、閥門、儀表和建構筑物等。
4.2主要設備(見下表)
序號
設備位號
設備名稱
規格及型號
單位
數量
備注
1
6
5.開停車操作程序
5.1?準備工作
a)為確保開機生產安全,各效罐在啟用前應給汽鼓、汽室試水壓,確認無漏才能投入使用;
b)所有安全閥、壓力表、真空表和溫度計等測量儀表必須經過校準后才能使用;
c)檢查各效罐的玻璃視鏡,如有破裂應立即更換;
d)開啟廢汽管疏水閥;
e)檢查各效罐的糖汁、蒸汽和水等管道、閥門開關是否靈活,調節好啟用罐閥門;
f)待供廢汽后,即可對列管式蒸發罐進行暖罐;
g)上述工作做好后,即可通知供水部門開始供給冷凝器用水,并檢查真空管路,無異常情況即可準備開機。
5.3?開機操作
關閉被暖蒸發罐的蒸汽閥,并調節好相應閥門;待糖汁達到末效蒸發罐后,即通知加熱崗位可抽取汁汽,開啟糖漿排出閥,通知水泵工開啟粗糖漿泵抽取糖漿,將糖漿送至下一工序;調節各效罐液面至正常狀況,調節各效氨管,保持各效罐有一定壓力(溫度)差,逐漸轉入正常蒸發操作。
5.4?正常操作
蒸發罐按低液面五定操作原則,進行正常均衡生產。即:
a)保持各效力(真空度)穩定;
b)保持各效液面穩定,列管式蒸發罐應按低液位(糖汁沸騰時液面剛好蓋過汽鼓管板);
c)保持各效各種閥門穩定;
d)保持進汽穩定;
e)保持各效抽汁汽穩定。
經常注意冷凝水量及溫度,進水管壓力應保持在0.2MPa以上,冷凝器進水溫度保持在45℃以下;經常了解各效罐的汽凝水含糖分,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為了保證蒸發崗位的穩定工作,保證正常供應汁汽和汽凝水,同時確保穩定的糖漿濃度,當清汁供給不足時,應在清汁中加入清水,清汁流量不能低于180m3/h;嚴格控制工效進汽溫度為125℃~132℃;按時做好各項原始記錄,為生產管理提供第一手資料。
5.5?停機操作
壓榨停機后,應視物料及供汽情況,適當調整入罐清汁量,以保持適當糖漿濃度。清汁過完停罐前15分鐘,應通知有關供汽部門和用汽工序,做好停止用汽和轉用汽的準備。當清汁全部入罐后,關閉蒸汽閥和入汁閥,并開大各效過汁閥,利用真空順序把各效罐的糖液排至下一效,最后從未效罐排出。停用冷凝水,打開各效罐放空閥解除真空,最后將各效罐的殘余糖汁排至下道工序;待殘余糖汁排完后,用清水清洗各效罐并排走,以備通洗。
5.6緊急停機:當突然發生故障,必須緊急停機時,應立即通知有關供汽部門和用汽工序,然后迅速關閉進汽閥,再通知司泵工停清汁泵。
5.3.2.1停電停機
停電停機操作一覽表
序號
停電時的狀況
停機方法
通電后的開機方法
備注
1
5.3.2.2停汽停機
AQBZH03-02-B04停汽停機操作一覽表
序號
停汽時
的狀況
停機方法
通汽后的開機方法
備注
1
2
3
4
6.接觸有關原料的危險性
原料碳酸鈉的危險性
本品具有弱刺激性和弱腐蝕性。直接接觸可引起皮膚和眼灼傷。生產中吸入其粉塵和煙霧可引起呼吸道刺激和結膜炎,還可有鼻粘膜潰瘍、萎縮及鼻中隔穿孔。長時間接觸本品溶液可發生濕疹、皮炎、雞眼狀潰瘍和皮膚松弛。接觸本品的作業工人呼吸器官疾病發病率升高。誤服可造成消化道灼傷、粘膜糜爛、出血和休克。
【毒理學資料】
LD50:4090mg/kg(大鼠經口)
LC50:2300mg/m3,2小時(大鼠吸入)
【燃爆危險】本品不燃,具腐蝕性、刺激性.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吸入: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就醫。
食入: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消防措施】
危險特性:具有腐蝕性。未有特殊的燃燒爆炸特性。
有害燃燒產物:自然分解產物未知。
滅火方法:消防人員必須穿全身耐酸堿消防服。滅火時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
【泄漏應急處理】隔離泄漏污染區,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防塵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揚塵,小心掃起,置于袋中轉移至安全場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蓋。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加強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戴橡膠手套。避免產生粉塵。避免與酸類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稀釋或制備溶液時,應把堿加入水中,避免沸騰和飛濺。
【儲存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應與酸類等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運輸注意事項】起運時包裝要完整,裝載應穩妥。運輸過程中要確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墜落、不損壞。嚴禁與酸類、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運輸途中應防曝曬、雨淋,防高溫。車輛運輸完畢應進行徹底清掃。
7.不正常現象及處理方法
AQBZH03-02-B05不正常現象及處理方法表
不正常現象
原?因
處理方法
熱水批量
不準確
電磁流量計計量不準確或熱水電動調節閥失控
請電器儀表工檢查,處理,并及時報告班長,及時報告主管領導
反應釜攪拌器跳閘
由于釜內物料粘度過大導致電流過高跳閘
通知分析工檢測,并盡快調整指標
機械故障
請修理工檢查、修理
CO2無法放入反應釜
CO2高位槽下料口堵塞
用臨時蒸汽管吹高位槽下料口
9.安全注意事項;
9.1認真穿戴勞動保護用品。
9.2嚴守廠紀廠規,不得擅離崗位。
9.3若不慎C01接觸皮膚,特別是進入眼睛,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相應部位,直至滑膩感消失再視情作進一步處理。
9.4嚴禁用水沖洗電器設備,在刷洗機器,打掃衛生時必須嚴防電器設備受潮。
9.5電器部分發生故障,不可私自處理,應該盡快向班長回報,請檢修工處理。
9.6-/dE-C1?關注釜內物料溫度,溫度較高時,防止燙傷。
9.7工作崗位嚴禁動火。?*])*[1]L/%
9.8開關閥門要緩慢、平穩,切勿用力過猛導致受傷或設備損壞。
9.9經常傾聽釜內有無異常響聲,發現異常盡快上報;
9.10檢查及維修釜內部件時,下釜之前,必須切斷電源,掛上“釜內有人,不準開車”的字樣警示牌,以防事故發生。
異常現象安全處置措施
AQBZH03-02-B06異常現象安全處置措施表
序號
異常現象
安全處置措施
安全設施
AQBZH03-02-B07安全設施表
序號
設施名稱
備?注
1
干粉滅火器、消防栓
2
防化服、水靴、防酸堿手套
3
安全帶、長繩、扳手、錘、消防砂
4
濾盒呼吸器、眼罩、橡膠手套、帆布手套、安全帽、勞保鞋、耐酸堿布料工作服
崗位危險因素及預防措施
AQBZH03-02-B08崗位危險因素及預防措施表
序號
崗位危險因素
預防措施
1
滑跌
保持設備、平臺干凈無油污,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穿戴勞保用品
2
觸電
嚴禁濕手開關電氣設備按鈕,電器故障由專門電工負責檢修,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
3
燙傷
①加熱蒸汽管做好保溫夾層,認真檢查管道有無泄漏,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
②嚴格控制生產工藝指標,嚴防反應釜漫槽,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正確佩戴防護用品
4
有害氣體
按要求正確佩戴呼吸器等勞動防護用品,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
5
腐蝕
認真檢查各高位槽有無泄漏,正確佩戴勞動防護用品,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
6
機械傷害
運轉設備、部件安裝防護罩,檢修設備時必須切斷電源開關并由專人監護,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
篇2:三效節能蒸發濃縮器崗位操作規程
1.操作步驟:1.1準備過程1.1.1核對來料的品名、批號、體積。1.1.2檢查各效加熱器及蒸發器是否清潔干凈。1.1.3檢查儀表是否齊全完好。1.1.4檢查各閥門是否處于正確的啟閉位置。1.1.5檢查設備、容器清潔狀況。1.1.6檢查清場合格證,核對有效期,取下標示牌,掛生產標示牌于指定位置,按生產指令填寫工作狀態。1.2操作過程1.2.1.開機1.2.1.1開啟真空泵隨后打開真空管道總閥及分閥。1.2.1.2開進料閥進料,待蒸發器視鏡中見到料液時,即關閉進料閥。1.2.1.3在打開蒸汽閥門前,先打開蒸汽排污閥,將蒸汽管中的殘留凝液排入下水道后,關閉蒸汽排污閥。1.2.1.4緩緩開啟蒸汽閥,進行升溫加熱,開始進汽壓力為0.1~0.15Mpa,待正常后調至0.09Mpa為宜。1.2.1.5Ⅰ、Ⅱ、Ⅲ效料液,液面高至視鏡2/3為宜。1.2.1.6補充料液要及時,當料液受蒸發液面下降時,可補充至視鏡2/3正常液面。若間斷進料,可開啟三個加熱器的進液閥,補充料液至正常液位。若連續進料,視各效蒸發速度,調節閥門開啟度,控制進液量至正常液面。加熱時蒸汽壓開始可以略高一些,待溫度升高達到工藝要求開始循環時,要旋小氣壓,不得超過0.1Mpa。1.3正常操作:1.3.1注意及時調節進料的開啟度,維持液面于正常的高度,在生產過程中,注意濃度設備的溫度、壓力、真空度等,防止產品焦化,跑料。1.3.2每蒸發2小時,打開加熱器上方的排氣閥,將Ⅰ效加熱不凝氣體排空,將Ⅱ效Ⅲ效的加熱器的不凝氣經中間平衡罐。由真空泵抽走,以維持較高的傳熱系數。1.3.3冷凝水的排放:除Ⅰ效加熱的冷凝水單獨經汽水分離器自動排放外,ⅡⅢ效凝液每小時左右排放一次。排放步驟如下:1.3.3.1關閉連通管的排水閥。1.3.3.2打開真空連通管上的三通旋塞(轉90度)排除真空。1.3.3.3打開下部排液閥,將凝液排除。1.3.4.收膏操作及料液轉移一批料液在三效中經過長時間濃縮達到一定濃度后,要將ⅡⅢ效中料液轉入Ⅰ效蒸發器中作進一步濃縮,并根據各的物料所需的流浸膏濃度進行,將符合要求的流浸膏從Ⅰ效中放出。轉移物料步驟:各效之間的料液轉移是依靠真空抽取,在生產過程中最后出料是在一效加熱器下部的出料管放出,所以Ⅱ效及Ⅲ效的料液要轉移至Ⅰ效繼續濃縮,轉移方法是將Ⅱ效或Ⅲ效真空排除,利用Ⅰ效的真空將料液吸入,料液的輸送均利用下部進料管由各閥門控制,在多效料液轉移時關閉進料總閥。1.4結束過程1.4.1關閉蒸汽閥門,停止供汽。1.4.2停止真空泵運行,關閉真空總閥。1.4.3打開蒸發器通大氣閥,破壞蒸發器真空。1.4.4打開排氣閥及排水閥,將各效中凝液排凈。1.4.5清洗各效蒸發器及加熱器。1.4.6按清場SOP進行清場。1.4.7及時做好各項生產記錄并在設備上掛好設備狀態標志牌。2.操作標準:項目標?準提取液數量液面高至視鏡2/3為宜蒸汽壓力開始汽壓0.1—0.15Mpa正常后汽壓0.09Mpa為宜。真空度Ⅰ效16.7kpaⅡ效62.6kpaⅢ效85.3kpa收膏時流浸膏密度山香園流浸膏1.18,1.20,大青葉流浸膏1.20,1.22,板蘭根流浸膏1.203.??操作過程的控制與復核:根據操作標準中各項目的標準要求對濃縮的整個過程進行控制并利用提取液的數量及成品流浸膏的數量對投料量產品得率等項目進行復核,如有異常應及時復查。4.操作過程的安全注意事項、勞動保護:4.1安全注意事項:4.1.1各效進入料液不可過量,以液面高至視鏡2/3為宜。4.1.2開始加熱時汽壓≤0.1Mpa,正常后≤0.09Mpa為宜。4.1.3真空度的控制Ⅰ效16Kpa為宜,Ⅱ62.6KpaⅢ效85.3Kpa。4.2勞動保護:4.2.1蒸汽管道應有良好的保溫措施。4.2.2操作區內應有良好的通風,除濕措施。4.2.3操作區內應配備消防器材。5.異常情況處理和報告:生產過程中如發生漏汽,漏液等異常情況應及時處理,不得帶病操作,不能及時處理的應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時向生產部及設備部匯報,正常后才能進行操作。6.設備清洗保養、維修:6.1設備清洗保養:6.1.1設備用水清洗,洗清后的設備應干凈,無附著物,見本色,儀器、儀表用擦布擦試干凈。6.1.2同品種料液蒸發器清洗:如操作正常,Ⅰ效加熱器十天左右洗刷一次,ⅡⅢ效加熱器約三個月清洗一次。一般情況下,Ⅰ效加熱器蒸汽壓力保持0.09Mpa為正常,如發現Ⅰ效加熱器蒸汽壓力明顯升高時,說明換熱管內壁結垢影響傳熱,應打開Ⅰ效加熱器快開門,用鋼刷洗刷除垢,恢復正常狀態。6.1.3換品種時清洗:用1%Na(OH)溶液,煮沸半小時后排污,用鋼刷洗刷換熱器,再用清水洗滌干凈。打開蒸發器手孔,取出絲網除沫器,用熱水刷洗蒸發室,并拆洗回液彎管,并用水沖洗凈除沫器。6.1.4一般停車清洗:用適量清水蒸煮半小時,放凈污水,再進清水洗凈,待干凈后關閉進水閥,排干洗水,關閉真空泵及閥門使設備處于常壓狀態即可。6.2.設備維修,如設備發生故障,應及時通知設備部安排維修。7.工藝衛生和環境衛生:7.1工藝衛生:7.1.1物流程序:提取→濃縮。7.1.2物凈程序:原料→前處理→操作區7.1.3空氣要求:應有良好通風,除濕設施。7.1.4人凈標準:一般生產區操作人員應按要求進行常規清潔。7.1.5工作服標準:一般生產區工作服應進行常規清洗,每周≥2次,保持工作衣服的干凈、整潔。7.2環境衛生:一般生產區設備及環境應保持清潔,衛生、地面無積料、積水和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