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診療設備安全操作規程
1、放射工作人員在透視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暗適應。在不影響診斷的原則下,盡可能采用“高電壓、低電流、厚過濾”和小照射野進行工作。
2、用*線進行各類特殊檢查時,要特別注意控制照射條件和重復照射,對受檢者和工作人員都應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
3、攝影時,放射工作人員必須根據使用的不同管電壓更換附加過濾板;并應嚴格按所需的投照部位調節照射野,使有用線束限制在臨床實際需要的范圍內,同時對受檢者的非投照部位采取適當的防護措施。
4、攝影時,放射工作人員必須在屏蔽室等防護設施內進行曝光,除正在接受檢查的受檢者外,其他人員不應留在機房內;當受檢者需要攜扶時,對攜扶者也應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
5、只有把受檢者送到固定設備進行檢查不現實或醫學上不可接受情況下,才可使用移動式和攜帶式*線機施行檢查,檢查時做好防護措施。
6、使用便攜式*射線機進行群體透視檢查,須報請有管轄權的衛生行政部門批準。
7、進行*線檢查時,對受檢者的性腺部位要特殊注意防護。非特殊需要,不得對受孕后八至十五周的孕婦進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檢查,以避免對胎兒的照射。
8、采用能夠滿足臨床診斷的最小劑量進行攝片。
9、為了解除病人的思想顧慮和緊張情緒,在攝片前應向病人做好解釋工作。
10、為了防止產生異物偽影,在攝片前請病人或幫助病人除掉檢查部位的飾物和異物。
11、在進行胸、腹部攝片前,應做好病人的呼吸訓練工作,以減少由于病人呼吸而產生的移動偽影。
12、對于需要注射對比劑的病人,應在攝片前4小時禁食。檢查前還應給病人做碘過敏試,試驗陽性者禁止。
13、在進行腹部攝片前,病人應不吃含金屬的藥物和鋇劑。
14、對昏迷和不合作的病人,可適當給予鎮靜劑,特殊情況下應給予麻醉劑。
15、對*線機進行定期保養、維修、射線劑量測定。
篇2:放射診療設備安全操作規程
1、放射工作人員在透視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暗適應。在不影響診斷的原則下,盡可能采用“高電壓、低電流、厚過濾”和小照射野進行工作。
2、用*線進行各類特殊檢查時,要特別注意控制照射條件和重復照射,對受檢者和工作人員都應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
3、攝影時,放射工作人員必須根據使用的不同管電壓更換附加過濾板;并應嚴格按所需的投照部位調節照射野,使有用線束限制在臨床實際需要的范圍內,同時對受檢者的非投照部位采取適當的防護措施。
4、攝影時,放射工作人員必須在屏蔽室等防護設施內進行曝光,除正在接受檢查的受檢者外,其他人員不應留在機房內;當受檢者需要攜扶時,對攜扶者也應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
5、只有把受檢者送到固定設備進行檢查不現實或醫學上不可接受情況下,才可使用移動式和攜帶式*線機施行檢查,檢查時做好防護措施。
6、使用便攜式*射線機進行群體透視檢查,須報請有管轄權的衛生行政部門批準。
7、進行*線檢查時,對受檢者的性腺部位要特殊注意防護。非特殊需要,不得對受孕后八至十五周的孕婦進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檢查,以避免對胎兒的照射。
8、采用能夠滿足臨床診斷的最小劑量進行攝片。
9、為了解除病人的思想顧慮和緊張情緒,在攝片前應向病人做好解釋工作。
10、為了防止產生異物偽影,在攝片前請病人或幫助病人除掉檢查部位的飾物和異物。
11、在進行胸、腹部攝片前,應做好病人的呼吸訓練工作,以減少由于病人呼吸而產生的移動偽影。
12、對于需要注射對比劑的病人,應在攝片前4小時禁食。檢查前還應給病人做碘過敏試,試驗陽性者禁止。
13、在進行腹部攝片前,病人應不吃含金屬的藥物和鋇劑。
14、對昏迷和不合作的病人,可適當給予鎮靜劑,特殊情況下應給予麻醉劑。
15、對*線機進行定期保養、維修、射線劑量測定。
篇3:電視機維修實訓室安全操作和使用規定
電視機維修實訓室安全操作和使用規定
1. 必須穿電工鞋,才允許進入維修實訓室進行操作。
2. 嚴格遵守實訓安全操作規程,自覺聽從指揮,確保人身和設備安全。
3.實訓室內不得大聲喧嘩和追逐打鬧,保持良好的教學秩序。
4.通電試驗前應先切斷電源,再逐項順次接線,嚴禁帶電操作和用其它金屬絲代替熔斷絲。
5.強電操作時,由教師控制供電,學生不得趁教師不注意時擅自送電。
6.電子焊接時應打開門窗,保持通風,嚴禁用電烙鐵破壞公物和灼傷他人。
7. 如遇觸電事故,首先應切斷電源(注意絕緣操作);如遇其它意外事故發生,應保持冷靜,聽從教師指揮處理,并逐級上報。
8. 實訓結束后應及時做好工位和室內的衛生工作,切斷總電源,關好門窗,管理員檢查合格后方可離開。
9. 管理員要如實記載實訓過程中相關的內容,并對損壞的儀表設備作出賠償處理決定。
10.任課教師是實訓操作時的第一安全責任人,管理員要協助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和驗收交接手續。
武岡市職業中專
二0**年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