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幕墻工程安全保證體系

幕墻工程安全保證體系

2024-07-12 閱讀 8031

一、安全管理目標及安全生產體系

1、安全管理目標

結合工程結構及交叉作業的特點,針對性提出現場安裝的安全控制、安全責任制、安全制度的管理措施,采取有效的組織方式和監控手段,力爭杜絕重大傷亡、火災事故,一般輕傷事故率控制在1/1000以下。

2、安全管理控制

安全管理既包括安全控制和安全保證,也包括安全方針、安全策劃、安全改進等內容。

(1)作好分包范圍內的安全、消防工作,遵守現場的安全生產及消防各項規定,重大傷亡事故應及時向項目部報告,立即組織搶救及保護現場。

(2)進放施工現場的人員必須戴上崗證,復印件匯總后報總包項目部。

(3)施工現場的安全過程控制內容分部項安全交底;安全設施交接、驗收管理記錄。

(4)安全的檢查、檢驗控制

檢查和檢驗應有時間、有要求、明確工種重點和危險崗位,檢查應開整改單,對查出的隱患應及時整改并做到定人、定時間、定措施。同時對檢查要有記錄整理入冊,對設施、設備的驗收也要有紀錄。

3、安全生產保證體系

(1)施工現場建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的生產指揮、安全管理保證體系,以技術負責人為首的安全技術保證體系和以項目經理部專職安全員為主的專業安全管理管理、檢查保證體系。

(2)根據"管生產必須管安全"、"安全生產、人人有責"的原則,制定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規定項目部各級各類人員在生產活動中應負的安全責任,并做到層層落實,各負其責。

二、安全教育及安全技術措施

1、安全教育工作

(1)建立、建全對施工人員的日常安全教育、技術培訓和考核制度,并嚴格組織實施。

(2)建立、健全施工人員的上崗證制度,特別是從事特殊工種人員,按國家規定培訓上崗。

(3)安全管理教育工作包括新進場的人員的教育、交換工種安全教育、節前節后的教育、各工種安全規程的學習、定期的安全教育、安全活動的記錄。

2、安全技術措施

(1)編制專項安全施工組織設計中、施工中,技術人員應向不同工種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2)現場施工應對于事故易發區,設置專項的安全設施及醒目的警示標志;根據季節或天氣的變化,調整安全防護措施。

(3)機械、機具、電器設備安裝前按規定進行檢測,合格后使用;使用前,按規定進行安全性能試驗,合格后使用;使用期間,指定專人負責維修、保養,保證其完好、安全。

(4)施工人員必須使用符合規定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并按下列要求操

作:按安全技術標準和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施工;按國家勞動保護規定,使用合格的勞動保護用品;發現異常,采取有效防護措施,并向安全管理人員報告。

(5)建立施工現場日常巡視和檢查,發現事故隱患和違反安全標準應及時進行糾正,由安全監督員定期進行檢查,發現問題限期整改。

三、安全資料記錄

1、工程概況及安全生產須知。

2、管理職責:管理目標、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及各類管理制度。

3、現場安全控制: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技術措施、特種作業人員名單、分部、分項安全技術交底、安全監控記錄、安全設施管理交接驗收記錄。

4、安全檢查記錄:現場定期安全檢查記錄(各類記錄)設施、設備驗收記錄。

5、事故隱患控制:事故隱患評審記錄、糾正、預防措施實施計劃表、遵章守紀、違章處理記錄、事故記錄。

6、安全教育培訓:新工人三級安全教育卡、針對性、經常性安全教育記錄、班組周安全學習講評記錄。

四、針對性特殊安全措施

1、安裝安全措施

(1)安裝桁架時,盡量選用無大風,天氣晴朗的時間安裝吊裝,以減小風荷載的影響,增強桁架吊裝的穩定性。

(2)所有鋼絲繩、吊索及掛索等在使用前和吊裝作業前必須經過合格起重工檢查,如發現磨損、刮傷、扭結、繞夾或其它可能降低受力性能的現象,應停止使用,立即更換。

(3)安全人員應及時了解情況并采取恰當措施以確保有缺陷的吊具不再使用,鋼絲繩索等在使用過橫中避免與尖銳邊緣接觸,使用結束后應妥善保存。

(4)結構件之間接頭連結和安裝就位等高空連接工作,應搭設穩固可靠的臨時工作平臺或靈活安裝可靠的活動平臺,高空作業點下地面不允許站人,防止高空墜落事故。

(5)吊機必須由專人指揮,所有操作必須符合規范要求;吊用工具和鋼絲繩,必須有足夠的安全系數,一般不得不小于6倍。

2、玻璃安裝安全措施

(1)玻璃安裝中使用的施工機具,在施工前應進行嚴格的檢查。手電鉆、電動改錐、焊釘槍等電動工具應做絕緣電壓試驗,電動吸盤和手持吸盤應進行吸附重量和吸附持繼時間試驗。

(2)高處作業必須戴安全帽,配備工具袋。高空作業應穿防滑工作鞋,系安全帶。

(3)作業人員應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嚴禁不適宜高空吊籃等工作的人員進行玻璃幕墻安裝工作。

(4)搬運玻璃時,作業人員要戴手套或用布及厚紙墊信邊口,避免劃傷,且不得逆風向人工搬運大面積玻璃。

(5)安裝玻璃時不允許在垂直方向上、下兩層同時作業,并要與其他作業錯開,施工部位的下方非安全范圍內應禁止行人通過,以免玻璃或施工工具脫手墜落傷及他人。玻璃未安裝牢固前不得中停工或休息。

3、腳手架搭設和拆除安全措施

(1)鋼管腳手架搭設前應嚴格進行鋼管的篩選,凡嚴重銹蝕、薄壁、嚴重彎曲裂變的桿件不宜采用;嚴重銹蝕、變形、裂縫、螺栓螺紋已損壞的扣件不宜采用,所有扣件緊固力矩,應達到45~55NN.m。

(2)搭設同一立面的小橫桿,應對等交錯設置,同時立桿上、下對直,斜桿接長應采用疊交方式,二只回轉扣件接長搭接距離為二只扣件間隔不少于0.4m。

(3)腳手架拆除時,現場必須設置警戒區域,張掛醒目的警戒標志,警戒區域內嚴禁非操作人員通行或在腳手架下方繼續組織施工。地面監護人員必須履行職責。

(4)拆架前應仔細檢查吊運機械包括索具是否安全可靠,如遇強風、雨等特殊氣候,不應進行腳手架的拆除作業,夜間實施拆除作業應有良好的照明設備。

(5)所有高處作業人員應嚴格按高處作業規定執行,并應遵守安全紀律和有關拆除工藝要求。拆除按搭設的反程序進行,嚴禁上、下同時進行拆除作業。

(6)拆下的材料應吊運至地面、嚴禁拋擲。運送至地面的材料應及時按類堆放,整理保養;當天離崗時,應及時加固未拆除部位,防止存留隱患造成人為事故。

4、安全用電措施

(1)施工用電設施應專人維護,定期保養,嚴重遵循用電規程,保證安全用電,節約用電。施工用電照明用電按規定分線路接線,對于絕緣保護層裸露的線要嚴禁使用。

(2)保持施工機械整潔,電線、氣焊帶、風帶等應沿柱成束至下而上拉放,并應捆扎牢固。

(3)配電箱使用標準的鐵配電箱,內配漏電開關,所有閘刀開關不得缺蓋。移動電箱每個鐵絲回路設漏電開關,均一機一閘一保險,下班拉閘斷電,電箱上鎖,嚴禁用銅絲代替保險絲。

(4)使用電源電線應滿足載流量,電壓降和機械強度要求,相線與零線要用顏色區分,嚴禁架設在腳手架上。

(5)線路上禁止帶負載接電或斷電,禁止帶電作業,手持電動工具等移動設備采用二級漏電,電動工具應經電工檢測后使用。

5、屋面系統安裝的必要安全措施

(1)首先沿屋面四周搭建高于1.2米的防護欄,并按施工分區要求滿鋪大眼網于工作面以下,防止高空墜落;

(2)施工人員進入現場必須佩戴安全帽及安全帶扥勞保用品;

(3)焊接時,電焊工須戴防護面罩和手套,要將易燃物品清理干凈,并檢查電源線及焊把線是否完好無損。若與下封板、幕墻施工有交叉作業的情況,還應作好隔離措施;

(4)供高空臨時堆放材料使用承重平臺架,承載能力為200kg/m2,結實、牢靠。

五、施工現場消防管理措施

1、項目經理部須加強對參與施工人員的消防意識教育和消防指導,認真貫徹消防制度,經常開展消防活動,定期進行防火檢查。

2、工地設立聯防小組,以預防為主。按有關規定設置消防設備。工棚、更衣室、料具間等臨時設施均應適的滅火器具。

3、施工現場應嚴格按《施工現場防火規定》等文件規定進行施工消防工作,定期檢查滅火設備和易燃物品的堆放處,消除火警隱患,休息室,更衣宿舍更要注意防火。

4、加強對電焊,氣焊設備的整治,要注意防火防爆,現場動用明火前,必須按規定辦妥動火證,并加強防范工作。要進行焊割作業中必須嚴格執行"十不燒"規定。

5、建立動火審批制度。動用明火前要預先申請,經批準后才可進行,操作時要帶好特殊工操作證、動用明火審批許可證和滅火器,并落實動火監護人和監護措施。

6、非電工嚴禁擅自拉接用電器具,拉設電線。禁止擅自使用非生產性電加熱和煤油爐等明火器具。

7、消防器材不得挪用作它用,周圍不準堆物,保護道路暢通。在每層施工樓面內設置滅火機,在結構階段設專用消防滅火機、水源。

8、重點部位必須建立嚴禁吸煙、動火等有關規定,有專人管理,落實責任,按規范設置警示牌,配置相應的消防器材。

篇2:玻璃幕墻施工技術保證措施

玻璃幕墻工程施工技術保證措施

1施工管理措施

1)根據中標設計方案圖繪制施工圖。提交業主、設計批準簽證蓋章,確保設計準確性。

2)向業主提供材料樣品,其生產廠家,質量標準經業主確認后封樣,根據樣品訂購原材料,材料進場須有出廠合格證,并按有關規定送檢,保證材料合格。

3)根據審批后的施工圖,制作一個單元的樣板到業主指定的幕墻檢測中心進行各種性能檢測,檢測時請業主、設計院、監理派代表到現場監督指導,檢驗設計可靠性。

4)派技術人員到現場與土建單位配合并協助進行預埋件的埋設及埋設精度的檢查,以確保預埋件埋設的準確性。

5)派機械工程師到不銹鋼元件生產廠家現場監督加工質量和進度。

6)實行項目法施工。項目部人員按時進場辦公。各項工作落實到位、施工隊伍按部就班,設計工程師參與項目部技術管理工作,保證施工進度和施工質量。

2為確保質量所采取的幕墻檢測試驗手段。

2.1檢測試驗

1)試驗目的

確認選用材料和設計參數的正確性和合理性。各項技術指標能否可以滿足規定要求。

2)試驗時間

材料在獲得甲方確認后一個月內完成。

3)幕墻檢測試驗主要項目

a.結構膠、密封膠、雙面膠、玻璃-相容性試驗;

b.膨脹螺栓(或化學螺絲)抗拔試驗;

c.玻璃幕墻、鋁板幕墻水密性、氣密性、抗風壓三項性能測試;

d.防雷接地電阻測試;

e.連接件承載力檢驗;

4)幕墻檢測試驗手段

a.結構膠、密封膠、雙面膠、玻璃-相容性試驗。

試驗取樣--按規定,按設計要求,現場取施工材料的樣品。

試驗地點--國家建材局建筑防水材料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試驗目的--檢驗膠的相容性。

試驗結果--查閱膠的相容性試驗報告。

b.膨脹螺栓抗拔試驗

試驗方式

按設計要求,在現場取一定數量的膨脹螺栓(或化學螺絲)在不同標號砼中作抗拔試驗。

試驗地點--工地現場

試驗目的--檢驗膨脹螺栓的抗拔力是否達到設計要求。

試驗結果-查閱檢測報告

c.玻璃幕墻、鋁板幕墻水密性、氣密性、抗風壓三項性能測試

試驗方法

參照《建設幕墻空氣滲透性能檢測方法》,《建筑幕墻雨水滲漏性能檢測方法》,《建筑幕墻風壓變形性能檢測方法》的具體規定執行,認真作好各項記錄。

試驗單元選取

試驗單元根據幕墻設計方案,按1∶1實體大小選定。所選單元尺寸應能反映該部分幕墻結構特征,并能測定按規范要求的所有性能。所選取單元應取得現場監理工程師的確認。試驗時應邀請甲方、監理、設計院代表參加,現場監督與指導。

試驗地點、檢測機構--建設部檢測中心。

試驗目的--檢測幕墻的氣密性、水密性、抗風壓三項性能是否達到設計要求。

試驗結果--查閱檢測報告

d.防雷接地電阻測試

試驗地點、測試機構--工地現場,

測試目的--測試幕墻自身接地電阻是否達到設計要求。

e.連接件的承載力檢驗

檢驗方式--送樣檢驗

檢驗地點、機構--建設部檢測中心。

檢驗目的--檢驗焊縫的抗拉、抗剪強度是否達到設計要求。檢驗各連接件抗拉、抗剪強度是否達到設計要求。

檢驗結果--檢驗報告

3檢驗程序

3.1鋼材

(1)按供貨方提供的供貨清單清點各種規格鋼管、型鋼和鋼板數量,并計算到貨重量;

(2)按供貨方提供的鋼管、型鋼和鋼板尺寸及公差要求,對于各種規格鋼管,抽查其口徑、壁厚及橢圓度,對于型鋼,抽查其斷面尺寸,對于各種規格鋼板,抽查其長寬尺寸、厚度及平整度,并檢查鋼管、型鋼及鋼板的外表面質量;

(3)材質

質保文件必須包括材質證明文件,對鍍鋅的鋼材還必須要有關于鍍鋅方面的質保文件。

(4)表面質量

所有鋼材表面不得有裂紋、結疤、折疊、夾雜和分層。

所有鋼材表面不得有明顯的折印、麻點、劃傷、拉痕、壓痕和由生銹引起的粗糙面。

對表面的薄層氧化鐵皮、輕微鐵銹和殘余涂料、污跡等不影響表面表面檢查和日后使用的局部缺陷允許存在。

不銹鋼材及鍍鋅鋼材要求表面光滑潔凈。

(5)尺寸允差

型鋼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型鋼截面形狀及各部尺寸必須與對應的國家標準相符。

型鋼和鋼板的實際厚度不得少于公稱厚度的95%。

鋼結構檢驗程序圖

3.2鋁合金建筑型材

1)顏色

鋁型材表面氧化膜(或噴涂層)的顏色必須與訂貨要求相符,在同一工程內同一類別的鋁型材不允許有明顯的色差。

2)表面質量

型材表面應清潔,不允許有裂紋、起皮、腐蝕和氣泡存在,不允許有腐蝕斑點、氧化膜脫落等缺陷。

3)型材的截面尺寸允差按型材截面圖上的要求。

4)型材長度的允許偏差:±10mm

3.3膨脹螺絲(或化學螺絲)

螺桿及螺母表面質量

螺桿及膨脹套(環)整體圓滑,鍍鋅面色澤均勻,表面沒有腐規格、尺寸螺桿長度、直徑、螺紋長度、螺母的厚度應符合規范的要求。

材質

檢查質保文件,必須符合訂貨要求。

3.4硅酮結構膠、耐候膠

供應商必須是生產廠家或其指定的代理商,隨貨發貨清單必須有該廠家或供應商蓋章的原件。

包裝上印刷的批號必須要與質保文件相符。有效期必須符合訂貨要求或使用要求。

3.5一般材料的檢驗

(1)入庫檢驗通則

所有進入本公司倉庫的材料均應進行入庫檢驗,檢驗合格后方能辦理其余入庫手續。驗收工作由倉管員或材料員會同質檢員共同進行。

(2)檢驗方法

每批材料按不同規格、不同型號各抽檢5%,但不少于5件,如在抽檢過程中發現不合格品,則加倍抽檢,若仍

有不合格則視該規格、型號本次進庫的材料或加工件全部不合格,應予退貨。

(3)檢驗細則

a.橡膠條

橡膠條包括用于建筑幕墻上的密封膠條和減震膠條。

外觀

膠條表面應光滑、無裂紋、無起泡或凹凸穿孔等缺陷,如每35米內發現不止一處缺陷,則該孔膠條被視作不合格。

彈力

用手按壓膠條,當手放松時,膠條能迅速恢復原狀,彈力豐富、不粘手、手感爽快。

截面形狀

與訂貨樣品對比,肉眼不能分辨出差異。

取一段膠條穿于鋁型材相應的槽上,用手向不同的方向扯動,其膠條應只可在槽內滑動,而不脫出槽外。

b.泡沫條

外觀

泡沫棒體為正圓,整體順滑,不起節,沒有明顯的橢圓現象或凹凸現象,顏色雪白,不應有雜色。

彈力

泡沫條彈力豐富,用手指按壓后,能較快恢復原位。

直徑

直徑應符合訂貨要求,其允許偏差為±0.5mm。

c.雙面膠帶

外觀

整體順滑、不起節,沒有明顯的凹凸現象。

截面形狀

雙面膠帶截面應為長方形或正方形。肉眼觀測沒有明顯的弄壓現象。

尺寸允許偏差

寬度為±0.5mm,厚度為±0.35mm。

粘度

雙面膠帶與鋁型材和玻璃的粘結應牢靠,不易脫離。

d.螺釘、螺栓、鉚釘

表面質量

整體表面圓滑,鍍鋅面色澤均勻,表面沒有腐蝕斑點,螺栓、螺釘與螺母配合適當。

尺寸

長度、直徑、螺紋長度、螺母厚度應分別符合各有關規范、標準的要求。

材質

查質保文件,必須符合訂貨要求。

e.巖棉板

包裝

產品應使用防潮材料包裝,包裝要完整。

包裝箱上應標明制造廠名稱、產品名稱、商標、凈重或重量、制造日期以及"勿擠壓"、"勿雨淋"等字樣。

外觀質量

巖棉板應色澤均勻,觀感及手感好,不結節,干爽不潮濕,結構嚴密,疏密一致,韌性好,不易撕裂。尺寸應符合訂貨要求。

篇3:玻璃幕墻工程工廠制作質量保證措施

玻璃幕墻工程工廠加工制作質量保證措施

1放樣的質量控制

1)樣前,放樣人員必須熟悉施工圖和工藝要求,核對構件及構件相互連接的幾何尺寸和連接有否不當。如發現施工圖有遺漏或錯誤,以及其他原因需要更改施工圖時,必須取得原設計單位簽具的設計變更文件,不得擅自修改。

2)樣使用的鋼尺,必須經計量單位檢驗合格,并與土建、安裝等有關單位使用的鋼尺相核對丈量尺寸,應分段疊加,不得分段測量后相加累計全長。

3)放樣應在平整的放樣臺上進行。凡復雜圖形需要放大樣的構件,應以1:1的比例放出實樣;當構件零件較大難以制作樣桿、樣板時,可繪制下料圖。

4)放樣的樣桿、樣板材料必須平直;如有彎曲或不平,必須在使用前予以矯正。

5)樣桿、樣板制作時,應按施工圖和構件加工要求,作出各種加工符號、基準線、眼孔中心等標記,并按工藝要求,預放各種加工余量,然后號上沖印等印記,用磁漆(或其他材料)在樣桿、樣板上寫出工程構件及零件編號、零件規格、孔徑、數量及標注有關符號。

6)放樣工作完成后,對所放大樣和樣桿樣板(或下料圖)進行自檢,無誤后報專職檢驗人員檢驗。

7)樣桿、樣板應按零件號及規格分類存放,妥為保存。

2號料的質量控制

1)號料前,號料人員應熟悉樣桿、樣板(或下料圖)所注的各種符號及標記等要求,核對材料牌號及規格、爐批號。當供料或有關部門未作出材料配割(排料)計劃時,號料人員應作出材料切割計劃,合理排料,節約鋼材。

2)號料時,針對該工程的使用材料為鋼管及方管的特點,我們將復核所使用材料的規格,檢查材質外觀,以鋼管的外觀質量、外徑、厚度、圓率、直線度、質量及方管的外徑、厚度、凸率、垂直度、邊角立度、扭曲度等質量進行嚴格控制,制訂測量表格加以記錄。凡發現材料規格不符合要求或材質外觀不符要求者,須及時報質管、技術部門處理;遇有材料彎曲或不平值超差影響號料質量者,須經矯正后號料,對于超標的材料退回生產廠家。

3)型材端部存有傾斜或板材邊緣彎曲等傾斜,號料時應去除缺陷部分或先行矯正。

4)根據鋸、割等不同切割要求和對刨、銑加工的零件,預放不同的切割及加工余量和焊接收縮量。

5)因原材料長度或寬度不足需焊接拼接時,必須在拼接件上注出相互拼接編號和焊接坡口形狀。如拼接件有眼孔,應待拼接件焊接、矯正后加式眼孔。

6)相同規格較多、形狀規則的零件可用定位靠模下料。使用定位靠模下料時,必須隨時檢查定位靠模和下料件的準確性。

7)按照樣桿、樣板的要求,對下料件應號出加工基準線和其他有關標記,并號上沖印等印記。號孔應按照工藝要求進行,對鉆孔的眼孔,應在孔徑上號上五梅花沖印。在每一號料件上用漆筆寫出號料件及號料件所在工程/構件的編號,注明孔徑規格及各種加工符號。

8)下料完成,檢查所下零件的規格、數量等是否有誤,并作出下料記錄。

3切割的質量控制

1)據工程結構要求,構件的切割可以采用剪切、鋸割或采用手工氣割,自動或半自動氣割。

2)材切斷,應按其形狀選擇最適合的方法進行。

3)剪切或剪斷的邊緣,必要時,應加工整光,相關接觸部分不得產生歪曲。

4)剪切的材料對主要受靜載荷的構件,允許材料在剪斷機上剪切,毋需再加工。

5)剪切的材料對受動載荷的構件,必須將截面中存在有害的剪切邊清除。

6)切割前必須檢查核對材料規格、牌號是否符合圖紙要求。

7)切口截面不得有撕裂、裂紋、棱邊、夾渣、分層等缺陷和大于1mm的缺棱并應去除毛刺。

8)切割的構件,其切線與號料線的允許偏差不得大于±1mm,其表面粗糙度不得大于200S.

9)切割前,應將鋼板表面的油污、鐵銹等清除干凈。

10)切割時,必須看清斷線符號,確定切割等程序。

11)采用五維空間的自動切割機下料,以保證貫線幾何尺寸的精度,管口的光潔度,為確保焊接質量打下有力的基礎。

4矯正和成型的質量控制

1)材的初步矯正,只對影響號料質量的鋼材進行矯正,其余在各工序加工完畢后再矯正或成型。

2)材的機械矯正,一般應在常溫下用機械設備進行,矯正后的鋼材,在表面上不應有凹陷,凹痕及其它損傷。

3)碳素結構鋼和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允許加熱矯正,其加熱溫度嚴禁超過正火溫度(900℃)。用火焰矯正時,對鋼材的牌號為Q345、Q390、35、45或相當等級的焊件,不準澆水冷卻,一定要在自然狀態下冷卻。

4)彎曲成型加工

(1)彎曲加工分常溫和高溫,熱彎時所有需要加熱的型鋼,宜加熱到880~1050℃,并采取必要措施使構件不致"過熱",當溫度降低到普通碳素結構700℃,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800℃,構件不能再進行熱彎,不得在蘭脆區段(200~400℃)進行彎曲。

(2)熱彎的構件應在加熱爐內,進行加熱或電加熱,成型后有特殊要求者再退火。

(3)冷彎的半徑應為材料厚度的2倍以上。

①加工彎曲成型的零件,其弦長大于1500mm,應用弦長不小于1500mm的弧形樣板進行檢查;彎曲零件弦長小于1500mm時,樣板的弦長不應小于零件弦長的2/3,其間隙不得大于1。0mm.

②組裝成型時,應采用定位點焊,作好標記,點焊時,點焊高度不得超過設計焊縫高度的2/3,長度應大于30~75mm,間距應均勻,最大不得超過300~500mm.

③彎曲或彎折及類似成型構件,不允許表面產生損傷或裂紋。

5制作過程檢測

鋼結構制作質量控制程序(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