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邊構造柱施工措施
一.工程概況
1工程概述
1.1工程名稱:重慶渝北區木耳公共租賃住房建設工程。
1.2工程地點:重慶渝北區木耳鎮。
1.3工程內容:本工程為公共租賃住房建設工程,是政府的形象工程,整個工程由重慶市公共住房投資建設有限公司建設,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承包,總建筑面積約181萬平方米,本項目部承接范圍是B4-B21#(幼兒園)及5#車庫,整個建筑呈環形布置,建筑面積約35萬平方米。
1.4業主單位:重慶市公共住房開發建設投資有限公司
1.5設計單位:上海對外建設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1.6監理單位:重慶建渝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1.7地勘單位:中冶成都勘察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2設計概述
本工程的主體結構采用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抗震設防分類為丙類,設防烈度為6度,結構耐火等級為一級。建筑結構安全等級二級,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05g,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建筑場地類型為II類場地。結構抗震等級:剪力墻及框架均為三級。
二.編制原因
1、本工程建筑面積共有35萬平方米之多,除了酒店和幼兒園之外均為高層建筑。整個建筑在設計臨邊構造柱的情況比較多,加上一些具體情況不能和主體結構同時施工,就存在必須在砌體施工完畢后才能施工構造柱。我們前期均使用的是外挑架(6層一挑),是隨主體上升就往上提升,直至主體施工完畢后才拆除外架。
2、在外架拆除后給臨邊構造柱的施工帶來很大的難度,尤其是安全得不到保障,正因為如此才編制此方案,保障臨邊構造柱的施工安全。
三、編制依據
1、高空作業安全防護規范
2、構造柱施工技術
3、混凝土施工規范
四、臨邊構造柱的安全施工保障措施
1、進場作業的工人必須先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對其進行考核,經考核合格后才能進行上崗作業。
2、臨邊作業必須系好安全帶,穿戴好防滑鞋,正確佩戴安全帽。
3、在支模和澆筑混凝土時必須有專人監護。
4、遇惡劣天氣不得進行露天高處作業
5、高處施工臨邊構造柱過程中應設置警戒區派人監護,嚴禁上,下同時作業。
6、水平防護大棚及最后一次挑架底部必須密封完善,避免雜物掉落傷人。
7、在臨邊構造柱施工的時候同側上下不能有砌體施工。
8、在制作構造柱模板時電源線不能私拉亂接。
9、臨邊構造柱施工嚴禁在夜間進行。
10、要做到三不傷害。
11、施工現場必須有用于救護車輛和急用藥品。
五、臨邊構造柱施工方法
施工工藝:構造柱定位放線→構造柱鋼筋植入→構造柱鋼筋綁扎→構造柱模板安裝→模板加固→構造柱混凝土澆筑→拆?!毑刻幚砑安牧限D運
在砌體施工前先進行砌體及構造柱定位放線,植筋班組根據定位放線植入構造柱鋼筋,按渝北區質檢站要求下部為4根上部為兩根,在臨邊植筋時工人必須系好安全帶,并且把安全帶系在穿墻螺桿上,我們是用的穿墻螺桿上焊的圓形孔,另一端用螺帽擰緊。在臨邊植筋時我們有專業工長或安全員進行監護,且嚴禁上下同時交叉作業。
在砌體施工前要先進行構造柱鋼筋綁扎,在綁扎的過程中也派人進行監護,并隨時提醒工人做好安全防護工作,不能將剩余的廢料往樓下扔,在構造柱鋼筋的運輸的過程中要注意鋼筋不能掉下樓層傷人。綁扎時不能爬在構造柱上進行構造柱上部鋼筋的綁扎。
在砌體施工完畢后再進行構造柱模板安裝,在模板安裝時必須有2人以上配合施工,一般按從下往上的施工順序,按圖紙設計尺寸進行制模,在模板安裝時送料的簸箕口應朝向室內且底部應密封完善,在安裝時工人必須穿戴好安全防護設施,并派工長或安全員進行監護,嚴禁同側有上下工人交叉作業。
加固模板時嚴禁粗魯蠻干,使勁敲打模板。避免模板掉落樓層傷人,在加固時工人必須穿戴好安全防護設施,并派專人監護。
在混凝土澆筑時,混凝土配合比要適中,塌落度不能過大或過小,
塌落度過小會造成砂漿漏出模板。塌落度過小會造成混凝土無法進入模內。用力過猛就會造成混凝土灑落樓層傷人。在傾倒混凝土嚴禁在在斗車上或不穩定的地方施工,并穿戴好防護用品,且派專人監護。在混凝土施工時上下嚴禁有人進行交叉作業。
在混凝土凝期到了后才能拆除模板,拆除時必須有2人以上配合施工,不能任意有模板或卡子掉落,在進行卡子拆除時必須要有人按住卡子,避免下落傷人,模板拆除時要控制住模板,使其不能往下掉,避免落下樓層傷人,模板拆除后及時清理運走,在運輸過程中要注意模板不能落下樓層。必須捆綁好后才能進行運輸。
六、緊急情況處理措施
當現場發生突發情況時,及時通知項目管理人員或公司領導進行相關處理,并保護好現場,不能隨意移動傷者,避免造成二次傷害,并及時也當地醫院聯系妥善處理。
如果是明顯的輕傷者經簡單處理后及時送往醫院進行就醫,并停止作業。
篇2:框架柱暗柱構造柱鋼筋綁扎施工工藝
柱鋼筋綁扎(框架柱、暗柱、構造柱)施工工藝
(1)工藝流程:套柱箍筋→搭接綁扎豎向受力筋→畫箍筋間距線→綁箍筋
(2)箍筋制作
1)按抗震要求,其末端均要做成1350彎鉤,平直段長度取[10d,75mm]二者中的最大值;
2)箍筋為復合箍筋時,為制作和安裝方便(當設計無要求時),內箍取統一尺寸,柱縱筋間距作適當調整,柱縱筋間距最大差值不得大于4d(d為箍筋直徑);
3)拉鉤為Ⅱ級鋼筋時,末端分別做成1350、900彎鉤;為Ⅰ級鋼筋時,末端均做成1350彎鉤;
4)箍筋制作尺寸要滿足設計要求,其誤差不得超過10mm;
(3)柱縱筋連接
1)本工程柱縱筋連接有三種形式:直螺紋、電渣壓力焊和綁扎;直螺紋、電渣壓力焊均按各自的施工工藝和標準操作,工藝、標準另見單;
2)柱縱筋接頭錯開距離和接頭百分率要求,見表2注3;
3)柱筋不可連接區域的規定:(不同連接方式的可連接區域見03G101-1,P36)
底層柱:基礎頂面嵌固位置~1/3柱凈高;(基礎頂面嵌固位置本工程為±0.00m)
中(頂)層柱:層間梁梁高+其上下各[柱長邊尺寸(圓柱直徑)、1/6柱凈高、500mm]三者中的最大值;
4)柱箍筋加密區規定:
底層柱:基礎頂面嵌固位置~1/3柱凈高;(基礎頂面嵌固位置本工程為±0.00m,設計全高加密的按設計施工)
中(頂)層柱:層間梁梁高+其上下各[柱長邊尺寸(圓柱直徑)、1/6柱凈高、500mm]三者中的最大值;
5)當柱縱筋為綁扎搭接時,應在搭接長度范圍內,以[5d、100mm]二者中最小值的間距加密(d為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當為全長加密或直螺紋(焊接)連接時,無此要求]
6)柱變截面或變鋼筋時的規定:(相關內容見03G101-1,P36、P38)
本工程柱截面收縮時多為上柱鋼筋比下柱鋼筋少、小,所以下柱不需甩出鋼筋一律在柱中錨固(中層中柱可在現澆板中錨固),上柱筋插筋深度為1.5LaE。
7)柱頂鋼筋錨固構造規定:
邊柱:本工程按圖集03G101-1,P37柱頂縱向鋼筋構造(二)施工;
中柱:柱頭縱筋無論是否彎折均需伸至柱頂;當直錨不了,需要彎折時,彎折長度為12d(d為柱縱筋直徑),本工程可在板中彎錨。
8)其它要求和說明:配料時,需收頭的柱連接筋的長度要在現場實際量取;直螺紋連接時,兩筋要頂緊,不得裸露一完整絲扣;
(4)綁扎工藝
1)套柱箍筋:按圖紙要求間距,計算好每根柱箍筋數量,先將箍筋套在下層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鋼筋;
2)連接豎向受力筋,其要求見上相關內容;
3)畫箍筋間距線:在立好的柱子豎向鋼筋上,按圖紙要求用粉筆劃箍筋間距線;
4)按已劃好的箍筋位置線,將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動,由上往下綁扎,宜采用纏扣綁扎;
5)箍筋與主筋要垂直,箍筋與主筋交點均要綁扎;
6)箍筋的彎鉤疊合處應沿柱子豎筋交錯布置,并綁扎牢固;
7)柱筋保護層厚度應符合表3,用對應塑料卡環卡在外豎筋上,間距一般1000mm,以保證主筋保護層厚度準確。
8)在綁扎過程中隨時對柱子垂直度和縱筋間距進行調整,保證順利通過各級驗收,為后道工序提供工作面。
篇3:施工技術交底磚混結構構造柱圈梁板縫支模
工程名稱:磚混結構構造柱、圈梁、板縫支模
交底部位:
工程編號:
日期:
交底內容:
1、范圍
本工藝標準主要適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筑磚混結構、外磚內模和外板內模結構構造柱、圈梁、板縫的模板工程。
2、施工準備
2.1材料及主要機具:
2.1.1木板(厚度為20~50mm)、定型組合鋼模板(長度為600、750、900、1200、1500mm,寬度為100、150、200、250、300mm)、陰陽角模、連接角模。
2.1.2方木、木楔、支撐(木或鋼),定型組合鋼模板的附件(U形卡、L形插銷、3形扣件、碟形扣件、對拉螺栓、鉤頭螺栓、緊固螺栓)、鉛絲(12號~14號)、隔離劑等。
2.1.3打眼電鉆、搬手、鉗子。
2.2作業條件
2.2.1彈好墻身+50cm水平線,檢查磚墻(或混凝土墻)的位置是否符線,辦理預檢手續。
2.2.2構造柱鋼筋綁扎完畢,并辦好隱檢手續。
2.2.3模板拉桿如需螺栓穿墻,砌磚時應按要求預留螺栓孔洞。
2.2.4檢查構造柱內部是否清理干凈,包括磚墻舌頭灰、鋼筋上掛的灰漿及柱根部的落地灰。
3、操作工藝
3.1工藝流程:
準備工作
支構造柱模板→支圈梁模板→辦預檢
支板縫模板
3.2支模前將構造柱、圈梁及板縫處雜物全部清理干凈。
3.3支模板:
3.3.1構造柱模板:
3.3.1.1磚混結構的構造柱模板,可采用木模板或定型組合鋼模板??捎靡话愕闹7椒?。為防止澆筑混凝土時模板膨脹,影響外墻平整,用木?;蚪M合鋼模板貼在外墻面上,并每隔1m以內設兩根拉條,拉條與內墻拉結,拉條直徑不應小于φ16。拉條穿過磚墻的洞要預留,留洞位置要求距地面30cm開始,每隔1m以內留一道,洞的平面位置在構造柱大馬牙槎以外一丁頭磚處。
3.3.1.2外磚內模結構的組合柱,用角模與大模板連接,在外墻處為防止澆筑混凝土擠脹變形,應進行加固處理,模板貼在外墻面上,然后用拉條拉牢。
3.3.1.3外板內模結構山墻處組合柱,模板采用木模板或組合鋼模板,用斜撐支牢。
3.3.1.4根部應留置清掃口。
3.3.2圈梁模板:
3.3.2.1圈梁模板可采用木模板或定型組合鋼模板上口彈線找平。
3.3.2.2圈梁模板采用落地支撐時,下面應墊方木,當用木方支撐時,下面用木楔楔緊。用鋼管支撐時,高度應調整合適。
3.3.2.3鋼筋綁扎完以后,模板上口寬度進行校正,并用木撐進行定位,用鐵釘臨時固定。如采用組合鋼模板,上口應用卡具卡牢,保證圈梁的尺寸。
3.3.2.4磚混、外磚內模結構的外墻圈梁,用橫帶扁擔穿墻,平面位置距墻兩端24cm開始留洞,間距50cm左右。
3.3.3板縫模板:
3.3.3.1板縫寬度為4cm,可用50mm×50mm方木或角鋼作底模。大于4cm者應當用木板做底模,宜伸入板底5~10mm留出凹槽,便于拆模后頂棚抹砂漿找平。
3.3.3.2板縫模板宜采用木支撐或鋼管支撐,或采用吊桿方法。
3.3.3.3支撐下面應當采用木板和木楔墊牢,不準用磚墊。
4、質量標準
4.1保證項目:模板及其支架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其支撐部分應有足夠的支撐面積,如安裝在基土上,基土必須堅實,并有排水措施。對濕陷性黃土必須有防水措施;對凍脹性土必須有防凍融措施。
4.2基本項目:
4.2.1模板接縫處應嚴密,預埋件應安置牢固,縫隙不應漏漿,應小于l.5mm。
4.2.2模板與混凝土的接觸面應清理干凈,模板隔離劑應涂刷均勻,不得漏刷或沾污鋼筋。
4.2.3允許偏差項目見表4-1。
磚混結構模板允許偏差表4-1
項目
允許偏差(mm)
檢驗方法
單層、多層
多層大模
1
軸線位移:柱、梁
5
5
尺量檢查
2
標高
±5
±5
用水準儀或拉線和尺量檢查
3
截面尺寸:柱、梁
+4-5
±2
尺量檢查
4
每層垂直度
3
3
用2m托線板檢查
5
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
2
2
用直尺和尺量檢查
6
表面平整度
5
2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
7
預埋鋼板中心線位移
3
3
拉線和尺量檢查
5、成品保護
5.1在磚墻上支撐圈梁模板時,防止撞動最上一皮磚。
5.2支完模板后,應保持模內清潔,防止掉入磚頭、石子、木屑等雜物。
5.3應保護鋼筋不受擾動。
6、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6.1構造柱處外墻磚擠鼓變形,支模板時應在外墻面采取加固措施。
6.2圈梁模板外脹:圈梁模板支撐沒卡緊,支撐不牢固,模板上口拉桿碰壞或沒釘牢固。澆筑混凝土時設專人修理模板。
6.3混凝土流墜:模板板縫過大,沒有用纖維板、木板條等貼牢;外墻圈梁沒有先支模板后澆筑圈梁混凝土,而是先包磚代替模板再澆筑混凝土,致使水泥漿順磚縫流墜。
6.4板縫模板下沉:懸吊模板時鉛絲沒有擰緊吊牢,采用鋼木支撐時,支撐下面墊木沒有楔緊釘牢。
7、質量記錄
本工藝標準應具備以下質量記錄:
7.1模板分項工程預檢記錄。
7.2模板分項工程質量評定資料。
技術負責人:交底人:接交人: