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人工挖孔樁安全事故緊急處理預備措施

人工挖孔樁安全事故緊急處理預備措施

2024-07-12 閱讀 8267

(一)人工挖孔樁常見安全事故

(1)地面或高空墜物

(2)用電

(3)起重工具失靈

(4)起重工具及渣土掉落

(5)爆破

(6)樁孔內出現有毒氣體致使人員窒息。

(二)安全事故緊急處理預備措施

針對本工程常見安全事故,主要發生在井內,措施如下

1、救護工具:在施工井口配備安全繩,人工搖架,吊籃,安全帶,安全帽,防毒用具,通風管、工具車。

2、成立安全救護小組:選擇2-4名年青力壯青年,工地醫護人員和施工現場專職安全員組成救護小組,所有施工作業人員為備用人員。以安全員為救護小組組長,對安全事故救護全權負責。

3、救護:

4、井內發生墜傷或井內護壁坍塌事故時,用上下對講機聯絡探明傷勢重度,組織人員立即進行施救,停止其它井口作業,移走井口設備,安置人工搖架,吊籃,放入安全繩,通知醫護人員和車輛到井口,必要通知救護車到選擇年青力壯人員下井,在下井途中,時刻保持聯絡,觀察周圍護壁是否有繼續坍塌危險,如有,應采取緊急防護措施,逐一將傷重人員救護井口,傷員上岸后,進行簡單止血救護,用車輛緊急送往就近醫院。

5、井內發生中毒事故時,立即停止就近井口作業,將鄰近井口的鼓風機,通風管調至事故井內通風,立即組織人員戴好防毒面具,下井施救,人員救離上岸后,由醫護人員進行人工呼吸,并用備急車輛緊急送往就近醫院。

6、井內發生觸電事故時,緊急斷掉電源,組織人員將井內人員救離上岸,醫護人員進行緊急處理用備用車輛迅急送往就近醫院。

(三)安全事故緊急處理預備方案

為做好本樁基人工挖孔工程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處理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險情及事故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特制定如下方案

1、事故應急處理:

(1)救人高于一切;

(2)施救與報告同時進行,逐級報告,首先接報,就近施救;

(3)局部服從全局,下級服從上級;

(4)分級負責,密切配合;

(5)最大限度的減少損失,防止和減輕次生損失

2、項目部各部門可以根據險情事故處理工作的需要,緊急征用項目部和各施工作業組車輛、設備和人員,項目部和各施工作業組各成員必須無條件地服從調度和征用。參與應急處理工作的施工作業組和個人可依照有關規定,向項目部請求給予適當補償。

3、險情事故發生后,作業班組負責人和項目部安全生產責任人應立即趕至事故地點,及時向項目部主要領導匯報,項目部接到險情后應立即成立險情事故處理工作領導小組,并立即奔赴現場。

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組成:

(一)組長:項目部主要領導;

(二)副組長:安檢工程師;

(三)組員:項目部安委會成員及臨時指定有關人員。

4、應急處理領導小組,應急處理協調小組主要職責:

(一)落實項目部工作處理,提出應急處理具體措施,負責相關情況上報工作。

(二)指導監督應急處理工作,協調解決應急處理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三)掌握應急處理動態狀況,及時調整部署應急工作措施。

5、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可視安全事故程度大小成立現場施救組、善后處理組、通訊聯絡組、后勤保障組、運行穩定組、原因調查組等險情事故應急處理工作辦事機構,明確責任人,聯絡人。

6、在應急處理工作中,當事方有關部門未到達現場前由有關部門負責,主動開展工作。

7、險情事故發生后,事故單位應立即向有關部門緊急呼救,并開展自救。其它作業組在救助呼救時應當積極協助,大力支持。

8、通訊聯絡。通訊聯絡組工作人員應堅持晝夜值班制度,作好值班記錄,調度安排應急處理工作。

9、現場施救。現場施救組工作人員應本著"救人高于一切"的原則,積極救治死傷人員,最大限度地減少死傷和損失,千方百計地做好防止和減輕次生損失工作。

10、善后處理。事故負責人應當盡快處理善后事宜。采取統一管理,分散接待的辦法,積極做好各方人員的思想工作。及時按規定制定事故處理賠付標準,積極做好事故處理賠付工作。

11、原因調查。應當做好事故調查取證工作,勘察事故現場,調查分析原因,對其目擊證人做好登記檢查工作。

12、后勤保障。應當根據應急處理工作需要,調集有關物資,保證應急處理急需,為應急處理人員提供一切生活保障。

13、運行穩定。應當做好思想穩定工作,維護正常的生產工作生活秩序,保證日常工作有秩序進行。

14、工作報告。應急處理工作結束后,逐級書面報告應急處理工作情況。報告必須實事求是,不得弄虛作假或隱瞞具體詳情。

15、項目部根據參與應急處理工作實際情況與救助效果,從安全專項資金中列支險情事故應急處理獎勵資金,專項用于獎勵應急處理工作先進單位,先進個人。

16、經查實在應急處理工作中推諉扯皮、拖延時限或虛報救助實效的,給予通報批評,性質嚴重的,追究及主要負責人的責任;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篇2:礦綜采預備隊安全文化宣貫制度

根據我礦下發的“雙基”考核管理制度,現要求我隊對職工進行安全文化宣貫,為更好的達到安全文化宣貫效果,保證安全生產,特制訂此制度:

1、安全文化小組領導及成員為安全文化宣貫主要責任人。

2、每月一次組織職工到隊值班室開會,進行安全文化宣貫。

3、每次宣貫前,要求全體職工起立宣誓安全口號:“安全大為天,自主保平安,敲幫和問頂,班班不放松,百年要大記,質量是第一,身邊無事故,全家得幸福”。

4、宣貫內容包結合上月生產實際,強調安全隱患及時處理的重要性、舉出案例并分析,強調案例中引起的嚴重后果、編制標語,突出安全對公司、對區隊、對家庭的重要。

5、宣貫也可有職工講述自己遇險的經歷,分享安全工作經驗。

6、安全文化宣貫每次要超過2個小時。

7、宣貫時要有專人記錄,隨后打印整理成冊。

綜采預備隊

2013-12-22

篇3:人工挖孔樁安全事故緊急處理預備措施

(一)人工挖孔樁常見安全事故

(1)地面或高空墜物

(2)用電

(3)起重工具失靈

(4)起重工具及渣土掉落

(5)爆破

(6)樁孔內出現有毒氣體致使人員窒息。

(二)安全事故緊急處理預備措施

針對本工程常見安全事故,主要發生在井內,措施如下

1、救護工具:在施工井口配備安全繩,人工搖架,吊籃,安全帶,安全帽,防毒用具,通風管、工具車。

2、成立安全救護小組:選擇2-4名年青力壯青年,工地醫護人員和施工現場專職安全員組成救護小組,所有施工作業人員為備用人員。以安全員為救護小組組長,對安全事故救護全權負責。

3、救護:

4、井內發生墜傷或井內護壁坍塌事故時,用上下對講機聯絡探明傷勢重度,組織人員立即進行施救,停止其它井口作業,移走井口設備,安置人工搖架,吊籃,放入安全繩,通知醫護人員和車輛到井口,必要通知救護車到選擇年青力壯人員下井,在下井途中,時刻保持聯絡,觀察周圍護壁是否有繼續坍塌危險,如有,應采取緊急防護措施,逐一將傷重人員救護井口,傷員上岸后,進行簡單止血救護,用車輛緊急送往就近醫院。

5、井內發生中毒事故時,立即停止就近井口作業,將鄰近井口的鼓風機,通風管調至事故井內通風,立即組織人員戴好防毒面具,下井施救,人員救離上岸后,由醫護人員進行人工呼吸,并用備急車輛緊急送往就近醫院。

6、井內發生觸電事故時,緊急斷掉電源,組織人員將井內人員救離上岸,醫護人員進行緊急處理用備用車輛迅急送往就近醫院。

(三)安全事故緊急處理預備方案

為做好本樁基人工挖孔工程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處理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險情及事故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特制定如下方案

1、事故應急處理:

(1)救人高于一切;

(2)施救與報告同時進行,逐級報告,首先接報,就近施救;

(3)局部服從全局,下級服從上級;

(4)分級負責,密切配合;

(5)最大限度的減少損失,防止和減輕次生損失

2、項目部各部門可以根據險情事故處理工作的需要,緊急征用項目部和各施工作業組車輛、設備和人員,項目部和各施工作業組各成員必須無條件地服從調度和征用。參與應急處理工作的施工作業組和個人可依照有關規定,向項目部請求給予適當補償。

3、險情事故發生后,作業班組負責人和項目部安全生產責任人應立即趕至事故地點,及時向項目部主要領導匯報,項目部接到險情后應立即成立險情事故處理工作領導小組,并立即奔赴現場。

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組成:

(一)組長:項目部主要領導;

(二)副組長:安檢工程師;

(三)組員:項目部安委會成員及臨時指定有關人員。

4、應急處理領導小組,應急處理協調小組主要職責:

(一)落實項目部工作處理,提出應急處理具體措施,負責相關情況上報工作。

(二)指導監督應急處理工作,協調解決應急處理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三)掌握應急處理動態狀況,及時調整部署應急工作措施。

5、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可視安全事故程度大小成立現場施救組、善后處理組、通訊聯絡組、后勤保障組、運行穩定組、原因調查組等險情事故應急處理工作辦事機構,明確責任人,聯絡人。

6、在應急處理工作中,當事方有關部門未到達現場前由有關部門負責,主動開展工作。

7、險情事故發生后,事故單位應立即向有關部門緊急呼救,并開展自救。其它作業組在救助呼救時應當積極協助,大力支持。

8、通訊聯絡。通訊聯絡組工作人員應堅持晝夜值班制度,作好值班記錄,調度安排應急處理工作。

9、現場施救。現場施救組工作人員應本著"救人高于一切"的原則,積極救治死傷人員,最大限度地減少死傷和損失,千方百計地做好防止和減輕次生損失工作。

10、善后處理。事故負責人應當盡快處理善后事宜。采取統一管理,分散接待的辦法,積極做好各方人員的思想工作。及時按規定制定事故處理賠付標準,積極做好事故處理賠付工作。

11、原因調查。應當做好事故調查取證工作,勘察事故現場,調查分析原因,對其目擊證人做好登記檢查工作。

12、后勤保障。應當根據應急處理工作需要,調集有關物資,保證應急處理急需,為應急處理人員提供一切生活保障。

13、運行穩定。應當做好思想穩定工作,維護正常的生產工作生活秩序,保證日常工作有秩序進行。

14、工作報告。應急處理工作結束后,逐級書面報告應急處理工作情況。報告必須實事求是,不得弄虛作假或隱瞞具體詳情。

15、項目部根據參與應急處理工作實際情況與救助效果,從安全專項資金中列支險情事故應急處理獎勵資金,專項用于獎勵應急處理工作先進單位,先進個人。

16、經查實在應急處理工作中推諉扯皮、拖延時限或虛報救助實效的,給予通報批評,性質嚴重的,追究及主要負責人的責任;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