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基槽坑施工安全防護措施

基槽坑施工安全防護措施

2024-07-12 閱讀 2002

一、工程概況:介休市盛華麗園A區7#住宅樓工程,位于北壇中路北側,磚混結構,建筑物地上四層,建筑面積1132.34㎡,由介休市建筑設計院設計。二、基槽(坑)和管溝邊坡的規定(一)坑、槽、溝立壁垂直高度的規定當土質均勻無地下水時,在天然濕度的土中開挖基槽(坑)和管溝,可作直壁而不加支撐,但其深度不得超過以下規定:在堆填的砂土和碎石類土內1.0m在亞砂土和亞粘土內1.25m在粘土內1.50m在特別堅實的粘土內2.00m(二)基槽(坑)和管溝邊坡規定當土具有天然濕度,構造均勻,水文地質條件良好且無地下水時,挖方深度在5m以內,不加支撐的基槽(坑)和管溝,其邊坡的最大坡度見下表。邊坡可以做成斜坡式,變可做成臺階式。土的名稱邊坡坡度(高寬比)人工挖土并將土拋于坑(槽)或溝的上邊機械挖土在坑(槽)或溝底挖土在坑(糟)或溝上邊挖土砂土1:11:0.751:1.0亞砂土1:0.671:0.51:0.75亞粘土1:0.51:0.331:0.75粘土1:0.331:0.251:0.67含石、卵石土1:0.671:0.51:0.75泥炭巖、白堊土1:0.331:0.251:0.67干黃土1:0.251:0.11:0.33注:1、如人工挖土不把土拋于基坑(槽)或管溝上邊而隨時把土運往棄土場時,則應采用機械在坑(槽)或溝底挖土的坡度。2、表中砂土不包括細砂和粉砂:干黃土不包括黃土。三、土方工程施工安全防護要點1、挖土方應從上而下分層進行,兩人操作間距應大于2.5m,禁止采用挖空底腳的操作方法;2、開挖坑(槽),溝深度超過1.5m時,一定要按土質和挖的深度按規定進行放坡或加可靠支撐。如果即未放坡,也不加可靠支撐,不得施工;3、坑(槽)、溝邊1m以內不得堆土、堆料和停放機具。1m以外推土,其高度不宜超過1.5m。坑(槽)、溝與附近建筑物的距離不得小于1.5m,危險時必須采取加固措施。一、工程概況介休市盛華麗園B區3#商住樓工程,位于北壇中路北側,框剪結構,建筑物地下一層,地上十七層,建筑面積27550.32㎡,由介休市建筑設計院設計。二、土方開挖順序和方法平整場地——定位放線——基坑開挖根據土方工程開挖深度和工程量大小,選擇機械挖土。三、基坑支護措施1、根據本工程特點,基坑須放坡,邊坡坡度為1:0.3m,挖出的土一部分留作回填土,置于坑邊,距基坑邊緣不少于1.2m,堆置高度不超過1.5m,沿挖方邊緣移動運輸工具和機械,距基坑上部邊緣不得少于1.2m。2、開挖深度超過2m的基坑,必須在距離坑邊1.0m—1.2m加設安全防護欄桿,防護欄桿由上、下兩道橫桿及欄桿柱組成,上桿離地高度為1.0m—1.2m,下桿離地高度為0.5—0.6m,欄桿柱每2m加設一道。3、防護欄桿必須自上而下用密目網封閉并懸掛危險標志。4、操作時應隨時注意上方土壤的變動情況,如發現有裂紋或部分塌落應及時加大放坡或采用頂桿加固等方法進行支護。四、安全技術措施1、在施工組織設計中,要有單項土方工程施工方案,對施工準備開挖方法、放坡應根據有關要求進行設計。2、機械開挖,挖土要自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挖坡腳危險作業。3、挖土前要對周圍環境認真檢查,不能在危險巖石或建筑物下面進行挖土。4、基坑開挖應根據要求放坡,操作時應隨時注意邊坡的穩定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做加固處理。5、運土道路的坡度要符合安全規定。6、在雨期挖土必須排水暢通,并特別注意邊坡的穩定,下大雨時應停止土方施工。收銀制度

篇2:基槽(基坑)管溝安全防護措施

1、目的指導現場土方工程的施工安全,防止基槽(坑)和管溝在開挖或施工過程中坍塌或周邊防護不嚴,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2、適用范圍2.1公司可自行開挖,深度在3m以內的淺基槽(坑)和管溝2.2公司無資質施工,分包給其他單位施工的基槽(坑)和管溝3、可能的危險因素基坑坍塌、人員跌滑入坑槽、場內機動車輛滑入/傾翻進基槽4、職責4.1公司直接施工的開挖深度在3m以內的淺基槽(坑)和管溝4.1.1現場施工員負責編寫《施工方案》,項目工程師審批《施工方案》;4.1.2施工員、安全員負責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交底和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監督;4.1.3施工現場按《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以下簡稱《規范》)要求做好基槽(坑)和管溝邊的防護、警示、夜間警示等防護措施。4.1.4施工現場給作業人員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4.2公司分包給其他有資質單位施工的基槽(坑)和管溝(甲方直接分包除外)4.2.1分包單位出具基槽(坑)和管溝的支護方案、施工方案,施工現場收集相關資料;4.2.2施工現場負責基槽(坑)和管溝邊的防護、警示、夜間警示等防護措施的落實;4.2.3現場項目工程師負責審批分包單位開挖深度3m以內的土方工程《施工方案》。4.2.4現場協同施工單位根據設計要求做好開挖深度3m以上的土方工程監測工作,并收集施工單位的相關記錄。5、工作程序5.1施工要求5.1.1公司直接施工的土方工程(1)公司由于無土方施工資質,只能進行開挖深度在3m以內的土方工程施工。由公司直接施工的土方工程,在施工前由現場施工員編制《施工方案》,報項目工程師審批,由現場施工員和安全員根據審批后《施工方案》的要求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填寫《安全技術交底》后組織施工。(2)不加支護基槽(坑)和管溝的土方開挖應符合以下要求:①當土質均勻無地下水時,在天然濕度的土中開挖基槽(坑)和管溝時,可作垂直壁而不加支撐,但其深度不得超過下表規定:土質開挖深度在堆填的沙土和碎石類土內≤1.0m在亞砂土和亞粘土內≤1.25m在粘土內≤1.50m在特別堅實的粘土內≤2.00m②當土具有天然濕度,構造均勻,水文地質條件良好且無地下水時,挖方深度在3m以內,不加支撐的基槽(坑)和管溝,須進行防坡,其邊坡的最大坡度須符合下表規定:土的名稱邊坡坡度(高寬比)人工挖土并將機械挖土土拋于坑/溝邊在坑/溝底挖在坑/溝上邊挖砂土1:11:0.751:1.0亞砂土1:0.671:0.51:0.75亞粘土1:0.51:0.331:0.75粘土1:0.331:0.251:0.67含石/卵石土1:0.671:0.51:0.75泥炭巖/白堊土1:0.331:0.251:0.67干黃土1:0.251:0.11:0.33注:1、如人工挖土不把土拋于基坑(槽)或管溝上邊時而隨時把土運往棄土場時,則采取機械在坑(槽)或管溝底挖土的坡度;2、表中砂土不包括細砂和粉砂,干黃土不包括黃土(3)須對基槽(坑)和管溝進行支護的,具體支護方法按《施工方案》要求實施。5.1.2公司分包的基槽(坑)、管溝開挖等土方工程(1)開挖深度在3m以內土方工程,分包單位施工前應編寫《施工方案》。《施工方案》中應對支護辦法(或放坡要求)等防坍塌措施,以及坑槽邊、管溝邊的防護、警示、夜間警示等防人員跌落、防車輛傾翻措施加以說明。《施工方案》應經現場項目工程師審批;(2)開挖深度在3m以上(含3m)的基坑,其基坑支護和基坑開挖須由有資質的單位進行設計和施工,現場收集相關資料;(3)在布置作業人員上崗作業前,現場安全員、施工員協同分包單位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4)現場協同施工單位根據設計要求做好監測工作,收集施工單位的相關記錄;5.2防護要求5.2.1施工現場負責基槽(坑)和管溝邊的防護、警示、夜間警示等防護措施的落實,如由分包單位布置防護設施,現場安全員應檢查防護的完善性和質量;5.2.2安全員和施工員對防護搭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交底的主要內容為防護的技術要求以及搭設時的注意事項,應佩帶的防護用品;5.2.3搭設人員防護用品的使用見公司《防護用品管理辦法》;5.2.4基槽(坑)和管溝邊的防護欄桿,桿件的規格應滿足以下要求:(1)毛竹橫桿小頭有效直徑不小于70mm,欄桿柱小頭直徑不應小于80mm,并用不小于16號鍍鋅鋼絲不小于3圈綁扎,不應有瀉滑;(2)原木橫桿上桿梢徑不應小于70mm,下桿梢徑不應小于60mm,欄桿柱梢徑不應小于75mm,并須用相應長度的園釘釘緊,或用不小于12號的鍍鋅鋼絲綁扎。要求表面平順和穩固,無動搖。(3)鋼筋橫桿上桿直徑不應小于16mm,下桿直徑不應小于14mm、欄桿柱直徑不應小于18mm,采用電焊或鍍鋅鋼絲綁扎固定;(4)鋼管橫桿及欄桿柱均采用φ48×(2.75—3.5)mm的管材,以扣件或電焊固定;(5)以其他鋼材如角鋼等作防護欄桿時,應選取強度相當的規格,以電焊固定。5.2.5防護欄桿的搭設(1)防護欄桿由上下兩道橫桿及欄桿柱組成,上桿離地高度為1.0—1.2m,下桿離地0.5—0.6m,坡度大于1:2.2的屋面,防護欄桿應高1.5m并加掛安全立網,立桿的間距不大于2m。(2)當在基坑四周固定時,可采用鋼管打入地面50—70cm深,鋼管離邊口的距離不應小于50cm,當基坑周邊采用板樁時,鋼可打入板樁外側。(3)當在混凝土樓面、屋面或墻面固定時,可采用預埋件于鋼管或鋼筋焊牢,采用竹、木欄桿時,可在預埋件上焊接30cm長的L50×5,其上下各鉆一孔,然后用10mm螺栓與竹、木桿件栓牢。(4)當在磚或砌塊等砌體上固定時,可預先砌入規格相適應806彎轉扁鋼作預埋鐵的混凝土塊,然后用上項方法固定。5.2.6在有人員和車輛經過的基槽(坑)和管溝邊,應在醒目位置擺放如下安全標志:5.2.7在未施工完備,有人員和車輛經過的基槽(坑)和管溝邊,應設置警示燈,防止人員或車輛在夜間跌落基槽(坑)和管溝。6、引用文件《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建筑施工安全檢查評分標準》7、記錄安全技術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