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軋鋼廠安全控制工作程序

軋鋼廠安全控制工作程序

2024-07-10 閱讀 9614

1范圍本程序規定了南疆鋼鐵公司軋鋼廠設備設施、作業環境以及從進料、鋼坯加熱、軋制、精整、成品運輸工藝操作的安全要求。本程序適用于南疆鋼鐵公司軋鋼廠及相關單位。2引用標準和術語GB6222-2005《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程》AQ2003-2004《軋鋼安全規程》GBJ140-90《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DL408-1991《電業安全規范》3管理職責3.1安全保衛部a.軋鋼廠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b.組織有害作業人員職業健康體檢;c.工傷認定、工傷保險辦理。3.2設備環保部a.負責軋鋼廠設備檢修的安全監督管理;b.組織軋鋼廠特種設備檢驗,組織計量儀表檢定;c.軋鋼廠職業危害因素檢測。3.3生產技術部a.軋鋼廠程序文件、作業文件結構和職責的審核;b.重要工藝參數的監督。3.4綜合管理部a.軋鋼安全生產培訓教育監督管理;b.組織工傷人員勞動能力鑒定,落實工傷保險待遇。3.5物流銷售部成品吊裝和運輸的安全監督管理。3.6軋鋼廠a.廠長、書記:軋鋼廠生產安全管理,人力資源、設備資源調配。b.安全工程師:協助廠領導對安全生產工作的管理,安全培訓教育,相關文件規定執行的監督,安全檢查不符合查處。c.設備工程師:檢修作業安全,特種設備管理,安全監控設備設施的維護,消防設施維護監管,設備不符合項整改。d.工藝工程師:重要工藝參數的監管,工藝方案的審定,組織作業指導書的修訂。e.作業長:作業區內人員培訓,作業指導書的實施的指導和監督,違章查處,不符合項整改,組織現場應急處置方案演練。3.7動力廠保證軋鋼廠的水、電、氣、暖的供應。4工作程序及要求軋鋼安全控制流程圖見附件一4.1人員要求4.1.1職工的安全生產培訓教育執行BSCV/15-005《安全生產培訓教育管理程序》的相關規定。4.1.2從事軋鋼的進料、鋼坯加熱、軋制、精整、成品運輸以及點檢維護的人員,由軋鋼廠安全室對其進行相關安全生產法規、標準和安全知識、專業技術、職業衛生防護和應急救援知識的培訓,并經考核合格,方可上崗。4.1.3從業人員必須掌握崗位的工藝、設備特性和發生意外的應急措施,執行崗位作業指導書。4.1.4煤氣區域佩戴煤氣報警儀,并有2人以上同行;在粉塵區域佩戴防塵口罩;高溫區域穿隔熱阻燃服;電焊作業佩戴防護面罩;氧割作業佩戴防護眼鏡。4.2設備設施要求4.2.1加熱爐a.加熱爐應設有可靠的隔熱層,其外表面溫度不得超過100℃。b.加熱爐應設有各種安全回路的儀表裝置和自動報警系統,以及使用低壓燃油、燃氣的防爆裝置。c.加熱爐應配置安全水源或設置高位水源。d.加熱爐出渣口附近的爐壁,應用擋板覆蓋。e.加熱爐所有密閉性水冷系統,均應按規定試壓合格方可使用;水壓不應低于0.1MPa,出口水溫不應高于50℃。f.加熱爐爐底應設有安全電源(應急燈、備用電源)。g.使用氮氣設備,應設有粗氮、精氮含氧量極限顯示和警報裝置,并有緊急防爆的應急措施。4.2.2軋制設備a.軋機的機架、軋輥和傳動軸,應設有過載保護裝置,以及防止其破壞時碎片飛散的措施。b.軋機的潤滑和液壓系統,應設置數據監測和防火、防漏、防高溫的安全裝置。c.在線檢測應優先采用自動檢測系統。d.用磨床加工軋輥,操作臺應設置在砂輪旋轉面以外,不應使用不帶罩的砂輪進行磨削。帶冷卻液體的磨床應設防止液體飛濺的裝置。4.2.3安全聯鎖軋機與前后輥道等輔助設施之間,應設有安全聯鎖裝置。自動、半自動程序控制的軋機,設備動作應具有安全聯鎖功能。4.2.4人行天橋經過輥道、冷床、移送機和運輸機等設備的人形天橋應修建符合下列規定:a.橋寬不小于0.8m,兩側設不低于1.05m的防護欄桿。b.跨越輸送灼熱金屬的天橋,設有隔熱橋板,兩側設不低于1.5m的防護擋板;有可能發生飛濺金屬屑、渣或氧化鐵皮處的,兩側應設置不低于2.0m的防護擋板。c.跨越軋制線的人行天橋,期間距不宜超過40m。4.2.5安全路線與生產無關的人員,不應進入生產操作場所。應劃出非崗位操作人員行走的安全路線,其寬度一般不小于1.5m。4.2.6安全通廊在靠廠房一側沿軋制生產線的方向,距離地面適當高度修建供參觀和其他生產操作人員行走的安全通廊應符合以下要求:a.寬度不小于1m,欄桿高度不低于1.05m。b.較長的通廊,每隔20m應設有交匯平臺。4.2.7固定平臺或安全通道a.軋機、加熱設備及其他距地面1m以上需要經常操作、檢測、檢修或運輸的設備,均應設置帶上下扶梯的固定平臺或安全通道,并設有不低于1.05m的防護欄桿,欄桿下部應有不小于0.1m的護腳板。b.重要的工作平臺或安全通道,應至少設兩個出入口。4.3作業場所要求4.3.1作業場所應符合BSCV/15-016《作業現場安全管理程序》的規定。4.3.2煤氣區域作業時,在不同的煤氣濃度下,工作時間應遵守下表規定:序號煤氣濃度檢測值(ppm)工作時間10-24長時間224-40<1小時340-80<0.5小時480-160<15分鐘5160以上立即撤離或佩戴呼吸器4.4消防要求4.4.1車間電氣室、地下油庫、地下液壓站、地下潤滑站等要害部位,其出入口應不少于兩個(室內面積小于6m2而無人值班的,可設一個),門應向外開。4.4.2電氣室、主電纜隧道和電纜夾層,應設有火災自動報警器、煙霧火警信號器、監視裝置、滅火裝置和防止小動物進入的措施;還應設防火墻和遇火能自動封閉的防火門,電纜穿線孔等應用防火材料進行封堵;應設有集中監視和顯示的火警信號中心。4.4.3油庫、液壓站和潤滑站,應設有滅火裝置和自動報警裝置。設置小型滅火裝置的數量,應遵循GBJ140-90《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第10.4.0.2條B類火災配置場所滅火器的配置基準,應符合以下規定:危險等級嚴重危險級中危險級輕危險級每具滅火器最小配置滅火級別8B4B1B最大保護面積(m2/B)57.5104.4.4安全工程師應保證廠房、辦公場所安全出口、消防通道的暢通。4.4.5油庫管理人員將油類存放在指定的庫房,周圍不得存放其它易燃或助燃氣體,庫房門上懸掛明顯標識。4.4.6所有人員不得在廠房、電氣室、庫房內吸煙。4.5生產準備4.5.1導衛預裝執行BSCV/08-019《軋鋼廠生產準備導衛預裝工崗位作業指導書》的規定。4.5.2卡盤預裝執行BSCV/08-020《軋鋼廠生產準備卡盤預裝工崗位作業指導書》的規定。4.5.3車床、銑工執行BSCV/08-023《軋鋼廠生產準備車工、銑工、崗位作業指導書》的規定。4.6鋼坯加熱4.6.1進、出料執行BSCV/08-002《軋鋼廠CP1操作工崗位作業指導書》的規定。4.6.2鋼坯加熱執行BSCV/08-003《軋鋼廠加熱爐燒火工崗位作業指導書》的規定。4.6.3加熱爐使用煤氣應遵守下列規定:a.使用煤氣的生產區、其煤氣危險區域的劃分如下表所示:第一類第二類第三類1.帶煤氣抽堵、換流量孔板、處理開閉器;2.煤氣設備漏煤氣處理;3.煤氣管道排水口;4.煙道內部。1.煙道、渣道檢修;2.煤氣閥等設備的修理;3.停、送煤氣處理;加熱爐煤氣開閉口;4.開關葉型插板;煤氣儀表附近。1.加熱爐爐頂及其周圍;2.加熱爐看火口、出渣口、渣道洞口;3.加熱爐燒嘴、煤氣閥;4.煤氣爆發試驗。第一類區域應戴上呼吸器方可工作;第二類區域應并備好呼吸器方可工作;第三類區域可以工作。在有煤氣危險的區域作業,應兩人以上進行,并攜帶便攜式一氧化碳報警儀。b.加熱設備與風機之間應設安全聯鎖、逆止閥和泄爆裝置,嚴防煤氣倒灌爆炸事故。c.爐子點火、停爐、煤氣設備檢修和動火,應按規定事先用氮氣或蒸汽吹凈管道內殘余煤氣或空氣,并經檢測合格,方可進行,具體要求遵守GB6222-2005《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程》相關規定。d.調壓站和一次儀表室均屬甲類有爆炸危險的建筑,其操作室應與調壓站隔開,并設有兩個向外開啟的門。4.7軋制4.7.1粗軋操作執行BSCV/08-004《軋鋼廠軋鋼操作工崗位作業指導書》、BSCV/08-011《軋鋼廠棒材調整工崗位作業指導書》、BSCV/08-017《軋鋼廠高線軋鋼調整工崗位作業指導書》的規定。4.7.2中軋操作執行BSCV/08-004《軋鋼廠軋鋼操作工崗位作業指導書》、《軋鋼廠棒材調整工崗位作業指導書》及BSCV/08-017《軋鋼廠高線調整工崗位作業指導書》的規定。4.7.3CP2主控執行BSCV/08-008《軋鋼廠棒材CP2操作工崗位作業指導書》和BSCV/08-013《軋鋼廠高線CP2崗位作業指導書》的規定。4.7.4精軋操作執行BSCV/08-004《軋鋼廠軋鋼操作工崗位作業指導書》、BSCV/08-011《軋鋼廠棒材調整工崗位作業指導書》及BSCV/08-017《軋鋼廠高線調整工崗位作業指導書》的規定。4.7.5彎曲的坯料,不應使用行車喂入軋機。4.7.6軋機軋制時,不應用人工在線檢查和調整導衛板、擺動式升降臺和翻鋼機,不應橫越軋線。4.8收集打包4.8.1CP3主控執行BSCV/08-009《軋鋼廠棒材CP3操作工崗位作業指導書》及BSCV/08-014《軋鋼廠高線CP3崗位作業指導書》的規定。4.8.2CP4主控執行BSCV/08-010《軋鋼廠棒材CP4操作工崗位作業指導書》及BSCV/08-015《軋鋼廠高線CP4崗位作業指導書》的規定。4.8.3打包機作業時確認是否有人檢修,保證設備和人員安全后再操作設備。4.9起重與運輸4.9.1行車操作執行BSCV/08-036《軋鋼廠行車工作業指導書》的規定及BSCV/15-000《起重作業安全管理程序》的相關規定。4.9.3兩臺及兩臺以上行車聯合進行吊裝作業,制定專門的、經主管領導審批的作業方案,并采取專門的防護措施。4.9.4廠內運輸遵守BSCV/15-018《廠內道路交通運輸安全管理程序》。4.10設備點檢維護4.10.1軋鋼廠棒材電氣點檢執行BSCV/08-026《軋鋼廠棒材電氣點檢作業指導書》的規定。4.10.2軋鋼廠棒材機組機械點檢執行BSCV/08-025《軋鋼廠棒材機組機械點檢作業指導書》的規定。4.10.3軋鋼廠1高線電氣點檢執行BSCV/08-028《軋鋼廠高線電氣點檢作業指導書》的規定。4.10.4軋鋼廠高線機械點檢執行BSCV/08-030《軋鋼廠高線機械點檢作業指導書》的規定。4.10.5檢修人員安全操作及管理要求參照BSCV/15-041《相關方的監督管理程序》執行。4.10.6高壓電氣室、配電室、軋制線加熱爐屬于危險場所。危險場所、重大危險設備的管理和嚴重危險作業,應遵守下列規定:a.危險場所設備的操作,應實行工作牌制;b.電氣設備的操作,應參照DL408-1991《電業安全規范》的規定,實行工作票制;c.重大危險場所、危險設備或設施,應設有危險標志牌或警告標志牌;d.在加熱爐、液壓潤滑站,進行不屬于正常生產操作的其他活動,如動火、檢修、更改操作規程等,應事先申報安全保衛部同意,并經有關領導批準,方可進行。5安全檢查5.1軋鋼廠安全檢查按照班組班查,作業區日查,分廠每周四無會日領導組織帶隊檢查的形式組織開展。5.2班組班查的不符合,由班組兼職安全員對其分類匯總,并記錄在班組安全管理臺賬或者操作點檢卡中,由值班長負責不符合整改情況的匯報和整改完成后的銷號。5.3作業區日查的不符合,由作業長對其分類匯總,區域點檢員依據不符合匯總表制定整改計劃并落實,點檢作業長對不符合整改情況匯總、銷號,并在每周一早調會通報上周不符合整改完成情況。5.4軋鋼廠安全檢查采取每周四領導帶隊形式,安全工程師匯總不符合項,填寫《隱患排查記錄表》并跟蹤復查,由點檢作業區安排人員整改,生產作業長對不符合整改銷號,掛靠專業工程師對整改情況驗證。檢查問題點由軋鋼廠安全工程師匯總上報安保部備查。5.5安全保衛部對軋鋼廠季度檢查,對發現的不符合下達《不符合整改通知單》并跟蹤復查,由軋鋼廠安全工程師負責安排人員落實整改不符合以及銷號,將整改后的情況及時反饋安保部。5.6次月5日前,對上月不符合查處、整改率情況由安全工程師匯總分析,納入專業工程師、作業長績效考評,具體要求參見BSCV/08-***《軋鋼廠績效考評辦法》。6記錄記錄編碼記錄名稱產生單位保管單位保存期限BSCV/15-027-01A軋鋼廠安全檢查表軋鋼廠軋鋼廠安全室1年BSCV/15-027-01A不符合項記錄表軋鋼廠軋鋼廠安全室1年安全績效評價表安全保衛部安全保衛部1年不符合整改通知單安全保衛部安全保衛部1年7

篇2:車輛運輸監控平臺安全監控制度

一、負責為企業運輸車輛管理運行數據查詢服務。

二、負責監控平臺設備運行狀態管理、維護和報修工作,登記設備運行記錄。

三、負責監控車輛運行軌跡和運行狀態,對可疑車輛和地區按照運輸部門要求實施重點監控觀察。

四、對車載終端設備進行定期檢查,保障全部設備完好;

五、車輛管理員負責GPS設備的維修檢測工作,登記維修檢測記錄。

六、車輛管理人員要定時維護更新系統狀態,保持信息傳遞速度和顯示刷新速度。定期對計算機硬件進行維護處理。

七、一旦監控中心發現裝有GPS車載終端的車輛無法進行有效監控,監控人員及時填寫GPS設備檢修單同時駕駛員或負責人安排車輛前去進行修理,駕駛員應及時對車載設備進行檢測修理,不得無故拖延。

八、維修車間對GPS車載終端建立檢修登記制度,并配合相關部門定期對進修的車輛進行檢測,確保設備完好。

九、負責跟進所有的物流運單,包括供貨商出發的及各分公司之間調撥的運單,并第一時間發送商品貨運通告,通知收貨方。

十、負責在物流系統中完成直運到貨信息的登錄工作。

十一、負責跟進貨運過程中的每一個交接環節,必須確保貨暢其流。

十二、負責確保商品按時供貨、準點到位。

十三、負責確認發運商品是否安全、快捷、準點到達收貨方目的地。

十四、負責處理貨運中出現的各種不良情況,記錄在案,并及時上報運輸主管處理。

篇3:高速公路養護安全作業交通控制規程

第一章安全作業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高速公路運營里程的增加以及路面使用年限的增長,高速公路維修的數量也將逐年增長,因此養護作業誘發事故的概率也隨之增加。為保證高速公路上的車輛安全通行,養護管理人員要進行公路的路況調查、檢測和維修。由于路面上的車輛行駛速度較快,在不封閉或不完全封閉交通的情況下,在路面上從事調查、檢測和維修工作都會面臨著一定程度的危險,顯然,危險對過往車輛的司乘人員和公路維修的作業人員兩方面同時構成威脅。這種危險來自于高速行駛的車輛,因此有必要規范作業現場及車輛通行。在以往公路或高速公路上發生各類交通事故中,因維修作業原因導致交通事故,致使作業人員或過往車輛受到傷害的現象時有發生,有些甚至造成巨大損失。

在高速公路上維修作業現場或附近發生的交通事故,事故責任裁定時,養護部門工作中是否有缺陷,往往會對事故結論和誰承擔主要責任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無論從對社會負責的角度,還是對養護員工負責的角度,都要求高速公路管理部門和從事維修作業的人員必須重視養護作業的安全管理。

高速公路管理部門和交通安全管理部門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因作業而發生事故,應加強安全教育和培訓,嚴格按照標準和規定布設作業場區的標志和設施,并精心照管,保持正確。上路作業的人員要著裝明顯的作業服飾,依法作業,努力營造好的作業環境和通行環境,杜絕因安全作業措施不當而引發的交通事故,保證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第二章養護安全作業的影響因素

影響高速公路養護安全作業的因素,歸納起來,可以將其分為主觀環境因素和客觀環境因素。主觀環境因素是由管理部門營造的,是需要根據客觀條件的變化不斷規范和完善的,也是養護安全作業要做好的主要工作。客觀環境因素是道路、交通和氣候特點本身存在的,由于公路交通流和氣候的特點的復雜和隨機性,所以客觀環境因素是難以控制的。要保證養護作業的安全,就需要在主觀方面努力,并不斷認識和適應客觀因素。

2.1影響安全作業的主觀因素

2.1.1作業組織的因素:在高速公路上實施養護維修作業,需要有嚴密的組織和嚴格的管理。從作業準備、進入現場、布置設施、維護交通秩序,到作業結束、清理現場、恢復交通,每個環節的安全措施都要正確、有效。

經常發生作業人員對安全的重要性及規范了解不深,常常存在著懶惰和僥幸心理,不按標準設立標志,劃分作業區。管理人員有時也存在著特權思想,對作業現場的管理疏忽,檢查要求不嚴而引發事故,為此-定要通過教育員工規范行為,嚴格制度以防止事故的發生。

2.1.2作業方式的因素:選擇何種作業方式,可能決定作業現場周圍的安全程度。臨時作業為節省時間,不愿設置過多的標志與設施;而長時間作業又希望作業區劃定的越大越好,有時甚至全幅封閉。此時,作業場地大了,認為安全了,其實通行空間變得狹窄,交通擁擠,更易引發交通事故,甚至波及到作業人員的安全。合理劃定作業區與作業方式的選擇將影響到安全。

2影響安全作業的客觀因素

2.2.1道路本身的因素,包括路面的狀態,坡道、彎道、橋梁,以及承擔的交通流量情況等。這部分因素有些管理部門能夠了解和掌握,但行駛的車輛不一定了解掌握。有些可以是偶然或隨機發生的,管理部門能夠預料,但不能確切掌握。特別是在維修路段附近,路面的工作狀況往往不會令人滿意,加之行車斷面狹窄,車速減慢,會造成某種程度的擁擠或暫時滯留,這會在-定程度上惡化不安全因素。

2.2.2天氣的因素,包括氣象、季節以及由此帶來的光線、視線等因素,及對行駛車輛性能及路面狀況帶來的各種影響。這類影響具有雙重性,既有-定的規律性和預見性,也有偶然隨機性。管理部門可以根據經驗,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將此類影響減至盡可能小。

2.2.3交通方面的因素:這方面的因素是管理部門最難以把握和控制的,它包括有行駛車輛本身的技術性能、行駛狀態和載重情況等,除此之外,還包括駕駛員的因素,如駕駛員的技術水平,經驗、工作狀態。疲勞駕駛、酒后駕駛車輛進入作業區后,采取措施不當都可能引發事故。

第三章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控制

3.1本規程適應高速公路維修保養和專項、大修工程工作。

3.2交通安全控制,用以保證公路暢通、生產安全和行車安全,并隨時保持路容的整潔;

3.3作業人員應著標志服,夜間為反光標志服;作業機械必須按標準涂以桔黃色,且按標準安裝黃色示警燈。懸掛養護作業和限速30KM標志牌,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不受行駛路線的限制;

3.4養護作業應充分做好準備工作,集中作業區域,盡量減少在高速公路上的作業時間。硬路肩上一般不允許堆放建材、設備或者其它物品,如作業需要時應規則堆放,并設置安全標志,堆放時間不應超過3天;

3.5交通控制分兩類:第一類為占用車道養護作業的交通控制,封閉一個車道的,車輛不改變車流方向,仍在原路幅通行;封閉兩個車道的,車輛改變車流方向,繞到另一幅路上通行。改變車流方向需控制兩路幅的交通,一般情況下應優先采用封閉一個車道的交通控制。第二類為不占用車道養護作業的交通控制;

3.6占用車道的養護作業開工前,應由養護作業實施單位向所在高速公路段路政管理部門提出申請,要求對其進行安全監督和管理,路政部門有權要求不符合安全操作規程的作業停工,確保行車安全暢通;

3.7高速公路養護作業交通控制方式如下圖,分為六個部分:

(1)警告區(2)上游過渡區(3)緩沖區(4)作業區(5)下游過渡區(6)終止區(1)警告區

警告區長度不得小于450m,具體根據高速公路的設計時速而定,當設計時速為120km/h,lOOkm/h、80kn/h、60km/h,警告區長度分別不得小于1500m、900m、450m,具體參照《公路養護技術規范)。警告區內應設置限制速度標志,前方施工標志,并道標志,禁止通行標志。

(2)過渡區

上游過渡區的長度宜在65-lOOm,在過渡區前設置禁止駛入標志。下游過渡區的長度應大于30m。

(3)緩沖區

緩沖區的長度為80m,緩沖區與上游過渡區之間應設路障。

(4)作業區

作業區是養護工作人員活動和工作的地方,長度一般根據養護作業或施工的需要而定,車道與作業區之間必須設置隔離裝置。作業區布置還應為工程車輛提供安全出口。

(5)終止區

終止區的長度不應小于30m,在終止區的末端應解除所有限制標志。

第四章高速公路養護作業安全管理制度

一般規定:上路養路工要經過嚴格考核,經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必須著黃色反光標志服,戴安全帽;不得穿硬底和易滑的鞋如拖鞋上路,嚴禁在危險處停留;嚴禁在酒后上路。上路思想要集中,服從領導和安全檢查人員指揮,未經許可不得從事非本工種作業。安全是最大的效益,其重要性已越來越多地被廣大干部職工所共識,為進一步加強全局安全管理工作,現做如下補充規定:

4.1各單位要認真總結多年來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經驗教訓,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強對本單位安全工作的領導。要在職工中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宗旨,做到警鐘長鳴,不能有絲毫的麻痹松懈,特別是在一線工作的路政、養護、收費人員更要高度重視安全管理工作。要結合本單位工作的實際,把各項安全措施、責任落實到班組,落實到每個人,做到措施得力,職責分明,警鐘長鳴。哪個單位由于措施不力,安全管理混亂,在安全管理工作上出了問題,首先要追究單位主要領導的責任。

4.2要強化安全監督。各單位要結合本單位安全工作的實際,開展“四查”,即查思想、查管理、查落實、查隱患為主要內容的安全自檢自查活動,消除事故隱患,確保安全生產,局安委會將不定期組織有關部門人員進行抽查。

4.3做好冬季安全生產的準備及教育工作。

4.3.1各收費站要確保冬季收費車道、收費廣場內無積雪、無結冰,保證車輛的安全暢通。要將責任范圍內的收費廣場、車道的除雪、除冰任務落實到每個班組,落實到每個人。

4.3.2各養護工區要及時處理好管轄路段的路面病害,并將冬季路面防滑、除雪的任務落實到每個班組,落實到每個人,同時加強巡查密度,及時處理隱患。養護作業人員,要做好上崗前安全囑咐,做到衣冠整齊,符合安全規定。養護作業區、作業車,要按規定設置養護作業施工標志,做到標準規范,杜絕違章作業。

4.3.3路政人員要加大巡邏密度,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對施工路段要進行檢查,對不聽勸阻,整改不力的施工單位要責令其停工整改;內部單位要限期整改,直至給予責任人必要的經濟處罰。

4.3.4各單位交通安全委員會,要教育本單位司機,確保冬季行車安全,并配全必要的安全器材。堅持“周五”安全例會制度,做好記錄,對不按安全操作規程行車的司機要加強教育,對違反操作規程而發生事故的司機要嚴肅處理,責任者調離司機崗位。

4.3.5各單位要加強對全體職工的安全教育,對防火、防盜等工作要采取得力措施,杜絕各類事故的發生。

4.4加強高速公路養護、工程作業車輛安全控制。

4.4.1為避免和減少交通責任事故發生,養護作業現場要嚴格按照部頒養護技術規范擺放安全標志。特別強調要根據設計時速保證警告區的長度,并保證有足夠長度的渠化標志和緩沖區。

4.4.2堅決杜絕“三無”車輛在高速公路上作業,車況不好的車輛嚴禁上路作業,駕駛員素質不高的嚴禁駕車作業。養護、工程作業車輛要有黃色示警燈和明顯的作業標志,要注意避讓過往車輛。如需雇用社會車輛上高速公路作業時,要經所屬單位的路政大隊和機械大隊審批備案,并簽定安全協議。養護中心路面病害集中處治雇用社會車輛和外系統、外單位因其他原因確需上高速公路作業時,經局路政科、機務科審批備案,并簽定安全協議。所有高速公路作業車輛需辦理免費通行手續的,有關部門出具證明后在局收費科辦理并登記造冊。

4.4.3高速公路養護作業人員要著統一安全標志服,并面向來車方向作業;在穿越高速公路時要注意行駛車輛,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快速通過。養護作業人員不能隨便攔截、指揮行駛車輛。

4.5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帶活動護攔開口要定點、定位。中央分隔帶開口是為便于養護和清障作業車輛不受行駛路線限制和實行緊急交通控制時使用的。各單位路政、養護部門要聯合調查,根據安全和需要相結合的原則,確定具體開口位置,原則上每6km保留一個,其他進行封閉處理。

4.6日常養護作業中應注意的安全事項:

4.6.1路面出現坑槽時,要及時進行修補,堅持當天開挖當天補好的原則,如當天無法補好已開挖的坑槽要及時用廢料回填,并設立明顯的養護施工標志,保證車輛安全行駛。

4.6.2開挖出的廢料,要及時安排車輛清除,保證路面清潔。

4.6.3施工車輛、設備不能隨便停放,特別是晚上需在路上停放的一定要有明顯安全標志。

4.6.4對于已出現坍方、碎落、沉陷等對行車安全有隱患路段,應及時排除清理,并設置明顯標志。

4.6.5加強對高填深挖大護面墻等特殊路段的觀察,特別是雨前雨后,組織專人進行觀測,發現險情及時上報并組織人員盡快搶修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