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發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嚴格執行本崗位工藝操作規程,勞保用品穿戴齊全。
2.嚴禁吸煙,嚴禁將火種帶入車間內,禁止將外來人員及小孩帶入車間。
3.嚴禁穿化纖衣服及帶鐵掌鞋、高跟鞋、拖鞋等,嚴禁使用鐵制工具敲打管道,必須使用本崗位配備的防爆工具。
4.放甲醇液時要有專人看守,防止貯罐液滿將甲醇溢出,蒸發過程中要隨時檢查并記錄尾汽溫度。
5.當本崗位的甲醇氣味較濃時,必須開啟排風扇,增加空氣流通,進而降低空氣中易燃氣體濃度。
6.取一次液樣的剩余料液必須倒入專用桶內并將桶蓋蓋好,當桶內料液達2/3時應及時清理。
7.操作人員需下罐作業時,必須辦理下罐作業證。作業前先切斷電源,拆下三角帶,在該設備的啟動開關處掛“有人工作,禁止合閘”標示牌,并在有一人以上監護的情況下,戴好防毒面具,系好安全帶,穿戴好勞保防護用品,方可下罐工作。
8.電器設備出現故障時,應先停車,拉下電源開關,然后找電工進行修理,嚴禁私自拆卸電器設備。
9.使用塑料彈簧管抽甲醇液體時,管內必須穿銅絲做導線,以避免產生靜電。
10.開啟進料泵前,必須先檢查進料泵周圍是否有人檢修或清理衛生等,以防止開啟進料泵時傷人。
11.蒸發過程中,嚴禁溫度、真空度超出規定最上限,以免發生溢料造成危險。
12.嚴禁使用易燃液體擦洗設備、地面等清理衛生。
13.禁止將手機帶入車間等違反防爆區域規定的一切行為。
14.設備運轉時,禁止擦拭、清理和跨越;檢修設備時,要切斷電源,經驗電后掛上禁止開車標志;以防止轉動設備傷人。
15.上下樓梯時,必須扶好樓梯扶手,以防樓梯踏板光滑滑倒摔傷。
篇2:某蒸發車間安全作業規程
1、目的為了規范車間員工的安全操作方法,對車間所屬范圍內辨識的危險點(源)進行有效的監控與防范,確保職工在生產操作、檢修過程中人身安全與身體健康,預防各類事故的發生,確保安全生產,特制定本安全作業規程。2、范圍本規程適用于氧化鋁廠蒸發車間員工生產作業、巡檢、設備檢修、清理等日常生產活動。3、內容3.1蒸發現場崗位安全操作要求3.1.1操作、維護和巡檢人員應對我車間生產特點充分了解,防止高溫、高壓、高濃度堿液以及硫酸帶來的危害;3.1.2嚴格遵守作業規程、勞動紀律和各項規章制度,杜絕班前、班中喝酒上崗;3.1.3工作前,穿戴好個人的勞保用品。如工作服、安全帽、手套、勞保鞋、防護眼鏡。特殊情況下要穿戴雨衣、雨褲、披肩帽、面罩或防毒面罩等;3.1.4工作中不準穿拖鞋、涼鞋、短褲、背心、嚴禁光膀子、女工不準穿裙子、裙褲、高跟鞋上崗;3.1.5生產區域的一切危險場所,必須懸掛明顯的警告標志,他人不得亂動或損壞;3.1.6所有生產現場必須備有1%的硼酸洗液。含酸崗位要備有5%蘇打(Na2CO3)溶液;3.1.7未經許可,不得私自開動和挪動他人所管的設備及安全裝置。拒絕開動和使用有危及生命安全的機具、設備。工具使用前必須要進行檢查,確認安全后才能使用;3.1.8消防設施及防火用具應保持完好,不準挪作它用;3.1.9按正常操作規程操作設備和組織生產,經常檢查生產現場的環境及設備的運轉狀況,消除隱患做好安全文明生產;3.1.10現場物品必須定置管理,確保安全通道暢通;3.1.11地面保持干凈,對積水、堿液、油、酸耍及時沖掃干凈,以防滑倒傷人,杜絕跑、冒、滴、漏;3.1.12地溝蓋板要齊全,走路時腳不得踩在蓋板上,以防掉在地溝燒傷;3.1.13文明生產,避免設備、人身事故發生,生產中若發現事故隱患要按照“三定四不推”的原則進行處理。生產中若發生事故應及時匯報班長、車間、調度室,并積極采取有效措施處理。嚴格“四不放過”原則,開好事故分析會,總結經驗教訓;?3.2主控室崗位安全操作要求3.2.1主控人員嚴格遵守交接班制度、衛生管理制度,開好班前、班后會;3.2.2主控室內嚴禁煙火;3.2.3主控室內所有物品必須按定置管理圖擺放;3.2.4崗位人員,未經允許,不得隨意改變各生產控制參數,嚴禁外來人員或非生產人員觸碰各種儀表或電腦控制開關;3.2.5注意保持室內干燥、通風良好;3.2.6生產現場照明開關,當現場有人員在進行線路檢修、更換燈泡等作業時,嚴禁打開,并掛上禁止打開標志牌;3.2.7進行生產聯系或指令時,要口齒清楚、重復兩次以上。3.3槽(罐)清理安全操作要求3.3.1清理前做好協調聯系工作,保證槽(罐)內無殘存物料,且清理現場要配備好硼酸水;3.3.2槽(罐)進出口閘門(考克)必須關死,并加上插板,掛上警告標志牌,所有相關傳動設備停電、掛警告牌;3.3.3清理前必須用清水泡洗、降溫,搭好工作支架,保證槽(罐)內空氣流通;3.3.4打開人孔時,必須先松底部幾個螺絲,看有無料漿流出,再松頂部螺絲,當螺絲松動時,先用撬棍撬松人孔,放完積料,后打開人孔;3.3.5槽(罐)內照明必須采用不大于12伏的安全燈;3.3.6若是2米以上的高空清理,還須系好安全帶;3.3.7清理過程要有專人監護,專人負責;3.3.8清理結束后要反復檢查,確認槽(罐)內無人無雜物后方可封上人孔門。3.4巡檢安全操作要求3.4.1巡檢人員按規定穿戴好勞保用品,隨身備帶硼酸水,并帶齊巡檢所需的工、具、器;3.4.2巡檢過程必須兩人一組,互相照應,要嚴格按規定的時間和巡檢路線進行巡檢;3.4.3巡檢時要正確合理地使用各種檢測儀器和工、具、器;3.4.4巡檢過程嚴禁跨越運行設備,不得靠近和觸摸機械運轉部分和傳動皮帶;3.4.5在檢查電機的溫度情況時,應用手背,禁止直接用手掌觸摸電氣設備;3.4.6發現有安全隱患或者遇到判斷不清的故障時,要立即向上級領導匯報。3.5酸洗安全操作要求3.5.1蒸發器水洗停車,器、管內無殘存物料,參加酸洗的人員要穿指定的防酸服;3.5.2切換流程,把要清洗的蒸發器和其它各效隔離,保證進、出酸流程正確、暢通;3.5.3配制合格濃度的稀硫酸,在稀酸槽中配酸時要切記先加水后加入濃硫酸;3.5.4在進酸之前先用新水沖洗蒸發器,使器內的溫度小于60oC;3.5.5酸洗結束后退酸,進新水沖洗蒸發器至少兩遍,放料外排完畢后,恢復正常流程;3.5.6酸洗過程嚴禁煙火,酸洗蒸發器必須安排在蒸發站其它檢修項目都結束之后進行。3.6蒸發器組安全操作要求3.6.1開啟蒸發器之前,要先檢查蒸汽管道的疏水情況,確認管道無積水后,再把疏水閥一一關閉;3.6.2蒸發器組停車超過4小時以上,重新開車通蒸汽前須先暖管;3.6.3熱電廠來新蒸汽壓力應保持在5.0—6.0bar之間,其溫度要求在170±200C之間,如超出或達不到要求應及時向調度室匯報,要求熱電廠作調整;3.6.4蒸發器組正常開停車程序及過程控制要嚴格按操作規程執行;3.6.5如碰上突然停電或設備故障需要緊急停車的,先與調度聯系,壓汽,停進料及各效過料泵,汽壓完后要把蒸汽手動蝶閥關死,把I效排空閥打開泄壓,必要時再把每效的排空閥均打開泄壓;3.7排鹽苛化系統安全操作要求3.7.1排鹽苛化系統操作要嚴格按操作規程執行;3.7.2由于系統溶液濃度及固含較高,設備停止使用后要用熱水沖洗設備及管道,以防堵塞;3.7.3要隨身攜帶硼酸水,以備必要之需;3.7.4過濾機運行過程中,拉扯跑偏濾布或沖洗濾布時,眼睛要避開不要直視;3.8辦公室、值班室及庫房安全管理規定3.8.1車間庫房內的物品必須嚴格擺放,貼上標簽,所有易燃品需注明嚴禁煙火字樣;3.8.2庫房或辦公室內的照明線路一律不準亂拉亂接,以免因短路造成起火;3.8.3辦公室或庫房內的電風扇、熱水器、空調機、等用電設備電源必須使用有接地保護的三相插座,在下班前必須把電源切斷;3.8.4室內所有物品必須嚴格按定置管理圖擺放。3.9設備檢修安全操作要求3.9.1車間所有的單體設備或管路檢修、流程改造等必須憑檢修工作票進行,由車間負責人簽字及崗位人員確認簽字后,方可檢修;3.9.2崗位人員拿到車間領導簽字的工作票后,需對以下內容進行確認:單體設備檢修時,設備要停車,進出口閘門(考克)必須關死,放完存料,消除壓力,將啟動按鈕打到零位,并掛上警告標志牌;3.9.3拆卸管道法蘭,一定要先拆下部螺絲,后卸上部螺絲,眼睛要避開法蘭縫;3.9.4禁止用重物敲擊帶料管道,嚴禁帶料焊補。3.10開停泵安全操作要求3.10.1電氣設備停車8小時以上,再開車時要請電工測好絕緣,待電工回話后方可開車。3.10.2在開泵之前,應對泵地腳螺栓進行檢查、緊固,并進行攀車;3.10.3開泵前必須和受料崗位做好聯系,嚴禁在沒有任何聯系情況下送料,以防發生不測事故;3.10.4停泵后要把放料考克打開,把余料放完。?4、事故應急及救援措施4.1目的蒸發車間是氧化鋁廠的主體生產車間之一,其主要任務是:蒸發濃縮分解送來的種分母液,調配成符合氧化鋁生產要求的循環母液,同時排除流程中多余的碳堿。車間現有兩組蒸發器,兩組裝備的工作原理基本一樣。車間生產的特點是:高溫、高壓、高濃度堿液,高濃度的H2SO4。正常生產時I效汽室溫度為140~160℃,工作壓力4~6bar,苛性堿濃度為160~330g/l,在蒸發區域內,存在有一旦壓力超過極限促使壓力容器爆炸、高堿溶液燒傷以及其它方面的危險因素,造成人身死亡和設備損壞,按《化學危險物品管理條例》屬于重大危險源,為公司B級危險作業場所。生產區域有一組酸洗裝置,按《化學危險物品管理條例》屬于重大危險源,為公司C級危險作業場所。為了做好生產活動過程中緊急事故的處理工作,最大限度減少事故損失,減少可能伴隨對職工的健康安全及周圍環境的影響,特制定本預案。4.2?范圍適用于車間生產活動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壓力容器爆炸、火災、地震等潛在事故以及管道泄漏、蒸發器加熱管束破損生產失衡、突然停電等緊急情況的應急準備和響應。4.3內容4.3.1組織機構4.3.1.1車間應急領導小組組長:黃校熙副組長:吳潔?陸?超組員:朱科俊?詹海榮?劉?蔚?廖?好?李盛敏?黃庭斌易小國?劉建生職責:負責事故應急準備,緊急情況的組織、指揮、協調和日常檢查工作。4.3.1.2車間應急人員構成總指揮:黃校熙職責:負責對外聯系和運作協調,按照應急預案合理部署應急策略,和事故現場指揮者協同工作,保證事故應急救援工作順利完成。當外部救援隊伍到達后,負責與現場領導人協調、組織救援隊伍參與搶險。應急搶險隊:隊長:吳潔副隊長:朱科俊隊員:李盛敏?易小國?楊海山?黃道勇?陳?獻?黎立志?陸?暉廖?好職責:負責事故現場的控制,執行有效的應急操作,保證應急隊員的個人安全;有人負傷時,負責將其轉移到安全區域。應急救援隊:隊長:陸?超副隊長:詹海榮隊員:劉?蔚?黃庭斌?韋治江?劉建生?梁俊賢?林長革?韋凌釤?嚴巍然職責:負責人員疏散、傷員救助工作;負責現場交通指揮、警戒工作;負責搶險物資的供應和事故現場的搶修及事故后現場的清除工作。4.3.2危險級別劃分及危險區域?危險級別事?故可能發生的部位危險區域四級壓力容器爆炸蒸發機組、閃蒸槽、冷凝水罐蒸發車間生產區域四級地震壓力容器變形、壓力管網斷裂泄漏蒸發車間生產區域四級貯酸槽爆炸濃硫酸槽蒸發車間酸洗區域三級火災主控室控制系統蒸發車間主控室現場庫房蒸發車間現場庫房三級管道泄漏、蒸發站出料到調配槽的管道蒸發車間生產區域突然停電主控室控制系統、各料漿泵及槽子攪拌蒸發車間生產區域4.3.3匯報程序4.3.3.1四級危險情況匯報程序4.3.3.2三級危險情況匯報程序
4.3.4事故處置生產過程中發生四級危險情況后,車間進入緊急狀態,接到指令后,車間應急搶險隊和救援隊立即到主控室樓下集中,做好搶險救援準備。發生管道泄漏、突然停電、火災,車間應急領導小組成員立即到主控室匯合,按照預案要求開展應急處理。4.3.4.1壓力容器爆炸a、一旦發生壓力容器爆炸,現場人員應沉著、冷靜,弄清楚事故場所,然后選擇安全路線迅速撤離現場;并報告上一級單位(廠調度室:5802408、廠安環科:5802469)和車間辦公室(5802661)報警,告知爆炸地點,事故程度,并告知自己的姓名及聯系電話。b、各崗位人員撤離到安全區域后,及時將自己所處位置及人員情況匯報班長,班長清點人數并開展自救。如果眼睛進堿,立即用流動的清水或硼酸水沖洗發生至少15分鐘,嚴重的立即送醫院就醫;皮膚堿燒傷時,應盡快將污染衣服脫去,用清水和硼酸水清洗至少15分鐘。噴淋裝置設在各樓兩端,硼酸水在溶出樓上及隔膜泵房內;禁止無關人員進入危險區域。c、車間辦公室接到報警后,應迅速查明事故原因、部位和人員傷亡情況,下達按應急救援預案處置的指令,提出補救或搶險的具體措施,并向上級部門匯報;同時發出警報通知指揮部成員及各專業救援隊伍迅速趕往事故現場。d、主控室接到事故匯報后,立即停進料泵,機組停止進料,聯系相關單位停止送汽、送料,停止區域內相關主要設備和輔助設備的電源;如果爆炸現場距離蒸汽總閥較遠,在保證操作人員人身安全的情況下,組織關閉蒸汽總閥,否則聯系調度,通知熱電廠立即停止送低壓蒸汽。e、車間應急領導小組進入現場,立即組織內部人員采取對策進行應急處理。如果蒸發器爆炸,應立即主控停止進料泵,停止往機組進料,防止其它機組超壓,同時安排系統卸壓放料;如果是閃蒸器或二次蒸汽冷凝水罐爆炸,應立即停進料,如果是新蒸汽冷凝水罐,應立即聯系調度通知熱電停止送低壓蒸汽,卸壓放料。f、車間應急救援分隊在現場指揮人員的指導下開展人員搶救、警戒,修筑圍堰,防止礦漿外流。g、緊急事故處理原則:防止人身事故或將其降到最低,將人員轉移到安全的地方,防止事故擴大,盡量將事故結束在早期狀態。j、危險情況處理結束,緊急狀態解除。i、緊急事故處理后,應急小組或指定人員隊事故原因、過程、危險源、采取處理措施、結果及防止措施等書面形式向上報告。4.3.4.2火災a、一旦發現火災應立即向消防隊(電話:5802119)、上一級單位(廠調度室:5802408、廠安環科:5802469)和車間辦公室(5802661)報警,告知爆炸地點、爆炸物品、火災現場情況,并告知對方自己的姓名和聯系電話;同時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災擴大。現場人員立即到路口為消防車輛指引。如火災現場有人員傷亡應立即采取搶救措施,并向醫院呼救(5806120)。b、車間辦公室接到報警后,應迅速查明事故原因、部位和人員傷亡情況,下達按應急救援預案處置的指令,并提出補救或搶險的具體措施,同時發出警報通知指揮部成員及消防隊和各專業救援隊伍迅速趕往事故現場。c、如果是主控室控制系統發生火災,主控室人員立即轉移到調度室,現場緊急停止進料泵,降低新蒸汽壓力,聯系調度停;如果是隔膜泵控制系統發生火災,立即現場停泵,降低新蒸汽壓力,關閉機組出料閥;如果是火燒結疤裝置油箱發生火災,現場生產人員必須密切觀察,是否存在危及生產運行,否則立即報告主控室,組織緊急停車。d、消防隊到現場后,立即配合消防隊進行消防救災工作,并告知消防隊現場有無窒息、受傷、圍困人員,若有,以最快速度將受傷者脫離現場,嚴重者盡快送醫院搶救。e、保衛隊到達現場后,配合保衛隊進行現場治安,交通指揮,組織糾察,在事故周圍設崗,劃分禁區并加強警戒和巡邏檢查。如危及到人員安全時,應迅速組織有關人員協助友鄰單位、其他人員在上一級指揮協調下向安全地帶疏散。f、醫療救護隊到達現場后,立即對受傷人員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對傷員進行清洗包扎或輸氧急救,重傷人員及時送往醫院搶救。g、事故得到控制后,立即成立事故處理小組,參加上級部門組織的事故分析會,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進行補救工作。4.3.4.3儲酸槽爆炸a、一旦發生爆炸,現場人員立即撤離;b、如果受到酸燒傷,立即脫掉衣服,用水大量沖洗,然后用2~3%的碳酸氫納溶液沖洗;發現傷員應緊急搶救,并向醫院(平果鋁醫院:5806120)呼救;c、立即向一級單位(廠調度室:5802408、廠安環科:5802469)和車間辦公室(5802661)報警,告知爆炸地點;d、車間辦公室接到報警后,應迅速查明事故原因、部位和人員傷亡情況,下達按應急救援預案處置的指令,并提出補救或搶險的具體措施,并向上級部門匯報;同時發出警報通知指揮部成員及各專業救援隊伍迅速趕往事故現場。e、護隊到達現場后,立即對受傷人員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對傷員進行清洗包扎或輸氧急救,重傷人員及時送往醫院搶救;f、應急搶險人員立即采取措施,防止硫酸外流,同時用石灰綜合。g、當事故得到控制后,立即成立事故處理小組,參加上級部門組織的事故分析會,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進行補救工作,提出整改措施。4.3.4.4管道泄漏a、一旦發生管道泄漏,現場人員應沉著、冷靜,弄清楚事故場所,然后選擇安全路線迅速撤離現場;并報告上一級單位(廠調度室:5802408)和車間辦公室(5802661)報告,告知泄漏地點,事故程度,并告知自己的姓名及聯系電話;b、各崗位人員撤離到安全區域后,及時將自己所處位置及人員情況匯報班長,班長清點人數并開展自救。如果眼睛進堿,立即用流動的清水或硼酸水沖洗發生至少15分鐘,嚴重的立即送醫院就醫;皮膚堿燒傷時,應盡快將污染衣服脫去,用清水和硼酸水清洗至少15分鐘。噴淋裝置設在各樓兩端,硼酸水在蒸發現場各值班室;禁止無關人員進入危險區域。c、車間領導報告后,應迅速查明事故原因、部位和人員傷亡情況,提出補救或搶險的具體措施,并向上級部門匯報。d、根據泄漏情況及部位,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如果泄漏部位蒸發站進料管、出料管,立即聯系減少或停用新蒸汽,降低機組壓力,根據情況決定是否停進料、機組放料。車間應急救援分隊在現場指揮人員的指導下開展人員搶救、警戒,圍堰,防止堿液外流。4.3.5事故應急資源4.3.5.1廠外事故搶救資源a、平果鋁醫院?人員負傷的醫療救護機構b、平果鋁消防隊?專業的火災事故搶救機構c、車間事故搶險資源4.3.5.2事故應急搶救隊10人4.3.5.3應急照明?2臺4.3.5.4現場消防器材及分布情況地點消防設施數量地點消防設施數量主控室滅火器2現場操作室滅火器4辦公室樓下滅火器21#庫滅火器2綜合班工作室滅火器22#庫滅火器2苛化樓上滅火器23#庫滅火器2苛化樓下滅火器2I蒸發站滅火器2油庫滅火器2II蒸發站滅火器2苛化樓上消防栓2苛化樓下消防栓25、附則5.1本文件由氧化鋁廠蒸發車間負責解釋
篇3:減壓蒸發器安全規程
1、蒸發器在工作正常運行時液面要保持在視鏡中心。
2、蒸發器在工作正常運行時真空度保持在-0.04~-0.05MPa。
3、冷凝氣的冷卻水不得中途停水,以防造成蒸發器內成為正壓、物料噴出。
4、要注意檢查加熱器中的冷凝水及時排除。
5、帶有攪拌的蒸發器,當濃縮溶液出現大量結晶后不得中途停止攪拌,以防結晶下沉,再開啟攪拌時造成負荷過大損壞設備。
6、在放料時如出料口被結晶沉積堵塞,應使罐內保持-0.02~-0.03MPa的負壓,在打開放料閥門時由此進氣將沉積物沖開使下料口疏通放料。
7、列管加熱器與夾套加熱不可同時加熱使用,以防溫度過熱物料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