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蒸發車間安全作業規程

某蒸發車間安全作業規程

2024-07-10 閱讀 4187

1、目的為了規范車間員工的安全操作方法,對車間所屬范圍內辨識的危險點(源)進行有效的監控與防范,確保職工在生產操作、檢修過程中人身安全與身體健康,預防各類事故的發生,確保安全生產,特制定本安全作業規程。2、范圍本規程適用于氧化鋁廠蒸發車間員工生產作業、巡檢、設備檢修、清理等日常生產活動。3、內容3.1蒸發現場崗位安全操作要求3.1.1操作、維護和巡檢人員應對我車間生產特點充分了解,防止高溫、高壓、高濃度堿液以及硫酸帶來的危害;3.1.2嚴格遵守作業規程、勞動紀律和各項規章制度,杜絕班前、班中喝酒上崗;3.1.3工作前,穿戴好個人的勞保用品。如工作服、安全帽、手套、勞保鞋、防護眼鏡。特殊情況下要穿戴雨衣、雨褲、披肩帽、面罩或防毒面罩等;3.1.4工作中不準穿拖鞋、涼鞋、短褲、背心、嚴禁光膀子、女工不準穿裙子、裙褲、高跟鞋上崗;3.1.5生產區域的一切危險場所,必須懸掛明顯的警告標志,他人不得亂動或損壞;3.1.6所有生產現場必須備有1%的硼酸洗液。含酸崗位要備有5%蘇打(Na2CO3)溶液;3.1.7未經許可,不得私自開動和挪動他人所管的設備及安全裝置。拒絕開動和使用有危及生命安全的機具、設備。工具使用前必須要進行檢查,確認安全后才能使用;3.1.8消防設施及防火用具應保持完好,不準挪作它用;3.1.9按正常操作規程操作設備和組織生產,經常檢查生產現場的環境及設備的運轉狀況,消除隱患做好安全文明生產;3.1.10現場物品必須定置管理,確保安全通道暢通;3.1.11地面保持干凈,對積水、堿液、油、酸耍及時沖掃干凈,以防滑倒傷人,杜絕跑、冒、滴、漏;3.1.12地溝蓋板要齊全,走路時腳不得踩在蓋板上,以防掉在地溝燒傷;3.1.13文明生產,避免設備、人身事故發生,生產中若發現事故隱患要按照“三定四不推”的原則進行處理。生產中若發生事故應及時匯報班長、車間、調度室,并積極采取有效措施處理。嚴格“四不放過”原則,開好事故分析會,總結經驗教訓;?3.2主控室崗位安全操作要求3.2.1主控人員嚴格遵守交接班制度、衛生管理制度,開好班前、班后會;3.2.2主控室內嚴禁煙火;3.2.3主控室內所有物品必須按定置管理圖擺放;3.2.4崗位人員,未經允許,不得隨意改變各生產控制參數,嚴禁外來人員或非生產人員觸碰各種儀表或電腦控制開關;3.2.5注意保持室內干燥、通風良好;3.2.6生產現場照明開關,當現場有人員在進行線路檢修、更換燈泡等作業時,嚴禁打開,并掛上禁止打開標志牌;3.2.7進行生產聯系或指令時,要口齒清楚、重復兩次以上。3.3槽(罐)清理安全操作要求3.3.1清理前做好協調聯系工作,保證槽(罐)內無殘存物料,且清理現場要配備好硼酸水;3.3.2槽(罐)進出口閘門(考克)必須關死,并加上插板,掛上警告標志牌,所有相關傳動設備停電、掛警告牌;3.3.3清理前必須用清水泡洗、降溫,搭好工作支架,保證槽(罐)內空氣流通;3.3.4打開人孔時,必須先松底部幾個螺絲,看有無料漿流出,再松頂部螺絲,當螺絲松動時,先用撬棍撬松人孔,放完積料,后打開人孔;3.3.5槽(罐)內照明必須采用不大于12伏的安全燈;3.3.6若是2米以上的高空清理,還須系好安全帶;3.3.7清理過程要有專人監護,專人負責;3.3.8清理結束后要反復檢查,確認槽(罐)內無人無雜物后方可封上人孔門。3.4巡檢安全操作要求3.4.1巡檢人員按規定穿戴好勞保用品,隨身備帶硼酸水,并帶齊巡檢所需的工、具、器;3.4.2巡檢過程必須兩人一組,互相照應,要嚴格按規定的時間和巡檢路線進行巡檢;3.4.3巡檢時要正確合理地使用各種檢測儀器和工、具、器;3.4.4巡檢過程嚴禁跨越運行設備,不得靠近和觸摸機械運轉部分和傳動皮帶;3.4.5在檢查電機的溫度情況時,應用手背,禁止直接用手掌觸摸電氣設備;3.4.6發現有安全隱患或者遇到判斷不清的故障時,要立即向上級領導匯報。3.5酸洗安全操作要求3.5.1蒸發器水洗停車,器、管內無殘存物料,參加酸洗的人員要穿指定的防酸服;3.5.2切換流程,把要清洗的蒸發器和其它各效隔離,保證進、出酸流程正確、暢通;3.5.3配制合格濃度的稀硫酸,在稀酸槽中配酸時要切記先加水后加入濃硫酸;3.5.4在進酸之前先用新水沖洗蒸發器,使器內的溫度小于60oC;3.5.5酸洗結束后退酸,進新水沖洗蒸發器至少兩遍,放料外排完畢后,恢復正常流程;3.5.6酸洗過程嚴禁煙火,酸洗蒸發器必須安排在蒸發站其它檢修項目都結束之后進行。3.6蒸發器組安全操作要求3.6.1開啟蒸發器之前,要先檢查蒸汽管道的疏水情況,確認管道無積水后,再把疏水閥一一關閉;3.6.2蒸發器組停車超過4小時以上,重新開車通蒸汽前須先暖管;3.6.3熱電廠來新蒸汽壓力應保持在5.0—6.0bar之間,其溫度要求在170±200C之間,如超出或達不到要求應及時向調度室匯報,要求熱電廠作調整;3.6.4蒸發器組正常開停車程序及過程控制要嚴格按操作規程執行;3.6.5如碰上突然停電或設備故障需要緊急停車的,先與調度聯系,壓汽,停進料及各效過料泵,汽壓完后要把蒸汽手動蝶閥關死,把I效排空閥打開泄壓,必要時再把每效的排空閥均打開泄壓;3.7排鹽苛化系統安全操作要求3.7.1排鹽苛化系統操作要嚴格按操作規程執行;3.7.2由于系統溶液濃度及固含較高,設備停止使用后要用熱水沖洗設備及管道,以防堵塞;3.7.3要隨身攜帶硼酸水,以備必要之需;3.7.4過濾機運行過程中,拉扯跑偏濾布或沖洗濾布時,眼睛要避開不要直視;3.8辦公室、值班室及庫房安全管理規定3.8.1車間庫房內的物品必須嚴格擺放,貼上標簽,所有易燃品需注明嚴禁煙火字樣;3.8.2庫房或辦公室內的照明線路一律不準亂拉亂接,以免因短路造成起火;3.8.3辦公室或庫房內的電風扇、熱水器、空調機、等用電設備電源必須使用有接地保護的三相插座,在下班前必須把電源切斷;3.8.4室內所有物品必須嚴格按定置管理圖擺放。3.9設備檢修安全操作要求3.9.1車間所有的單體設備或管路檢修、流程改造等必須憑檢修工作票進行,由車間負責人簽字及崗位人員確認簽字后,方可檢修;3.9.2崗位人員拿到車間領導簽字的工作票后,需對以下內容進行確認:單體設備檢修時,設備要停車,進出口閘門(考克)必須關死,放完存料,消除壓力,將啟動按鈕打到零位,并掛上警告標志牌;3.9.3拆卸管道法蘭,一定要先拆下部螺絲,后卸上部螺絲,眼睛要避開法蘭縫;3.9.4禁止用重物敲擊帶料管道,嚴禁帶料焊補。3.10開停泵安全操作要求3.10.1電氣設備停車8小時以上,再開車時要請電工測好絕緣,待電工回話后方可開車。3.10.2在開泵之前,應對泵地腳螺栓進行檢查、緊固,并進行攀車;3.10.3開泵前必須和受料崗位做好聯系,嚴禁在沒有任何聯系情況下送料,以防發生不測事故;3.10.4停泵后要把放料考克打開,把余料放完。?4、事故應急及救援措施4.1目的蒸發車間是氧化鋁廠的主體生產車間之一,其主要任務是:蒸發濃縮分解送來的種分母液,調配成符合氧化鋁生產要求的循環母液,同時排除流程中多余的碳堿。車間現有兩組蒸發器,兩組裝備的工作原理基本一樣。車間生產的特點是:高溫、高壓、高濃度堿液,高濃度的H2SO4。正常生產時I效汽室溫度為140~160℃,工作壓力4~6bar,苛性堿濃度為160~330g/l,在蒸發區域內,存在有一旦壓力超過極限促使壓力容器爆炸、高堿溶液燒傷以及其它方面的危險因素,造成人身死亡和設備損壞,按《化學危險物品管理條例》屬于重大危險源,為公司B級危險作業場所。生產區域有一組酸洗裝置,按《化學危險物品管理條例》屬于重大危險源,為公司C級危險作業場所。為了做好生產活動過程中緊急事故的處理工作,最大限度減少事故損失,減少可能伴隨對職工的健康安全及周圍環境的影響,特制定本預案。4.2?范圍適用于車間生產活動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壓力容器爆炸、火災、地震等潛在事故以及管道泄漏、蒸發器加熱管束破損生產失衡、突然停電等緊急情況的應急準備和響應。4.3內容4.3.1組織機構4.3.1.1車間應急領導小組組長:黃校熙副組長:吳潔?陸?超組員:朱科俊?詹海榮?劉?蔚?廖?好?李盛敏?黃庭斌易小國?劉建生職責:負責事故應急準備,緊急情況的組織、指揮、協調和日常檢查工作。4.3.1.2車間應急人員構成總指揮:黃校熙職責:負責對外聯系和運作協調,按照應急預案合理部署應急策略,和事故現場指揮者協同工作,保證事故應急救援工作順利完成。當外部救援隊伍到達后,負責與現場領導人協調、組織救援隊伍參與搶險。應急搶險隊:隊長:吳潔副隊長:朱科俊隊員:李盛敏?易小國?楊海山?黃道勇?陳?獻?黎立志?陸?暉廖?好職責:負責事故現場的控制,執行有效的應急操作,保證應急隊員的個人安全;有人負傷時,負責將其轉移到安全區域。應急救援隊:隊長:陸?超副隊長:詹海榮隊員:劉?蔚?黃庭斌?韋治江?劉建生?梁俊賢?林長革?韋凌釤?嚴巍然職責:負責人員疏散、傷員救助工作;負責現場交通指揮、警戒工作;負責搶險物資的供應和事故現場的搶修及事故后現場的清除工作。4.3.2危險級別劃分及危險區域?危險級別事?故可能發生的部位危險區域四級壓力容器爆炸蒸發機組、閃蒸槽、冷凝水罐蒸發車間生產區域四級地震壓力容器變形、壓力管網斷裂泄漏蒸發車間生產區域四級貯酸槽爆炸濃硫酸槽蒸發車間酸洗區域三級火災主控室控制系統蒸發車間主控室現場庫房蒸發車間現場庫房三級管道泄漏、蒸發站出料到調配槽的管道蒸發車間生產區域突然停電主控室控制系統、各料漿泵及槽子攪拌蒸發車間生產區域4.3.3匯報程序4.3.3.1四級危險情況匯報程序4.3.3.2三級危險情況匯報程序

4.3.4事故處置生產過程中發生四級危險情況后,車間進入緊急狀態,接到指令后,車間應急搶險隊和救援隊立即到主控室樓下集中,做好搶險救援準備。發生管道泄漏、突然停電、火災,車間應急領導小組成員立即到主控室匯合,按照預案要求開展應急處理。4.3.4.1壓力容器爆炸a、一旦發生壓力容器爆炸,現場人員應沉著、冷靜,弄清楚事故場所,然后選擇安全路線迅速撤離現場;并報告上一級單位(廠調度室:5802408、廠安環科:5802469)和車間辦公室(5802661)報警,告知爆炸地點,事故程度,并告知自己的姓名及聯系電話。b、各崗位人員撤離到安全區域后,及時將自己所處位置及人員情況匯報班長,班長清點人數并開展自救。如果眼睛進堿,立即用流動的清水或硼酸水沖洗發生至少15分鐘,嚴重的立即送醫院就醫;皮膚堿燒傷時,應盡快將污染衣服脫去,用清水和硼酸水清洗至少15分鐘。噴淋裝置設在各樓兩端,硼酸水在溶出樓上及隔膜泵房內;禁止無關人員進入危險區域。c、車間辦公室接到報警后,應迅速查明事故原因、部位和人員傷亡情況,下達按應急救援預案處置的指令,提出補救或搶險的具體措施,并向上級部門匯報;同時發出警報通知指揮部成員及各專業救援隊伍迅速趕往事故現場。d、主控室接到事故匯報后,立即停進料泵,機組停止進料,聯系相關單位停止送汽、送料,停止區域內相關主要設備和輔助設備的電源;如果爆炸現場距離蒸汽總閥較遠,在保證操作人員人身安全的情況下,組織關閉蒸汽總閥,否則聯系調度,通知熱電廠立即停止送低壓蒸汽。e、車間應急領導小組進入現場,立即組織內部人員采取對策進行應急處理。如果蒸發器爆炸,應立即主控停止進料泵,停止往機組進料,防止其它機組超壓,同時安排系統卸壓放料;如果是閃蒸器或二次蒸汽冷凝水罐爆炸,應立即停進料,如果是新蒸汽冷凝水罐,應立即聯系調度通知熱電停止送低壓蒸汽,卸壓放料。f、車間應急救援分隊在現場指揮人員的指導下開展人員搶救、警戒,修筑圍堰,防止礦漿外流。g、緊急事故處理原則:防止人身事故或將其降到最低,將人員轉移到安全的地方,防止事故擴大,盡量將事故結束在早期狀態。j、危險情況處理結束,緊急狀態解除。i、緊急事故處理后,應急小組或指定人員隊事故原因、過程、危險源、采取處理措施、結果及防止措施等書面形式向上報告。4.3.4.2火災a、一旦發現火災應立即向消防隊(電話:5802119)、上一級單位(廠調度室:5802408、廠安環科:5802469)和車間辦公室(5802661)報警,告知爆炸地點、爆炸物品、火災現場情況,并告知對方自己的姓名和聯系電話;同時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災擴大。現場人員立即到路口為消防車輛指引。如火災現場有人員傷亡應立即采取搶救措施,并向醫院呼救(5806120)。b、車間辦公室接到報警后,應迅速查明事故原因、部位和人員傷亡情況,下達按應急救援預案處置的指令,并提出補救或搶險的具體措施,同時發出警報通知指揮部成員及消防隊和各專業救援隊伍迅速趕往事故現場。c、如果是主控室控制系統發生火災,主控室人員立即轉移到調度室,現場緊急停止進料泵,降低新蒸汽壓力,聯系調度停;如果是隔膜泵控制系統發生火災,立即現場停泵,降低新蒸汽壓力,關閉機組出料閥;如果是火燒結疤裝置油箱發生火災,現場生產人員必須密切觀察,是否存在危及生產運行,否則立即報告主控室,組織緊急停車。d、消防隊到現場后,立即配合消防隊進行消防救災工作,并告知消防隊現場有無窒息、受傷、圍困人員,若有,以最快速度將受傷者脫離現場,嚴重者盡快送醫院搶救。e、保衛隊到達現場后,配合保衛隊進行現場治安,交通指揮,組織糾察,在事故周圍設崗,劃分禁區并加強警戒和巡邏檢查。如危及到人員安全時,應迅速組織有關人員協助友鄰單位、其他人員在上一級指揮協調下向安全地帶疏散。f、醫療救護隊到達現場后,立即對受傷人員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對傷員進行清洗包扎或輸氧急救,重傷人員及時送往醫院搶救。g、事故得到控制后,立即成立事故處理小組,參加上級部門組織的事故分析會,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進行補救工作。4.3.4.3儲酸槽爆炸a、一旦發生爆炸,現場人員立即撤離;b、如果受到酸燒傷,立即脫掉衣服,用水大量沖洗,然后用2~3%的碳酸氫納溶液沖洗;發現傷員應緊急搶救,并向醫院(平果鋁醫院:5806120)呼救;c、立即向一級單位(廠調度室:5802408、廠安環科:5802469)和車間辦公室(5802661)報警,告知爆炸地點;d、車間辦公室接到報警后,應迅速查明事故原因、部位和人員傷亡情況,下達按應急救援預案處置的指令,并提出補救或搶險的具體措施,并向上級部門匯報;同時發出警報通知指揮部成員及各專業救援隊伍迅速趕往事故現場。e、護隊到達現場后,立即對受傷人員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對傷員進行清洗包扎或輸氧急救,重傷人員及時送往醫院搶救;f、應急搶險人員立即采取措施,防止硫酸外流,同時用石灰綜合。g、當事故得到控制后,立即成立事故處理小組,參加上級部門組織的事故分析會,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進行補救工作,提出整改措施。4.3.4.4管道泄漏a、一旦發生管道泄漏,現場人員應沉著、冷靜,弄清楚事故場所,然后選擇安全路線迅速撤離現場;并報告上一級單位(廠調度室:5802408)和車間辦公室(5802661)報告,告知泄漏地點,事故程度,并告知自己的姓名及聯系電話;b、各崗位人員撤離到安全區域后,及時將自己所處位置及人員情況匯報班長,班長清點人數并開展自救。如果眼睛進堿,立即用流動的清水或硼酸水沖洗發生至少15分鐘,嚴重的立即送醫院就醫;皮膚堿燒傷時,應盡快將污染衣服脫去,用清水和硼酸水清洗至少15分鐘。噴淋裝置設在各樓兩端,硼酸水在蒸發現場各值班室;禁止無關人員進入危險區域。c、車間領導報告后,應迅速查明事故原因、部位和人員傷亡情況,提出補救或搶險的具體措施,并向上級部門匯報。d、根據泄漏情況及部位,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如果泄漏部位蒸發站進料管、出料管,立即聯系減少或停用新蒸汽,降低機組壓力,根據情況決定是否停進料、機組放料。車間應急救援分隊在現場指揮人員的指導下開展人員搶救、警戒,圍堰,防止堿液外流。4.3.5事故應急資源4.3.5.1廠外事故搶救資源a、平果鋁醫院?人員負傷的醫療救護機構b、平果鋁消防隊?專業的火災事故搶救機構c、車間事故搶險資源4.3.5.2事故應急搶救隊10人4.3.5.3應急照明?2臺4.3.5.4現場消防器材及分布情況地點消防設施數量地點消防設施數量主控室滅火器2現場操作室滅火器4辦公室樓下滅火器21#庫滅火器2綜合班工作室滅火器22#庫滅火器2苛化樓上滅火器23#庫滅火器2苛化樓下滅火器2I蒸發站滅火器2油庫滅火器2II蒸發站滅火器2苛化樓上消防栓2苛化樓下消防栓25、附則5.1本文件由氧化鋁廠蒸發車間負責解釋

篇2:磷酸車間罐區安全操作規程

1、目的

熟悉掌握罐區各槽、罐的準確位置及用途;熟悉各管道、閥門的作用及會正確操作使用;會操作使用各槽、罐攪拌器及輸送泵等設備。

2、適用范圍

適用磷酸罐區所有設備、管道、閥門、電器、儀表等全過程的控制。

3、崗位職責

1)負責本崗位至罐區的管道、閥門、儀表、設備等的安全操作使用;

2)負責與本崗位生產相關的槽、罐、攪拌器、泵等設備的正確操作管理;

3)負責認真、準確、及時的填寫好罐區設備相關操作記錄;

4)負責與本崗位有關的所屬設備、電器、儀表、管道、安全消防裝置、建筑物和地面衛生。

4、管轄范圍

本崗位設備出口到罐區的相關設備、電器、儀表、管道、建筑物及地面衛生。

5、罐區工藝流程圖

附:磷酸罐區管道及儀表流程圖、設備布置圖、管道布置圖等。

6、操作程序

6.1開車前的檢查與準備

1)檢查各槽、罐內是否有人檢修,人孔蓋是否蓋好,人孔螺栓、管道法蘭螺栓有無松動,罐體、管道是否試漏;

2)檢查各運轉設備潤滑是否符合要求,管路是否暢通,閥門開關是否靈活;

3)檢查所屬設備、電器、儀表等是否完好;

4)檢查確認所轄設備無卡阻,潤滑、密封、冷卻符合開車要求;

5)檢查現場照明及安全設施是否齊全完好;

6)其余配套工作是否完成。

6.1開車

一、正常開車

1)開車前聯系硫酸車間先向硫酸槽打入≥93%H2SO4到足夠的液位,根據生產消耗及時補入硫酸,以滿足生產需要。

2)反應崗位正常開車投料,向反應槽加入稀磷酸淹沒攪拌器槳葉時,啟動攪拌器,停止補稀磷酸,關閉稀磷酸貯槽底部閥門;打開硫酸泵進口閥門,啟動硫酸泵,再打開泵出口閥門,用變頻器或反應槽現場閥門調節控制,通過預混器向反應槽加入硫酸;同時通知原料崗位啟動礦漿貯槽礦漿給料泵向反應槽進料。

3)過濾崗位過濾后的濾液通過濾液泵送到稀磷酸陳化槽貯存,根據工藝要求調節其閥門開度大小。液位淹沒槳葉后啟動攪拌器,再經罐側旁的稀磷酸泵打至稀磷酸沉降槽a/b沉降,液位淹沒槳葉后啟動攪拌器。

4)濃縮崗位打開沉降槽側面的1、2、3閥門,通過稀磷酸加料泵向濃縮閃蒸室補稀磷酸進行濃縮提濃,待濃縮至濃度≥45%以上時通過濃磷酸輸送泵送至濃磷酸沉降槽a/b貯存,液位淹沒槳葉后啟動攪拌器。

5)當第一氟吸收塔循環槽氟硅酸濃度達8~10%H2SiF6時,打開氟硅酸槽頂部閥門,打開第一氟吸收塔循環泵出口岔管閥門分送部分10%H2SiF6去氟硅酸貯槽貯存。

6)於渣壓濾崗位進行稀磷酸壓濾過濾時,先將稀磷酸沉降槽底部的於渣排放底閥打開,排出於渣至地下槽,啟動地下槽攪拌器和泵將於渣打至壓濾機進行過濾澄清后再返回稀磷酸陳化槽。進行濃磷酸壓濾過濾時,同樣先將濃磷酸沉降槽底部於渣排放底閥打開,排出於渣至地下槽,啟動地下槽攪拌器和泵將於渣打至壓濾機進行過濾澄清后返回濃磷酸沉降槽或脫氟磷酸槽貯存,液位淹沒槳葉后啟動攪拌器。於渣壓濾裝置地面地槽收集的酸性水送反應槽使用。

二、正常停車

1)反應崗位停止硫酸給料泵,關閉進出口閥門,關閉密封水閥門;聯系原料崗位停止料漿給料泵停止供料,及時清理干凈預混器。

2)過濾崗位待濾液磷酸泵流量為零時,停過濾磷酸泵,關閉進出口閥門和密封水閥門,打開排污閥排空。

3)濃縮崗位因鍋爐崗位停車停止供汽后,停下稀磷酸補給泵和濃磷酸輸送泵,關閉進出口閥門和密封水閥門,打開排污閥排空。停止第一、第二氟吸收塔循環泵,關閉進出口閥和密封水閥門。

4)於渣壓濾崗位根據稀、濃磷酸沉降槽於渣排放底閥排出的於渣情況來決定是否停止於渣壓濾操作,停下地下槽攪拌器和泵后,關閉進出口閥門和密封水閥門,及時清理干凈壓濾機濾餅。

5)若是要清洗各崗位設備,先將工藝水加入洗滌液槽至淹沒槳葉啟動攪拌器,再啟動硫酸泵按一定比例加入硫酸配制濃度在5~8%H2SO4的洗滌液,調整好需要清洗崗位設備的相關閥門,然后打開洗滌液泵進出口閥門和密封水閥門,啟動洗滌液泵向需清洗設備內注入足夠循環的洗滌液進行清洗,清洗結束后再將洗滌液打回洗滌液槽貯存,關閉進出口閥門和密封水閥門,打開排污閥排空。

三、緊急停車

若遇設備故障,先停故障設備,然后按正常停車程序停止其它與本崗位相關設備。

篇3:備煤車間安全規程范本

1.“安全生產,人人有責”,所有職工必須加強法制觀念,認真執行黨和國家的有關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令及規定。嚴格遵守安全規程和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實行全員管理,人人監督。

2.堅決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凡不符合安全生產要求,有嚴重事故隱患,職工必須向上級報告,有嚴重危及設備和職工生命安全的情況,職工必須停止操作,并及時報告領導處理。

3.各單位安全組織要健全。公司級設安全生產科,并建立安全管理委員會;各車間要組建安全領導組、專兼職安全員;工段、班組要設兼職安全員。

4.各生產崗位必須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如安全生產責任制度、設備維護及檢修規程、操作規程、交接班制度。安全生產確定制(確定、確信、確實)、聯系呼應制等。

5.建立安全例會制度、領導講話制度、班組安全活動制度。并必須有相應的紀錄。

6.各單位要定期、不定期組織各種形式的安全檢查;公司安全生產科,每月組織一次安全檢查;各級安全組織要經常深入生產現揚巡回檢查,對查出的隱患要及時限期整改。實行“三定”即定期整改措施、定完成時間、定負責人。

7.各級安全管理部門必須負責對其職責范圍內的職工進行安全教育。特殊工種必須進行安全技術技能培訓,考試考核合格并領取合格證后,方可上崗操作;每位職工都要進行企業、車間.(科室)、工段(班組)三級安全教育;‘新進企業者,要進行三級安全教育;公司內轉崗、變崗要經車間(科室)以下二級安全教育。各級安全教育必須考試合格后才能上崗,未進行相應級別的安全教育不準傳到下一級,更不準上崗操作。

8.管生產必須管安全。各級各部門行政一把手是本部門安全責任人,對所管轄范圍內的安全負責,各專業工程師、技師、電氣、動力負責人對本專業安全負責,必須認真貫徹安全生產“五同時”,即:生產和安全要同時計劃、同時布置、同時檢查、同時總結、同時評比。

9.禁止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對于在安全生產中做出顯著成績和避免了傷亡事故發生的職工,應給予表揚和獎勵。

10.要害部位(崗位)謝絕參觀。必要時,須經相應權限的領導批準,并進行登記后,在主管部門人員陪同下,方可進入現場參觀。禁止無關人員進入生產區。

11.廠區道路、鐵路及危險區域,必須設置醒目的安全標志牌;欄桿、圍欄、各種安全設備應齊全有效;行人、自行車禁止與車輛搶道;通過道口時,要執行“一停、二看、三通過”的規定。

12.對新建、擴建、改建、技術改造和引進工程,要執行安全設施和主體工程“三同時”,即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技產。

13,發生傷亡、重大設備、火災、爆炸等事故,要及時搶救傷員,保護好現場、維護好現場秩序,并及時向上級報告,按“四不放過”原則進行事故分析和處理,不得隱瞞、拖延。

14.所有人員進入廠區,嚴禁吸煙。

15.禁火區、要害部位,禁止無安全措施的機動車輛通行。

?16、重要部位,一級禁火區域要有醒目的警示標志,進入禁火區嚴禁吸煙和攜帶火種,需在禁火區動火時要按規定辦理動火申請手續。

?17.消防人員、單位安全員、崗位操作人員要定期檢查消防器材,崗位操作人員對防火設施要嚴加看管和愛護,使之處于良好狀態。消防器材應放置在易于拿取的地方,專(兼)職安全員和崗位人員必須會用消防器材,發現火災要立即通知消防隊、公司調度,并積極組織滅火。

?18.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必須妥善存放、領發。運輸時要按有關規定嚴格手續,并建立管理制度、指定專人負責管理。

19.多有操作人員在上崗前必須把勞保用品穿戴齊全,女同志要把長發辮壓在帽里。

20.禁止酒后上崗、班中酗酒。

21.生產作業線在拆、維修或停用時,必須實行掛牌制;確定專人監護和專人聯系統一指揮,必須在看護人和聯系人親自對口發出命令確認后,方可進行作業。

22.實行人證操作制,徒工在學徒期間不允許單獨操作,必須有師傅在廠指導。工人上崗操作必須有操作合格證。

23.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做好本班原始記錄的填寫,班前認真檢查自己所用的設備、工具及安全罩等防護裝置,看是否完好可靠,確認安全可靠后方可操作。

24.不是自己操作和看管的設備、容器、管道、閥門、使用工具,不準擅自動用;自己操作的崗位不得隨便轉讓他人操作,特殊情況下須經工段長批準,方可交給熟悉崮位操作人員操作,隨意禁止無關人員,動用本崗位的設備、按鈕、信號、閥門、工具等。

25.工作時間要堅持“六不準”:不準開玩笑、不準打鬧、不準脫崗、不準串崗、不準睡崗、不準干與工作無關的事情。

26.廠區內的各種安全標志牌不得隨意改動和拆除。

27.登高二米及以上(無安全防護設施)作業時,必須系好安全帶,嚴禁低掛高用,拴掛時,應確認位置是否安全可靠,使用工具及備件等應放置穩妥,禁止落物傷人。

28.高空作業人員禁止隨意往卞扔東西。特殊情況,必須做好地面監護。設置隔離設施。?

29.操作電器設備應小心觸電,禁止用濕手或帶濕手套合電閘。

30.非電氣維修人員,禁止修理電氣設備、線路及開關。

31,一切檢修工作必須持牌,檢修電氣應填工作票;廠區動土500毫米以上,必須經基建管理部門審批方可進行。

32.工作場地應保持清潔衛生,做到安全文明生產。上崗前必須按規定穿戴好勞保用品。

33.非現場人員禁止在下列場所停留:

(1)重要的工作場所;

(2)正在運轉的設備附近;

(3)有毒氣體及腐蝕性液體管道、容器附近;

(4)動火工作的場所;

(5)高空作業的區域;

(6)處于事故狀態的場所。

34.在廠區,各種車輛的行駛速度不超過10km/h,各種車輛應停放在規定地點。

35.禁止在煤氣區、危險區、電氣設備附近取暖、睡覺、休息。

36.生產區內,一切坑溝必須蓋好,臺階、設備安裝處以及高層邊緣等必須加防護裝置或者裝信號燈。

37.工作場所,必須道路暢通、照明充足,燈具不得隨意拆除或損壞。

38.凡傳動設備有輪必有罩,危險部位必須加可靠的安全裝置。

39.機械運轉時,不準加油、檫洗、修理,確屬不能停機加油時,必須使用油槍油壺。凡轉動部分不準靠近。禁止在傳動設備上休息、行走或跨越。

40.所有從事生產勞動的臨時工、包工隊人員都必須前勞動協議,進入崗位前,必須經公司、車間安全教育,并考核、登記注冊后,方可從事規定范圍的生產勞動,如使用單位不經安全教育擅自用人,造成的后果有具體用人單位負責。?.

41.禁止將小孩、親友、同學等代入生產區。

42.禁止從窗口、房頂、提升口、樓梯等處向下扔東西,如需從窗口、提升口提升重物時,下邊應設專人監護。

43.全體職工必須嚴格執行以上安全通則和本崗位的安全操作規程。

44.牢記火警、醫護、煤氣救護和調度的電話號碼。

45.防止違章動火的六大禁令:

(1)未辦理動火許可證,禁止動火

(2)不與生產系統隔絕禁止動火

(3)不進行清洗、置換合格禁止動火

(4)不把周圍易燃物消除禁止動火

(5)不按時做動火分析禁止動火

(6)沒有消防措施,無人監護,禁止動火。

46.對外來實習、代培人員按規定進行三級安全教育,并考試合格后方能進崗學習。

47、生產區域十四個不準。

(1)加強明火管理,廠區禁火區域不準吸煙。

(2)生產區內,不準未成年人進入。

(3)禁火區域,不準有無阻火器的車輛進入。

(4)上班時間,不準睡覺、干私活、離崗和干與生產無關的事。

(5)在班前、班上不準喝酒。

(6)不準使用汽油、苯類等揮發性強的易燃液體擦洗設備、用具和衣服。

(7)不按廠部規定穿戴勞動保護用品,包括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帽等,不準進入生產區。

(8)安全裝置不齊全的設備不準使用。

(9)不是自己分管的設備、工具不準動用。

(10)檢修設備時安全措施不落實、不準檢修。

(11)停機檢修后的設備,未經徹底檢查,不準啟動。

(12)未辦高處作業證、不系安全帶,不準登高作業。

(13)腳手架、跳板不牢既無防護措施不準登高作業。

(14)石棉瓦上不牢固好跳板,不準登石棉瓦作業。

48.操作六嚴格

(1)嚴格執行交班制度

(2)嚴格進行巡回檢查

(3)嚴格控制工藝指標

(4)嚴格遵守勞動紀律

(5)嚴格執行操作規程

(6)嚴格執行有關安全規程

49.進入容器、設備的八大必須

(1)必須申請、辦證并得到批準

(2)必須進行安全隔離

(3)必須進行置換、通風

(4)必須按時間要求進行安全分析

(5)必須佩帶規定的防護用具

(6)必須有人在器外監護,并堅守崗位。

(7)必須有搶救后備措施

(8)必須切斷動力點,并使用安全燈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